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芳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6)
中国民生思想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我国先圣之师孔子很早就提出的“民贵君轻”的思想。但由于阶级性质的局限性,这些民生思想终未能与现实相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以实际行动试图解决贫穷落后的中国民生问题。他认为在中国,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归宿,并指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1]802“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1]8325孙中山的民生理论可谓一针见血,道出了中国民生的精髓,民生是社会发展的一切动力。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已往革命党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具体的社会问题,对中国民生建设作出了更为具体、更为可行的探索和实践。建党以来,我党民生建设理论从萌芽到发展,再到不断完善,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关注民生,努力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党从一成立时就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解放全人类,为百姓疾苦奋斗的党。1934年,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特别指出:“类似人民群众的穿衣、吃饭、住房、柴米油盐、疾病卫生等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的拥护我们”[2]。反之,我们不关注人民群众这些实际生活问题,我们就可能陷于孤立。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多次强调:“要把衣、食、住、用、行这五个字安排好,这是六亿五千万人民安定不安定的问题。”[3]虽然这一时期民生建设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只是一种初级发展模式,但其基本民生发展理念对中国共产党今后民生建设的不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置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高度,以过人的胆略,从生产力和人民根本利益两方面分析入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人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4]这一时期的民生建设理论立足于改革开放的实际,既提出了改进民生建设宏观目标,又细化了具体步骤。主要观点有以下三点:其一,民生建设的起点是首先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其二,民生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其三,民生建设的衡量标准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否达到小康水平。这一时期我党民生建设的重点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摘掉中国人民贫穷落后的帽子。这也预示着我党民生建设理论的与时俱进,在继承第一代领导人对民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面对新的世纪新的情况和新的挑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进一步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针对新世纪我国面临的新任务,提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课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执政党高度来强调民生问题,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关心群众生活和不断改善群众生活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反复提醒全党:“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特别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就业和生活。”[5]在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上,江泽民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发展举措,他更多地把关注就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人的全面与自由发展作为这一阶段民生建设的主要内容。总的来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生建设理论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巨大精神动力,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也为新世纪我党民生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前我党工作一大重点问题,推出一系列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措施。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再一次指出: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报告阐述了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新思想、新观点。“增加收入”、“增强幸福感”一词在报告里找到了响亮的回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民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求是》杂志上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6]5 月14 日至15 日,习近平在天津考察调研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时进一步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7]
回眸我们党的民生建设发展历程,从毛泽东的解放民生到习近平的改善民生,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对民生问题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关注与改善民生的责任与使命始终一脉相承。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把民生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越发显示出它强大的吸引力。因此,科学总结我党民生建设发展的基本经验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生建设问题主要是指人民的生存、发展和福利问题,实质上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8]建党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反复强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在建党的“一大”的纲领中就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为大多数的中国人谋利益,改善民生的强大愿望。基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土地所有制度,真正解决了当时民生问题中的最重要环节——土地问题。这就为在中国推翻一切反动势力,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在新形势紧密联系人民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关注并能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民生建设才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
民生问题的解决实质上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经济的发展。只有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不断巩固民生建设的经济基础,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才能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否则,民生建设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我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努力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最坚实的物质基础。正如毛泽东指出:“经济建设一项乃是其他各项的中心,有了穿吃用,什么都活跃了,都好办了[9]。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生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创造了大量的社会物质财富,为民生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民生建设,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制度保障。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和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涉及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多项条例、准则和规章,使民生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从建立健全民生制度入手,努力完善民生建设,从而保证了民生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民生制度建设的力度之大,出台的制度之多,令人振奋。比如,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陆续颁布和实施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等。这一系列制度的创新和实施,为今后我国民生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持,也从根本上促进了民生建设健康发展。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古至今,民生和民心向来密不可分。历史反复证明,谁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谁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因此,在当前民生建设中,我们要时刻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重要衡量指标,千方百计加大民生改善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只有切实改善民生,才能够赢得民心,我党才有了最坚实的后盾,社会稳定和谐才有了最根本的保障。
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浪潮使我国民生建设充满了挑战。其中如何解决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民生建设的核心,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着力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努力解决就业问题,扩大就业面,提高就业技能,是当前改善民生问题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切实提高人民的就业水平。二是要注重解决分配问题。正古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体现。因此,切实改善民生问题,需要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重点惠及低收入群体,从制度上预防社会贫富两级分化。三是切实解决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既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充分体现一个国家的公平正义。随着我党对民生事业的重视,我国已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医疗、养老体系。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加强城乡社会弱势群体救助保障力度,确保人民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众无后顾之忧。
民生建设问题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事关我国和谐社会主义建设能否真正实现。和谐社会建设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民生建设得到改善。因此,当前民生建设,应站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全方位地重新定位我国的民生需求,重点突出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收入分配公平、享有平等受教育权、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障等。改善民生,就应当按照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深层次全方位地推进民生建设。
[1]孙中山.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198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7.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8.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
[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
[6]习近平.在前进道路上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J].求是,2013(1):1 -3.
[7]习近平.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N].人民日报,2013-05-16.
[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9]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