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为超,徐颖洁
(1.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学院,湖南株洲412007;2.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084)
曾景祥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花鸟画家,但是,他的成就决不止于花鸟画。实际上,他是一位在文学(作有诗词联语100多首)、美术理论(出版以《工笔画技法理论研究》为代表的多部美术理论专著和发表以《写意画、工笔画技法包容性之比较研究》为代表的多篇论文)、教育教学(曾担任中师和高校教育教学及行政工作近40年)和书法(他的工笔画均配有精美的楷书,写意画均配有潇洒的行书)等方面卓有建树的多面手。因为曾景祥在上述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因而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至今为止,研究曾景祥的文章已多达36篇。梳理这些文章,我们可以发现,当前评论界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曾景祥给予了广泛的关注。
画品即人品,曾景祥之所以在绘画艺术上取得了这么卓越的成绩,这与他的人格特征是分不开的。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主要有曹隽平的《诗画铸风流——记著名画家曾景祥教授》[1]、曾海雄的《不负春光一片情——曾景祥的艺术人生》[2]、陈宣佑的《第一乐章:〈爱的奉献〉》[3]、陈霞的《共和国的同龄人——记艺术学院院长曾景祥教授》[4]、蒋文博的《能追无穷景 始见不凡人——记著名中国画家、株洲工学院曾景祥教授》[5]、陈慰民的《继往开来的技法理论阐述——曾景祥〈工笔画技法理论研究〉》[6]、王国育的《您给顺德美术界带来诸多启示——记全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国画家曾景祥教授》[7]等。
曾海雄认为:“具有深厚生活底蕴和高尚艺术品位”,“他的心境、情愫、品格,表现出一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挣脱世俗的绳缰利索后的自由自在,天真纯和。……他那种学者的卓识,诗人的灵性、画家的风范,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2]。正因为如此,曾景祥得以“成为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界和湖湘工笔写意花鸟画领军人物之一”[2]。
陈宣佑则认为:“在老师们眼里他是名震三江、誉饮海外的丹青妙手,在学生们心中,他更是治学严谨、为人谦和的良师益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那颗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爱心。”[3]
这方面的文章主要有薛永年的《系统周备,详法明理》[8]、陈传席的《“道”、“理”、“法”兼备——评曾景祥教授〈工笔画技法理论研究〉》[9]、朱辉的《耕耘结硕果 深研成特色——喜读曾景祥同志的〈水彩画基础教程〉》[10]、陈慰民的《继往开来的技法理论阐述——曾景祥〈工笔画技法理论研究〉》[6]、彭建明的《让美术之花盛开——读〈美术欣赏与技法〉》[11]、童音的《宜为桃李勤耕耘 春风荡后尽芬芳——〈水彩画基础教程〉浅介》[12]、茂林和云子的《勇于探索 刻意创新——读〈水彩画基础教程〉》[13]等。
如薛永年对曾景祥的《工笔画技法理论研究》的评价,他认为:“在这部《工笔画技法理论研究》中突出了四个特点:一是讲授技法与剖析画理相结合,尤重视工笔画概莫能外的中国画学理。……二是论述画法画理与概述画史分析佳作相结合。……三是讲述与基本功相关的技法媒材与教授创作相结合。……四是集前人大成与总结新鲜经验相结合”[8]。因而“此书是一部值得推荐的有系统知识、丰富内容、宝贵经验和个人见地的著作”[8]。
