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视角下高校学报建设的实践性研究

2014-03-29 18:29:20高平亮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办刊学报学术

高平亮

(内蒙古财经大学 学报编辑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随着国家社会的快速发展,在面临风云莫测的国际环境以及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国家越来越重视以科研为出发点的创新建设.而高校是我国人才聚集的重要领域,是科研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高校学报作为我国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高校科研创新信息的重要载体,是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的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推动我国科研院校发挥创新驱动作用的重要媒介.因此,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突破传统办刊模式的束缚,推动高校学报建设的高水平、高质量、高人气等工作成为科研视角下高校学报建设的迫切任务.

1 高校学报的作用和意义

高校学报存在和建设的最重要的意义是服务于本校科研和教学,为本校的广大师生提供科研信息、创新创意等交流的平台和媒介.在信息和传媒业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校学报的重要作用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1.1 推动高校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校学报作为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传播的重要媒介,作为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交流平台,为本校的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展示自我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舞台.高校学报承载着任何新科学、新问题、新理念等内容,高校学报的活跃度和受众度一方面体现着学校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以及学术氛围等,另一方面也为学校赢得更多的学术话语权,以此推动高校同其他院校进行科研交流,学术探讨等工作.在推动高校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过程中,高校学报的存在和建设吸引了本校师生积极的投身到科研工作中,广大教职工更为活跃的选题和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从而推动高校科研成果的社会化,帮助高校和社会取到更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以满足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为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源源不断的提供动力.

1.2 构建科研信息与学术传播的桥梁

高校学报建设在当今科研信息与学术传播过程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无法传播和交流的科学知识犹如“杯中水”,无法汇聚成大海.而一切科研信息与学术的传播均离不开媒介的助推,科学成果的取得受益于媒介对科研信息和学术的广泛传播.对于置身于社会创新大潮中的高校而言,高校学报的建设具有前沿性、代表性的意义,是一种最便捷、最具持续性以及最为开放性的科研信息与学术传播和交流的平台.高校学报建设的质量、发刊数量、受众程度等等也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重视,这有助于构建高校学报在科研信息与学术传播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巩固与发展科学传播的源头与开端地位.

2 高校学报的发展状况与困境

2.1 高校学报学术文章参差不齐,缺乏高水准、原创性的成果

我国现有高校2300多所,在如此众多的高等院校中,大多存在至少一种高校学报,尤其以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等为代表.但高校学报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高校学报质量的整体上升,更不意味着高水准、原创性学术成果数量的增加.从我国高校学报发展的情况看,高校学报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原创性学术成果的发表,大多数文章趋于商品化、大众化、同质化.而理论化、学术性、创新性的学术文章相形见绌,数量寥寥可数.

首先,雷同促使高校学报学术成果低质化.高校学报成为了一部分教职工、学生以及科研人员为追求职称、获取学位等个人私利的战场,大量雷同选题、学术垃圾充斥在高校学报之上.其次,跟风成为一种趋势.作为高校学术的“形象大使”和“明信片”,高校学报成为了学校对外宣传的工具,其学术定位被严重的削弱,各大高校纷纷跟风创刊,导致学报质量的参差不齐,良莠有别.最后,拿来主义加速高校学报的质量下降.越来越多的高校学报不以客观、深入的观点对学术知识进行传播、评价、转载等,反倒以“拿来主义”盲目的搬用国内外文章和评价,导致断章取义、歪曲原意的现象时有发生.

2.2 高校学报千篇一律,趋于同质化,缺乏特色

高校学报的存在应与其职责和意义紧密结合,从教学实践的实际需求出发,定位学报的学术和特点.我国高校分为综合性大学和专业性院校等,采取文理分科,专业有别的教学制度.目前,我国高校学报存在千篇一律的特点,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刊物特色.主要表现在以文、史、哲、法、政、经为专业的文科学报无所不包,以数、理、化、天、地、生为专业的理科学报一网打尽.这种办刊模式导致学报缺乏立刊的根基.学校出于对整体水平以及其他学科的宣传等目的,在学术资源的利用、学术选题的甄别以及栏目设置等方面放松了监管.同时为鼓励教职工、科研人员以及学生积极的发表论文等,在措施执行中,目的与行动不一致,导致高校学报成为教职工争取福利待遇和晋升职称等的工具,成为学生为争取学位而发表论文的名利场,严重降低了高校学报的办刊质量和特色.

