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林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冀域文化,历史悠久、贡献非凡,是华夏文明的起源,但是在其历史传承及演变过程中,京、津、冀文化逐渐分散化,渐行渐远,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圈。文化不仅凝结历史,文化也将引领未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透视冀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演变过程,并立足于当前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伟大实践,乘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规划与实施的契机,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提升冀文化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努力实现冀文化与京津文化的优势互补,这是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深层次动力支撑和智力支持。
冀域人文历史悠久,早在上古时期就有北京猿人、邯郸磁山文化,稍后的三皇五帝也都生活、战斗于此,由此产生了炎黄子孙与华夏民族。先秦时期冀域的人文活动更加活跃,据《绎史·黄帝纪》等记载,因古冀州疆域辽阔,成为多数古帝王都城所在地,从而也使其具有鲜明的政治优势,故被称为“九州之首”。这里的冀域涉及今山西、河北、京津、河南等省市部分地区。东汉时期冀域范围变化表现为西缩东扩,北至京津渤海湾一带,西达山西阳泉,东扩到今河北省全境。到隋唐宋冀域版图基本没再发生大的变化,主要包括今河北省全境、北京与天津地区等。冀域作为中华民族的最初发祥地,在与其它地域交融过程中共同创造、发展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而冀域文化体系也开始形成。“冀域文化”是指从古(夏、商、周至春秋和战国)至今冀域范围(主要指今天河北省、京津地区)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从这里可见,冀文化与京津文化在历史上具有传承的高度同源性,这也使得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具有了共同雄厚的文化底蕴。[1]
当一种原生态文化所处地域相对稳定和封闭时,文化的传承性会表现为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趋势,但是一旦这个文化受到外来因素的冲击和影响时,同时伴随着经济和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受到政治性的地域变迁时,原有的文化体系就会解体,呈现出分崩离析甚至是丧失原有文化体系的主导性。冀域文化就是如此,其中冀文化就是由于近古冀域版图的剧烈变动而逐渐丧失了主导性的一种区域文化。冀域在我国唐宋时期,北控长城,南界黄河,西倚太行,东临渤海,是南北重要的交通枢纽之地,较长时间带来了这一带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然而,正是由于冀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环境,可谓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域之一,由此也带来了频繁的“外敌”入侵的苦恼,而斗争的结果之一就是冀域文化逐渐分化,不再是一个统一的文化圈,原来在冀域文化圈中起主导作用的冀文化与分离出去的京文化和津文化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京、津、冀文化的各自异质性也逐渐显现。
宋朝后期,辽于会同元年(938年)在北京建立了陪都,随后贞元元年(1153年),金朝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至元朝北京逐渐脱离冀域开始成为全中国的首都,此后明朝在大部分时间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于此。尽管皇家文化、士大夫文化、长城文化等并非北京所独有,但由于北京长时期作为古都与首都的优越,使其都城文化积淀深厚,至今世界范围内堪与其比者寥寥无几。可以说,北京就是都城文化的范本,确实具有较高的品味。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利必有弊。作为政治都城,北京众多坚固的城墙在阻挡敌人的同时,也阻碍了京城与外界的联系,铸成了都城人盲目自大的心理,封闭的文化心态。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北京的都城文化虽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南方沿海城市相比,在接受外来文化及新生物事方面仍显迟钝。习惯上,人们称上海为“滩”,它象征着开放性的海洋文化,而北京称为“城”,是否仍代表着保守的都城文明?称呼的不同,无意中却道出了不同城市的文化品格。[2]
如果说北京是缘于近千年古都与首都而与冀域分道扬镳,成就了闻名世界的都城文化,天津则因600多年前的漕运而兴起,特别是明朝筑城设卫后直至1948年成为中央直辖市,也逐渐与原来的冀域渐行渐远。明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在天津筑城设卫,至今人们经常提到的“天津卫”一词,就是从此而来。天津筑城后,凭借海河漕运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而造就了古今闻名的商业文化,“民喜为商贾”。到了清代,天津作为华北地区商业中心,汇南北舟车,集八方商贾,迎海运漕粮,纳吴越百货,商业空前繁荣。时至今日,很多地名,例如估衣街、锅店街、针市街、粮店街、缸店街等,仍昭示出天津作为商埠的繁华。然而,虽为工商大都会,但津人思想浓厚的小农经济意识一直挥之不去。由于受漕运及居民多为明代屯兵后裔人口的影响,天津人的码头习气、行武之遗风尚存。虽居民守望多相助,但攀比之风颇重,好散财“买脸”。无论娶媳聘女皆大操大办,讲排场,奢靡至极在所不惜。相比于北京“大雅”的都城文化,天津商业文化则显得“大俗”至上。
从冀域文化体系脱离后,无论是“大雅”的京文化,还是“大俗”的津文化,一直引领着京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令人堪忧的是,原处于冀域文化主导地位的冀文化反而呈现出文化归属和发展趋势的含糊不清。目前,河北省不少学者把冀文化界定为燕赵文化,然而,这不能不说只是一种偏颇的认识。因为“燕文化”、“赵文化”等提法虽然具有突出的地域性,但燕赵文化的特性更多的指向“古国史”。首先,就古代燕赵所属的地理区域来说,燕国主要在今保定,还包括今北京一带;赵国主要在今石家庄、邢台、邯郸一带。显然,以“燕赵文化”作为今河北文化的代称,在空间归属上是不准确的。其次,将燕赵文化等同于今河北文化,在时间维度上也是不合适的,因为现今所说的冀文化应该是河北省自古至今传承下来的文化。然而,自元朝起原来统一的冀域由于京津地区的独立,由此导致了昔日自成体系的冀域文化在京津文化严重流失后独剩冀文化,可谓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特别是在河北被定位为保卫京师的畿辅之地后,冀文化的自我意识更是丧失殆尽,长期依附京津文化进而式微。这种文化发展趋势也使河北人的心态趋于保守,
