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秀梅
(新疆米东天山水泥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9)
水泥产业组织优化是指水泥产业组织处于既能发挥竞争机制,又能享受规模经济的一种组织结构状态,也可称为水泥产业组织的有效竞争。水泥产业组织优化的主要特征就是要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模式,从水泥产业市场结构上看,是规模经济与竞争兼容的寡占型市场结构;从水泥企业组织结构上看,是一种分层竞争的水泥企业组织结构;从水泥产业市场行为看,是一种在政府产业政策干预下的水泥企业集团或股份公司之间的竞争与协调有机结合的水泥市场行为;从水泥产业市场绩效看,由于在水泥产业内水泥企业集团间的竞争,所以市场机制能有效地配置资源。水泥产业组织优化的目的就是优化水泥产业的市场结构,选择基于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模式,进而提高水泥产业的市场绩效,使整个水泥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经济、技术、消费习惯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对水泥行业产生影响,包括行业竞争态势的变化、产品需求状况的变化、细分市场的变化、市场结构的变化、营销模式的变化,等等。水泥企业要根据这些外部的冲击和行业结构的变化,采取应对措施,包括业务的扩张与收缩、对相关业务单元的整合、营运方式的转变、管理制度的变革,等等,由此会影响企业经营利润、产品成本、市场份额、经营绩效等方面的变化。众多水泥企业取得良好的绩效也就表明水泥产业也取得了好绩效,以此促进水泥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水泥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水泥企业才有经济实力和积极性去开展技术创新,改进水泥生产技术,增加水泥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水泥资源的浪费,实现水泥资源的清洁开采;水泥企业才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去延伸产业链,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煤矸石、各类工业废弃物等原来被弃置作为废物的资源,才有技术力量去实现水泥资源的清洁转化、水泥资源的清洁燃烧;才有充足的资金去综合治理由于水泥矿山开采而形成的矿山环境治理,处理由于装、贮、运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等等。
总之,水泥产业组织优化可以为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和基础条件,使水泥产业自觉主动地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从而实现水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认为,根据水泥产业的特性和新疆水泥的市场特性,新疆水泥产业选择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将有助于它摆脱困境,提高组织效率,增强竞争力,获得快速发展,能更好地服务新疆的经济建设。
按照新古典主义的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包括寡头垄断在内的垄断型市场结构与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联系在一起。垄断将减少产品产量,提高产品价格,进而减少消费者剩余,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水泥产业的最优市场结构应该是垄断竞争型。
而实际上,寡头垄断市场有利于提高水泥资源的配置效率。这里的资源指的是水泥资源和水泥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水泥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水泥市场的竞争性,但这种竞争不是建立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意义上的竞争,这种水泥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一种降低水泥价格的竞争,它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水泥市场运行的无序,从而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未来的水泥市场,应是建立在主体实力相当基础上的寡头垄断型企业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是规模较大、实力相当的大水泥集团之间的竞争,在水泥产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促销、产品质量等多个方面进行竞争,因而竞争强度大,形式多,会使市场更有效率。
从水泥资源的开发看,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水泥资源一经开采就必须加以充分利用。水泥资源最重要的配置原则是水泥生产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实现这一配置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有效地开展市场竞争,以培育水泥产业对水泥市场供需关系的自适应机制、自我协调机制、自稳定增长机制和市场预警机制,保持水泥市场供需关系的长期平衡。
从生产要素的配置来看,由于水泥产业的资金投入大、生产周期长、生产经营的专业性强、资产设备易沉淀固化、产业退出的自然壁垒较高,这决定了水泥企业要充分利用生产经营性资源,使投入的生产要素得到有效整合,以产出最大的效用。在寡头垄断的水泥市场上,实行的有效竞争有利于提高整个水泥产业的生产效率,消除产业内生产要素的闲置、浪费和外部不经济等现象。
我国水泥产业作为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一个基础型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垄断到近似完全竞争的两种市场结构,从市场缺乏竞争到企业间的过度竞争。而规模经济产生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相对应的大批量生产运营体系。