又如朱辉对曾景祥所著《水彩画基础教程》的评价,他认为该书“是一本很有特色的好书……这本‘教程’不同于一般的绘画技法理论书和作品评介,他将水彩画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法、色彩基本概念,以及静物、风景、人物等各单元的理论知识传授与技法训练都融汇在具体的教案和系统的教学活动中;把教材、教案、教学时间、教学参考、示范作品、教学方法步骤、实践作业指导,乃至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具体教学经验都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该教程的最大特色。另外,该书的一百三十余幅示范作品与图例,均紧密结合文字内容与教学需要,使该书更加直观生动,阐述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具体清晰、通俗易懂……它是一本理论联系实际、全面、系统、科学、符合教学规律、很有实用价值的好书”[10]。
这方面的专门文章主要有范为超的《曾景祥诗词审美价值初论》。该文从功用方面将曾景祥的诗词分为“题画之作”、“自娱之作”和“应酬之作”三大类;并从题材的角度将其所有诗词分为“写意”、“咏物”、“记事”、“赠答”、“寄情”和“抒怀”六个类别。范为超认为曾景祥的诗词从思想内容方面来看,其“审美价值就在于赞扬美好事物,鞭挞丑恶行径”[14],因而“处处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正能量,表现了一个新中国培养下茁壮成长的老教授的生命意趣,磊落情怀和独特精神”[14]。从艺术特点来看,其“审美价值就在于它能给人们带来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曾景祥的诗词,其最大的审美特点是绘画美。……而正是这种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所呈现出来的审美价值,使得曾景祥的诗词创作,犹如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在中国传统诗词艺术宝库中放射出夺目的光彩”[14]。
范进军则认为曾景祥“在画作的题诗上,透出一股典雅之气。也就是说,欣赏曾先生的画作,不但感受到画面带给人的愉悦,而且能够感受到作者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给欣赏者带来的儒雅之风”[15]。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书画不但同出一源,而且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形成了比翼双飞的双赢格局。宋代以来的文人画不但大量吸收了书法的艺术技法,而且开始在画上大量题跋,以彰显文人画的独特魅力。许多著名画家如宋代的苏东坡、元代的赵孟頫等,不但是著名的画家,而且也是著名的书法家。曾景祥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优秀传统,不但画得一幅精美的图画,更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他有意识地根据画作的不同体裁在自己的画幅上题诗作词。一般来说,在工笔画上他常常用端正典雅的楷书,在写意画上则常用潇洒飘逸的行书,以彰显不同艺术体裁的独特魅力。由于曾景祥以画名著称于世,故研究他书法的专题文章尚不多见,只有著名美术评论家浩云和蒋力馀在论及曾景祥的绘画艺术时,顺带对曾景祥的书法进行了一些宏观的概括。蒋力馀在他的《穷羽毛之意态,奋芳菲之鲜妍——〈曾景祥花鸟画集〉读后》中认为:“曾先生的书法颇具功力,中侧兼施,方圆并用,内藏精气,外耀神采,与诗画和谐统一,能追蹑情感的运动,故其艺术创作大多具有浓郁强烈的抒情色彩。”[16]
浩云则在他的《自然清新,诗情画意——读曾景祥书画有感》中对曾景祥的书法应用的场合及大致的特点进行了概括,认为:“他的书法也很有功力,楷书、行书、草书样样皆精,一般在工笔画上用楷书题诗落款,在写意画上用行书题诗落款,他的行书结字呈右高左低的斜势,沉着洒脱。画面上配上相应的书法,可谓相得益彰,单独的书法作品多以草书面世,看得出曾景祥在书法上下过一番苦功。”[17]实际上,仔细欣赏曾景祥的书法艺术,其楷书有欧阳询之风,圆转典雅精致遒丽;其行书承苏东坡之法,丰腴跌宕,天真烂漫;其草书取徐文长之妙,纵逸飞动,潇洒通脱。曾景祥之书法可称得上是书法园地中的一块肥沃宝地。
