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斐均
(莆田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新时期下,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具有先进性,但也存在些许问题.
1.1.1 队伍建设缺乏规划、无统筹安排
近年来,随着党建工作的逐步深入,党务工作队伍在各高校中不断扩大.通常,高校会设置校党委、校级党群组织、院系党总支、党支部等不同级别和功能的组织.但实际工作中,很多条文性、政策性的工作一般由较高级别的党组织完成,而基层组织更多地只是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等事务中发光发热.同时,队伍建设缺乏统一管理,存在正职人员数量少、质量低,兼职人员流动多、身兼数职等问题.由于高校师生对党务工作并不很理解,他们时常带着有色眼镜来评论,认为其纯粹是做材料、打报告等,似乎不需要一技之长,而且枯燥无味、难有发展.因此,很多行政人员或教师都不愿转岗到党务工作,他们的兴趣和重点在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或科研能力、如何更快升职等.此外,应聘人员中也多是以此为跳板,另谋打算.
1.1.2 队伍建设缺乏健全有效的机制
队伍建设制度不健全,包括人事、劳资等政策.党务工作者在自身职称、职务晋升方面并不十分了解,而现有的人事制度似乎也很难激励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在招聘中也常出现专业与岗位要求不匹配、学历或能力过低等情况.此外,很多高校在教职工住房方面会实行与职称、职务相挂钩的待遇政策,而党务工作者在此通常是属于靠后站的对象,这让他们感到物质和心理上的双重落差.
队伍执行力偏弱、监管不到位.很多高校在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看似完整,但实际执行工作时却多是走形式主义,即便基层党组织数和学生党员数不断增加,但上级党组织对基层的监管通常还是停留在表面,无非日常报告学习和会议召开等.
1.1.3 党务工作缺乏经验、交流少
党务工作任务重,不仅要上传下达,而且肩负着培养党员的重担.由于高校学生党员流动性大、不稳定性高,更需加大工作力度.但是对于党性培养及推动模范带头作用的教育却不够深刻,支部建设经验不足,缺乏交流和活力.
1.1.4 党务工作缺乏投入和重视
队伍建设缺乏物质、精力双投入.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们过多重视教学质量、教师素质等,而对于党务工作者的重视确是少之又少,如他们的待遇普遍比教师差等.
党务工作者培训学习机会少.大多数高校既不注重党务部门与校内外相关部门的交流学习,也不重视党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长此以往,队伍素质较难提高.
1.2.1 党务工作者思想觉悟不够高
党的先进思想通过党务工作得以贯彻,这就要求身处一线的工作者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但目前看来,他们在责、权、利面前并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关系.
1.2.2 党务工作者缺乏专业素质和职业认同感
党务工作者中分化较为严重,年纪青的工作者大多具有较高学历,但能力较为欠缺,对职业认知较为肤浅,缺乏责任感;年纪大的工作者普遍学历较低,尽管具备能力,但由于长期不受重视,对职业也无规划.
1.2.3 党务工作者执行力弱、缺乏经验
党务部门内部存在年龄断层的现象,前辈与晚辈隔阂较重,前辈的能力欠缺发展,晚辈的资历又过于浅薄,最终影响队伍执行力.
党的方针、政策、思想在基层传播、贯彻的重要渠道之一是高校教育,而党务工作对于高校教育起着指导、引导、领导的积极作用.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的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发展,高校发展更是需要以科学理论为科学依据进行科学发展.因此,加强高校党务工作科学化建设是极为必要的.
作为高校党务队伍建设部门,其凝聚力如何尤为关键.加强队伍凝聚力,使其发挥最大效力,就必须在队伍自身建设上多下功夫、多投入.科学化、学习型、专职性的工作队伍不仅体现了党的先进性,而且有利于党务工作者的再教育、再培养.
