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西创新型人才发展环境的调查与思考

2014-03-29 10:50甘根华江智萍
地方治理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载体人才环境

甘根华,江智萍

(1.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2.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江西 南昌 330088)

关于江西创新型人才发展环境的调查与思考

甘根华1,江智萍2

(1.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2.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江西 南昌 330088)

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已经深入人心。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江西必须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决心和勇气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创新型人才是人才中的“精英”,创新型人才成长得好不好,直接决定着人才强省战略能否顺利实施。从剖析江西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的现状入手,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地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人才队伍;创新性人才;江西

我国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发展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在此背景下,各省纷纷提出了人才强省战略。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创新型人才对江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近年来,我省创新型人才建设工作成效如何?笔者通过到江西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等单位调研和向各类人才发放调查问卷,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江西省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等仍不能满足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切实加以改进。

一、江西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的现状

近年来,江西省的经济工作和其他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才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同广大中西部地区一样,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人才环境也相形见绌。可以说,江西省的人才环境是处于一系列矛盾状态之中,这种矛盾一方面决定着全省上下求才若渴,广大人才的成长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全省国家专利申请和获得数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存在着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积压浪费与大量流失并存的现象。

1.在人才的物质环境方面,存在着经济不断发展、生活不断改善与条件艰苦、经济落后、财政困难的矛盾。十多年来,江西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各方面工作亦处于不断改善之中,人民的生活水平亦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在交通、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江西经济今后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省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省挤出部分财力来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人才的物质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从笔者调查的情况看,知识分子对这一点是基本认同的。但江西省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运行质量低,效益不高,财政比较困难,全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同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就更大。因而,稳住人才的物质条件较差。

2.在人才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同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使用不得当的矛盾。近几年来,江西省在人才管理机制方面进行了不少改革,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人才管理方面的办法和措施。特别是在人才开发交流服务方面,江西省走在全国的前面,目前有省级人才流动服务机构1个、市级人才流动服务机构11个、县(市、区)级人才流动服务机构84个,这些机构在人才的流动、介绍、配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省在人才管理和流动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据估计,目前人才流动率仅为2-3%,而要求流动的科技人才约为30%。一些地区和单位为了留住人才,采取了诸如限定工作年限,交纳培训、调动费用,夫妻双方限期调离,扣留人事档案,不办行政关系等措施加以限制。这样做,只是阻止人才流失的权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在人才资源配置上,存在着优化配置和人才资源浪费的矛盾。近几年来,我省在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方面有一定进展,首先,大专院校按市场需要关停并转了一些长线专业,新增扩招了社会上急需的短线专业人才,大大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为人尽其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次,大力开展职业介绍活动,把人才推向市场,让人才在市场中优化组合,取得最佳配置效率。但也应当看到,不论是人才资源的时间配置、空间配置、层次配置,还是人才与岗位、人才与生产资料、人才与环境等方面的配置,都存在着不够科学、不够合理的问题。在全省专业技术人员当中,教育、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占的人数较多,工程、农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长线专业人才多,急需发展的资源开发和基础工业及小微企业相对来说人才缺口很大。江西省中青年人才断档现象严重,加上这几年中青年人才的大量外流,江西省优秀中青年人才数量锐减,令人担忧。

4.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加大智力培养力度与接受继续教育少的矛盾。继续教育是人才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克服知识老化的唯一选择,也是各类人才本身的迫切要求。随着江西省经济的发展,普遍加大了继续教育的力度,专业人才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逐年增多,经费和条件不断得到改善,这一切都为人才的自我教育、继续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要看到,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与人们的认识之间尚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一些单位和部门对继续教育工作的内容和重要性认识不够,所进行的一些继续教育工作还不能适应新的、充满活力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继续教育工作所需的经费、基地等必要的物质条件与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5.在生活待遇上,存在着收入逐年有所增加与工资待遇偏低并存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增长,江西省专业人才的收入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特别是在重奖专业人员方面产生了比较好的示范效果。但由于经济实力所限,工资收入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另外,在分配上对人才的倾斜度较小,有的单位囿于旧的观念,求稳怕乱,仍在搞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一些优惠措施不敢大胆推行,使其创造的经济效益不能和收入相对应,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6.在人才的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着宽松和苛求并存的矛盾。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的增强,人才成长的环境较以往要宽松得多,专业意识强了,人际关系观念薄了,“政治压倒一切”意识淡了,一种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人际环境正在逐步形成。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人际关系不够宽松的方面,有的单位人才竞争意识不强,对本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能放手大胆使用,却大谈招揽人才,结果出现了“招来了女婿气走儿”的现象。

