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变迁理论评述

2014-03-29 15:22徐慧敏
当代经济 2014年4期
关键词:阶级变迁转型

○徐慧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随着20世纪下半叶民主化浪潮的风起云涌和政治学研究方法的进步以及经验资料可靠性的提高,政治制度变迁理论经过这50多年的发展,许多学者对影响政治制度变迁的具体经济因素、能动性因素和作用机制以及实证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探究并得出了更加科学具体的结论。但相关研究的各种路径各具优劣,因此有必要构建一种更具综合优势的政治制度变迁的解释框架,以丰富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变迁关系研究方法的新边界。

一、政治制度变迁的三种研究路径

根据研究方法、切入点和结论的不同,政治制度变迁理论研究大体分为三类:现代化研究路径,转型研究路径和结构研究路径。与转型研究路径相比,现代化研究路径与结构研究路径,可看作是“宏观取向学派”,现代化研究路径主要偏重量化与案例研究,其研究结果很大程度上会依赖于其计量方法和数据库的选择,其代表著作有利普赛特的《政治人》。结构研究路径则侧重比较研究多个国家长期历史变迁过程中阶级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代表作有摩尔的《社会与专制的社会起源》。转型研究路径,被称“微观取向学派”,主要强调政治参与人的行为模式及行为选择的能动因素。代表著作有罗斯托的《民主转型:一个动态模式》。在六七十年代以前,这些理论的创始人几乎不会注意彼此的作品,这正是当时各种解释焦点与研究策略大相径庭的原因。

1、现代化研究途径的创立及其发展

依据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早期的现代化理论倾向于线性关系,后来的理论逐渐倾向非线性关系。Lipset(1959)探究了财富、教育、工业化与都市化等四个经济发展指标对国家政体形态的影响,但他的研究只引入了单一年份的资料,忽视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变迁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的客观事实,这表明了他在研究方法上的问题。另外,他得出结论认为欧洲的非民主国家比拉美所谓的民主国家民主程度更高,这显然与事实不符。这不免使许多学者开始质疑其论证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变迁过程关系的科学性。现代化研究途径的另一位代表学者Larry Diamond(1992)也同样强调物质财富对政治制度变迁的作用,他认为虽然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具有完全的可预测性,也不必然线性相关,但仍不能否定它们之间总体上的关系的正确性。虽然经济发展本身或许并不是直接促进政治制度变迁的最重要的发展因素,它只能够提供一个人类发展的结构背景,并且当经济发展的利益分配不均时,就可能对政治制度的变迁产生不利影响,但就减少人类整体贫困和人类剥削的角度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超越了其他因素的重要性。另外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对政治制度变迁发生促进作用是存在于一定的条件之下,经济必须发展到能够改变政治文化、阶级结构、国家与社会关系和公民社会的程度,这也是跨国定量分析对于结合国家经济发展和个人态度这两个影响因素的理论发现。

2、结构研究途径的创立及其发展

政治制度现代化理论研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对于一些相对欠发达国家完成政治制度变迁的转型与巩固,一些较发达国家的民主制度瓦解,又或者是在世界经济现代化之前例如希腊城邦、罗马共和国晚期的政治制度变迁的尝试,这些事实都无法通过现代化理论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比之下,运用相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研究途径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社会阶级的作用与选择之上。与着重强调计量方法的现代化理论相比,相关社会学理论所用数据较少,但其通过多线复合结构的历史演化图式对各国政治制度变迁的过程展开分析,能够对政治制度变迁的原因进行更加精确和深入的探究。Moore(1966)以世界现代化的政治演进道路为研究对象,认为不同类型的政治制度变迁在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阶级关系组合模式的转换。他强调随着现代化进程传统农民与封建地主权贵之间,地主与上层商业资本家之间的社会经济特征以及相互作用的演变,并且得出结论农业的商业化以及独立的中产阶级的形成是民主政权建立的基本条件。其所表述的历史流变法则,是充满机遇与冲突、自由与选择的趋向性规律,是在无数偶然性中涌现出来的必然性。Rueschemeyer和Stephens(1992)继承并发展了摩尔的社会结构研究途径,他们研究发现权力关系由三组力量的权衡决定: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各阶级与阶级联盟之间,再就是跨国权力之间的影响。其中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扩大的工人阶级权力是推动政治制度变迁的主要力量。

