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代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2014-03-29 04:30郑小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应用型学科人才

郑小能

(合肥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谈当代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郑小能

(合肥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应用型人才在当代社会要有相应的综合素质,其中创新意识、思想品质、文化修养、艺术感悟等方面尤为重要.本文着眼于社会需求,探寻这些要素与“应用”之间的必然联系,以促进人才观念的转变与提升,积极探索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应用型;就业;科学;人文;艺术

所谓应用型人才,就是人才的价值偏重在实践上.在社会转型期的普通高校,这种对学生培养的定位,有利于调整地域的人才结构比例、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高校自身的生存.然而伴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及知识更新频率的加快,各种各样的竞争矛盾日益加剧.所以,我们对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有与时俱进的认识.

现代的大学理念与传统的大学理念有所不同,大学的功能将由人才培养、科研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向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的三大职能转变,即知识的生产、知识的再生产、知识的应用.由此不难看出,现在的高校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接受以及在知识接受基础上的应用,而应该是在生产知识、再生产知识基础上的应用,或者说是一种顺时达变的应用.因此,“应用”的概念应该不是“常数”而是“变数”.这要求我们的“应用”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

应用型人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但我们不能把“有用”仅仅放在专业应用的层面上去认识,也就是说,专业能力要和其他能力融合在一起形成综合能力,才能真正的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比如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合作能力、自我发展能力、道德修养能力等都会对专业应用产生影响,可以说这些能力欠缺哪样都会使实际“应用”产生偏差.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即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辨证的看,就应该是“外化”与“内化”的谐调.就“外化”来说,自然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内化”而言,是使每个人心理更加健康,生活更加幸福.如果一个人仅仅只是具有较好的专业技能,而内心的“幸福指数”比较低,或者存在某些心理上的隐患,其在专业的应用及发展上肯定会遇到问题,甚至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近年来许多“高材生”的犯罪实例,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当今人才教育方式的反思.所以,高校在对“应用”的定位上,理应拔高层次,讲究科学、人文与艺术的融合,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谋略.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既不能降低人才的综合素质标准,又要使人才尽快地融入社会并将所学的“应用”服务于社会,为此,各高校的人才发展策略就必须看准现在、把握未来.

从目前中国的国情来看,不是人才过多,而是人才过于集中,具体表现为地域集中和专业集中.人才大部分都集中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大城市或所谓的热门专业,而不少发展中城市以及急需应用型人才的企业和单位,却迟迟招不到合适的人选;此外,社会上高、新、尖应用人才也十分匮乏.很显然,这是我们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出了问题.其实相对于研究型人才来说,应用型人才不宜过度集中于某一地域及某一专业,特别是新建的本科院校,在人才的培养上需要考虑另辟蹊径,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因此,我们需要对国家的宏观政策及社会的人才结构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以超前的眼光审视应用型人才的发展和就业前景,而不能等到问题的出现再来进行调整和补救.

应用型人才自身定位的关键是要放弃“精英情结”.何况现在中国的大学生数量之庞大、就业之困难也早已使所谓“精英”黯然失色.即便是应用型的大学生,其身价不如技工,甚至不如民工也时有所闻.这当然有其比较复杂的社会因素,但不少企业和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不高,认为他们没有工作经验,不能吃苦,缺乏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也是客观事实.表面看这似乎是大学生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某种错位,但从根源上看却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出了问题.

不能否认,应用型的大学生与技工相比,可能会“技不如人”;与民工相比,可能会“力不如人”;但我们之所以称之为“大学生”,理所当然就应该“高”出一筹.那么究竟“高”在什么地方?当然就是指综合文化素质.有了这一点,就会掌握住“应用”的可持续发展主动权,就会具有“应用”的开拓创新意识,就会具有顺应时代的自我提高“应用”的能力;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上面,就是“高”在对应用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具有相应的解决能力.然而这个重要因素,却往往在高校的长期人才培养理念中被忽视.高校学生的学非所长、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用非所专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所以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策略就应该是在面向社会、顺应发展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办出特色.“深入”就是高起点、高标准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浅出”就是降低就业门槛,鼓励和支持应用型人才向“发展中地区”和“发展中企业”流动.办出特色就是各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及培养模式、素质特点等方面有别于其他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及借鉴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创出本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品牌”,并且使这个“品牌”在某个地域产生影响,逐渐扩大.

从现在应用型高校的专业结构上看,走优势互补、综合探索之路未尝不可.这就是说,应该突破专业本身的“块状化”,形成专业拓展的“网络化”.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1 优势学科向非优势学科渗入

就是将能够体现学校特色、就业率高、发展势头好、能够突显学生应用能力的学科的“积极因素”渗入到其他学科中去.比如以工科为优势的高校,可以将理工学科的“科学思维”渗入到具有感性特色的学科(如文学、艺术学科之类)中去,从而弥补文科学生尤其是艺术类学生的思想偏激等缺陷.

从高校大量扩招的艺术类(确切说是带有“应用”性质的艺术设计类)学生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比较任性,难以管理等问题.这可以归咎于艺术高考之前的各式各样的偏离艺术本质的应试教育,但高校在收取了高额的艺术学费之后,是否想到了应对“纠偏”负起责任?再从艺术设计类的“应用性”来说,其本身就包含了诸多的科学与文化的要素,但这些要素在艺术类高考及高校的专业教学中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诸多的艺术设计、产品设计、规划设计等层次偏低或缺乏内涵.所以所谓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在社会竞争中不被看好或就业受挫也就在所难免了.

