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博士青年教师工作压力及其应对策略

2014-03-31 00:28:17王艳梅马天晓
关键词:农林青年教师博士

王艳梅,马天晓,代 莉,刘 震

(1.河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河南 郑州450002;2.黄河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450000)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每一个工作着的人都感受到了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难度的提高,工作压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作为教学活动主体之一的教师也不例外,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众多调查数据表明,教师职业逐渐成为一个高压力的职业[1-4]。

我国自20世纪末高校扩招以来,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教师结构在近年来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博士青年教师的比例迅速增长。高校博士青年教师往往肩负着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压力比较大。而博士青年教师是与大学生的年龄比较接近的教师群体,他们与大学生的直接接触最多,其压力现状与其个人心理健康水平、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等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只有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二者都得到和谐发展的前提下,高等教育自身才能够得到和谐、稳定、可持续的发展。而在农林院校,由于社会对其认知存在历史偏差,博士青年教师存在的压力尤为显著。因此,本文针对农林院校博士青年教师的工作压力,研究博士青年教师的压力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农林院校博士青年教师管理、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的提高及农林院校未来综合力的发展等有所裨益。

一、农林院校博士青年教师工作压力现状

为进一步了解农林院校博士青年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笔者于2013年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通过电话、邮件及现场问卷等多途径,对河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不同地区农林院校正式在编博士青年教师182人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39.01%以上的调查对象感觉到压力很大,56.59%以上的调查对象感觉到压力较大,仅有4.4%的调查对象感觉到压力不大。其中压力的主要构成为经济上的压力、学术上的压力、教学上的压力及社会环境压力。

(一)经济上的压力

经济是基础,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证。在高校,博士青年教师的收入普遍不高。调查显示,43%以上的调查对象感到经济上的压力较大。在地方农林院校,博士青年教师的年收入一般在5万元左右,北京等发达地区稍高些,但相对其它职业,实在“囊中羞涩”。不少青年教师反映,身边不乏初中、高中及技校毕业的成功人士,年收入是他们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经济上的压力,让青年教师不得不想办法增加收入,从而不能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教学科研上。为了增加收入,减轻经济上的压力,博士青年教师往往四处兼职,或者承接课题,大大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得一些高校青年教师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二)学术上的压力

学术是高校的灵魂、生命和品牌。调查显示,82%以上的调查对象感到学术上的压力较大。目前,高校对承担课题、发表论文等方面都有着严格规定,并与职称晋升、奖金福利等方面挂钩。以某农业院校为例,申报教授或副教授必须支持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对论文虽没有硬性规定,但导向很清晰,被SCI、EI或ISTP等检索的论文在评职称时优先考虑,并且对不同的影响因子有着不同的明确奖励。多数博士青年教师只是吃博士研究生期间的“老本”:工作最初的1~2年,可以发表1~2篇高水平论文,但从论文内容来看,多是博士研究生期间投稿出去或者博士研究生期间所做的课题内容,工作后研究进展的推进并不明显。甚至还有极个别博士青年教师迫于职称,急功近利,出现了学术腐败现象,在论文写作和学术研究方面剽窃拼凑,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使一些踏踏实实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博士青年教师感到压力巨大。

(三)教学上的压力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调查显示,64%以上的调查对象感到教学上的压力较大,高校教师并非像很多人想象中的有课了来,没课了走,过着令人羡慕的日子。大部分青年教师的工作时间超过了8个小时,除了上课时间以外,更多的时间在课外,如:课前要备课,制作课件,课后要改作业等。以某农林院校为例,年教学工作量为228个,1门课程现在一般为30学时,要完成228个学时,约需要上8门(7.6)课,也就是说1学年2学期要完成8门课的教学,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数量规定。8门课,对于博士青年教师来讲,其承担的本科教学任务非常繁重,课程多,工作量大,要求高,而且多数是新开课,或者是要开新课,任务极其艰巨。白天上课,晚上备课,教学质量无法得到充分保证。同时,农林院校的绝大部分博士青年教师刚刚毕业,有些甚至还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培训就走上讲台,缺乏教学经验和处理问题的技巧,缺乏与学生沟通的能力,这都给博士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四)社会环境压力

人生活在社会中,来自各方面的社会环境压力也不可避免。调查显示,58%以上的调查对象感到来自社会环境的压力较大。从调查来看,博士青年女教师往往比博士青年男教师承受的生活压力更重。一些博士青年女教师三十多岁了,还没有男朋友,被称为“灭绝师太”;一些博士青年女教师结婚了,在单位干着“男人”的活,在家里干着“女人”的活,承担工作、生活双重压力。在调查中还发现,农林院校的一些已婚已育的博士青年教师还面临着一个同样的压力:世俗中的“重男轻女”的压力。他们多数来自农村,父辈“重男轻女”思想非常严重,因此对其施加的压力非常大,有些甚至导致家庭不和、家庭解体。同时,博士青年教师在社会交往中,生活圈子相对封闭;在工作中,学术竞争激烈、同事之间关系微妙,还要面对着不断提出更高要求的大学生和在职培训人员。总之,放眼望去,社会各方面压力接踵而至,使其感觉到来自社会环境的压力巨大。