曾景祥的主要专业是美术,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是绘画创作和绘画教育,其影响最大的也主要是绘画艺术所取得的成就。因此,对曾景祥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对他绘画艺术的评论。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比较多,主要有周艾若的《神与物游 惟心是主》[18]、陈慰民的《形意俱足 笔墨传情——曾景祥的花鸟画》[19]、杨泱的《“花”教授曾景祥》[20]、杨勇的《深湛的传统功力强烈的现代意识——浅谈曾景祥的工笔画》[21]、聂鑫森的《半叶映天地,一鸟传精神》[22]和《解读曾景祥教授的花鸟画》[23]、蒋力馀等人的《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品读曾景祥的工笔画》[24]和《穷羽毛之意态 奋芳菲之鲜妍——〈曾景祥花鸟画集〉读后》[16]、《柳线莺梭织锦笺——品读曾景祥的写意花鸟》[25]、杨国平的《取法自然 孜孜以求——记曾景祥的绘画艺术》[26]、曾海雄的《文质相辅 工写俱佳——解读曾景祥及其花鸟画》[27]、朱训德的《文质相辅 灿烂阳刚》[28]、李蒲星的《当代美术家曾景祥.序》[29]、靳晓日的《一花一木总关情——花鸟画家曾景祥》[30]、浩云的《自然清新诗情画意——读曾景祥书画有感》[17]、范进军的《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读曾景祥先生〈曾景祥花鸟画集〉有感》[15]、范为超的《曾景祥先生画作诗意美简论》[31]和《曾景祥中国画意境美简论》[32]以及吕品田的《笔底乾坤 清新俊雅——评曾景祥的花鸟绘画》[33]等。这些文章对曾景祥绘画艺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下6个方面:
蒋力馀和蒋正治认为曾景祥的“艺术创作多以春景为创作题材,翻开先生的画集,仿佛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梅蕊绽红,柳丝泛绿,杜鹃在清啭,蓝雀在鸣叫,不禁使人心凝形释,意畅神飘。”[24]“曾氏花鸟多以早春景色为创作题材。画家的取材是丰富多样的,不仅仅赏春颂春,而且对佳木葱茏、枫叶如丹、霜枝雪压等其他季节的花鸟也多有描写。”[25]蒋力馀和蒋正治认为:“曾氏花鸟是时代春光的真实写照……有强烈的时代感,充满生机和活力,是昂扬奋进的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曾氏花鸟是苦心孤诣的心血结晶……曾氏花鸟是浓郁诗情的艺术表达……曾先生的创作,以纯熟的艺术形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抒发对故园、对故国的眷恋之情,的确是发自肺腑的,同样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血,朴实无华,感人至深。”[25]
如杨国平认为曾景祥的绘画“作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从大幅小幅的国画写意与工笔以及数十幅的水彩写生作品中,辐射出浓郁的乡情与对自然的倾情表现而给人以美的享受。景祥先生的作品工写兼备,有底气,有个性,已具气象。用水墨丹青描绘出生活中的心灵境界,其清新、祥和的画面。无声无语地引动着观赏者的情愫,令人回味。景祥先生的画,遵循严谨的写实技法,在审美取向上注重景物外部形态与外部意蕴的均衡之美,作品中弥漫着安宁静谧的气息……画面虚实相生,动静交织,表现出空朦、秀美、和谐、灵动的境界”[26]。聂鑫森认为曾景祥的绘画作品“做到了意象精确,构图新奇,笔墨恣肆,别有系人之处……何其简洁、生动,外秀而内拙,轻灵中溢出朴茂之气,寥寥数笔,神形俱妙”[22]。“谋篇布局,造型传意,下墨敷色,都体现一种宁静之美,静中生雅,静中生趣,此为妙旨。”[23]范为超认为:“著名画家曾景祥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具有丰厚学养和诗、书、画三者贯通的综合素质极高的奇人。