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思考
——德国双重教育体系之镜鉴

2014-03-29 06:20顾莹
池州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德国体系职业

顾莹

(南京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关于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思考
——德国双重教育体系之镜鉴

顾莹

(南京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面临严峻形势,大学生就业难,经济发展形势、维护社会稳定和根除教育弊端等均要求高等教育体系改革。学习借鉴德国双重教育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优化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高等教育体系改革;德国双重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所有领域、所有层次、所有范畴、所有要素的相互关联、相互照应、相互协同的改革”[1],但仅寄希望于“在对过去、现在、未来有一个全面认识和透彻领悟的基础上,抓住大纲大本,兼顾枝末,进行系统的设计,完备的规划”[2]是不够的。面对长期的历史积弊、复杂的利益纠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找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环节,扎扎实实推进。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龙头,只有深化高等教育体系改革,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满足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盼和向往。

1 高等教育体系改革面临严峻形势

1.1 大学生就业难倒逼高等教育体系改革

2013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年。根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的调查数据,截至2013年4月底,在即将毕业的这届大学生中,只有35%找到了工作。研究生的情况更糟,签了就业协议的只占26%[3]。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程度远甚于往年。随着毕业生人数上升导致的供给增加,以及经济形势不佳导致的社会需求减少,大学生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当读大学不能为就业增添底气,反而变得“高不成,低不就”时,高中生选择弃考渐成规模。教育部门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高考的弃考率在10%左右。据此测算,2013年全国有近百万高三学生弃考[4]。一些高中生弃考、大学生就业难,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高等教育体系内在的结构性弊端难逃其责。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市场上需要大量的大专、中专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蓝领技术工人。可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大专甚至好一点的中专都升格为本科,大专、中专几乎沦为鸡肋。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倒置使大学的角色越发尴尬起来[5]。一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四处碰壁,高等教育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趋于加剧。

1.2 经济发展形势迫切要求加快高等教育体系改革

中国经济增长率在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经济转型成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途径。中国依靠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积累的实体经济的优势,制造业产值已占世界比重的1/5,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受冲击较小,实体经济比较坚实是重要原因。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一国之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最根本体现。实业之于解决危机问题的重要性已重新成为共识,重视实体经济已成全球大势[6]。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呼唤大批产业工人,急需大批具备高级技术的实用型人才。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应届大学生知识陈旧脱节、工作上手慢、适应能力低,创新能力差。国内大学生上岗适应期一般在1至1.5年,之后才能独立完成工作,发达国家大学生只需2至3个月,我们是人家的六倍[7]。在反思中国经济增长率放慢、如何发展实体经济等问题时,我们必须回归重视培养人力资本、改善劳动力质量这个陈旧而又现实的话题。

1.3 维护社会稳定迫切要求深化高等教育体系改革

1999 年开始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当时的9.8%快速上升到2002年的15%,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1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先后超过了俄罗斯、印度和美国,居世界第一位[8]。随着大学生失业人群的增加,在工地打工或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大学生农民工”逐年增多。他们具有较高学历,却干着与农民工无异的工作,领着微薄的薪水,丝毫没显示出高学历优势。这个群体或将成为对社会充满抱怨和不满的“愤青”新势力[9]。随着学历通胀进一步加剧,高学历失业年轻人越来越多,出现“赖校族”、“啃老族”,他们基本没有社保缴款,社会安全网越来越不可靠。大学生高失业率不仅意味着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还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出生率下降、群体性事件等严重社会问题。

1.4 根除教育弊端亟须推进高等教育体系改革

有学者指出,当代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无根性和封闭性。无根性表现在教育不是培养现代公民,增进知识和技能、理智和判断力,而是纯粹应试的,应试的目标是进入大学和留洋。这种无根的教育不但导致中国教育不能独立,而且使得一个个体靠教育获得的东西是无法用来谋生的,服务社会的,对个人无用,对社区无用。封闭性表现在教育体制条块分割,对社会开放不够,教育体系内部封闭严重[2]。推进高等教育体系改革,就是要培养有文明教养和谋生技能的人才,传递道德文化,增进人民福祉,解决无根性问题。推进高等教育体系改革,就是要推动高等教育正向开放运行,运用知识科技为经济和企业发展提供动力,在道德上引领社会、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为民为国服务,解决封闭性问题。