二、农林院校博士青年教师工作压力分析

(一)经济上的压力分析

第一,农林院校的博士青年教师,家庭背景多为农村,他们绝大部分都是由一个校门转入另一个校门,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参加工作的时间短,职称比较低,工资收入较低,面临着买房、结婚、生子、赡养父母等诸多现实问题,他们对财富的需求相当迫切。第二,高校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学校教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增大,而农林院校的青年教师一般都是身处金字塔的最底层,使得其收入和其他教师的收入差距愈加明显。因此,造成了大部分农林院校,尤其是一些非重点的地方农林院校青年教师的收入很低,处在高校博士青年教师的最低水平,有的比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还要低。第三,来自“高学历”低收入的横向比较。“寒窗二十载”,软投资很多。但是,目前博士学历泛滥,其高含金量渐失。

(二)学术上的压力分析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林院校的学术环境并不乐观。第一,我国不同部门与级别的科研经费支持重点在农林院校的比重较少,科研经费整体比较少。第二,由于博士青年教师的工龄短,资质浅,业内认同度与认知度低,而国家级或者省部级课题被“大家”“垄断”居多,在科研申报等方面的论资排辈现象,使青年教师很难有较为宽松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来施展自己的才能,因此博士青年教师申报课题非常难。第三是发表论文方面。博士青年教师没有课题或者是没有“相当分量”的课题及经费支撑,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就比较难,无法开展科研就无法发表高水平的论文,无法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就无法为下一步申报课题奠定基础,也无法晋升职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有些农林高校为博士青年教师设置了新进博士科研启动经费,但只是杯水车薪。第四是博士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迟迟无法很好敲定,多数是延续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内容,甚至是重复研究。一些农林院校给博士青年教师配备了导师,目的就是为了博士青年教师尽快进入科研角色,但效果不一。

(三)教学上的压力分析

第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个职业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工作的复杂性和可变性,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第二,目前,高校连年扩招,生源数量却呈现递减趋势,因此各个高校之间生源竞争越来越明显,与其他院校相比,农林院校的招生压力更大一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大多数高校都采取了教学督导和评价制度,如聘请资深老教师组成督导团随机听课,组织学生对教师进行评议打分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加重了教师的压力。第三,高校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都要不断改革创新,如双语教学、参与式教学等;在教育目标上,为了适应社会多元化要求,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第四,部分博士青年教师还是兼职辅导员或班主任,除了教学科研,课余时间还要处理学生工作。

(四)社会环境压力分析

第一,博士青年教师承受的生活环境压力比较大,尤其对于一些本科、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一路读下来的博士青年教师,他们多数已经三十岁左右了。“三十而立”,他们多数还没有成家,有的刚刚成家,面临着生子;家庭出身多为农村,父母也多数在五十五岁以上,“望子成龙”愿望已实现,亟待赡养。女博士青年教师因为其多重社会角色要求,压力相对更大一些。第二,在服务对象上,90后的学生自我意识强,求知欲强,喜欢平等的引导和启发式的教学;各种研修人员社会经验丰富、社会实践能力强,需要实用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这都要求青年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不断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充电,以适应不断增加的服务对象日益增长的需求。第三,在社会交往中,高校教师的人际交往圈子相对较窄,从学生到教师,角色变了,但生活的环境依然是校园,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不多,缺乏正常的人际交流机会和沟通渠道,有时会感到难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第四,在学术上,同事间竞争激烈、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相互有所保留,无法轻松地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

三、应对压力的策略

(一)内部策略

1.合理地认识自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青年博士教师虽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在正确地认识自我和合理评价自我方面大多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和深入思考。青年博士教师要通过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地对待自我,积极地改造自我,走向完善的自我,塑造健全自我意识。必要时要运用专业的测评工具,搞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技能、价值观,同时,要认清博士高学历与高能力、高收入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自身专业方面的优势并不等于在所有方面都是佼佼者,要降低过高的自我期望,对自身的能力要有正确的评估。同时,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拓宽自身的知识体系,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创新教学形式、提高科研能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实现自身的不断成长,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正确认识和科学管理压力 每个人都会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但压力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压力的结果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关键取决于个人能否成功应对。适度的压力是一次提高自己的机会,它能激人奋进,提升能力,增强自信,使人情绪愉快,期待更多挑战,为了按期完成任务,更努力地工作,创造更多的价值,以更积极、高度的感情投入到工作中。过度的压力会产生挫折感,自信心降低,情绪低落,害怕再次遇到挑战,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如:容易疲劳、忘事,常常慌乱、失去条理,睡眠问题,全身适应综合症。也会引起心理素质下降,如:敏感、易怒、固执、怀疑自己,对别人不满、挑剔、批评、否定别人。所谓的压力管理,就是要充分利用压力的积极作用,克服压力的消极作用,化压力为动力,保持自我良好的心理状态。具备良好压力管理能力的人,能够调节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放弃“非黑即白”的刻板思维,寻找第三种或更多可能的解决方法,克服来自内外界的干扰,最终达到任务目标。