然而仅靠高校自身来解决类似问题也并非易事,因为教师本身也过于“专业化”.从深层次的意义上说,一个没有艺术素质的“理性”学科教师,无论如何也教不会艺术类学生应当如何“理性”;同理,一个没有科学素质的“感性”学科教师,也无论如何教不会学生应当如何“感性”;其中的奥秘皆因“情”与“理”只有在相互交融时才能被真正的“应用”.除此之外,有些高校的领导在教学管理上也过于“专业化”,当然这种管理方式用在传统的专业上会起作用,但以此来统领全局,要求不同专业遵循同一管理要求就明显不妥.比如文科、理科的管理就不应相同,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管理就更不能相同.总而言之,所谓“渗入”并非只是简单地“强加”,它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它应该是以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基础的.

上述问题的根源不仅出在高等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缺失,以及高中阶段的文、理、艺术的分科也是重要原因;但更深层次的是高考制度及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所以,高校理应积极地探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2 潜优势学科向优势学科渗入

上面所说的“优势学科”和“非优势学科”,只是就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重点相对而言.但如果把目光聚焦在人的发展与生命的本源上,所谓的“非优势学科”就会显现出巨大的潜在优势.如思品、心理、音乐、美术、美育等公共学科,在“应用型”的定位中,并非可有可无,这些学科或许会在更深的“核心部位”左右着学校“应用型”的品味.

在有些“应用型”特点明显的工科大学内,不难发现校园思想政治、业余文化生活的尴尬:各式海报招贴毫无艺术品位,不少学生语言表达方式生硬刻板,外语的水平远远超过了汉语的水平,不懂学习与娱乐的辨证统一,对政治漠不关心等等.事实上,任何一所高校都开设相应的思想政治及艺术文化类的课程,也会经常举办一些相关的活动,但总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并没有认识到“渗入”的涵义是潜移默化,而不是宣传鼓动;也没有意识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具有同一性.

所以出现很多计算机高手不会“设计”,不少“应用领域”缺乏想象与创新的窘境.是因为我们讲究“应用”却没有深究“目的”;只是借鉴“模式”但并没有创设相应的人文环境.“应用型”其实仅仅只是针对狭义的“工作”而言,但真正意义上的“工作”,既是工作,也是生活.

从“应用型”的功利性上看,应该是强调一技之长,但所有的一技之长都不是孤立的.我们提倡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发展并非是样样精通,而是要在博学中体会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发“合力”而集于一点,这样的“一技之长”才能经久不衰.

3 探求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客观世界的学科之间都或多或少的存有“共识”领域,如果我们用心开拓,就会很好地整合教育资源,合力构建出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当代社会,大学生的科学、人文与艺术的综合素养引起了人们的重点关注: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体现出人类根本的价值取向.综合类应用型高校具有良好的综合资源,但关键是要进行整合.硬件资源的整合比较简单,最重要的是软件资源尤其是教育理念的整合:如领导与领导、上级与下级、部门与部门、教学与行政、教师与教师以及教师、管理人员与学生的思想观念都未必统一,从而导致缺乏团队精神.而一个缺乏团队精神的大学,其所有的学科发展都是受局限的.只有在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才能去探究新的发展领域.

关于综合类应用型高校各学科之间的“共识”,从大的方面来说当然是“应用”.这就是说,凡应用性不强的理论学科应围绕学校的定位,应用人才培养、发展的具体情况而进行适当的教学调整.比如在政治学科、马哲理论中融入最新的社会发展、国家政策、民生热点等问题(尤其是要关注与学校发展关系密切的地域);而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中,其“共识”又当然是“更好的应用”.比如在机械学科,实验操作中融入艺术的元素,使学生同时能感受到节奏、韵律和视觉的冲击力,无疑会提高学生创新的兴致.再如旅游学科,其应用的领域几乎涵盖了各个学科,但在所开设的学科课程中,与旅游文化相关的“交叉部分”却需要我们重点研究.

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高校还需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而情理交融、优化机制应该是高校内部环境发展的一个基本策略.换句话说,就是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以和谐促发展.不但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而不是简单地执行长官意志或进行行政干预.从另一层意义上讲,这也是高校的人才管理水平的体现,如果“应用”的不好,应用型大学就无从谈起。

从目前许多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从来都不缺发展的“理念”,但人才的发展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理念”就能够解决的.我们在对“应用型”的思考中应注意其中人文的内涵.所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忽视“以人为本”,应当解决好“三个优化”的问题:

一是教师队伍的优化:即高校应当通过培训学习、交流互动、人才引进、人尽其用等方式提升教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育素质.尤其是促进教师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是激励机制的优化:即高校的用人制度、评审制度、奖惩制度、民主制度等互相交融,形成一个有效的、能够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三是学习氛围的优化:即高校应该在学术研究自觉化、教育管理人性化、校园环境艺术化等方面作出努力.尤其是营造尊重、关爱、和谐的人际关系.

总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研究科学、合理、规范的“显规则”,而且还需要发掘情感、道德、人性的“潜规则”.

〔1〕汪青松,曹长德.科学人文艺术融合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2〕薛焕玉,陈贵.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7.

〔3〕陈贵.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宝库[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4〕陶行知,等.生活教育文选[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G640

A

1673-260X(2014)08-0166-03

猜你喜欢
应用型学科人才
【学科新书导览】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