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文金
谷城县地处鄂西北,素有“川陕咽喉”之称,是十堰、襄阳、武汉汽车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和神农文化中心地带、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全县版图面积2553平方公里,人口59万,辖10个乡镇和谷城经济开发区、石花星火技术密集区、薤山旅游度假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南河自然保护区、汉江国家湿地公园6个副县级单位。近年来,谷城县委县政府立足“打造全省工业强县、建设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高举“实干兴县”大旗,紧紧抓住“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以及河谷组群发展的新机遇,大力推进“生态立县、工业兴县、科教强县、旅游活县”战略,大力推进“四化”同步,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大力推进党的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较好态势。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43%,县域经济工作综合考评荣列全省二类县(市、区)第八位,并先后获得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县等荣誉称号。谷城本土企业内生扩张现象被省政府研究室总结为“谷城现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被《人民日报》誉为“谷城模式”。
谷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抢抓“两圈两带”发展机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稳中竞进,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奋力建设全省工业强县。
按照“放手发展规模、努力提高质量”要求,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努力形成循环型工业体系。用活用好“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国家品牌,推动三环工业园、鄂西北废旧物资回收交易中心和汽车拆解中心、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园等一批大项目建设投产。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再生资源、轻工食品、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力争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0%,增加值增长24.6%以上。坚持创新驱动,支持重点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建设全省再生金属制品检验中心,进一步提升汽车零部件、再生资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推进优势产业链条向高端环节延伸,加速建设亚洲锻造中心、中国(车)桥城、中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基地、全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基地、鄂西北新材料基地。全力支持四家“百亿企业”、两家“50亿企业”集团化发展,力争2014年新增500万元以上成长型企业100家,全县10亿元企业达到14家、亿元企业达到120家。
以建设“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美丽乡村”为载体,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依托优势资源,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板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支持农业加工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坚持创品牌、创名牌,支持石花酒业、正全茶油、玉皇剑茶业、汉家刘氏茶业等做大做强,全力打造10亿元、50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26%以上,把谷城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种业基地、区域性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全省畜牧强县、全省重要油茶基地和生物质能源示范区、鄂西北有机茶基地。
以提高产业配套水平、增强区域辐射功能为目标,科学规划专业物流园区,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入驻,重点抓好中心城区、石花小城市、子胥新城和中心镇服务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专业市场、金融服务、餐饮住宿、商贸流通等业态,加快推进“北辰商圈”建设,强力推进百盟光彩产业城、旺恒机电家居城、紫金茶博园等项目建设,把谷城建成襄十宛交界地区物流中枢。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生态文化旅游业,强力推进汉水文化展示区、南河风景区、茨河生态文化旅游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沿江、沿国道、沿省道精品景点建设,努力将谷城打造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节点和旅游目的地。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14年组织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48个,项目总投资998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3个,市重点项目10个,县级重点项目235个;新开工项目156个,续建项目92个。坚持推行县“四大家”领导重点项目包保制,做实项目服务秘书制,健全完善重点项目督办制、部门服务承诺制等制度。抓投资,实行政策性资金、银行资金、民间资金、招商引资“四管齐下”;抓项目落地,实行村干部、镇干部、县直单位干部、企业家、县四大家领导“五支队伍”一起上;抓项目推进,实行挂图作战和路线图管理。突出抓好总投资100亿元的汉水文化展示区、60亿元的凯迪生物质液体燃料、58亿元的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50亿元的茨河生态文化旅游、40亿元的三环工业园、12亿元的云顶集团整车组装、5亿元的神户公司新型免维护铅酸蓄电池、5亿元的华中蓄电池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
按照组群建设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坚持顶层设计、基础先行、项目驱动、组群发展,积极引导人流、物流、信息流向城区、镇区、社区集中,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按照生态宜居的中等城市标准,高标准、高起点编制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主动融入“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完善全域谷城规划体系。按照规划,未来谷城将形成主城区、城北新区、子胥新城、石花小城市、两个中心镇(盛康镇、庙滩镇)、五个特色镇(五山镇、茨河镇、南河镇、紫金镇、赵湾乡)、50个新型农村社区的城乡一体化空间格局。按照主城区“东进北拓、产城融合、组群发展”的要求,创新河谷组群的体制机制,完成中心城区、城北新区、子胥新城、石花小城市、城市矿产示范园等控制性规划。
坚持老城区改造、产业新区建设两手抓,加快推进河谷大桥、三环大桥、南河三桥及连接线、316国道改扩建、产业新区3号路、北辰大道西延、北辰客运站、污水处理厂、谷城水厂等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小广场、小游园、市民步行通道系统等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盛赵路、盛五路、汉江堤防、南河北河整治等大交通、大循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中心城区、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按照“一镇一品”的原则,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和城镇风格。