3.自我情绪调节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成功=15%IQ+85%EQ”,成功者往往不是因为拥有高智商而成功,相反,他们的成功秘诀是“情感智慧”:即处理感情、人际互动和人际沟通的能力。非智力因素是智慧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不能替代智力因素的各种基本能力,但对智力起着制约作用。博士青年教师智商较高,但是情商不一定高。要通过认知调节法、自我暗示法、适度宣泄法、兴奋中心转移法、放松疗法、深呼吸放松法、想象放松法、松弛放松法等方法,调整情绪,不要让别人来设定自己的生活标准,认识和调整不现实的生活目标。要积极修正消极的自我评价,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力量,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喜欢自己所选择的,认定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莫被“假象”迷住眼睛,努力提高与发展自己。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善于从工作中寻找快乐,善于调控情绪,及时疏导不良情绪,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4.建立压力预警机制 面对压力一般有两种反应模式,一种是躯体型反应模式。在压力状态下身体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会增加心血管活动,使得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另一种是心理型反应模式。如: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压力反应模式,探索自己的工作绩效曲线,就可以了解自己能够承受的压力水平,理性地评估自己的压力,建立压力预警机制。当感觉到压力较大,达到自己难以承受的程度时,要及时通过各种方法缓解压力,避免出现因压力过大产生一些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二)外部策略

1.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排除压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无论是领导、同事,还是学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不会因为学历、职位、身份的不同而不同,因此要平等对待。傲慢无礼、不尊重他人、操纵欲、支配欲强等做法是不可取的。二是真诚原则。真诚待人通常被认为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要真诚欣赏他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是宽容原则。宽容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以容忍和谦让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误会、分歧,处理或应付他人对自己感情的伤害、利益的侵犯和某种无理行为的态度。要学会宽容,学会克制和忍耐。宽容是一个人自信、力量和勇气的表现,是一种美德和幸福,是一种心灵的升华和脱俗。四是理解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心帮助他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互相理解,互惠互利,帮助了别人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将能获得别人的帮助。五是善于合作。“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高校中,根据研究梯队、教学队伍,形成了不同的科研团队、教学团队,要想取得长足进步,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因此要有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作为高校的博士青年教师,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缓解压力,排除压力,心情愉悦、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2.构建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 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当压力大到自己无法调节时,就需要寻求外界的帮助和支持,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尤为重要。尤其是医疗、教育、服务等与直接帮助人有关的行业,往往需要更多的感情投入,高校青年教师也是其中之一。持续不断的体力和心理付出,就像不断往外倒水的杯子,总有一天会有枯竭的时候,而社会支持系统就像给“杯子”续水的人,能帮助宣泄不良情绪,获得情感支持和各种形式的帮助,有效缓解压力。构建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要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如:知识的力量,不断学习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团队的力量,建立和谐的家庭和人际关系,重视与家人、朋友、同事的情感交流,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同事、同学寻求支持;社会的力量,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必要时要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求助。

3.学校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和科学管理 建议学校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不同职称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在相对公平和宽松的环境中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在科研管理方面,抛弃片面地追求文章数量或文章发表刊物级别的做法,注重对教师适时适度的激励,如:提供再教育与进修机会等,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学校管理应强调实施以人为本,使教师的潜能和素质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大限度地促进其自我实现。同时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关心每一位教师,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增强其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综上所述,农林院校博士青年教师面临着来自经济上、学术上、教学上及社会环境压力,需要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共同努力,使农林院校博士青年教师及时缓解压力,变压力为动力,从而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促进农林院校健康有序的可持续性发展。

[1] 郝力,汪晓男.浅论高校教师压力来源及缓解压力的对策和建议[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1-84.

[2] 李虹.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的编制及其信效度指标[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4):105-109.

[3] 徐珠君.高校青年教师压力管理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3(2):86-88,105.

[4] 李海哲,陈庆健.浅析新时期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3):355-356.

[5] 陶娟.高校青年教师压力分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28(5):130-131.

猜你喜欢
农林青年教师博士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声屏世界(2022年15期)2022-11-08 10:58:04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制冷博士来帮忙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神奇博士感冒了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中国军转民(2017年8期)2017-01-25 14:21:26
博士蚊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