惰性日渐增加。因此,河北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显然,文化的衰落必然导致政治的依附和经济的滞后,有人说,由于没有正确的主流文化,致使长期以来河北文化软实力深层次指导和引领作用无法正确发挥,成为多年来困扰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梗阻”,同时也是造成河北省东部区位、中部水平、西部观念的巨大障碍,这种说法的确不无道理。
作为文化范畴的一个重要方面,区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于这个区域的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方向引领作用。京津冀文化历史传承和演变使其具有的同源性和异质性,就为京津冀文化协同产业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特别是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京津冀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更是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冀域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但由于行政区域的变迁使原来统一的冀文化圈“三足”分割,逐渐磨灭了冀域曾经的地理和历史的一体性。这种分割虽然成就了北京都城文化和天津商业文化,但同时也使京津失去了其它功能系统展开所需要的地理空间,更给河北造成了被中心城市边缘化的失落——从社会人文到经济的失落。[3]事实上,虽然京津冀现代文化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但京津冀山水相连、地脉相通,文化也具有源远流长的同源性。从京津冀三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特别是近年来三地均将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来培育,在文化建设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与文化中心,文化产业发展不仅厚重而且强势,旅游文化是其突出特色。天津是后发之势,目前正在积极研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酝酿建立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河北作为京畿之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也保留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说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先天基础优势,前景也较为广阔。所以,未来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不会形成发展优势的重叠性和竞争的同一性,而是根据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规划,结合各地实际,使三地错位发展,互相补充,完全可以实现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软实力的体现。文化产业涉及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动漫、广告会展、体育、旅游休闲等多个产业领域,具有知识密集、附加值高、渗透性强的特点,同时也是一种环保型产业,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京津冀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是,目前同全国一样,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还比较低,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所以,打破三地的文化及其产业发展由于行政区域和体制限制而呈现的“各自为战”的格局,让京津冀文化资源实现更有效更充分的优化配置,这不仅是实现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共赢的重要前提,更是未来京津冀区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共赢的重要前提。目前,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京津文化已然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优势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然而,冀文化内涵的不完整性与发展的不稳定性却已然成为本区域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所以,未来京津冀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对于京津来说,要继续把自己的优势项目做强,而河北省除了主动承接京津两地部分文化产业环节转移及要素辐射外,当务之急就是冀文化内涵的重建和冀文化资源的整合,把自己的“短板”做长。
目前,在中央的统一协调下,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方案已呼之欲出。作为三地文化产业部门,也应根据各自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做出科学规划。总的来说,京津冀三地应突破过去各自为政的格局,坚持开放的原则,着眼于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形成合理的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以进行有效交流和深度协作。
