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惠
(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学生的国际化教育成为研究生教学内容应关注的新核心,如何提升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水平,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成为研究的焦点。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与培养学生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能力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经过一年英语学习的研究生对如何用规范、得体的英语撰写学术论文,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如何进行学术论文宣读与问答,如何向学术机构写信以及投稿等仍知之甚少。传统的研究生英语教学体系不能适应培养研究生“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的要求,优化研究生英语教学体系,提高研究生学术交流英语能力,成为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
顾靖通过一份问卷调查发现,按照精读占2/3学时、听说占1/3学时设置的课程,经过一年研究生公共英语的学习,只有18.7%的学生认为能写学术论文或科研报告中的英文摘要,有60.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国际会议英语及高级论文写作等实用英语课程。胡瑾从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模式等方面,对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进行了探讨。孙蓝、陈纪梁就如何满足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科领域不同且处在不同科研阶段的研究生对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需求,提出改革现有教学模式,通过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课堂教学与自主探究学习的结合以及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实践平台的搭建,建立一个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探究式学习体系。高晓莹等以“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为个案,研究了“情景体验教室”在国际视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开发与运用。刘延秀、姚孝军基于自主学习理论对研究生英语教学体系改革做了深入研究;李门楼、李晴对研究生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及实施提出了建议。
国外系统、多视角的学术写作研究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多数大学都开设了系统的与学术写作研究相关的课程[1]。英国科研联合会强调交流技能是研究生科研技能与技巧的具体组成;法国强调研究生运用几种语言阅读科学文献;韩国加强研究生在相关领域英文文献搜集、整理、阅读能力培养和中、英文学术论文写作方法、技巧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学术报告和论文写作质量。国内许多高校也对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作出响应。浙江大学确立了“公共外语教学为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服务”的理念;西安交通大学开展了面向语言运用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研究生教学改革实践;山东大学将推进课程改革视为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把“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及相关课程纳入英语课程体系;厦门理工学院通过建设“情景体验教室”,构建国际学术交流场景,营造语言运用环境,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2008年《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要求》指出,研究生英语教学要有利于研究生在读期间以及毕业后更多地参与国际学术活动。但根据文献研究及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研究生英语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与培养能“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研究生英语教学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
经过大学本科4年学习之后,研究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特长和科研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他们往往需要查阅大量的英文资料,进行国内外学术研究和交流,因此,研究生对英语的学术交流功能有更大的需求。通过对地方院校学生问卷调查显示,76%的研究生表示“精读”加“听说”的传统课程结构已无法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分别有80%和85.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和“科技英语(阅读、翻译、写作)”课程。
学术论文的发表是国际学术交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查阅外文文献、英文摘要如何撰写、专业论文写作在语言和文体上有什么特点、专业论文写作与普通写作有何不同、如何在国际会议上宣读论文、进行学术交流等,是培养研究生学术交流能力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由于相关课程的缺失、教材的限制及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研究生英语教学基本重复本科英语的教学内容,操练的还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知识和策略,几乎没有学术交流英语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内容。而调查显示,研究生对英语教学与专业内容相结合、培养学术交流能力有迫切要求。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单一课堂教学方法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还普遍存在。这种教学模式与研究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思考、探索,主动完成新旧知识转换的需求不适应,学术研究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非常有限,很难使学生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
师资方面的问题主要有:(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行小班化教学,同时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高校英语教师紧缺问题始终存在。研究生英语专任教师严重不足,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难以进行。(2)要求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英语老师将研究生的各种专业知识纳入英语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的问题。高校英语教师自身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还有待提高。
传统的考核体系对培养学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导向不足:(1)形成性评价基本还是围绕考勤、作业、答问几个因素,对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考核不足。(2)考试基本还是对英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检查,真正属于综合性、应用性的内容很少,甚至没有。
