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冠连的治学境界

2014-03-29 07:34王初明
当代外语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做学问语言学学者

王初明

钱冠连教授和我在同一研究中心工作,共事整十年。在这十年间,他治学的境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常使我反思如何在做学问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反思缘何当今博士虽多却少有学术大成者。

1999年末,学校让我牵头筹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为了提升语言学研究在国内同行中的竞争力,原有的语言研究所需要重组,科研队伍需要整合。此时正值钱老师法定退休年龄,按常规,他将享受退休生活。然而,组建重点研究基地最迫切需要高端科研人才主持重大课题,并产出“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而这样的人才在外语教师中并不多见。钱老师多年潜心钻研,喜欢“舞文弄墨”,思维十分活跃,发表了不少论著,到研究中心来工作最合适不过,学校欣然将他圈入专职研究员名单。就是这样一个当初并不特别惹眼的决定,却给我们研究中心带来了一个惊喜,也为他的学术生涯带来了一个拐点,助他将自己的研究兴趣与事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接下来的十年铺就了一条上升的学术通道。他需要事业发展的平台,重点研究基地需要学者完成国家课题。当个人的研究兴趣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的时候,人的潜力便能得到极大的释放。

在重点研究基地里,钱老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拓荒种地,默默耕耘,铆足了劲做研究,有一年竟发表论文逾10篇。几年下来,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不仅产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还培养了一批博士生,活跃在高校学术圈里,延续了他的学术生命。

记不起是哪位学者说过这样的话:你若想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那就开一门新课或写一本专著。这话在钱老师身上应验了。在我国的学术圈里,钱老师因西方语言哲学研究而扬名。在我看来,他在这一领域的成就缘于为博士生们开设的西方语言哲学课。他原本便对思辨性的学问极有兴趣,接下开课的教学任务后,就更加如鱼得水,酣畅地享受着研究的乐趣。他大量阅读,思考质疑,撰写讲义,整理心得,硬是凭借终生练就的那股自学韧劲,把这门学问做得有声有色,专著一部接一部地出版,论文一篇接一篇地发表,将西语哲学打造成了我们研究中心里一个令人瞩目的研究方向。他的成果对我国当今这一领域的研究产生了影响,在《外语学刊》上发表的系列论文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他担任我国西语哲学研究会的首任会长,为推动我国此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引领性贡献。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初学校按规定让他退休,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呢?人才不是被埋没了么?还会有我们的西语哲研究方向么?真为当初的决定感到庆幸啊!

钱老师之所以有此成就,是跟他做学问的思想境界分不开的。他视原创性为做学问第一原则,并努力付诸实施。在我国的外国语言学界,出于学科发展的需要,常见学者们借助外语优势,大量发表以介绍性内容为主的学术文章,于是逐渐习惯于“拿来主义”。好一些的,其成果还会往前走一步,在引进的同时能够结合我国的实际,将国外的理论应用到我国的相关领域,解决国内问题。这样的局面一直在持续着,尽管这不是什么坏事,甚至还有必要,但毕竟也有不足,那就是对构建新理论贡献不大,创新多由外国学者去完成,我们拾人牙慧。无自己的创新成果,拿什么去与国际同行对话呢?偏重引进介绍的局面终归是要打破的,这是学术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钱老师很早就意识到这点,并为研究原创性的必要性鼓而呼,且尽力践行。他写的每一篇文章,每一部专著,总不忘创新。对我国从事外国语言学的学者来说,增强创新意识可谓思想认识的解放。时至今日,追求学术创新的风气已在我们研究中心形成,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不断增加,验证了钱老师较早提及的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只有创新,科研才有光明的前途,水平才有质的飞跃。

记得在2004年,为了宣传科研要创新的观点,他发起一次公开的学术“脱口秀”,邀我参加,就语言学研究如何创新发表看法,会场坐满了研究生和一些教师。讨论由他主持和点拨,引发思考。在对话过程中,我提到做科研要以我为主的重要性,认为“以我为主”是创新的源头,其对立面是“以他为主”,典型表现是引进和介绍,跟在别人后面跑,赶超十分困难。而要做到“以我为主”,以研究问题为导向是必须的,围绕自己的研究问题读书、思考、观察、求解,归纳和演绎方法并用,特别是要善于通过演绎方式,大胆提出假设,再通过实证研究加以验证。毕竟,实证是有限的,想象力却是无限的。知识生产的本质就是创新。钱老师为创新而强烈呼吁,实则是抓住了科研的本质。当然,产品流通也有其价值和必要,但人类却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流通和传授上,知识必须先有创造,而后才有流通,惟有创新才能促进社会进步。有人认为,前人生产的知识足以用于流通,使得教师们不需要生产知识也能生存。殊不知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其首要任务应是培养能够生产知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人才,不能创新便丧失了学校存在的价值。身为大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专职研究员,钱老师之所以受到同行们的关注,就在于他做学问永不忘生产知识,也生产了新知识。他致力于想别人未想过的事,说别人未说过的话,写别人未写过的文。他撰写的四本大部头专著,每一本书都修改过数十次,无一重复前人,努力做一位生产知识的先进工作者,足见其创新意识的强烈。

在我们研究中心,钱老师是未读过博士而当上博导并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学者。他真正步入做学问轨道的黄金时段是文革之后,但他对学问始终不离不弃,一有机会,潜力和才能便迸发出来。学术前辈王宗炎先生在评价李筱菊教授时曾称她“是桃树就得开花”。我想,这样的评语同样适用于钱老师。他身上突显的特质说明了他的学术成就并非偶然:生活有目标,事业心重,使命感强,执着追求,矢志不渝,踏实认真,锲而不舍,不断攀登,永不满足。这些个人的内在特征铸就了他治学的精神境界。当今博士生众多,做研究的外部条件远比钱老师年轻时期的优越,而超出其成就者却不多见,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思想认识尚未达到钱老做学问的那种境界。

猜你喜欢
做学问语言学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写散文从做学问开始
做学问与搞创作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学者介绍
社会语言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