党务工作者作为队伍建设的主力军,正确认识、提高自我,实现自我追求是促进工作进步的需要,更是提高队伍素质的需要.党务工作者要善于利用学习、工作、培训等机会,提高能力、挖掘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3.1.1 深入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的产物,在开展党务工作中要坚持以它为核心进行科学规划、科学用人、科学做事,营造良好成长环境,尊重工作者,用科学政策来发展和建设队伍.3.1.2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党务工作队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反映了我们党一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政治传统……①”高校要建设学习型的队伍,定期组织或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业务水平及工作能力;高校要建设服务型的队伍,党务工作要和其他工作相互配合,同时也是为其他工作服务的,只有把党务工作做好,提高全校师生的政治觉悟,学校发展将会更快速;高校要建设创新型的队伍,既要保留传统中的精华,又要勇于创新,坚持优选的人才原则和弹性机制.
3.2.1 依法健全制度与反对腐败
健全人事选拔制度.对于党务工作者的招聘、选拔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民主的原则,做到“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②”,确保应聘者在良性竞争中发挥优势,为队伍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提高队伍战斗力.
严格干部人事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③”.干部作为队伍的领导者,他们对党性的觉悟程度直接影响着队伍建设的方向.严格干部人事制度,就是要干部们严格自我的言行举止,对工作严谨、深刻,只有领导干部带头约束好自我,普通工作者也能鞭策自己.队伍建设要优化领导班子,选拔高学历、高素质、能力高的人来担任要职,可以从基层培养和选拔,也可以从社会引进.队伍建设要优化结构,拓宽人才选拔渠道,重视培养年轻骨干,鼓励他们多到基层锻炼,对于离退休人员要做好安抚工作,实现队伍内部老、中、青工作者的和谐发展.
依法廉政建设,反对腐败.即使极少数党务工作者不是党员,但也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各种责、权、利的关系.领导干部要严纪守法、实事求是、依法办事,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廉政、廉洁教育,反对腐败,务必要“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④”.
3.2.2 完善队伍机制与疏导消极情绪
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党的规章制度的实施需要依托党内监督来实现,通过全校师生对工作、权力、财物的共同监督来规范机制以及在充足资金下工作的有效运转.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物质待遇.许多工作者转岗的原因之一就是待遇差,提高其待遇,使我们“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⑤”.同时,制定岗位职责、落实工作进度、赏罚分明,促进队伍长足发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⑥”.党务工作需要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树立科学人才发展观,尊重人才,尊重其创造力,不断突破,取得成就.
强化基层党支部建设.高校中,基层党支部主要是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作为师生中的先进代表,提高其道德修养,使其懂得自尊、自爱、自省、自强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在每一学期都会发展一批师生党员(包括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无论是否入党,每一位有志愿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都应该严格以党员标准来规范自我,认识到入党的神圣性、光荣性、责任感.此外,基层党支部在日常也应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活动,加强党员间的沟通,打开校门,多与其他高校或社会群体互动.
关注学生党支部的情绪疏导工作.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面对学习、就业等压力,通常易产生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矛盾,既可在学生党员中开展情绪疏导活动,也可通过学生党员去帮助其他有不良情绪倾向的学生.
3.2.3 坚定信念,勿忘提高专业性和职业化
坚定信念、坚持工作追求.即使党务工作繁重,党务工作者务必要坚定信念,坚定自身对党的事业的追求,本着一心为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做好本职工作.随着社会发展,党务工作越来越被重视,党务工作者的一言一行也越来越受关注,而建设好队伍更是每一位党务工作者的职责.
注重团队学习,提高专业性、职业化素质.高校要注重党务工作者的学习需求,激发其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质量,通过实践培养职业化素质,同时要注重交流,发挥队伍的集体力量和智慧.
注 释:
①③⑤习近平等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2.178,191,88.
②⑥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53.
④张荣臣.入党培训教材(2013版)[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213.
〔1〕唐定桂.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现状及加强建设的对策[J].湖南大学邵阳分校学报,1991(2).
〔2〕赵君,熊英.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问题探析与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
〔3〕杜红荣,刘建德.高校党务工作干部队伍专职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8).
〔4〕程远.高校党务工作机制创新之道[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1(5).
〔5〕刘燚,任世强.高校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探索[J].文学教育(学术沙龙),2011(12).
〔6〕沈备娟.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队伍建设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