教学体系是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整体。Widdowson曾指出,教学的成功在于理论的正确指导,在于教师采用与理论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并根据学生群体具体情况以发挥个人创造性[3]。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要求研究生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围绕培养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需求来进行,坚持“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将学习者及其需求视为学习的核心,与学习者的需求密切相关的课程会使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动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4]。
无论是本科毕业直升研究生,还是工作以后重返校园就读的研究生,他们的英语学习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断档现象。为此,将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分为巩固和提高两个阶段,分别安排在第一和第二学期。巩固阶段仍以公共基础课为主,巩固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语言技能。第二阶段对英语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开设以满足研究生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为目的的课程。其中,英语听说课也由原先的单一基础听说改为普通听说和学术听说两个层次。
改变“综合英语+英语听说”的单一课程设置模式,将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和科技英语纳入英语课程体系,同时,增加“英语基本技能提高”、“国际学术交流模拟训练”和“科技英语读写译训练”等实践类课程。将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模拟训练有机融合,以知识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意义,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本科生关于education、love、sports等的主题式教育不同,研究生英语应将教学内容的重心转向学术英语、科技英语。
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文体特点及科技英语阅读、翻译、写作技巧,学术论文各组成部分(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各级标题、讨论、结论、标注、参考文献、致谢等)的写法,以及英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如字母大小写、标点符号的运用等,甚至学术界一些通行的惯例,如打印的惯用字体、字号、排版方式等,学术会议演讲程序与规则以及提问回答,学术会议的交流活动等,这些问题需要借助PPT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示范,让研究生提高科技文献阅读的效率、科技翻译与写作的质量,了解并养成遵守各自领域学术规范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学术作风。
除了增加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和科技英语课程以外,视听说的教学内容也进行相应的改革。改变过去两个学期都进行普通英语听说的做法,将学术英语的听说纳入训练范围,全面提升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如何用规范、得体的英语撰写学术论文、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国际学术会议主要有哪些活动、如何进行学术论文宣读与问答?如何向国际学术机构写信以及投稿等,这些基本知识需要借助多媒体网络,通过课堂讨论学习来获得。
研究生入学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课时非常有限、同一个教学班包含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的学科领域及不同的期刊对学术论文写作要求有所不同等,这些问题需要借助课外自主学习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自主学习方法培训,自主学习监控,达到以自主探究学习辅助课堂教学的目的。
学术交流的许多环节需要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如学术研究、成果展示、会议组织、甚至论文宣讲等。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的方法,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团队精神及合作意识。
办一流的教育,必须有一流的教师。培养出具有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学生,是对研究生英语教师更高的要求。具备了良好的语言功底,还要拥有较强的学术交流能力,同时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高校管理部门应鼓励教师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来实现自身的发展,改变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只能从事基础英语教学的现状。同时,学术英语的专业倾向性决定了其交叉学科的特殊位置,加强英语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在教学、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合作,也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其培养研究生学术交流英语能力的有效途径。
考试是教学发展方向的指挥棒,直接影响着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主动性[5]。研究生英语的考试应该与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相一致,逐步走到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轨道上来。
加大对学习过程的考核,提高形成性评价的比例,增加考核项目,除了出勤、回答问题和作业外,学生在实践各个环节的表现以及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情况也纳入平时考核的范围,以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和积极参与。
在考试内容上,改变只考查英语基础能力的局限局面,将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和科技英语的综合性、应用性题目共同纳入考试范围,综合评估研究生英语的基础能力、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
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更是当代科技交流的流行趋势[6]。培养出的研究生能否参与到国际学术交流中并取得成功,取决于其对相关英语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由于种种原因,国内高校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在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但只要能从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学生为本,优化研究生英语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学术交际能力,就会有更多优秀的研究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他们的才华。
[1] 韩松,王金霞.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的多元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45-49.
[2] 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 Widdowson H G.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4] Hutchinson T,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5]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 高倩.国际学术交流背景下研究生专业外语的实践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8(12):1 275-1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