水泥产业选择寡头垄断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在寡头垄断的水泥市场上,规模较大的企业内部才更有利于合理分工,互相协作,而分工与协作是规模经济产生的组织基础;其次,寡头垄断的水泥市场上的大企业有利于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的设备,使用先进技术和市场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污染;再次,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大企业所采用的的大批量生产方式有利于实行标准化和简单化操作,这有利于增加水泥产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事故率;最后,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大企业一次性大批量购进原材料、生产设备、燃料、管理软件等生产要素,有利于节约购销费用,降低成本。
如果水泥企业分散、规模小,则政府难于管理和调控,而寡头垄断市场最有利于政府调控。在寡头垄断市场上,水泥产业内企业数目少,它们在资金、技术、规模、产品面拥有绝对优势,所以政府对产业的调控只需要通过与这些不多的几家大企业协商就可以比较容易、有效地实现。
据统计,在当今各国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几乎所有重大的技术创新成果都源于垄断性大企业。从资金投入方面来看,在经合组织范围内,全部R&D的三分之二左右是由那些雇员超过1万人的大公司完成的。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R&D总投入的62%~90%是由那些雇员在5000人以上的公司完成的。美国最大的100家垄断企业的研究和开发费用支出曾达到全部科研支出总额的82%。
如果新疆水泥产业选择寡头垄断的市场模式,这些大的水泥企业会有更强的经济实力或联合水泥研究院、高校开展技术创新,开发新技术,同时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从而使技术发明或创新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
目前,新疆水泥企业数量多、退出壁垒高,区域市场相对封闭,非常容易引发恶性竞争,从而使整个水泥产业市场绩效差,行业经营状况不佳。鉴于此,新疆的水泥产业市场结构必须优化,寡头垄断是水泥产业市场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寡头垄断的水泥产业市场结构呢?我们认为,组建寡头水泥企业集团是新疆水泥产业实现寡头垄断的途径。
新疆水泥产业有着独特的市场特征。新疆幅员辽阔,有着绿洲经济的产业布局,各个市场之间距离相隔较远,而又水泥产品基本同质,产品差别不大,产业的进入壁垒较高,对资金、技术的要求高,规模经济比较明显,满足上述所讲的选择寡头市场的条件。由此,新疆的一些大型水泥市场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兼并重组,并通过政府的力量强行淘汰一些效率低、污染严重的小水泥企业,组建大型水泥企业集团,构建新疆水泥产业头垄断市场。
(1)新疆水泥产业组织优化目标设计的前提条件
新疆的水泥产业组织优化问题必须结合新疆水泥产业的特点,综合考虑新疆及国内经济环境,国内外水泥产业发展趋势,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等等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此确定实现新疆水泥产业组织优化的路径。
新疆水泥产业区域市场的相对封闭性导致水泥市场很容易形成过度竞争型市场。在此前提下,加强垄断就成为优化新疆水泥产业组织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受地域约束和政府一些体制性限制的原因,水泥产业又会倾向于地域分割垄断,即出现大而全的情况,这将使得垄断与规模相联系,垄断越强,规模不经济越严重。所以,要优化水泥产业组织,就必须组建战略集团,加强垄断,但又要防止形成地域分割垄断。
水泥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和水泥产品是基础性资源的特点决定了新疆实现水泥产业组织优化决不可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自行调整,政府规制不可缺少。世界各国水泥产业的实践又表明,在实现产业组织优化过程中以政府规制取代市场机制是行不通的。政府规制既不可少,又不能喧宾夺主,完全取代市场的作用。所以正确把握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二者的关系是推进新疆水泥产业组织优化的一个关键问题。
新疆水泥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模式,不仅要包括优化目标的设计,还包括优化的实现过程以及优化路径的选择。而优化实现过程和路径选择则必须涵盖有效竞争市场结构的构建,水泥企业改革以及政府规制供给等多个方面。
(2)新疆水泥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
简而言之,新疆水泥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模式是:以寡头水泥企业集团为主导,大、中、小水泥企业共存。
这种产业组织优化模式绝不是简单地指壮大新疆国有控股的重点水泥企业的实力,以此组建寡头集团,以这些寡头集团为主导,其它性质的水泥企业共存这种目标模式。这里所确定的目标模式是根据新疆水泥产业市场结构优化的要求,遵循现代企业制度的规则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能代表水泥产业发展水平的水泥寡头企业集团,同时培育一批“小而精”、“小而优”、“小而快”的小型水泥企业,按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使大、中、小水泥企业共存的目标模式。
新疆水泥产业自身的特征和现实的市场结构以及垄断市场的特征共同决定了新疆水泥产业组织建立的是以寡头水泥企业集团为主导,大、中、小水泥企业共存的模式。水泥产品的区域性市场特征,决定了水泥企业的产能规模与所在区域市场的相匹配。由于新疆地域辽阔、水泥存储情况差异较大,尤其是依托新疆典型的绿洲经济特点,中小规模的水泥开采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鉴于新疆目前水泥产业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是生产分散、过度无序竞争、规模结构低、技术水平低等特征,实现高度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所以“以寡头水泥企业集团为主导,大、中、小水泥企业共存”的这种宽松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才是发展新疆水泥产业合理的选择。
(1)以大型水泥企业为核心,组建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
目前,新疆水泥生产力布局框架已基本形成,区域市场核心企业已经初步确立,在扩张空间有限、优质资源日趋减少、市场竞争逐步升级的前提下,大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