他的书法清新俊逸;他的题画诗意境深邃;他的画作境界空灵,三者有机融合,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诗意美。这种诗意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动静相依,生动活泼……二是情景交融,动人心魄……三是虚实互见,意在画外。作为学院派画家的曾景祥先生,正是在他的绘画中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诗意美,使得他的画作不但新颖独特,而且极富传统的诗学意味,充满着一股清逸淡雅的书卷气,给人以无限遐想的悠远的审美愉悦。这就是曾景祥先生画作独特的审美特质。”[31]范为超还认为“曾景祥的中国画,就具有意境美的审美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描绘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优美的生活图景;二是抒发了作者对生活无比热爱的满腔激情;三是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境地;四是所描绘的水乳交融般的充满情感的生活图景形成了一种令人心驰神往的艺术境界。”“曾景祥中国画中所表达的意境美,是画作具有艺术价值的根本和基点。画家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抒发的内在情感有机的融合,是曾景祥画作的精髓。这种精髓既体现了中国画艺术的根本精神,也使得欣赏者从有限的艺术形象审美中品味出无限的审美内涵和审美价值。”[32]
如杨勇认为:“用笔用线上,于求实爽健中凸现出意写灵动,勾勒不是单纯物象的轮廓线,用笔不那么老实,起伏刚柔、轻重缓急、曲直隐显,均在对比中形成不同的韵律,把线条的造型、表情、审美三大功能发挥到极致;构图上,立意高深,布局新颖,敢于大胆组织画面矛盾;用色上,丽而求雅,意态自然,洗脱了刻画的痕迹。他特别善于对整幅基调的把握,色彩的组织像音乐那样富有节奏变化,总是营造出素淡宁静的氛围,以形成雅的格调,画面质朴无华,象茶的清香,淡淡袭来,却让你无法抗拒。”[21]蒋力馀和蒋正治则认为曾先生的构图极富匠心:“曾氏花鸟的构图是人物画技法在花鸟创作中的成功嫁接……曾先生的线条极富功力。中国画以线立骨,以线传情,简单的线条可以表达无穷的美感。曾氏花鸟的线条简洁、果断。由于画家具有深厚的书法功力,运笔中侧兼施,方圆并用,线条既富情感的表达,又饶张力之美。他时画折技,也画总颗的树,特别注意花木的立干,为了获得最佳效果,往往废纸盈篓,不满意决不轻易示人。画折枝时多用长线,一律是中锋,力感甚为强烈,表达一种内在的生命……色彩的变化富有层次,部分作品有较强的光感效果。”[25]
如杨勇对工笔花鸟画《酿》的鉴赏:主要从构图、线条、留白等技法方面着手,来分析《酿》在艺术上的特点。尤其可贵的是,作者还特别注意将《酿》和宋代林椿的工笔花鸟扇面小品《菊花草虫图》来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说明《酿》这种“现代工笔画不仅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画艺术的革新,也是中国古典艺术传统的不断延续。进而应该说,中国工笔画要走向现代,传统精神和现代语言是不会对立也是不能对立的”[21]的绘画原理。范为超则着重从画面和画面题诗两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透彻地分析工笔花鸟画《暖风》中所蕴含的深意,她认为:“整幅画作的意图并不是在展示倚风而笑的大幅野花,而是在提醒人们在繁花似锦、暖风如醉的迷人风光中,在暗处却存在着伤花败叶的害虫(寒针)。可以说,画家就是这么高超,在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题材中,作者却凭借着自己的诗情,向人们揭示出这样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在任何美好的社会里,仍然存在着一些阴暗角落;在看似平静的河流里,仍然潜伏着一股股凶狠的暗流,这就是真实客观的社会现实。任何时候,人们都不要被假象所麻痹,否则就会受到‘寒针’的伤害。联想到今天的社会现实,难道不是这样吗?一幅恬静平和的画面,由于题画诗的画龙点晴,使得整个画面顿时呈现出一种虚实互见,意在画外的含蓄的诗意美。”[31]