然而由于结构研究路径的研究范围是多个国家较长时间段的阶级权力结构变迁,不同国家政治制度变迁的建立和发展的时间界定标准难以确定也不一致,从而相应时间条件下的历史背景的分析就会容易出现偏差,以致对阶级力量、特点以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政治制度变迁影响的判断也会出现偏差,这其中也表现出了该研究路径的决定论的色彩。

3、转型理论途径的创立及其发展

20世纪70年代兴起了政治转型研究途径,又称为起源学派或微观取向学派,在此学派看来,结构主义的研究虽然将阶级团体的选择考虑在内,例如资产阶级与贵族的联盟,但仍然没有解释清楚究竟是哪种因素决定了这一选择,即政治主体作出相应选择的原因。故转型理论研究的是政治制度变迁中政治参与者如何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制度选择问题,倾向于考察较短期内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

DankwartA.Rustow(1970)在美国《比较政治学》杂志发表的《民主转型:一个动态模式》开启了政治制度变迁研究三大理论之一的转型研究路径,转型理论注重不同政治行为者的策略,并把最终的结局解释为这些策略的结果。GuillemoO’donnell(1986)认为所有政治制度的转型都是源于统治集团内部温和派和强硬派的分裂,其导致专制政权开放协商公民社会复兴选举。Linz(1996)的民主转型理论中反复强调转型前非民主政体的特征对于民主转型的制约以及民主倒退的影响。并且他认为在政治制度转型中,政治行为主体具有高度自主性,例如他们能够选择选举的时机、转型的序列以及选举制度的设计。而转型路径的研究往往都着重强调政治制度变迁是由几乎不受环境约束的个人意志和决策来建立的,而没有对政治制度变迁的时机给予解释。

二、具有综合优势理论的解释框架

现代化路径和结构研究路径属于结构主义的解释,对应于宏观取向;转型理论属于能动主义的解释,对应于微观取向。但结果主义与能动主义解释均存在各自的缺陷,对于前者,作为客观条件而存在的特定经济条件只是会对政治主体的行为构成约束从而改变政治主体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并不能决定政治制度变迁和历史发展的结果,这种结构主义解释更倾向表现为一种对实际发生事实的描述,最多是归纳性的描述,而不能作为一种表达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以及普适性的理论;对于后者,作为能动主义解释的转型理论虽然在强调政治主体选择的重要性的同时正确的把客观条件看作是一种约束机制而非决定性因素,但它没能明确这些客观因素由哪些条件构成。

作为宏观解释的结构主义分析与微观基础的能动主义分析都不能被忽略,正如西方经济学试图把宏观与微观这两种视角结合起来,解释微观基础在宏观历史条件下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事实上,这一趋势也适用于政治学的发展,要形成一种综合优势的政治制度变迁解释框架,就在于如何以微观取向的能动性作用为基础,把宏观取向的结构主义观点作为客观约束,将能动性与结构有机的结合起来。

学者们不断试图从不同角度引入一些特定概念,将结构主义与能动主义的解释联系起来,深入分析社会环境、阶级结构以及政治精英之间相互作用的路径,力图形成一个合理一致的解释框架。

1、阶级利益集团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一些学者从不同政治利益集团之间形成的冲突入手,引入镇压成本这一概念,分析其变化对利益集团政治行动的动机影响。Dahl(1971)关于政治制度变迁的理论中分析了政治当权者容忍反对派的成本对政治制度变迁的影响。达尔强调由于政治制度的变迁对于政治当局者来说意味着自己的利益有可能被其他利益集团所取代时,政治当局者与反对派或政治竞争者之间可能会形成激烈的冲突,当权者的容忍成本会升高,而如果镇压成本较低的话,当权者将会施行镇压而不会作出让步。并且他指出只有当权力广泛分布,多元化社会出现,继而镇压成本增加时,政治制度的变迁才有可能实现。

