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4-03-30 01:42蔡小华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蔡小华

(湖南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人力资源管理》(HRM)课程作为本科教育中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对培养符合办学目标的合格人才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素质,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为其能顺利就业、有效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多的选择《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辅修课程,其课程的教学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青睐。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设置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绩效管理、员工培训、薪酬管理、员工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是“填鸭式”教学,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地位,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1]。并且不同的学生知识、能力、背景各不相同,所以,在授课过程中,重点把握教学内容、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实际可操作性HR 人才,是该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效果提升的主要目的。本文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这一课程的教学,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分别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和教学考核四个主要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1 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1.1 人力资源规划

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运用一定方法,能够对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所需要、能够供给的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做出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制定出平衡供需的计划方案。

1.2 工作分析

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工作说明书的编制,具体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工作描述,即要明确组织内各职位从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二是工作规范,准确表述各职位所必须具备的任职资格。

1.3 员工招聘

要求学生能够熟悉招聘、录用流程。明确招聘的方法、程序,能够将应聘者吸引过来,并运用一定的技术来筛选、录用人才。

1.4 绩效管理

要求学生能够熟悉一定绩效评管理流程。能够依据一定的工作标准对员工的工作结果做出评价,如果发现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加以改进,具体体现为四个循环过程:制定绩效计划(PLAN)、进行绩效考核(DO)、以及实现绩效沟通(CHECK)、反馈(ACTION)等活动。

1.5 员工培训

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一定培训需求分析能力及掌握相关的培训技巧。具体体现为,确定培训的需求和计划,进行新员工入职培训、组织实施培训以及对培训效果进行反馈总结等。

1.6 薪酬管理

要求学生能掌握一定薪酬设置体系方法,主要活动有:能够合理确定的薪酬的制度和结构,根据工作评价指标、制定福利和其他待遇的标准,最后进行精确测算并发放薪酬等。

1.7 员工关系

要求学生能够了解相应的劳动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协调劳资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并能结合组织发展战略对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进行设计与管理[2]。

以上七大方面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这七大模块之间联系紧密,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机系统。

根据学生的课程实际学习情况,在教学内容选择时,应该让学生有个整体认识,明确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再具体学习各个模块,精选授课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内容:首先,教学重点突出,改变以往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套路,结合重点内容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并保证足够的教学时间。如讲授“工作分析”,该理论知识是其他六大模块的基础,应跳出原来教材的框架,首先讲授工作分析与其他模块之间的重要关系和作用,让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真正理解、吸收。改变以往教学对学生单一的全盘讲授,没有主题、一头雾水、很茫然的局面。其次,对于重点内容,除了课堂讲授外,还应结合实践进行教学。如布置作业、分小组讨论、问卷调查等实践应用环节让学生完成,进一步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才能体会更深,给予学生一定的实际操作经历,才能巩固所学知识,否则就难免陷入眼高手低的状况。第三,设置课前预习、重点讲解、课后练习和答疑等环节,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课程内容和重要知识点。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回复、细心讲解并鼓励学生,支持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并激发其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改变以往单纯上课讲授,老师讲、学生听、听后忘记的情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载体。

2 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作者结合本身的教学实践,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2.1 理论讲授与小组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对于重点内容,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讲深,讲透。而对于那些不重要的,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课后复习。对重点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课件PPT 加强教学效果,提出问题,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他们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并加以分析、讨论、辨析、提出自己对所讲知识点的看法。讨论时,要求学生思想活跃,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由老师和学生对现场讨论进行记录,老师总结发言并对正确的观点加以肯定、鼓励,对于不恰当观点的学生也不要立即纠正,待讨论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让他们自己明白观点错在哪里,尽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3]。

2.2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模仿现实生活中管理场景的场面。让学生身临其境,突出可操作性讲究趣味性,注重实效性,比如在上“员工招聘”时可以让学生模拟招聘主管和应聘人员,现场面试。这就要求学生课前精心准备,老师要进行现场指导,并能综合评价学生的现场表演,表现好的给予鼓励支持,不足之处要做出总结,提高学生的实际应聘、招聘能力。这种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案例分析

