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建立第四个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

2014-03-30 00:19:21
地理教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考察站中山站科学考察

资料集锦

我国将建立第四个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

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将于11月7日从上海启程,在此次考察活动中,我国将在南极建立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泰山站。

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是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后开展的首次南极科考。考察队由256人组成,共执行30项科考任务、15项后勤保障及工程建设项目。其中,建立中国南极泰山站是此次考察的重中之重,将是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据介绍,即将新建的泰山站位于我国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距离中山站约520公里,海拔高度约2621米,是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的度夏站,今后不仅将成为我国昆仑站科学考察的前沿支撑,还将成为南极格罗夫山考察的重要支撑平台,进一步拓展我国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

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展南极科学考察以来,十分重视对南极地理实体的中文命名。1985年南极夏季期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南极科学考察,在西南极乔治王岛的菲尔德斯半岛上建立了我国首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考察测绘了我国长城站区及菲尔德斯半岛地区的地形图,并命名了长城湾、西湖、平顶山等100多处地名,填补了南极洲自古以来无中国地名的空白。

1988年至1989年,我国第五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首次赴东南极进行考察,在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我国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考察测绘了拉斯曼丘陵地形图及中山站区地形图,命名了团结湖、望京岛、五岩岗等200余处地名。

1998年至1999年,我国第十五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深入内陆冰盖400多公里,进行了首次格罗夫山考察。科考队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测绘了格罗夫山地区8000平方公里的地图,利用差分GPS技术测绘了格罗夫山核心区110平方公里的地形图,命名了将军峰、摩天岭、金鸡岭等20余处地名。

摘自2013年11月2日《北京日报》

猜你喜欢
考察站中山站科学考察
冰天雪地,南极考察队员靠什么抗冻
你好,中国南极秦岭站
基于局部特征的南极考察站网络效率评价
极地研究(2023年4期)2024-01-15 11:39:22
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问道长白山之科学考察
南极洲——中山站
“雪龙”号搭载南极科考队抵达中山站
今日华人(2018年2期)2018-01-16 18:23:33
井冈山市大鲵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及其驯养保护工作探讨
广开渠道,加强科学课的实践活动
“零排放”南极考察站等
科学启蒙(2009年6期)2009-07-22 1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