二、优化江西创新型人才发展环境的对策

(一)在创新科学有效、求真务实的观念环境上力求新突破。

观念是一切行动的先导。一个地方人才发展环境的优劣,往往最直接地体现在人们对人才的认识和党委政府对人才的看法上。因此,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首要的是在观念上力求新突破。

1.努力形成既“重物”更“重人”的观念。实际工作中,见物不见人、重物甚于重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舍得投巨资引项目,却舍不得出重金招人才;有的舍得花气力建大楼,却舍不得费心血育大师。发展以人才为本,振兴以人才为基。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2.努力形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突破了时间、空间的概念,完全可以不改变人的住地,就可以变“人才流动”为“知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因此,我们一定要有更加广阔的胸襟和开放的视野,不唯身份引进人才,不拘形式借用人才,不求所有使用人才。

3.努力形成“体制内”和“体制外”并重的观念。随着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大量人才开始进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对于这部分人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使体制外人才能够像体制内人才一样,同享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4.努力形成重“管理”更重“服务”的观念。当前有些地方为了防止人才外流,实施所谓人才“保护政策”,千方百计“管住人才”,看似“留”住了人,其实“留”不住心。要坚决破除“管”字当头的思想,把工作重点更多放到搞好服务上,通过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去感召和凝聚各类人才。

5.努力形成重“待遇留人”更重“事业和环境留人”的观念。优秀人才都是想干事业的,最怕的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一切有志之士提供了施展才干、实现人生抱负的广阔舞台。我们要支持创新、鼓励创新、宣传创新,真正使各类优秀人才充满实现自我抱负的快乐感、贡献社会的自豪感和得到认可的荣誉感,使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造才智充分涌流。

(二)鼓励科技创新、创业,支持创新、创业人才载体建设。

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氛围和高起点的创新、创业人才载体,可以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因此,江西省应鼓励科技创新、创业,支持创新、创业人才载体建设。

首先,制定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创新、创业人才载体建设列入政府重点工作,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借鉴成功经验,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实际基础出发,制定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从人、财、物等方面努力为创新、创业人才载体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次,分类指导,建设多种类、多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载体。一方面,要在高校科技园区、特色科技产业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各类园区开发建设基础上鼓励设立创新、创业人才特区,在宏观政策上予以倾斜。在园区完善各种服务设施,严格把关,保证进入园区经营的企业或学校的质量,最终在园区建一个在满足人才需要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毫不逊色的“人才资源小高地”。另一方面,鼓励高校和企业共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等,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与产业化发展。

再次,落实创新、创业人才载体建设责任。建立创新、创业人才载体建设目标管理体系,把创新、创业人才载体建设重点项目落实到责任地区和单位,督促责任地区和单位定期汇报建设工作情况,并定期召开督查会议,对各地区、各单位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最后,典型示范,宣传推动。强化典型引导,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载体的宣传报道力度,及时总结和推广创新、创业人才载体建设的先进经验,让一切有利于科技创新、创业的思想观念充分活跃起来,使科技创新、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三)在构建面向社会、公平开放的人才服务环境上力求新突破。

服务环境是人才发展环境的窗口。一个地区最先展示给外界的,首先是人才市场、人才载体等服务窗口。因此,构建良好的人才服务环境,必须在这些硬件上下功夫,既展示一个地区良好的服务环境,更展示一个地区优越的人才形象。

1.大力发展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人才引进的最好方式是在竞争中引进,在竞争中提高素质,在竞争中激发活力。这就要培育发展人才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使人才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要把人才市场作为人才引进的重要途径,按照市场规律进行人才的优化配置和调节,把人才的引进、就业、流动、失业等环节纳入人才市场的体系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要减少政府行政干预行为,推动人才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进入市场,通过有偿使用、平等协商、利益引导、市场定位、政府指导,使人才的流动合理化、有序化。要加强人才市场的数量和质量建设,把对人才的服务作为考量一个人才市场的根本指标,努力培育出优质人才市场。