强化城镇管理,建立健全城乡管理长效机制。坚持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深入推进专项治理,抓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提高城市生活舒适度和幸福感。突出“三线三片”建设,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石花、五山实施整镇推进,其他乡镇办好1-2个试点。一是实施规划美丽行动。按照“一镇一品”原则,形成建筑风貌和城镇风格。严格实施规划,坚决打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切实做到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不建未经设计的房。二是实施清新工程行动。鼓励燃煤企业、出租汽车、公交车使用天然气,降低废气排放,努力使谷城空气更清新。三是实施河道清水行动。逐步清理城郊、农村、沿江沿沟“垃圾山”,拆除沿江违章建筑,清理河道污泥,关闭沿江沿河沿沟小纸厂、养殖场、屠宰场等污染源,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四是实施绿化美化行动。集中时间,乡镇(开发区)、村(社区)、单位、农户、庭院、大街、小巷总动员、总行动,对城区、镇区、村庄和主干道路进行绿化。五是实施清洁家园行动。对全县村庄、社区,按照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整治内容和推进方式,着力解决村庄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环境清整、村庄绿化、长效管护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把全县村庄和社区建设成为干净、整洁、优美、宜居的美丽家园。
坚持“六民要旨”,创新社会治理,健全民生保障体系,确保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坚持把改善和保障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八大民生工程,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一是城乡居民增收工程。按照“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要求,抓就业促增收,抓创业促增收,抓扶弱济困促增收,努力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二是社会保障全覆盖工程。加快推进公租房和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邱家楼社区、三岔路社区等城中村改造,依法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完善社会救助和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城乡居民健康提升工程。坚持计划生育国策,加强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四是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维修改造中小学校舍,完成25所标准化中小学校建设。五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工程。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城市“三馆一场”建设,依法管好网络,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城乡居民享受到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六是加强社会创新管理,实施平安谷城创建工程。大力推广农村社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矛盾调解体系,加快建设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理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努力创建全省优秀平安县和全国法制建设先进县。七是南河流域扶贫攻坚工程。积极争取更加优惠的扶贫政策,有效整合省、市、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突出产业扶贫,打造3-5个扶贫攻坚示范区。八是实施青山绿水保护工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抓好节能、节水、减排、降耗,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乡绿化水平,让谷城的天更蓝、山更绿、环境更美丽。
坚持以创建全省优秀平安县为目标,深入推进“平安谷城”建设,完善“视频监控网络、网格化巡逻、农村技防、单位内部安全保卫”四大工程,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防控网络。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化解、处置机制,实现调解工作全覆盖,推进信访法制化。继续深化严打斗争,适时组织开展阶段性、区域性的专项斗争和专项整治行动,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坚持用民生GDP、绿色GDP、幸福GDP为标准,检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确保中央、省、市的民生款项用到民生事业上,确保本级公共财政民生投入资金总量不低于上年、增幅不低于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落实全民创业、回归创业优惠政策,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力争2014年新增小微企业1000家以上,扶持2000人以上成功创业。
坚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奋力开创谷城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要求,把作风建设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巩固提升“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活动成果,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树新风。把富民、惠民、安民、利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下决心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牢记“两个务必”,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铺张浪费、奢靡享乐。坚持令行禁止、狠抓落实,真正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从严管干部的要求,完善重要干部“集体提名、逐轮遴选”办法,完善乡科级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选拔任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推进党员“双育”计划,提高基层党组织整体素质。依托龙头企业、主导产业,推进校地企共建,引进高层次创业团队,培育创新型企业,壮大全县人才队伍。强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基层党建示范创建活动,努力在全县形成一大批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典型。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不断推动反腐倡廉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具体要求,加强政治纪律执行情况和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从严管理“三公”经费,深入开展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带彩打牌等问题专项整治活动,推动治庸问责常态化。加大工作监督力度,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厂务、村务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治理,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