在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的初步阶段,京津冀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首先应建立一种有效的信息联络机制。例如,京津冀三地政府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相关职能部门成立统一的协调机构,选派人员,组织召开对口工作会议,在一体化的发展规划、资源流动与协作、人才调配、管理体制、运作流程等方面进行论证和协调,尽快尽早实现冀域范围内区域文化功能的合理定位、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文化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文化产品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等。[4]日前,由河北省文化厅主办的“让文化引领未来——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论坛”在河北省涿州市成功举办。在此次论坛上,北京、天津、河北文化主管部门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等相关文件,标志着京津冀文化产业联络机制初步建立,为提升三地文化产业质量和发展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
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是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重要外部条件。所以,京津冀必须打破原有的行政管理格局和自成体系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而建立统一、开放、合作、竞争的市场秩序,并让这样的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包括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实现各种文化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完善文化要素布局、拓展区域文化功能,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等。由于北京已形成规模化的都城文化旅游业,而天津商业文化的特色比较明显,对于河北来说,必须错位发展但还要借力京津。从目前河北省的文化资源现状来看,山水生态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地理地势开阔,相对于京津封闭性的都市文化圈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河北省可依托自然生态环境,深度挖掘特色文化资源,主要以满足京津居民休闲度假的需求,打造以“休闲”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业,从而与京津形成“一站式”文化产业链。
京津冀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必须重视与现代信息产业的链接,建立信息与科技的共享平台。一方面,互联网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和交互性,使身在任何地方的人可以实时讨论、协同研究,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所以,京津冀应尽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进行文化信息交流,同时分享文化产业发展理念与研究成果,着力将京津冀文化产业打造成华北地区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旗舰店”、示范区;另一方面,在“十二五”期间,北京拟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并带动文化信息技术更新,河北省可以借力于此,能够分享到它的信息化给予冀文化产业所带来的跨越式发展的利好,从而推动冀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而天津亦将把文化产业培育为支柱产业,加大对人才、资本、科技等市场要素的投入,河北省则应主动承接那些高科技的要素,并与冀文化优势要素相结合,高起点、系统化整合并形成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
东方风来满眼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航空母舰”已经徐徐启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舰”业已入列,让京津冀文化产业继续扎根在曾经几千载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冀域土壤中,再创辉煌,为京津冀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深层动力支撑和强大精神动力。
注释:
①这里“冀文化”中的冀是今河北省的简称,冀文化是指河北省的区域文化;这里“冀域文化”中的冀域包括今天的河北省、京津地区等,冀域文化主要是冀文化、京文化和津文化等三支区域文化的统称.
②参考百度知道:天津的民俗文化有哪些.http://zhidao.bai du.com/link?url=WGMatckV8CSnw-FmNEaKQA0-mOt 8-gHBt07fQh-HScKlZW2007b8cA0n9PK_WdP7culmrZZaoWrB4HPuepcbXa.
[1]冯石岗,许文婷.京津冀文化圈的渊源和载体 [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2):9-15.
[2]顾军.北京文化特征小议 [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15(1):81-83.
[3]李萍.近现代燕赵文化的个性特征及缺陷 [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2):97-100.
[4]耿建扩.打造京津冀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示范区 [N/OL].光明日报,2010-03-10.[2014-03-20].http://www.gmw.cn/01gm rb/2010-03/10/content_1068708.htm.
[5]汤燕琴,邱娟,马运飞.京津冀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谋求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EB/OL].中国文化产业网,2011-12-22.[2014-03-22].http://www.cnci.gov.cn/content/20111222/news_690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