魏丽娟,冯少娟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五官科,广东 广州 510623)
国际医院联合委员会评审标准(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for Hospital)本文简称JCI标准,是对医院建立起的一种国际标准,其理念是“以病人为中心”,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流程,以鼓励持续不断地进行质量改进,为病人提供满足其健康需求的服务,以提高疗效[1-2]。JCI认证之前,笔者所在医院的健康教育工作无统一管理组织,执行无监督,效果无评价,教育内容及形式单一、随意,无具体规范流程,护士执行健康教育比较被动。2012年12月,本医院通过JCI标准认证,全院健康教育工作按JCI标准做了多方面改进,取得实效,现将JCI标准下五官科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经验报道如下。
2010年6月,本医院申请JCI认证工作,2012年12月,通过JCI标准认证。基于JCI评审标准中“以病人为中心”的第七章——病人及家属的教育,进行了系列健康教育工作改革。为确保健康教育效果,我院建立医务部—护理部—科教信息部多学科协调健康领导小组,对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领导、督查、评价和改进。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1次例会,由副组长召开并负责记录,重点讨论健康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如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会议讨论相关问题。
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对科室病人及家属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和政策的落实,确保病人得到合理的健康教育评估、实施和效果评价。负责对新入职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负责对本专业范围内的健康教育宣传材料的选择和确定。病区护士长负责本病区健康教育的监督和管理,每月各病区护长交叉督导,最后总结汇总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整改。通常运用《健康教育督导检查表》进行督导与评价。
2.1 健康教育流程 包括评估→制定护理目标→拟定健康教育内容、形式→实施计划→评价。由有资格的护士进行护理初始评估[3],评估病人及家属学习意愿、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文化教育水平及语言、喜爱的学习方式、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并填写《病人入院护理评估记录》。当病人无家属陪伴,要将这一情况记录。一旦有家属陪伴,须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评估,并制定计划,实施和效果评价。主管医生对护理初始评估的内容进行确认后,与护士在治疗的不同阶段评估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共同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医生将健康教育的内容记录在病历和《健康教育记录单》中,同时进行效果评价。有资格的麻醉师、心理医生、营养师、康复医生、辅助检查医生及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可根据实际需要,给予病人相应的健康教育,并记录在 《病人健康教育记录》中。由病区护理组长、病区护士长对本病区责任护士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不同病区之间护士长交叉检查;最后总结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改进。
2.2 健康教育内容 根据护理目标拟定相适宜的健康教育内容,分为公共部分和个体部分。公共部分为医院规章制度、病区环境等,是各位患者/家属必须宣教的内容;个体部分为根据不认的文化程度、个体特点、疾病特点等有针对性、重点地宣教。笔者所在科室通过不断地摸索与改进,完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安全知识、检查项目、用药、饮食、疾病知识、护理操作、围术期宣教等。特别是安全知识方面,在JCI评审之前有所忽视;之后,基于JCI评审标准,制定了病人的安全宣教知识内容。此外,还有医疗护理的有关安全问题,包括:安全用药,安全使用医疗设备;药物和饮食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营养指南;康复技术。下面以安全知识、医疗设备使用的健康教育为例。
2.2.1 安全知识宣教 包括:禁止私自离院,防跌倒、防盗,安全用水、安全用电,禁烟;熟悉走火通道、熟悉灭火器位置;病人冰箱的使用方法及管理制度;床栏的使用等内容。执行医院建立的安全相关制度,根据制度采取措施。例如:在防跌倒方面,制定了《就诊者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制度》,规定在以下时机进行跌倒/坠床风险的评估:在病人办理入院手续时;转入时;手术前后;特殊检查、使用镇静药后;发生跌倒后;可能存在风险时(如意识、活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等发生变化;使用镇静剂、止痛药、安眠药、利尿剂、降血压药、调节血糖药时;更换陪伴人员或家属)。
通过电视宣传、发放单张、宣传栏、直接宣教等方式,加强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宣教工作。做好预防跌倒/坠床入院宣教:包括介绍病区环境,介绍护理呼叫铃及紧急呼叫铃的使用方法;请病人主动告知地面的湿滑问题,及时寻求工作人员的帮助;勿穿易滑拖鞋等。病床上配有安全床栏,床栏上贴有“请上床栏”的温馨提示。入院时,护士教会病人及其陪属正确使用床栏的方法,并告知儿童家属看管好小孩,家属休息时、转身背对儿童时,均要装好床栏,防止儿童坠床;发现儿童家属将儿童放在楼梯、阳台护栏顶部等高处时,及时制止。
2.2.2 医疗设备使用知识宣教 建立 《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办法》,当患儿需要使用医疗设备时,护士教会患儿/家长如何观察设备的正常运行,如何保护医疗设备,当出现问题时如何通过呼叫铃找到护士等。
2.3 健康教育形式 包括口头教育、个别指导、集体讲解、书面教育、网络教育、座谈会、派发宣传资料。将护理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执行单、10个以上常见健康教育问题单等,夹在病人床尾,让病人/家属随时可翻阅,护士随时可讲解。将健康教育处方单、专科疾病健康教育等资料,摆放在护士站的健康教育架上。健康教育处方可根据病人需求派发,例如在病人出院后仍需做某项治疗护理时派发。鼓励病人及家属提问,积极参与健康教育相关活动。
将健康教育内容分散安排在治疗各阶段,根据病人及家属的需要、接受能力、实现教育目标的时间长短、健康教育内容的量和难度等[4],实施相应的计划。一次教育的内容不宜过多,一般在入院时、查房、知情同意时,或在诊疗、护理操作、出院之前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
JCI标准下的住院病人健康教育做法的改进前,护士在安全知识、医疗仪器设备使用、疾病知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比较欠缺,并且难以做到位,经过不断地改进,加强这些方面的健康宣教意识,在JCI预评审中,科室的健康教育工作接受专家的审查,赢得好评。在JCI正式评审中,全院的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专家的高度肯定,取得满分佳绩。
4.1 严格掌握健康教育时机 宣教时机包括入院评估时、护理操作前、手术前后、病情变化时、给药前、交接班时、出院前等。这些时机看似简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人力、工作量等原因导致操作有难度。这就需要护士掌握好健康教育技巧。例如入院健康教育,可通过集体健康教育的方式节约时间及工作量;又如围术期的健康教育,可以在手术的前一日或术前准备前,将同类手术的患儿/家属召集在一起,全面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及注意事项等讲解或演示一遍,对于学不会或有疑问的患儿/家属再进行个别指导。
4.2 健康宣教是全体医护人员的工作 本科室在改进健康教育做法前,健康宣教主要是护士的责任。通过实行JCI标准下的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健康宣教不只是护士的工作,全体医护人员有责任进行健康教育。例如:医生查房时发现患儿床栏没上,有责任当即对家人进行防跌倒健康教育,并装好床栏。
[1]沈玉香.国际JCI评鉴标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32):2986-2987.
[2]蒋 红,汪志明,黄 莺,等.“五常法”在基于JCI标准下病区药物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11):1012-1013.
[3]陈海燕.基于JCI标准实施住院病人初始护理评估[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2):2033-2034.
[4]顾妙娟.JCI评审对护理工作的启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1,27(10):785-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