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沉香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总含量

2014-03-29 01:33刘洋洋黄俊卿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4年3期
关键词:酮类木香乙基

刘洋洋,杨 云,林 波,黄俊卿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海南省南药资源保护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海南 万宁 571533;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

沉香是瑞香科沉香属植物白木香[Aquilariasinensis(Lour.) Spreng]含有树脂的木材,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1],临床使用广泛,是传统名贵中药。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沉香倍半萜和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是沉香的主要成分,从沉香中已分离鉴定了63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2-3]。除沉香外,迄今仅从禾本科白茅(Imperatacylindrica)[4]、白羊草(Bothriochloaischaemum)[5]和葫芦科甜瓜(CucumismeloL.var.reticulatus)[6]中分离得到过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过敏和神经保护等活性[4],是沉香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性成分[7-8]。

戚树源等[9]建立了测定6,7-二甲基-2-(2-苯乙基)色酮和6-甲氧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含量的HPLC方法,并分析了白木香感染黄绿墨耳菌(Menanotusflavovirens)3 d后2个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何梦玲等[10]建立了测定6,7-二甲氧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6-甲氧基-2-[2-(3′-甲氧基)苯乙基]色酮类和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等4种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含量的LC-MS方法,并对黄绿墨耳菌提取液诱导的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含量进行分析。陈亚等[11]建立了测定沉香药材中6-羟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和6-羟基-2-(2-苯乙基)色酮含量的HPLC方法,并对3批沉香样品进行分析。Okudera等[12]建立了测定沉香药材中AH3、AH4、AH5、AH6等4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含量的HPLC方法。

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是沉香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化合物[13],且其含量在不同品质等级的沉香药材中存在差异[7-8]。现有报道[9-12]关于沉香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的方法都是针对某个或数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建立的,难以测定或比较不同沉香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的总含量。而目前关于沉香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总含量的测定方法尚未见报道。因此,作者建立了一种测定沉香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总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并将其应用于沉香药材的品质评价。

1 实验

1.1 材料

沉香样品的特征及来源信息见表1。其中野生沉香药材于2012年4月购于海南省沉香国际博览会,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魏建和研究员鉴定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sinensis(Lour.) Spreng]含有树脂的木材。凭证样本保存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南药化学实验室沉香标本库。

表1 沉香样品信息表

1.2 试剂与仪器

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含量>99%),自制;甲醇、石油醚(30~60 ℃)、乙醚均为国产分析纯。

UV-255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AR1140/C型电子天平,美国奥豪斯公司;SK8200H6型超声波提取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HH-6型水浴锅,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N-1100型旋转蒸发仪,日本东京理化器械株式会社。

1.3 方法

1.3.1 溶液的制备

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1.5240 mg,用甲醇溶解,定容至100 mL,即得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沉香药材粉碎过4号筛,取沉香粉末20 m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70 mL石油醚,置于65 ℃水浴中回流提取3 h除去色素;再加入100 mL乙醚于50 ℃水浴中回流提取6 h。回收溶剂,浓缩物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 mL,即得供试品溶液。

1.3.2 测定波长的选择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00~400 nm范围内分别对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进行全波长扫描,选择适宜的测定波长。

1.3.3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一定量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加甲醇溶解并稀释成质量浓度(mg·L-1)为1.5625、3.125、6.250、9.375、12.500、15.625的溶液。以甲醇为空白,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230 nm处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值,考察线性关系。

1.3.4 方法学考察

1)精密称取沉香药材E粉末样品6份制成供试品溶液,编号1#~6#。平行测定,考察方法的重复性。

2)取1#供试品溶液,于230 nm处连续测定6次,考察方法的精密度。

3)取1#供试品溶液,于230 nm处测定吸光值,每隔30 min测定1次,连续测定11次,考察样品的稳定性。

1.4 回收率实验

分别取1 mL上述1#~6#供试品溶液,各加入1 mL对照品溶液(0.0152 mg·mL-1),测定吸光值,计算回收率。

1.5 样品测定

取不同沉香药材粉末样品约20 mg,精密称定,制成供试品溶液,测定吸光值,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不同沉香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总含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测定波长

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紫外扫描光谱见图1。

由图1可知,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在230 nm附近均有较强吸收。因此,可将230 nm作为沉香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波长。

2.2 线性关系

以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溶液的质量浓度(y)为横坐标、吸光值(x)为纵坐标作图,拟合线性回归方程为:y=0.096x+0.043(R=0.9984,n=6)。表明,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溶液在1.5625~15.625 mg·L-1范围内,其吸光值与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图1 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对照品溶液(a)和供试品溶液(b)的紫外扫描光谱Fig.1 UV Spectra of 2-(2-phenylethyl) chromones reference solution(a) and sample solution(b)

2.3 重复性

实验发现,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在1#~6#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5%、1.58%、1.63%、1.55%、1.61%和1.60%,平均值为1.59%,RSD为2.06%,表明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4 精密度

