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影响

2014-03-30 19:27吕桂敏
关键词:图书馆大学生服务

吕桂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45)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不专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1](P35)可见,图书馆对于高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具理性功能与文化陶冶作用

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看,高校图书馆一般根据学科类别和专业设置来确定建设方针,为高校教学与科研提供高效率、高水平的文献信息服务。

现代社会信息资源量急剧增多,图书馆拥有着海量的知识,大学生如若不具备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和信息的鉴别利用能力,不懂得检索系统所使用的检索语言,那么就不能快速有效地获得学习和科研所需要的信息。培养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强烈意识并能高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自学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丰富信息资源里取其所需的一种能力训练。

从文化陶冶方面来说,由于图书馆具有资源开放性、读者自主性、利用灵活性的特点,承担着“第二课堂”的角色与职责,能够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丰富的馆藏文献与电子资源,不但服务于大学生的课堂教学,巩固其所学的课堂知识,还能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兴趣,培养其主动摄取文化知识的能力,获取人生意蕴的全面体验,从而促进完整人格的塑造与身心的全面自由发展。潜移默化之中,对大学生知识素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艺术品格等各个方面影响至深。换言之,高校图书馆给大学生提供了内化塑造自我价值的良好条件与环境[2]。

二、大学生身心特征与教育终极目的

我国大学生大多处于18~25岁的成人前期,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个阶段的人,面临着其社会角色的重大转变,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开始走向人生的巅峰。其记忆力、智力或基本认知能力都正处于全盛时期,其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观都渐趋稳定[3](P72)。由此可见,大学教育阶段,正是一个人能力发展、素质提高的关键时期。从发展心理学这一角度也可印证,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所当然是大学教育的终极目的。

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培养社会人的基本职责。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上得到生存和发展,而其终极目的则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4]。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他们有着鲜明的主体性和很强的主观性,他们不是简单的知识容器和知识存储器,也不是简单的待加工原料,他们是个性鲜明的个体。

由于受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至深,长时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强调教育是为国家服务的,个人对社会是依赖的,高等教育只注重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由此,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就成了教育规划、课程设置,乃至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各个层面的共同目标。风传戏言的清华大学精神“听话,出活,不漏气”,就是这种教育理念的极端体现[5]。相应地,较少关注大学生的个性和弘扬大学生的主体精神,由此必然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自由发展。尤其是专科属性较强的高等院校,施教者更倾向于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实用技能的培训,亦即强调一个“专”字;而受教者也倾向于获得各种实用知识技能,当作一种谋生手段,或者说是作为个人向他人或社会交换所需的一个筹码[4]。就我国由教育部大一统的现实局面下,具体到某个高校,在教育规划、课程设置,乃至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各个层面,大都难以做出较大革新动作。由此,若要尽可能消弭上述不良倾向的影响,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要构建其精神世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全面自有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作用至关重要。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革新

随着社会科技经济不断地发展,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断丰富,越来越趋向多元化,读者的服务需求也逐渐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图书馆应当积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满足大学生读者群体的文化需求。如以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具有以用户为中心性、主动性、智能性、个性、时效性都较强及服务内容具有针对性等特点,要求图书馆能够根据读者用户提出的信息需求提供服务,或者基于分析读者的专业、兴趣爱好、使用习惯等个体特征,根据每一位读者独特的信息需求特点提供针对性服务。再如图书馆特色服务,充分利用馆藏文献和电子资源的优势,能够提供区别于一般的具有特色的信息服务,使信息资源发挥尽可能高的效益。又如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如公告板、留言板、电子邮件、博客论坛、QQ、微博、微信等,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6]。随着馆藏资源的日益丰富和多元化,网络资源的丰富多彩,图书馆服务的模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

综观现代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依托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现代化的阅读终端设备、日益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通过使用各种移动通讯设备,可以使人们不受时空限制,方便灵活地进行信息查询,由此也催生了图书馆信息提供服务模式——“移动图书馆”的产生。这是数字图书馆在3G、4G时代的发展方向。移动图书馆能够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具有可移动性,读者阅读具有主动性,不再受时间和空间上的阅读限制。移动图书馆在拓宽图书馆服务途径时,也可以通过注入图书馆文化内涵,在有效发挥其信息服务功能的同时,深刻促进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助力校园文化的社会化[7],由此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自身价值,对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总之,通过建设现代化馆舍建筑、优美的借阅环境、现代化借阅设施与网络技术,最主要的是不断丰富馆藏文献与电子资源,再配以科学高效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形成师生共同营造、认同的良好文化氛围。使得身处图书馆中的大学生群体,潜移默化之中提升素养、升华品质,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1]张树华,张久珍.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王燕.高校图书馆的地位与发展空间[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6).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4]王玉兰.关于教育目的的反思[J].吉林教育科学,2001(6).

[5]顾相伟.论教育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J].教育探索,2010(6).

[6]彭立婷.高校图书馆与地方文化建设刍议[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3).

[7]姜昊.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角色[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猜你喜欢
图书馆大学生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大学生之歌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去图书馆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