如吕品田认为,曾景祥的“创新探索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深度空间表现……二是立足写生色彩学或装饰色彩学方法的色彩处理……三是不软不媚的力度表现……四是借用水彩画技法……五是使用特技增强肌理表现力。”“曾景祥是位画路宽广的优秀画家。国画上,人物、山水、花鸟诸科目以及工笔、写意等技法,西画中,油画、水彩、水粉画等画种,他都有所涉猎,都有功底扎实、成绩斐然的实践”[33]。李蒲星甚至认为曾景祥的花鸟画艺术成就,已达到了“独步湖湘,饮誉全国”[29]的水平。
如李蒲星认为:“现阶段的曾氏写意,传统精髓有之,自然生命意趣有之,个性化符号有之,和三为一,相互编织。除此之外,在用笔用色布局气韵中,自有一种大方与磊落。”[29]吕品田则认为:“曾景祥重视中国画的传统功夫,在笔墨技法和文学修养上用功甚勤,功底深厚。论笔墨技法,他在工笔方面远追黄筌、李公麟和曾鲸,近学陈之佛、于非闇,对宋人花鸟尤有深入的研究;在写意方面远则心仪徐渭、八大,近则师学李苦禅、王雪涛和赵少昂。他用线尤其喜欢钉头鼠尾描与铁线描,笔线中洋溢着郁郁书卷气,敷色则力求匀、润、厚、雅,虽不拒绝做适当的肌理处理,但更加注重书写绘画的自身功夫。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曾景祥蓄古今、融南北,承传统、辟新径,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语言方式,形成绘画风格的个性。”[33]曾海雄认为是环境、天赋和努力成就了曾景祥,他说:“曾景祥生于湖南省桃江县,灵山秀水赋予了他聪慧灵性。童年的他,就表现了喜爱书画艺术的天性。”[2]他还说:“80 年代初,曾景祥来到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回炉进修’。在那里,他勤奋努力,从头学起,白天听课,晚上自习,每天都熬到深夜。困了,用凉水冲冲头;饿了,啃几口馒头;累病了,吞几颗药丸,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一年中,画了23幅工笔画,40多幅素描,80多幅水彩画,千余张速写。”[2]曾海雄同时还认为“写心”、“写意”是对花鸟画的最高要求,也是花鸟画的生命力所在。而曾景祥正是“深谙此理,由生活到传统,由传统到生活,努力学习各家所长,经常深入生活,细心观察、了解各种花鸟虫鱼的生活习性与形象特征,画速写、拍照片、采集标本,收集各种素材,运用人与自然同构的审美心理,用自己熟练而独到的笔墨,表现出栩栩如生的花鸟形象,以神圣的画笔讴歌新时代,以坚韧的探索精神不断开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2]。
上述关于曾景祥及其创作的评论文章,或总结其人格特征,或评价其创作理论,或分析其创作特点,或评析其诗词和书法艺术,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了解曾景祥的人生历程和绘画艺术特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研究员所说:“曾景祥是位画路宽广的优秀画家。国画上,人物、山水、花鸟诸科目以及工笔、写意等技法,西画中,油画、水彩、水粉画等画种,他都有所涉猎,都有功底扎实、成绩斐然的实践。”[33]
可以说,曾景祥创作的绘画作品,是一座蕴藏极其丰富的精神宝库。正因为如此,对于曾景祥和他的绘画作品的研究,还有待我们去深入挖掘。譬如说,曾景祥绘画创作的发展阶段,曾景祥绘画艺术的审美价值及特征,曾景祥绘画创作的不同体裁所蕴含的艺术特点以及这些不同体裁的绘画作品之间的相互联系等等,无一不是我们今后研究探索的重要节点。可以说,上述文章给我们今后的研究开了一个极好的头,只要我们沿着上述专家学者所指引的正确方向,继续不断地朝前努力,那么,对于曾景祥及其绘画作品的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1]曹隽平.诗画铸风流:记著名画家曾景祥教授[J].艺术中国,2009(11):35-36.
[2]曾海雄.不负春光一片情:曾景祥的艺术人生[N].湖南经济报,2006-06-22(8).
