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平台
今早坐车的人特别多。我站了两站,终于有一个空位。刚坐了一站,又上来好多人。一位约五六十岁的老太太,左右腾挪挤到了我旁边,哎呀哎呀的。我不好意思,站起来给她让了座。
老太太麻溜地一屁股坐上去。紧接着就开始发表演讲了:“现在的年轻人,没礼貌没素质没教养,连尊老爱幼都不懂。”我合计她也许是生气别人没有给她让座,不关我的事。可她下面的话就直接指向我了,“这个座位就是给老幼孕残设置的专座,难道不认识字吗?不要以为你给我让座,我就得谢你。因为这个位置你本来就不应该做。”
车上顿时肃静了,好多乘客将目光投向了我,弄得我好不自在。这座让的,仿佛被人抓住了小辫子,只能巴巴地听之任之。
和老太太一起上车的还有一个人,劝她别说了。俩人就在车里哼唱《小苹果》,边唱边比画,一看就是广场舞高手。我小声嘟囔:“刚才不是还哎呀哎呀的嘛。”老太太耳朵尖,“我那是哎呀现在的社会风气呢!年纪轻轻的,坐老幼孕残专座,脸咋那么大呢!”我实在无法忍受,“阿姨,我不是脸大,是肚子大。我是孕妇!”
“孕妇,你怎么证明你是孕妇?细胳膊细腿的,还装孕妇!”阿姨吸引众人目光的本领真不是盖的。
在我拿出证明怀孕的B超单子时,阿姨又有理地说:“谁知道那单子是不是你的。”很搞怪的是车里竟然有人起哄让我拿身份证。
阿姨烦了,“一边待着去。”说着起身,迅速挤到后门不见了踪影。
我真是孕妇,可再坐下时,心里好不舒服。
辽宁听雨筱歌
爸爸的腰扭了,是在河南看孙子的时候扭到的,弟弟带他在当地找了几家医院看,一个多月,连检查带药费自掏腰包花了小3000元,仍无好转。爸爸妈妈寻思回家看病既有医保又能避暑,于是带着一岁多的孙子回到了辽宁。
我和爸妈居住的是一个连三线都够不上的北方小城,我们当地这个号称三甲的医院常被网友们调侃凡是去那看病的,都是要钱不要命的。可这个医院在当地算权威,我们就在门诊挂号排队找医生就诊。
给爸爸看病的是一位50岁左右的男大夫,例行的检查询问之后,非常肯定地告诉我们,就是扭伤。坐在电脑前,用“一指禅”一通敲,然后交代我们去楼下付款取药就可以了,又特别嘱咐,取完药后拿回来,他会告诉我们如何用药。
花了300多元钱取药之后,回到诊室,医生看了看我们手中的药盒,让爸爸坐在凳子上,抓着胳膊顶着腰,三个动作之后,笑呵呵地说:“好了,没事了,这处置费开票得180,你直接给我100就行了。”“啊?100?这腰没事了?”“放心吧,肯定没事了。”
半信半疑地出了门,见医院走廊里挂着牌子:本院除收款处外其他科室人员无权收取现金,发现请举报。我没吭声,扶着爸爸离开。
事实证明那医生没骗我们,还未吃药,爸爸的腰伤竟神奇地有了明显好转。唉,还举报个啥,收钱治病人家这也算“业界良心”了,咱即使不“知恩图报”也不能“过河拆桥”是不?
辽宁奔跑
和车间大李聊起孩子的教育问题。他说在网上看到中美初中优才生的一次较量——组织者意欲考察这些学生的价值取向,让他们在“智慧、权力、真理、财富、美貌”5个选项中选出认为最重要的两项。结果,美国学生几乎都选择“真理、智慧”,中国学生几乎都选择“财富、权力”。
我决定回家考考儿子。儿子现在读初二,正是使劲儿的关键期,每天除了上学就是补课,平时连唠嗑的时间都很少,正好借这个机会也让我俩拉近些距离。
晚饭后,儿子照例回他的房间做习题,我没敢打扰。等他学得有些累时,我端着一盘水果进来,问他:“儿子,爸有道选择题你看能做一下不?”儿子从书本的小山中抬起头来,皱着眉头接过我郑重递过来的纸条,飞快地浏览,不假思索地打了两个对钩,然后继续埋头题海。
我接过来一看,儿子选择的居然是“真理、智慧”,心里特别高兴,尽管我这个当爹的知道财富、权力的重要,却希望儿子能够活得与众不同。我忍不住拍了拍他肩膀,“太好了,儿子,你真棒!”
“喊什么呀你!这有啥好的?”看我乐的怪样,儿子冷冷地对我说:“这种选择题对我们初二学生来说也太小儿科了。我知道你心里希望的答案就是这两项,老师早就带着我们研究过答卷心理学了,你要啥,我就给你啥。你别以为我真想要真理、智慧,心里想的跟我笔下选的是两码事。”
看着儿子一脸成熟的表情,我瞬间无语。
辽宁文君
平日去酒楼或餐馆,端上来的菜肴多油香四溢。吃完之后,盘底必然留一层油,尤其是辣菜系列,红彤彤的厚油浮在食物上,似乎无油便与美食绝缘。原以为天下中餐是一家,到香港之后,方知“食无油”亦可做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到香港的第一餐,是叔叔在荃湾煌府婚宴专门店请吃晚饭。点了几道菜:烤鸭、冬菇焖油豆腐、炒牛肉、山药炒荷兰豆、扬州炒饭。第一印象是:少油,清淡,连扬州炒饭都没见油星粘盘底,吃起来却香味十足。我以为是这家酒楼厨师手艺高超。
第二天,在大众化的连锁餐厅大家乐吃早餐,盘底碗底皆不见油星,煎蛋、煎牛排没有油,炒面倒是根根见油,但是盘底依然滴油不粘。
去迪斯尼玩,一份快餐93港币,用了美味的酱汁而不见油。
后来,在太兴吃烧鹅、咖喱牛腩、小瓜炒肉片、清蒸盲曹鱼,在铜锣湾一家小餐厅吃咸蛋蒸肉饼饭、洋葱猪扒肠仔意面,在金满都吃越南餐,在和记吃生滚粥,在海洋公园的餐厅吃烧味饭、煎包……皆是“食无油”。
我很好奇,香港美食怎么都不用油?叔叔说:香港人怕胖。阿姨说:香港人要健康。餐馆想要留住客人,当然要少油,一般都不放油,只用调味料。
回想我们身边的餐馆酒楼,杯盘盏碗,无不是厚厚腻腻,一层又一层油。
超市一桶5升装的花生油130元左右,以餐馆毫不心疼地用油法,是用不了几次的,除非是黑心油、口水油,抑或地沟油。
不如学习香港清淡饮食。餐馆不敢得罪食客,自然在美味与少油上下工夫。最重要的是香港监管严明,餐馆酒楼每天都要保留一份原料备查,违法成本上升,省油既提高利润,又避免违法,何乐而不为?
福建李建珍
本栏责编/王欢
wh@lnddg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