2.努力做大人才载体,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人才与经济是呈正向发展的,产业的集聚往往会带来人才的集聚,人才的集聚又会带来产业更大规模的集聚。因此,要紧密结合经济、产业、项目进行人才载体建设,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增强对人才的吸储能力。要逐步形成以各大企业、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人才载体容量较大单位为核心的人才集聚地,不断增强地区对人才的集聚能力,吸引人才前来工作,形成一定规模的集聚效应。要对重要的人才载体单位采取更加优惠和宽松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能力。

3.为人才构建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未来的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进程将会更加迅速,而伴随其中的风险也随之加大。这样,欲使人才能够安心投入工作,就必须为他们建立健全的福利保障体系,使他们摆脱后顾之忧。据江西省有关部门的调查,当问到“假如重新择业,你会选择哪种职业”时,大部分人首先选择“党政机关”。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人才对于福利保障的需求,这种需求应通过完善福利保障体系来解决。政府要加大投入,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合理引导人才使用主体加大人才的养老保险投入,从而构建起健全的福利保障体系。要出台相关政策,为被引进人才的家属就业与子女就学提供“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好家属就业与子女就学问题。

4.大力推进名牌大学建设工程。名牌大学的建设,可以为地方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载体支撑。江西省名牌大学少,对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院士级人才的吸引力不够。为此,在推进名牌大学建设过程中,建议坚持“三名”举措。一要加强学科建设,培育“名科”。要结合自己的比较优势,利用自己的强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使强项更强、优势更优、长处更长,尤其是一些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应走注重内涵的道路,努力赶超国内先进水平,通过一个或几个学科(专业)的重点突破,辐射、带动更多的学科(专业)形成崛起之势。二要加强人才高地建设,努力铸造“名师”。要坚持自我培养与引进人才并重,包括柔性引进院士,形成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队伍。要为优秀人才卸包袱、压担子、找项目、搭舞台、提待遇,精心打造“名师”,使一批有潜质的博士、教授脱颖而出。三要突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名生”。要在制度建设和强化管理的层面上不断改革,努力构建“知识创新体系”、“考核创新体系”、“管理创新体系”、“学风创新体系”,改变目前以管理、以制度为本的现状,做到以人为本,积极推行和完善学分制,设立“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科研发明,鼓励学生冒尖、求异,培育学术自由平等的风气。同时,要树立国际视野,拓展办学空间,推进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在为地方经济服务中壮大名牌大学实力。

(四)在形成激励创新、支持创业、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上力求新突破。

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内是一种激励,对外是一种引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尽管属于地域文化建设的内容,但需要我们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通过文化的感染力达到吸引人才、感化人才的目的,从而让人才踊跃而至,前来发挥聪明才智。

1.努力营造平等的人文环境。要通过宣传引导,全力营造平等的人才文化环境。不管什么身份,凡是为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都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支持国内外各种组织和个人设立专门人才奖项,定期评选表彰一批重才爱才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2.努力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在全省营造一种重人才、爱人才、用人才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坚持党政干部定向联系的制度,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对高层次人才要高看一格、厚爱一分。要大胆使用人才,不求全责备,既要看学历和资历,又要重业绩和能力。要大力培育创新文化,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关心和爱护在创新中受挫的人才。要支持人才专心于原创性研究,帮助他们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

3.增加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增加投入,是优化人才环境的重中之重。要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用于资助和扶持引进人才。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一是解决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特殊问题,如给予安家补贴、工资外津贴等。例如,可以在南昌市昌南、昌北两区各建立一个人才小区,让各类人才安居乐业。二是用于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使引进的人才能够得到继续提升的机会。三是引进优秀拔尖人才从事科学项目研究的科研经费,对引进的各类人才分档次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四是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作出突出贡献的进行奖励。要采取政府拨款为引导,企业出资为主体,社会多元化投入等形式,建立政府、社会、单位、个人相结合的人才投资新模式,出台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投资回报政策,解决人才投资动力机制问题。

责任编辑刘云华

C961

A

1008-6463(2014)02-0040-05

2014-02-28

江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对江西创新型人才发展环境的研究”(2005RK22)。

甘根华(1968-),男,江西丰城人,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干部培训一处处长,研究方向为哲学;江智萍(1973-),男,江西上高人,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载体人才环境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人才云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