[3]陈宣佑.第一乐章:《爱的奉献》[J].科学与人文,2010(1):20.
[4]陈霞.共和国的同龄人:记艺术学院院长曾景祥教授[N].湖南科技大学报,2004-10-31(3).
[5]蒋文博.能追无穷景始见不凡人:记著名中国画家、株洲工学院曾景祥教授[J].株洲美术家,2003.
[6]陈慰民.继往开来的技法理论阐述:曾景祥《工笔画技法理论研究》[J].中国美术,2004(5).
[7]王国育.您给顺德美术界带来诸多启示:记全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国画家曾景祥教授[N].顺德报,1998-01-29(10).
[8]薛永年.系统周备,详法明理[M]//曾景祥.工笔画技法理论研究.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9]陈传席.“道”、“理”、“法”兼备:评曾景祥教授《工笔画技法理论研究》[J].中国美术,2004(4).
[10]朱辉.耕耘结硕果深研成特色:喜读曾景祥同志的《水彩画基础教程》[N].中师报,1990-06-20.
[11]彭建明.让美术之花盛开:读《美术欣赏与技法》[N].湘潭师院报,1993-03-12.
[12]童音.宜为桃李勤耕耘春风荡后尽芬芳:《水彩画基础教程》浅介[J].美术之友,1989(3).
[13]茂林云子.勇于探索刻意创新:读《水彩画基础教程》[M]//中小学美术教师学习资料:第5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14]范为超.曾景祥诗词审美价值简论[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3(5):33-35.
[15]范进军.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读曾景祥先生《曾景祥花鸟画集》有感[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4):155-157.
[16]蒋力馀,黄银.穷羽毛之意态奋芳菲之鲜妍:《曾景祥花鸟画集》读后[J].文艺生活,2012(5):128 -130.
[17]浩云.自然清新诗情画意:读曾景祥书画有感[J].中华名流,2006(6).
[18]周艾若.神与物游 惟心是主[M]//曾景祥.曾景祥花鸟画集.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1.
[19]陈慰民.形意俱足 笔墨传情:曾景祥的花鸟画[M]//中国美术家曾景祥专集:曾景祥国画作品.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9.
[20]杨泱.“花”教授曾景祥[N].湘潭广播电视报,2004-11-10(14).
[21]杨勇.深湛的传统功力强烈的现代意识:浅谈曾景祥的工笔画[J].艺术名家,2007(5).
[22]聂鑫森.半叶映天地,一鸟传精神:《曾景祥写意花鸟小品精选》序[M]//曾景祥.曾景祥写意花鸟小品精选.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
[23]聂鑫森.解读曾景祥教授的花鸟画[N].株洲日报,2002-01-31(3).
[24]蒋力馀,蒋正治.芙蓉露下落 杨柳月中疏:品读曾景祥的工笔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24-25.
[25]蒋力馀,蒋正治.柳线莺梭织锦笺:品读曾景祥的写意花鸟[N].诗词报,2009-09-17(B1).
[26]杨国平.取法自然 孜孜以求:记曾景祥的绘画艺术[N].三湘都市报,2000-05-14(2)
[27]曾海雄.文质相辅 工写俱佳:解读曾景祥及其花鸟画[N].湖南日报,2010-06-24(15).
[28]朱训德.文质相辅 灿烂阳刚[M]//曾景祥.曾景祥花鸟画集.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1.
[29]李蒲星.序[M]//曾景祥.当代美术家曾景祥.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30]靳晓日.一花一木总关情:花鸟画家曾景祥[N].湘潭日报,1999-04-23(3).
[31]范为超.曾景祥先生画作诗意美简论[J].艺术中国,2013(8):122.
[32]范为超.曾景祥中国画意境美简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4):45 -47.
[33]吕品田.笔底乾坤 清新俊雅:评曾景祥的花鸟绘画[M]//曾景祥.曾景祥花鸟画集.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