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考,使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特点的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逻辑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一个组织者的角色。教师要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并具有敏锐的现场观察能力与应变能力[3]。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对学生细致、全面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参与案例时表现的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信心和勇气。同时,案例内容要结合实际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4 游戏法

即游戏与教学相结合,寓教于乐的一种教学方式。采用该方法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的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紧密结合,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要精心准备道具、资料,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能积极应对游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后进行游戏点评,科学总结和评价[4]。作者在上“员工培训”章节时,组织学生完成“取水游戏”,三人一组,分别无眼、手、脚,共同配合完成取水任务,得到了学生的积极认可和配合,锻炼了团体合作意识。

2.5 校企合作教育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推行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带领学生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现场参观、实习,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实地观察与体验,能够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比如组织学生到湖南湘潭钢铁厂、吉利汽车总部的现场学习,由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现场工作示范和讲解,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运用,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学习效率。

3 积极搭建实践平台

3.1 建设对外实践基地

经常聘请国内知名企业专业人士来校讲座,并引导学生积极到企业去实习,参与各种校企合作创新项目,比如SRIP 项目、挑战杯比赛等。

3.2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硬件

一方面可以为教学需要准备相关配套的教案、案例库、国内外学习网络资源及媒体资源等,另一反面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通过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丰富师生教学视野,拓宽知识面,接触到国内外最先进的管理案例、管理知识等。

3.3 引进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软件

让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教学软件,比如模拟沙盘,进行网上招聘、网络面试、工作分析等模拟仿真活动。学生能够利用相关的软件,进行头脑风暴、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管理游戏。教师通过学生的软件实习,直接可以观察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情、反应能力及最终结果,给予一定的指导。通过以上活动,学生能够加深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和操作流程的认识,获得相对真实的实践经验,脱离了书本的局限性,掌握了一定的实操技巧[5]。

3.4 支持学生主办HR 社团

让学生自己组织参加模拟招聘活动、无领导小组讨论比赛,并邀请企业HR 人员、专业教师参与评定等,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吸引了不同专业的学生参加,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并为企业进一步了解校园优秀学生提供平台,有一些表现出色的学生被企业管理者当场选定为企业待用人才,为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4 不断完善考核方式

如何进行课程教学评估,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即一方面考核学生学习效果,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考评,一般是依据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对授课老师教学进行监督和评估,主要通过教师、学生或有关专家,对课堂教学、备课、考试、作业等环节进行评价,为教师提供教学效果方面的反馈信息。课堂教学考核需要师生共同配合才能顺利进行。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考核,作者改变了以往单纯的期末闭卷考试的单一方式。尝试采用以下四种方式进行考核:一是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方式,一定的理论知识需要记忆,可以进行闭卷考核,也可以采用开卷方式比如写论文,进行方案设计,两者相结合,作为最终成绩。二是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比如口试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辩论、演讲等方式来进行。三是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成绩共同结合来检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操作比如模拟招聘、应聘,进行企业实践调查报告与分析等。四是期末成绩结合平时课堂表现、到课率、特别是课堂上的表现来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比如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的参与、配合等可以评价学生的思维与反应能力,以及上课的正确态度。

对于教师的教学考核,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的教学互评系统来进行评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的教学督导,以及组织老师进行听课、专业讲课比赛等形式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5 结 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管理学科,涉及管理、经济、心理、社会、法学等多个领域,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与知识,并能结合案例和企业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综合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经历,分别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这一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论述、总结。《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应与时俱进,学习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理念与教学经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及时引进高端科技、经常实施教学反馈,才能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教育质量与水平。

[1]刘国华,彭 芳. 浅议如何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J].当代经济,2010(2):114 -115.

[2]郭巧云. 人力资源管理[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3]黄燕玲.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173 -175.

[4]黄维德,李 燃.人力资源鼓励课程教学的案例方法与实验方法[J].人才开发,2008(10):28 -29.

[5]李红英.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项目设置及教学方法探讨[J].高教研究,2012(9):33 -35.8(10):28.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