未来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建设的思路是:将原有大型水泥企业集团按区域进行扩张,组建联营公司;先按照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组成松散型的企业联合体,然后按照优势互补,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原则,组建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加强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内部的生产技术合作,提高整个集团的劳动生产率;统一集团内部各个企业的水泥质量标准和标准价格,合理分配各个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步占领各区域性市场;集团内部的企业之间要做好协调工作,控制好各自的产量,抓好生产这一环节,开展联合销售,使市场份额能得到合理分配,进而提高整个集团的经济效益。
(2)优化资本结构和产业结构,发挥大型水泥集团的优势
在大型水泥集团组建成功后,它还要实现由生产经营型向资本经营型的转变。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可成立水泥生产公司、水泥建设公司、水泥销售公司,可在行业内实现强强联合。大型水泥集团可以利用各种技术优势对其它企业以参股或控股的方式进行投资,向相关产业延伸,如组建煤矿与电厂联合的煤电公司;将水泥厂、砖瓦厂联合组建建材公司,与垃圾处理公司建立企业联盟,等等。还可以由多家公司投资组建新的股份有限公司。以资本为纽带,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大型战略集团,实现资产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国有水泥企业的投资多元化,可以避免由于市场变化对企业造成的风险。
(1)在边远、偏僻地区,要适当允许小水泥企业的存在
考虑到新疆独特的经济区位布局,新疆自治区政府对边远、偏僻、交通不够便利而且市场容量较小的地区,应当允许小水泥企业的适度发展,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待这些小型水泥企业。
(2)建立专门的中小水泥企业管理机构
通过该机构,对中小水泥企业实行统一管理,改变目前较为混乱、低效的管理体制。该机构的职能包括:一是协助中小水泥企业寻找多方面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支持;二是为中小水泥企业提供技术、经营、管理和市场信息等多方面的服务,研究分析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形势、产业经营状况、盈利水平、市场供求等;三是指导中小水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企业自主决定企业采取合伙制、封闭性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度,或者是开放型的股份有限公司。
(3)加强为中小水泥企业服务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水泥生产技术服务体系,为中小水泥企业的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提供服务和指导;建立为中小水泥企业服务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中小水泥企业提供国家政策、新技术发展、国内外市场需求、经营管理和客户方面的信息服务;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帮助中小水泥企业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鼓励大型水泥企业与小型水泥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技术与管理人员交流;加强建材协会、水泥协会对中小水泥企业的指导功能。
低进入壁垒使得许多技术条件落后、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进入到水泥产业,而过高的退出壁垒使得一些资源枯竭或者开采成本过高、水泥品质差、市场竞争力低、长期亏损的水泥企业欲退出却难以退出。所以,仅仅通过建立市场准入规则来提高进入壁垒,还不能缓解新疆水泥产业竞争过度的局面。因此,除了建立适当的市场进入壁垒阻止一部分不合格的潜在进入者外,还要降低新疆水泥产业的退出壁垒,使产业内过剩的生产能力能够顺利转移出去。
对新疆水泥生产企业而言,退出壁垒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水泥企业的技术经济特点决定其生产设备在企业退出时估值会大大降低,另一个方面由于水泥企业退出时可能会遇到多方面的障碍,如企业中人员的安置、来自当地政府和银行的压力,等等。
因此,降低新疆水泥产业的退出壁垒必须解决好如下问题。
一是解决好拟退出企业的职工再就业问题和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在新疆这个少数民族集居、经济落后的地区,解决好退出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和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涉及到新疆社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二是克服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的退出障碍。要克服由于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的水泥企业退出壁垒,就要破除水泥市场分割的局面,建立统一的市场。考虑到新疆独特的地理特征,要着力建设好区域市场,让市场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形成“易进易出”、“难进易出”的壁垒组合。
三是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为企业的退出提供交易场所。
[1]魏如山:中国传统产业市场势力研究——基于水泥产业的实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2]王华:基于新产业组织实证方法对水泥产业市场势力和规模效应测度[J].科技资讯,2012(31).
[3]潘磊、张海静、高超、刘琳:新疆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2).
[4]Lars-Hendrik Roller and Frode Steen:On the workings of a cartel:Evidence from the Norwegian cement industr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6(3).
[5]恺峰、冯俊:新疆天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之废渣综合利用项目[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10).
[6]戴丽:我国水泥产业亟需建设成环境友好型产业[J].节能与环保,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