精密度实验发现,连续测定6次的吸光值RSD为0.53%,表明方法精密度良好。

2.5 稳定性

稳定性实验发现,连续测定11次的RSD值为1.08 %,表明样品在5 h内稳定性良好。

2.6 回收率实验结果(表2)

表2 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n=6)

2.7 样品测定结果(表3)

由表3可知,编号为E、D、C的野生沉香药材(品质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的总含量分别为1.59%、1.30%和0.98%,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的总含量高低与其品质等级顺序相同;编号为F的“通体香”沉香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的总含量为2.73%,高于一级野生沉香药材;编号为A采用“火烙法”在白木香树上生产的沉香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的总含量为1.12%,介于二级和三级野生沉香药材之间;编号为B采用“接菌法”在白木香树上生产的沉香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的总含量为0.83%,低于三级野生沉香药材。表明,采用“通体结香技术”在白木香树上生产的沉香药材品质高于一级野生沉香药材,远高于采用“接菌法”和“火烙法”在白木香树上生产的沉香药材。

表3 不同沉香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 总含量的测定结果(n=3)

2.8 讨论

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都具有2-(2-苯乙基)色酮母核结构,作者前期对沉香药材中6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6,8-二羟基-2-(2-苯乙基)色酮、6,8-二羟基-2-[2-(3′-甲氧基-4′-羟基苯乙基)]色酮、6-羟基-2-(2-苯乙基)色酮、6,7-二甲氧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7-羟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进行紫外全波长扫描,发现6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在230 nm附近均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在此,对沉香药材色酮提取液和沉香药材中主要的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进行紫外全波长扫描,结果表明,沉香药材色酮提取液与色酮类化合物对照品溶液在230 nm附近均有较大吸收,因此,将230 nm作为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波长。

3 结论

根据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都具有2-(2-苯乙基)色酮母核结构且其在230 nm波长下具有较强吸收的特点,建立了测定沉香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总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沉香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的总含量重复性好,在5 h内稳定性良好,其加样回收率为101.24%(RSD=2.25%),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用样少的特点,可用于沉香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总含量测定,以及对不同沉香药材进行品质评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72-173.

[2] NAEF R.The volatile and semi-volatile constituents of agarwood,the infected heartwood ofAquilariaspecies:A review[J].Flavour and Fragrance Journal,2011,26(2):73-89.

[3] CHEN H Q,YANG Y,WEI J H,et al.Comparison of composition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essential oils from chemically stimulated agarwood,wild agarwood and healthyAquilariasinensis(Lour.) Gilg trees [J].Molecules,2011,16(6):4884-4896.

[4] YOON J S,LEE M K,SUNG S H,et al.Neuroprotective 2-(2-phenylethyl) chromones ofImperatacylindrica[J].J Nat Prod,2006,69(2):290-291.

[5] WANG T,LI L F,ZHANG K,et al.New 2-(2-phenylethyl) chromones fromBothriochloaischaemum[J].J Asian Nat Prod Res,2010,3(2):148-149.

[6] IBRAHIM S R.New 2-(2-phenylethyl)chromone derivatives from the seeds ofCucumismeloL. var.reticulates[J].Nat Prod Commun,2010,5(3):403-406.

[7] SHIMADA Y,TOMINAGA T,KONISHI T,et al.Studies on the agarwood(Jinko).I.Structures of 2-(2-phenylethyl) chromone derivatives[J].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1982,30(10):3791-3795.

[8] Shimada Y,Tominaga T,Kiyosawa S.Studies on the agarwood (Jinko). Ⅳ.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rading of agarwood on the market and the chromone derivatives[J].Yakugaku Zasshi,1985,106(5):391-397.

[9] 戚树源,林立东,胡厚才.白木香中色酮类化合物的形成[J].中草药,2000,31(9):658-659.

[10] 何梦玲,戚树源,胡兰娟,等.白木香悬浮培养细胞中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诱导形成[J].广西植物,2007,27(4):627-630.

[11] 陈亚,江滨,曾元儿,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沉香药材中两种活性成分的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697-1698.

[12] OKUDERA Y,ITO M.Production of agarwood fragrant constituents inAquilariacalliand cell suspension cultures[J].Plant Biotechnology,2009,26(3):307-315.

[13] 张争,杨云,魏建和,等.白木香结香机制研究进展及防御反应诱导结香假说[J].中草药,2010,41(1):156-159.

[14] LIU Y Y,CHEN H Q,YANG Y,et al.Whole-tree agarwood-inducing technique:An efficient novel technique for producing high-quality agarwood in cultivatedAquilariasinensistrees[J].Molecules,2013,18(3):3086-3106.

猜你喜欢
酮类木香乙基
China’s Approaches to World Development and Peace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创新药物二乙基射干苷元的杂质研究
梵净山土壤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FJS 31-2生产的Ⅲ型聚酮类化合物
冬虫夏草定殖菌Aspergillus fumigatus中一个新的聚酮类化合物
阅读木香
硫酸锌电解液中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的测定
3-芳基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的胺化处理及其在尼龙6中的阻燃应用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木香中木香烃内酯与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