2 德国双重教育体系对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之借鉴意义

2.1 德国双重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

德国双重教育体系,就是指一方面接受职业教育的年轻人要在职业教育企业或跨企业的培训机构里学习相应职业的实践性知识和培养从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在公立职业学校接受普通文化教育和职业专业理论教育[10]。德国双重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为所有年轻人提供了一条在普通教育系统内学校的进阶之路,不论他们是否取得了学校文凭。这一过程在职业学校和公司里完成,通常需要三年。学员和公司之间会签订一份关于培训的民事法律合同,来保证学员受到一个政府承认的职位的培训,并在此期间得到基于共同协议的劳动报酬。这个体系最大的优势在于,正在建立的培训地点和概念的双重性原则,就是公司里的实践训练和在职业学校里的理论学习相结合。同时具备全面的理论知识与受过业务相关的实践训练是前提,也是实现职业社会化最理想的途径。培训地点和概念的双重性最后成为实施双重体系的国家年轻人失业率相对较低的原因。学校的理论教育和公司的岗位训练相结合,是双重体系的基本原则[11]。德国双重教育体系确立了企业和学校合作的双元制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授方面形成了科学教学范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

2.2 德国双重教育体系的显著成效

一是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在德国,每年约计60万年轻人开始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约占同龄人数的三分之二[12]。年轻一代普遍能够掌握德国范围内相对通行的职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强,文化归属感好,自我认同度高。二是成就德国经济奇迹,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二战后德国经济实现腾飞,制造业品牌享誉世界。德国始终保持实体经济的独特优势以及“德国制造”的高质量,成为欧洲经济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困境的主要力量。作为经济强国、科技强国,德国拥有一个完整而强大的双重教育体系作为人才、智力基础。三是失业率较低,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2013年就业展望报告》显示,除德国外,多数欧元区成员国失业率继续保持在高位,其中法国达到11.6%,意大利达到12.5%,希腊和西班牙则接近28%。25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率,更是远高于平均水平,在欧元区和欧盟分别攀升至23.8%和23%。在希腊,这一比例高达59.2%;在西班牙,这一数字是56.5%[13]。德国情况与多数欧元区成员国形成鲜明对比,再次印证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与一个强大的国家互生共长,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国家长盛不衰的有力保障。

2.3 德国双重教育体系的借鉴意义

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球化、融资与固定资本的轻松流动,以及技术进步都日益把合格的人力资本变为关键的比较优势。同时,作为技术进步的一个结果,最有利可图的和持久的竞争力是依靠提高质量和增值实现的,而不是缩减成本[14]。合格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在决定个体劳动力的市场前景和普遍的生活机会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在保证人力资源供应和国民经济的潜在表现和竞争力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15]。德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推行职业准备教育、职业初级教育、职业进修教育以及职业改行教育,为德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二是注重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如果说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那么制造这些秘密武器的是德国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而促进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理论基础——职业教育学的发展、改革与创新的,则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10]。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德语文化圈国家都将职业教育学作为大学的一门独立学科,集中了大批专家学者专门从事职业教育学研究,建立了众多高层次研究机构,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师资,在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职业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和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出色的职业教育科研成果。三是形成双重教育体系的科学运行机制。德国职业学校根据各州制定《框架教学计划》组织理论性教学,企业教育机构根据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条例》设计实施实践性教学。职业学校和企业教育机构的教学,在时间上相互协调,在内容上相互补充。《框架教学计划》和《职业教育条例》协调一致,形成了双重教育体系的科学运行机制。四是突出职业法律体系建设。1938年《帝国学校义务教育法》在全德国范围内第一次从法律上确立了企业和学校合作的双重教育体系。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的法律基础,堪称是西方国家中最严密的和最详细的职业教育法规[15]。2005年德国颁布实施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将1969年的《联邦职业教育法》和1981年的职业教育配套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合并并加以修订,成为德国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纲领[10]。五是政府持续增加投入。德国从职业教育机构与教育人员资质、特殊人群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组织监督、职业教育研究、规划与统计、职业教育理念宣传普及等各方面,持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为双重教育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3 优化结构是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表现为规模的扩大、质量的提升、结构的优化、效益的提高、公平的实现以及上述多个指标结合所表现出的综合效益的提高[8]。优化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有力措施。

3.1 坚持统筹兼顾,优化高等教育体系宏观结构

从宏观结构层面优化高等教育体系,必须全面把握、统筹处理,加强分析研判,注重顶层设计,特别要学习借鉴德国在法律层面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宏观结构包括高等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和布局结构等。优化层次结构,主要是合理确定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范围、比例、规模。《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2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4%,初次就业率仅次于“985”院校;56%的毕业生3年内有过职位晋升,略高于本科毕业生职位晋升的比例(52%)[16]。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鉴于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现实情况,应当把高等职业教育优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拓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空间,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和比例,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努力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当前,我们要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职业培训体系。要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鼓励金融机构通过贷款、市场融资、租赁等方式支持职业院校发展[17]。优化科类结构,要面向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坚持动态适应原则、适度超前原则、非均衡原则和协调发展原则,创建科学合理的学科组织形式与多元融合的学科文化,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增强科类结构调整活力,科学制定专业目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实行非均衡扩招政策,实现高职教育科类结构的差异化。优化布局结构,主要是在东部、中部、西部合理布局高职院校,与国家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求相适应。2012年,全国1297所高职院校中,设置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的超过630所[16]。在区域布局上仍需进一步优化,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尤其是三线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需要。