2.3 高校学报学术信息量和受众范围有限

我国高校学报存在的一个重要发展问题是其服务对象有限,受众范围大致包括本校学生、教职工、科研人员等,其发行量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发行量有限,受众范围有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国高校学报的信息量有限,泡沫论文大肆充斥版面,在科研背景下,信息量少、有效信息量有限,有价值的信息量更是寥寥无几,导致参考人员的避而远之.目前我国高校学报的发表周期较长,包含双月刊、季刊、旬刊等,但有价值的论文追求在积极因子较高的学报上发表,导致我国高校学报虽然数量较多,但学报学术信息量却非常有限,影响力相对较弱.

3 科研视角下推动高校学报建设的策略

3.1 立足办刊质量,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

高校学报的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服务于科研,推动科研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为此,高校学报必须严格坚守学报学术品味、学术价值以及学术风格,以特色化的高校学报价值严把质量观,推动高校学报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

为此,高校学报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办刊经费,严格过滤学术泡沫,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择文刊登的原则,去除办刊的功利性,为有价值、有质量的学术论文提供更为广阔的发表空间好途径.此外,强化“双盲”审稿制度在高校学报审稿、编校中的应用.对于信息不符、稿件质量不合格、缺乏公平性、专业性的文章坚决予以剔除,提高学报的编排美感和校验质量.最后致力于打造专业的审稿团队,对前沿的学术有力的把控,鼓励新科学、新技术、新理论在学报上的发表和交流.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学校审稿系统,对论文的类别和评审人员的专业性进行匹配,从而确保有价值论文能够被筛选出来.

3.2 坚持特色办刊,树立学报学术风格

高校学报的文章内容、栏目设置、编排美感、广告穿插、整体包装等多个方面共同决定着学报的学术风格.以科研视角为引导,坚持特色办刊,树立学报学术风格,就需要特色栏目的大力塑造,为高校学报打造“骨架”.

首先,转变办刊理念,打破综合性、单一性的办刊模式,走特色化、专题化、多样化的办刊道路,转变传统高校学报大而全的模式,实现其学术文章的小而精.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契机,在高校学报建设过程中设置特色栏目,打造学报持续发展的“骨架”.其次,特色栏目的设置必须坚守专业性、前沿性的创刊理念,保持特色栏目建设的稳定性与持续性.特色栏目能够突出专业的影响力,推动学报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是高校学报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是提高高校学报积极影响因子的关键所在.最后,创新高校学报的表现形式,坚持学术性与艺术性“两条腿”走路.在内容编排、封面设计、广告创意、装帧设计以及印刷质量等方面追求艺术性,为读者尽可能呈现出美感,同时把学术性的论文以严谨朴实且正统的气质表现出来,将高校学报的文化品位与艺术魅力完美融合.

3.3 开拓创新,多途径提高学报的影响力

科研视角下,高校学报的影响力与学报的建设紧密相关,是学报的发刊数量与科研信息量的重要考量,在新时期科研发展的迅猛阶段,应积极开拓创新,多途径提高高校学报的影响力.

首先,在确保学报办刊质量的前提下,借助高校学术论文评判委员会,积极与 SCI、EI、CA、AJ、CBST、SA等的合作,将学报的论文收录在上述数据库之中,从而推动高校学报论文“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以及“当年被引指数”的提高,从而提高学报的专业影响力.其次,推动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借助互联网投审稿系统,推动高校学报建设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实现高校学报的网上办公,如审稿、退修、校对等编辑环节的信息化,缩短刊期,为读者提供网上查阅的便利,如期刊目录、摘要等信息.最后,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应积极推动学报退出机制的执行.针对缺乏特色性、核心竞争力以及影响力的高校学报应积极退出市场,淘汰一批质量低下的学报,从高校学报的存在的整体环境着手,提高学报间的良性竞争,并推动我国高校学报的整体质量和影响力.

〔1〕昌兰,陈丽文,彭敏宁.高校办学报现代理念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3).

〔2〕刘为清.论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学报竞争力[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2).

〔3〕刘艳霞.通过加强高校学报建设提升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的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6).

〔4〕简姿,亚薛,其林.媒介融合趋势下湖南省高校学报建设路径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1(3).

〔5〕谭昆,李文华.“和谐”与“立地”在高校学报建设中的作用[J].文山学院学报,2011(4).

猜你喜欢
办刊学报学术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致敬学报40年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中国博物馆(2019年2期)2019-12-07 05:40:44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 01:14:22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深空探测学报》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