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颖
(新乡市委党校 河南 新乡 453000)
近几年来,我们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能源消耗量呈持续增长趋势,雾霾、恶劣天气、沙尘暴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为解决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引导社会生产,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政府采购是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通过绿色采购,积极引导社会生产和消费,能够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保障。“十二五”计划提出要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两类产品总额达164亿元,占同类产品采购的84.5%。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如截止到2008年,全日本就有83%的公共和私人组织实施了绿色采购。
所谓政府采购,指的是国家各级政府为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目的,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政行为。而政府绿色采购,则是指政府从社会公共环境利益出发,综合考虑采购行为所产生的环境保护效果,通过制定优先采购和禁止采购等相关政策措施,影响社会投资、企业生产和公众消费等活动,从而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发挥政府职能,采取宏观调控手段,介入环境资源配置过程,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对树立政府形象,引导绿色消费,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府绿色采购的重要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发展为中心毫不动摇。面对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趋势,以政府绿色采购为导向,引导公众节能减排,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政府实施绿色采购,是促进内需,引导公众消费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需求,能够保护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
政府绿色采购,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方式,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我国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是顺应国际趋势,与世界接轨的需要。早在20世纪90年代,许多国家就已经将政府绿色采购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战略措施,并通过不同手段推进政府绿色采购的深入展开,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政府绿色采购起步较晚,但发展前景广阔,可充分吸收和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促进我国政府绿色采购的顺利进行。
2008年,我国已经明确规定了政府采购法,但较之于西方许多政府绿色采购实行较成熟的国家,我国的政府绿色采购相关法律法规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我国现行的《政府采购法》并未对绿色采购做出明确具有的规定,也没有制定关于政府绿色采购的专门法律。借鉴于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应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法律法规,对政府绿色采购的含义和范围进行进一步规范,明确绿色采购的责任,制定统一的程序和标准。如:1996年日本政府与各产业团体组成了日本绿色采购网络组织,并在2000年颁布了绿色采购法,为政府绿色采购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还要明确采购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并树立法律权威,使采购各方的行为都受到政府绿色采购法律的保障和约束。此外,还要重视对地方立法部门的监督,促进地方政府绿色采购整体水平的有效提高。
经济政策,主要是通过经济扶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调整产业结构,鼓励绿色产品生产,降低绿色产品的价格,扩大消费,从而对政府绿色采购产生积极引导和推动作用。在这一方面,我国目前实施的是“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但由于实行较晚,各方面尚不成熟,财政补贴仍不完善。对此,可通过对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进行经济补助,或者对绿色产品消费者进行价格补贴等方式来完成。同时,要对相关财政补贴政策进行补充和完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绿色采购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技术问题,主要体现在绿色产品供应链得不到有效保障、绿色产品与现有设备的兼容性不足,相关技术政策不完整等等。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绿色产品生产技术与消费水平等各方面都处于初级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依然较为明显,尤其在技术政策方面,我国缺乏完善、规范的信息发布、跟踪、监督和评估体系。这就造成绿色产品技术开大力度不大,市场秩序混乱,信息不对称,产品流通不畅,监管不善等问题。对此,我国要不断完善技术政策,建立统一的绿色采购技术标准,不断完善信息发布、跟踪、监督和评估体系,为绿色产品市场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政策保障。同时,还要建立政府绿色采购技术标准的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鼓励绿色技术的创新及应用,促进良性、有序绿色产品市场的形成。
采购信息对政府绿色采购产生直接的影响,倘若缺乏有效的信息政策为支撑,政府绿色采购将受到不良商家夸大、虚报的绿色产品及其性能的误导,不仅影响采购效率,还误导消费者,为恶性市场竞争提供滋生土壤。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绿色采购信息政策导向,我国政府采购存在盲目性,采购活动缺乏科学考证,对采购活动的影响分析不足,只考虑前期投入,忽视后期维护投入、环保、能源耗费等问题,使得政府绿色采购活动效能得不到发挥。因此,须完善信息政策,建立起绿色产品信息平台、信息共享机制,为政府绿色采购提供正确的信息来源,也对产品供应商、采购人员、消费者等产生约束和监督作用,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同时,完善信息政策,还包括国内外最新绿色产品信息和技术信息的更新,定期公布符合绿色采购的品牌清单和进行绿色采购的机构名单,并加强对采购相关信息进行管理和监督,促进绿色产品监督机制的形成。如欧盟国家在2004年发布了“政府绿色采购手册”,并建立了采购信息数据库,为欧盟各成员国的采购决策提供相应信息和指导意见。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和完善诚信档案,对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予以相应处罚,以形成良好的绿色采购机制。
评标政策的完善,能够有效提高更环保、更经济绿色产品的中标率,为政府绿色采购提供强有力保障。通过评标政策的制定和完善,统一评标标准,使综合评分更科学、合理,从而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增加政府绿色采购的可执行性,评分方法可针对价格、服务、环境、企业资信、实施能力等多因素有效展开。评标政策执行过程,应充分考虑:(1)更加突出经济效益。传统采购管理须向现代战略绿色管理转变,充分发挥政策对评标过程中生命周期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从而使得生产、使用及回收成本大大降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2)更加突出社会效益。政府的绿色采购不应局限于政府部门,而应该扩大到全社会。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绿色产品开发过程中更好履行社会责任,使得社会稳步发展持有永久生命力。(3)更加注重生态环境效益。让采购部门及采购人员具备更好的条件,对投标产品进行判别和评估,最终实现节能减排、低碳采购,促进绿色采购可持续发展。
从目前形势上看,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全面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的来说,机遇大于挑战。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解决,实施政府绿色采购十分有必要,且势在必行。这是与国际接轨,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因而,须加大重视,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我国政府绿色采购的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1]尚妍:政府绿色采购:环保法律手段的新拓展[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2]王璐宁:完善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立法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罗宏科、钟齐整: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J].价值工程,2011(28).
[4]刘沁哲、鞠美庭、张磊、关泽、王琦: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实施探讨[J].生态经济,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