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论析

2014-03-29 04:18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文明

高 迪

(东北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论析

高 迪

(东北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出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之下,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发展的前提下,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大理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继承和发展,不仅有着重大理论意义,更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不断提高认识和提升执政能力水平的前提下得出的结论。这是中国发展的科学选择,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倡导,是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根据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经验提出来的。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其后,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十七届五中全会、十八大都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措施。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该文明理论的前提是认识和尊重自然,在尊重和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从事人类活动,其宗旨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消费模式由高能耗向低碳环保转变。

依照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以及战略部署,我们可以在把握和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化、系统化路程中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界定为:以尊重自然、把握自然规律的理念为指导,着力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以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它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相联系,包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等理念。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蕴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情况,提出了新要求,充实了新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在他的自然观中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主要体现在人类的产生和人类的发展两个方面。

第一,从人类产生的角度上来说。马克思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离开自然界,人类将无法生存。

第二,从人类的发展的角度来说,自然界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无论是人类生存的环境,还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自然界提供的物质基础,自从人类出现以后,人类就被深深打上了自然的烙印,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就是“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创造不了任何东西”,“历史可以从两方面考察:自然史和人类史,但它们是不能分割的,只要人类存在,它们就是互相制约的”。

马克思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原因归结为资本主义制度,他认为这是人与自然矛盾产生的社会根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只有共产党才能够实现。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显然具有不能否认的系统性,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说,他认为社会物质决定社会意识,这里的社会物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而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我们不难理解,这里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本身也就包含了自然界及其提供的物质条件。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类能够通过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来改造客观世界,当然包括了自然界,正确运用规律能够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反之,如果违背了规律,则会受到客观世界的惩罚。可以这样说,在这一层面上,我们能够发现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根基所在,即马克思主义当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阐述与总结。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阐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的基础上,认为人类应该正确利用规律,从而促进客观世界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根源来自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根源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当今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是不争的事实,植被破坏、资源浪费、空气污染等现象是对人类没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控诉。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应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尊重并且把握自然规律,按照客观规律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是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实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实现的从征服自然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转变,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继承与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1.在理论宣传上,着重于培养公民的保护环境意识

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着重于帮助公民树立正确的观念,正视生态环境恶化的客观现实,树立珍爱自然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从而积极地保护生态。

2.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人类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经历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到如今的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以往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人类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甚至是采取一味索取和掠夺性开发的方式来获得短期的经济效益。当前气候条件的恶化以及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现状正是这种破坏自然之后的恶劣后果。传统的偏重单纯经济增长的意识导致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失衡的情况的出现,因此科学发展观着力于改造人与自然关系,这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其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3.在消费观念上,倡导生态消费、绿色消费

传统的消费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这样单向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以追求物质享受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这不仅使高能耗、高消费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生活垃圾与日俱增。在得不到循环利用的条件下,污染加重、环境破坏、能源短缺现象频频出现。而生态文明的消费观念则是生态消费、文明消费,可以概括地总结为可持续消费。消费需求的急剧膨胀,导致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情况的出现,因此倡导可持续消费,就是要注重消费质量,在既满足自己消费需求又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消费,实现消费的文明化、科学化。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013-12-19

高 迪(1983-),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助教,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管理研究。

A81

A

2095-7602(2014)03-0023-02

猜你喜欢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文明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