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西方国家自近代以来一直是科学技术的中心,而中国在近代基本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一直处在引进学习的状态。即使到了现代,中国仍然是一个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国家,我国科技界至今被世界公认为理论上重大突破稀少,在主要学科和主要领域内几乎没有新学科和新学派的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学发现很少,由中国本土科学家开创带动的前沿领域几乎是空白[1]。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中也指出:“我国科技创新总体上还是跟踪模仿”,“必须清醒地认识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头,重大战略高技术是引不进、买不来的”[2]。这个历史事实迫使人们要思考束缚科技创新在我国的发展的原因。
中国之所以在科技创新能力上滞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除了历史起步晚以外,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
封建专制的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儒家重视如何治理国家社会,如何管理人民,对自然界的研究几乎没有任何兴趣。而且把科学与技术看作是“奇技淫巧”,对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一千多年来,儒家文化提倡“中庸”,宣扬“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导致人们个个循规蹈矩,不善于追根结底的研究,把人们的思维完全限制在封建礼教的框框内。同时,儒家强调“尊师重道”,后辈学者即使对前辈学者的观点有异议,也大多数采取一种保守的态度,断然不会采取革命的激进形式。到了封建社会后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变本加厉,儒家思想文化得到了异乎寻常的推崇,安身立命、修己安人的儒家文化笼罩、支配着一切[3]。
这样崇尚古人和权威的社会氛围,扼杀了科学赖以成长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以及创新精神。中国科学工作者对科学存在普遍的误解,即认为,“科学=正确=真理”。既然科学是正确的化身,是真理,那么当然就没有什么值得怀疑和批判的了。这种传统思想的桎梏,淹没或削弱了国人的创新能力,排除了思想继续发展的可能,阻碍了科技的进步。
西方强盛的重要原因是科学知识的繁荣与科学技术的应用,西方国家在拥有先进武器的背后,还拥有科学技术优势和植根其中的科学思想。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是因为科学知识未能普及,科学教育滞后,科学知识与工业生产分离。而当时的清政府,特别是那些传统守旧的官吏,拒绝西方的科学新事物。地主阶级组织了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洋务运动”,但是他们对科学的认识仅在器物层面,并把其视为“末”业。他们只是看到了坚船利炮,没有看到隐藏在坚船利炮背后的科学,也不懂得什么是科学。他们想做的仅仅是维护封建统治,为没落的清王朝作“裱糊匠”。
在学习西方科学方面,近代中国仅仅是学习造船、驾驶等军事与民用实用技术,或者直接购买西方先进设备。只在技术层面上,只讲科学的实用,没能正确认识科学以及科学思想。而且我们很少能深入认识到,技术作为其实用价值的体现,只是它的功能之一。这些都只是一种结果而已,真正的科学是代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一种思想体系,要把人家物质文明中重要的精华即科学精神吸收过来。
自封建社会以来形成的政治权威的“官本位”意识,使“入仕”成为知识分子价值实现的独木桥,知识被当成了做官的敲门砖[4]。在政府机构中做官,被看成是最有发展前途、最受人尊敬的人生道路选择。各种与军国事务无直接关系的学问统统被封建国家,也被一般文化人视为“无用之辩,不急之察”,被“弃而不治”。知识分子舍入仕途即无进身的阶梯,科学技术非直接服务于朝廷即无应有的地位[5]。科学事业和科技人员依附于封建专制制度,缺乏独立的社会地位。推崇政治,鄙薄技艺,成为整个国家时尚。读书人“必存高官,志在巨富”,对仕途的关心大大超过了对科学的爱好。为了做官,知识分子只能沿着统治者早已设计好的台阶攀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了科技的进步。
直至今天,这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形态仍在一定程度上羁绊着知识分子潜心科学研究,继续阻碍着科技的发展,政治仍在引导并支配着科学。有部分知识分子在官学合一制度下,不得不忙于政务,没有机会、没有条件从事自己喜欢的科学研究,难以发挥他们在科学上的特长,也埋没了科学人才。尽管科学与政治有着复杂的关系,包括并不排除科学为政治服务的这层关系;但科学,如果沦为政治的婢女,那就丧失了自己独立探索真理的活力[6]。严谨的科学研究应当是冷静的、无私的和远离政治的。科学为政治服务没有什么坏处,也是合乎情理的。但从科学自身的发展目的来看,科学是探索未知世界、未知事物的奥秘的,服务政治只能是科学效用的一个方面,不能做为科学功能的全部内涵,更不能当做科学本身的目的。
科学的本质特征是探究,科学史展现的就是人类迈向未知的足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无疑要依靠科学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是要培养科学精神,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要强国就必须先强教育,这是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成功之路。应当认识到,与物质资源相比,人才资源(知识资源、头脑资源)是一个国家更宝贵的财富,千万不要让中国的精英学子得不到充分认可和发展,从而丧失了国家的竞争力。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有效的教育是首要途径。教育的核心是智力开发,开启受教育者的智慧大门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科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能力,包括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大胆猜测、勇于想象的能力。
科学技术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只有政治民主自由的正义的社会制度才能为人们探索未知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没有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和多元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真正的思想解放;没有真正的思想解放,没有科学研究者的自由探索,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科学技术,更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科学理论。大力促进科研活动由政府部门主导向民间的自由研究转移,使科学研究真正成为人们的一种学术自由活动,恢复科学研究作为学术研究活动的自由和开放性质,让不同学说、不同理论、不同观点公平竞争,营造一种能够让新思想、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不断涌现的学术氛围。
基础研究以系统地、理性地认识自然规律为目的,它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它是诞生新技术的土壤,是涌现新发明的源泉。要想在科学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就必须大力加强基础研究。政府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部门,对科研项目的资助绝大部分都与应用有关,对基础研究普遍不太重视,但殊不知基础研究比应用研究重要得多。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改变科研课题的资助方式,改变课题资助上的急功近利思想,把有限的科研基金向基础研究倾斜。国家应当尽可能淡化科学研究的官方色彩,在课题申报、成果评审、舆论导向等各方面积极鼓励和促进基础研究。并且要适当放宽研究年限,减少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缓解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之专心钻研,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
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制度,推行多元化教育。加强多元化哲学思想的学习和熏陶,促进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坚持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坚持招生方式、培养方式的多元化。把科学置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目的也就是鼓励科学研究工作者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找到通往真理的大门,这样的门或许不止一扇。多元文化蕴涵着多样化的思想;而多样化的思想是科学研究方法论创新的必要条件。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内部实际上也蕴藏着不少有利于并能够促进科学发展的文化因素。我们要发掘中华文明中这些因素。不管还有多长的路要走,中国一定会通过种种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从经济大国扎实地迈向科技强国。
[1]张凯,张晓丽.近代中国科学落后于日本的原因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2):15-17.
[2]项海帆.中国科技创新的障碍[J].科技导报,2011,29(9):3.
[3]李宁宁,雷怡安.从“科学精神”谈“李约瑟难题”——近代中国科学落后原因探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3):39-40,42.
[4]单淮.破解“李约瑟难题”——17世纪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原因探索[J].理论学刊,2002,(3):108-110.
[5]黄跃庆.中国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的原因[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9(6):124-128.
[6]邓周平.科学技术哲学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