另外,再分配机制的引入对于综合民主理论三种路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Tilly(1990)引入了税收这个中间机制来调节政治权贵与贫民之间的权力权衡关系,政治权贵为了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可能向民众作出让步,而对于政治权贵来说,让步的代价则是向民众扩大其法定政治权力,也就意味着政治制度变迁的推进。同时Tilly(2004)观察到税收基础的弹性与威权统治者征税的难度成正比,征税的难度又与威权统治者向民众作出的让步程度相关,征税难度越大,统治者就越可能作出让步。

Tatu Vanhanen(1997)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政治政治制度变迁的形成,并结合了经济发展、社会阶级结构等因素对政治制度变迁影响的观点。他认为政治发展进程实际上是权力争夺的过程,当权力过度集中时就会形成威权甚至独裁政权,只有在经济资源和教育资源在一国范围内较为平均分配的情况下才可能导致主要的政治利益集团间根据自身的利益动机选择达成妥协,形成政治权力的共享与均衡继而促进政治制度变迁,并且使得经济资源分配更加平均的主要因素在于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政治行为模式与政治权力结构在由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导致的资源分配结构和平等度的变化过程中逐步演进,以使本国政体适应这种由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客观环境的变化,因此温汉南的这种研究思路也被称为进化研究路径。

2、政治制度变迁的微观机制分析

虽然目前相关学者已经成功从不同角度将社会经济背景、阶级结构与政治精英的相互作用进行逻辑上合理的解释,但仍缺乏一种工具分析将其运行机制清晰的表达出来。Carles Boix(2003)受到以上学者观点的启发,将税收基础的弹性用资产流动性来衡量,用经济不平等度来决定税率大小,将税收关系视为各阶级之间的主要行为关系,运用博弈论工具分析政治当权者对具体税收制度的制定与决策,将现代化分析路径、结构分析路径和转型分析路径这三种政治制度变迁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其著作《民主与再分配》中他通过将社会群体分为富人和穷人两类,根据他们外生的资本禀赋、再分配的偏好,对于穷人来说,民主制度的建立也就是赋予他们可以参与制定税率的法定政治权力,通过这种方式争取自己的利益。而对于富人,赋予穷人这个利益集团政治法定权力,就必然意味着其利益的损失,由于经济不平等度、资产流动性的存在,并且这两者决定了其损失的大小。其损失越大,权贵妥协的可能就越小,反之则越大。另一方面,作为当前拥有政治权力的富人面临代表潜在反对派的穷人阶级的民主运动也可以采用镇压手段,镇压具有一定的镇压成本。采取妥协态度还是镇压,就取决于其政治制度转变后的财富水平与采取镇压手段时财富水平的比较。经济不平等以及资产流动性是如何影响富人阶级再分配呢?

当社会中贫富差距较大时,也就意味着富人占有更多的资源,如果这时实行政治制度变迁,穷人就拥有了法定政治权力,从而有权根据自身的利益参与制定税率,那么这时富人向穷人再分配转移的资产就可能更多,所以这种情况下富人接受民主制度的可能就会很小。

假设政治权贵即富人拥有大部分资产,其余民众即穷人只拥有劳动力。当资产流动性较低,如石油、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情况下,由于该类资产对于征税敏感度不高(即课税弹性低,可征税性强),资产持有者避税的可能很小,所以民主制下的选民会选择征重税,资产持有者就会尽力阻止政治制度的变迁。