3.2 坚持因地制宜,优化高等教育体系中观结构

中观结构主要是指各省区市的教育结构。各省区市要因地制宜,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统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江苏为例,要抓住外向型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这一契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广泛参与、公办职业教育与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加大对高职院校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加大高职院校师资培养力度,完善教师职务资格评聘办法,建设高素质、高技能教师队伍。借鉴德国做法,实行企业教育机构资格认证制度,推进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密切产学研合作,逐步形成企业承担实践教学、高校承担理论教学的职业教育体系。

3.3 坚持科学定位,优化高等教育体系微观结构

微观结构主要是指高等院校的内部结构。一要明确办学方向。各院校要科学定位、错位竞争,办出特色、优势互补,优化结构、集聚发展。加强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推动高等院校与地方融合发展。二要优化科研结构。把职业教育学作为大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建立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机构,对职业教育教学思想开展真正的、深入的、精细的科学研究。引进德国等国家先进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三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把学校工作重点、资源配置和制度导向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上来。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重点专业群、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打造品牌专业、品牌赛事。健全质量保障监控机构和运行机制,加强教学环节过程质量管理,吸收企业教育机构参加人才培养评价工作,形成多种形式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四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具有较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的教师,提升师资力量。要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完善企业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到院校兼职任教的相关办法措施。以职业院校为例,师资队伍要从重传授知识的理论型职教教师向重“双师型”教师转变[17]。改革教师指导学生制度,明确教授本科教学课时数量,健全学生评价教师制度,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防止简单以论文、项目数量评价教师。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努力把教师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培养学生上来,保证学生掌握实际技能和顺利就业。五要提升服务产业能力。增强院校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增强与先进产业的契合度、与企业教育机构的结合度、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加强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实现校企紧密合作,良性互动。六要加大宣传力度。坚决破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旧观念,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职业教育信誉,定期举办高水平技能赛事、论坛展会,表彰宣传先进典型,增强技术技能人才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崇尚技术技能人才的良好环境。

[1]吴康宁.理解“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1):36.

[2]叶赋桂.教育综合改革:扎根吾土,服务吾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1):15-18.

[3]美国时代周刊网站.中国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众多[N].参考消息,2013-7-8(15).

[4]徐敏.让弃考少一些无奈[N].解放日报,2013-6-17(3).

[5]谢宝富.弃考和就业难倒逼大学改革[N].环球时报,2013-6-13(15).

[6]钟声.重视实体经济竞争[N].人民日报,2013-7-15(5).

[7]陈斌.大学生揾工,咋就这么难[N].南方周末,2013-6-6(29).

[8]瞿振元.高等教育强国:本质、要素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3(3):22-23.

[9][韩]崔炯奎.中国陷入高学历泥潭[N].韩国中央日报,2013-5-6(6).

[10]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1][德]Alexandra Uhlz,Klaus Troltsch,Günter Walden.德国双重体系面临的挑战.[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12]Schelten A./Zedler R.:Aktuelle Tendenzen der dualen Berufsausbildung.06.10.2013.http://www.lrzmuenchen.de/scheltenpublikationen/htm/aktenberscheltenzedler2001.htm.

[13]马嘉.打开欧洲失业地图:硕士毕业5年没工作[N].扬子晚报,2013-7-18(B2).

[14]ILOCinterforDecentWorkandVocationalTraining.Montevideo: ILO Cinterfor.[EB/OL].(2013-03-05):http://www.cinterfor.org.uy/public/english/region/ampro/cinterfor/publ/sala/dec_work/index.htm.

[15]李昌芳,梁翠英.当今德国教育概览[M].郑州:河南出版社,1994:110.

[16]董洪亮.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达90.4%[N].人民日报,2013-7-17(13).

[17]辜胜阻,王敏,李睿.就业结构性矛盾下的教育改革与调整[J].教育研究,2013(5):18-19.

[责任编辑:束仁龙]

G640

A

1674-1104(2014)02-0131-04

10.13420/j.cnki.jczu.2014.02.034

2013-11-20

南京邮电大学校级课题(XC213004)。

顾莹(1982-),女,江苏南京人,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教学理论等。

猜你喜欢
德国体系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职业写作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我爱的职业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