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微电影创意文化产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探析

2014-03-29 15:53杜丹冰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人才发展

杜丹冰

(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服务于微电影创意文化产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探析

杜丹冰

(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本文论述了中国微电影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对中国微电影创作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标准及方式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并对中国微电影的发展前景作了分析。

微电影;创意;复合型;培养

1 微电影创意文化产业

从微电影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它就与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世界文化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微电影创意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新兴产业中迅速崛起的一个产业群,具有启动快、扩张强、投资回报高、产业关联度大、国际化程度高和发展空间巨大的特点和优势。

由于有一系列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中国微电影创意文化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显然已经成为21世纪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影的传播已经呈现出更多的优势,形成了信息共享的氛围。它可以依托网络和数字平台进行更新,在传播速度上也已经远远超越了包括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其今后的创作与发展会变得更加快捷与迅猛。

目前中国微电影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可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点:(1)微电影市场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中国微电影的繁荣既依赖于数字媒体的发展成熟度,又取决于整个微电影创意产业的环境是否处于良好的状态,所以二者的良好发展能共同促进微电影的发展。(2)微电影作品日渐丰富。中国微电影作品的产量已经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电影的发展潜力巨大。(4)娱乐性更强。微电影产品已经充分体现出了信息碎片化和时尚等消费理念,将各种新奇的、有趣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5)复合型创新人才匮乏。中国微电影创意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瓶颈,而创新人才的匮乏已经直接影响到整个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2 微电影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微电影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关键是对微电影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了中国微电影创意文化产业能够进一步地发展,并且达到迎合市场的目的,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已经迫在眉睫。当然,微电影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微电影教育是多样性的,应该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来迎合对微电影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

2.1 中国微电影人才培养现状

针对目前的中国市场需求,高等院校由于办学特色、专业结构等客观条件各不相同,其对微电影人才的培养方案也不尽一致。国内很多培训机构往往不做技术,仅采用教产分离的培训模式。目前,培养模式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侧重培养微电影技术人才,另一类侧重培养微电影艺术人才。目前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创意制作经验欠缺、重理论轻实践、缺乏科学教学管理等问题,培训出来的学生往往是“理论的强者,实战的弱者”。为了适应21世纪数字媒体技术发展需要,高校应培养更多的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艺术创意能力,从事微电影技术开发与艺术设计、制作以及能在计算机、媒体、网络交叉领域工作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但是就培养现状来看,具有技术和艺术的复合型人才依旧稀缺,一是文化人才总量不足;二是文化人才中高层次、拔尖人才紧缺;三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四是创意人才严重不足;五是文化产业经营人才匮乏。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中国微电影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造成复合型创新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行业松散、各自为战,没有系统、专业的统一培训方案。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和技术环境大大滞后于行业实际发展水平。面对这种窘境,为了让整个微电影产业体系专业化、培训社会化、考核标准化、水平国际化,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相关学会、相关高等院校等专业机构,加强和具有丰富制作经验和成功商业案例的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建立一套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标准以及考核体系,为人才培训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产教结合”可以说是目前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实战能力的高端人才,为不同企业培养出不同层次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2.2 复合型创新人才标准

随着数字视听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影产业对人才的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强调掌握相应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各方面知识,也就是说除了要具有网络、计算机、数字媒体等专业技术外,还需要有创新意识以及与艺术相关的知识等。我们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在整个微电影创意文化产业的大环境下,要能够捕捉用户的心态,引导用户的潜在需求。因此,在市场的需求下,我们要培养以下类型的人才:(1)能够从事创意策划、产品策划、文案编写策划、视觉设计策划、内容编辑等相关工作的策划人才。(2)从事项目管理、产品管理、业务规划、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的管理人才。(3)能够从事公司业务咨询、客户投诉、客户建议接纳等相关工作的客户人员。(4)能够从事产品营销、市场推广、资源合作、商务拓展和管理等相关工作的营销人才。(5)能够从事产品统筹和运营、产品版权引入、内容审核、产品分析、终端管理、产品培训、产品测试、经营数据分析等相关工作的运营人才。(6)能够从事微电影各种成品设计、制作、格式转换等相关工作的制作人才。

2.3 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1)建立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微电影中的影像可以使创作者天马行空的审美想象得以实现,将人的思绪融入微电影的艺术氛围。所以,我国培养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应该有广阔的创意想象空间,拥有可以不被现实制约的开放性,可以赋予微电影令人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使其展示出非凡的艺术感染力。

(2)建立艺术欣赏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高校在进行素质培养的时候,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在世界市场的大环境下培养具有创新理念的新一代微电影创作人才。

(3)建立实践教学的专门机构,培养学生的技术素质。对微电影来说,专门的实践教学机构好比一个研发基地,既能创造出新的优秀形象和作品,更能培养人才,为微电影产业带来有创意的新生力量,所以微电影创作人才应该结合微电影的特征,发挥创作潜质并且提高制作技术。

(4)建立跨专业的教育设计平台,培养学生的策划与发行能力。对于原本就缺乏微电影创作和经营人才的中国微电影产业来说,创新微电影人才越发显得紧缺。现阶段,微电影的运营人才培养依然处在摸索阶段。为了完善我国微电影体系,必须加强对微电影理论的研究和市场的考察,努力培养策划与发行人才,从而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后续的力量。

(5)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高校应根据企业对微电影人才的需求,建立多所和企业合作的实训基地,以作品为中心,采用强化实训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不断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双手去挖掘美、用大脑去创造美,在实训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技术、艺术和创新能力。

3 中国微电影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

现今的中国微电影事业正处于艰难的转型期,在未来几十年的时间里,它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其未来道路难免充满坎坷。中国微电影只有在微电影技术方面进行突破,再结合文化手段,发展具备自己国家特色的微电影作品,坚持走市场和教育统筹兼顾的道路,迎合国内外市场的高质量追求,广泛地融入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才能在国际微电影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

[1]乔治.杜萨.世界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319.

[2]廖蔚雯.中国原创产业集群成长研究[M].中南大学学报出版社,2009.

[3]查国伟.国产电影的突围之路[J].传媒,2012(2):48.

2014-08-11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科基金项目研究课题(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573号)。

杜丹冰(1980-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从事数字媒体技术教育研究。

G124

A

2095-7602(2014)06-0196-02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人才发展
人才云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