经济不平等度与资产流动性可以看作是经济发展影响政治制度变迁的一个中间机制,这一机制的引入体现了卡莱斯鲍什研究框架中有关现代化研究路径的分析。作为政治参与者的富人在再分配决策上与作为潜在反对派的穷人存在分歧以及冲突,故从某种意义上说,资产不平等和资产流动性就决定了政治行为人之间的冲突的发生与调和的可能。卡莱斯鲍什从再分配机制这个切入点入手,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分析政治代理人之间的行为关系以及均衡行为的产生条件,这与政治制度变迁理论中转型分析路径对微观政治代理人作用的强调相一致。

另外,政治制度变迁理论中的结构分析路径对阶级的相互作用也被卡莱斯鲍什考虑在内,他将中产阶级纳入到了模型之中作为第三类行为人。该阶级对于跨阶级联盟以及与哪个阶级联盟的决定影响着社会中政治权力平衡,从而决定政治制度变迁的可能性。而中产阶级的态度又决定于其所拥有资产的流动性和相对数量。这里运用现代化研究方法对结构主义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合理地解释了阶级团体的行为选择的经济原因。

Acemoglu和Robinson(2008)在经济不平等度和资产流动性方面完善了卡莱斯鲍什的分析。他认为民众也可能会因为较大的贫富差距,通过克服集体行动的困难团结起来进行反抗,富人需要权衡镇压成本与接受民主的成本来决定他们是否接受民主,穷人也会根据他们接受权威统治的现状与反抗获得收益来决定他们是否进行反抗。这样政治制度变迁可能性与经济不平等度就不一定成反比。当经济不平等度高到民众决定联合起来争夺法定政治权力时,但又没有高到镇压对于政治权贵来说有足够吸引力则政治制度的变迁就可能发生。当经济不平等度不够高时,政治权贵可能通过暂时的政策让步避免革命的发生。当经济不平等度达到极高时,由于权贵可能会因为政治制度变迁损失更多的利益,以致镇压相对来说开始变得有吸引力时,他们可能通过镇压手段阻止政治制度变迁的发生。

对于资产性质与政治制度变迁的关系,阿西蒙哥鲁则是通过经济结构将收入分配内生化,用资本密集度代替卡莱斯鲍什理论中的资产流动性。资本密集度首先不仅能够影响政治制度变迁对于政治权贵的经济负担。其次,随着资本密集度的提高,社会关系网也随之变得庞大而复杂,任何突发暴力都有可能会破坏经济结构以及作为社会关系网节点的信任和契约机制,继而政治权贵的镇压成本也会随之增加。最后,对于大多数正努力进行政治制度变迁改革的经济发展中国家而言,土地所有者往往比工业企业家阶级更富裕,那么资本密集度的提高意味土地所有者相对于工业企业家阶级的数量减少,中产阶级队伍的扩大,由于他们会比通常作为政治权贵的富人在政治制度变迁改革中损失的少,因此与富人相比他们更支持政治制度变迁。资本密集度的提高从这三个方面提高了政治制度变迁的可能性。

三、结论

从现代化理论着力研究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变迁的关联性开始,政治制度变迁理论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量化研究方面,随着计量方法的发展,数据库的完善,提倡现代化研究路径的学者们得到更加客观科学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几乎达成共识:经济发展不一定带来政治制度变迁,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从很多方面为政治制度变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贫穷国家通常会给极端主义提供土壤。在质化方面,随着学者们从多角度对政治制度变迁转型内在因果机制进行的深入探究,逐渐明确了结构主义与能动性的互补关系:行为者被历史脉络和制度环境所影响,而历史发展则是由行为者在高度不确定的历史时刻所作出的选择。这些量化和质化方面的发展对于寻求一个完整统一的政治制度变迁理论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1]达龙·阿塞莫格鲁著,马春文译:詹姆士·罗宾逊政治发展的经济分析[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何高潮: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比较政治学的新视野[J].管理世界,2005(4).

[3]罗伯特·达尔著,谭君久、刘惠荣译: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M].商务印书馆,2003.

猜你喜欢
阶级变迁转型
马克思恩格斯的“中间阶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清潩河的变迁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