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华, 王 双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076)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体验式教育模式构建探析
陈 华, 王 双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076)
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是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重要途径.开展学生党员体验式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党性、确保党员发展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体验式教育模式的内涵和高校党员体验式教育的目标,深入地探析了高校学生党员开展实践体验式教育的必要性以及体验式教育的构建.
高校学生党员;体验式教育模式;构建
党性修养也是党性锻炼,是指共产党员需要不断的提高无产阶级的意识,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党员的头脑,促使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组织纪律等方面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比较薄弱,需要采取措施就加强.在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中采用体验式教育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通过有目的的创设党性教育的情景,激发大学生党员的情感,提高学生党员的修养.
“体验式”教育培育模式来源于体验学习,体验是亲身经历,形成经验的过程.体验学习是以学生的经验增长为中心,把学习和学生的兴趣愿望结合起来.“体验式”教育模式是以培养党员的独立学习为目标,进而营造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党员在组织生活中充分的了解党史、国情,促使大学生党员在体验中达到升华和完善的过程.体验式的教育具有下列的特征:通过体验和内省,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大学生党员理论水平比较低,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觉悟.在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中,需要采用体验式的教育模式进行前人优秀成果的学习,创设情景进行教育,启发学生党员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感悟力,促使大学生党员构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主张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者的主体性,采用创设情景、参观实践、小组讨论等方式,这样才能够调动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党员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确保达到意识和行为、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体验式的教育模式注重实践,改变了集中学习、统一教育的方式,利用各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促使大学生党员在教育中得到精神的升华,这样可以抵制各种诱惑,正确的奠定人生的目标.
在高校党员采用体验式的教育,首先培养团队成员的配合度,帮助学生明确个人的发展目标,进一步的提升团队凝结力.通过高校党员培训项目的建设,充分的利用专业的优势进行资源的整合,充分的挖掘红色的资源,确保建立优质的党员实践基地.通过抓好大学生党员骨干、专业的学习以及科技创新、文娱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优秀大学生,为周围的同学树立榜样,从而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大学生党员通过体验式的教育方式,加强引导、科学的规划、分布实施,有计划地培养党员,充分的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增强自我教育.在党员体验式的教育中,加强马克思基本理论的知识的学习,组织党员积极的参加各类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的加深马克思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
3.1 开展实践体验式教学是学生党员提高认识、坚定信念的重要措施
当前的大学生党员大多数是90后,他们既拥有活跃的思想,善于接受新事物,但是却存在着全局意识不足、思想容易片面化,他们渴望用新知识指导实践活动,而又存在实践能力不强的特点,他们充满激情,但是意志力却相对的薄弱.基于这些,在高校的教育中,需要引导学生党员开展体验式教育,让学生党员的切实的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果,不断的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信念意识,强化学生的大局观念和信念意识,逐渐的化理想为实际的行动.
3.2 开展体验式教育是增强服务意识、树立党员的有效形式
党的服务宗旨是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作为学会党员需要以此为行动的宗旨,并在实践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验式教育模式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活动,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在大学生党员的培训中采用体验式的教育模式,能够促使学生党员发挥专长、服务师生,而且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接触师生,切实的发挥学生党员在高校人才的培养中师范和带动作用,从而形成凝聚人心和催人奋进的环境.通过体验式的教育形式,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得到了提高,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并且能够扩大基层学生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3.3 开展体验式的教育是践行统一、提升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可以促进大学生党员对社会的了解,增强奉献社会的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党员来说,马克思的理论知识需要运用指导学生党员的实践,因此需要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统一,需要让学生党员积极的投入到社会实践中.体验式的教育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形式,能够贴近社会、贴近实际,符合学生党员的发展特点.通过实践可以锻炼学生党员的能力,进而加强学生对马克思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在实践中吸收和内化,训练学生的思维、提升教育效果.开展体验式的教育活动是促进学生党员进行再教育的有效形式,而且也是提升教育效果的有效的办法.
在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中采用体验式的教育形式,能够准确地把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规律,全面的总结出团队成员在教育经验和成果基础上,针对新时期学生党员教育难、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以体验式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方法,从而可以构建以红色资源为依托,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以效果评价为保障的“红色学堂”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培养体系.在采用体验式教育形式的教学中,不断的积累教育经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素质.
4.1 积极开拓党员实践教育活动阵地,保障学生党员实践教育长效性
引入竞争,以专业为背景,建设学生党员专业实践基地.根据大学生所学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党员走进科研机构和企业与相关单位、企业、社区等建立实践基地,每个学生党支部在不同的区域建立一个实践基地.为保证学生党员先进性的进一步发挥,可引入竞争机制,设定相关的学习教育实践任务加强监督与评价,充分挖掘学生党员的潜力,尽可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党员先进性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让大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把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落到实处,更好地做到为群众服务,保障实践教育的长期有效开展.以青年志愿服务为载体,以爱心奉献为宗旨,开展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关注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群众、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建设对应的学生党员服务队,开展义工、支教、社区挂职、西部计划、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水平,培养学生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依托红色资源建立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学生党支部与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结对子,加强合作与联系.定期走进红色革命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实地参观学习和研讨,把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建立学习型党支部,激发学生党员对党和民族的热爱之情,教育引导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和历史使命,提高党员意识和党性觉悟,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光荣本色,继承优良的革命传统.
4.2 创新党员实践活动形式,实现学生党员社会实践项目化
目前大多数高校党建项目的研究者主要是教师群体,很少针对学生党员,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思想素质较高、专业知识扎实、综合能力较强.学生党员的教育可发挥这部分群体自身优势,开展社会实践项目化研究,并根据项目申报情况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可以鼓励学生党员主持及参与项目的申报和研究,通过项目化形式促使学生党员制作问卷调研、撰写论文报告等形式针对当前党内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社会实践项目化,学生党员可以走进社区了解党情,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党员对党的认同感,提高学科学研究水平,另一方面高校党组织也能了解不同群体对党的认识与建议,有利于党组织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4.3 严抓党员实践创新活动考核,确保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科学化
一是构建具体的考评指导体系.结合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定期检查和考核,强化学生党员社会实践过程,考核督促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挥先锋作用;二是加强对学生党员与普通学生社会实践服务过程与效果的评价.通过对比分析研究,找到学生党员与普通学生的差异性,激励学生党员在实践过程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认真做事,全心全意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三是制定奖惩等措施,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树立先进典型的思想引领作用,对社会实践中在某一方面表现不好的党员给予相应处分以惩诫.
在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中采用体验式教育模式符合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而且学生党员通过感知、体验、交流和应用,能够提供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中,不再是强调组织纪律,而是思想觉悟的提高.对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高校学生党员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党员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并且实践中践行理论知识.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党员不断的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磨练、自我改造.
〔1〕宋霞,创设“体验式”的教育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党员党性修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8(05):55-56.
〔2〕陈岸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8(31):115-117.
〔3〕程艳丽.加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体验式教育探讨[J].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3(3):118-119.
〔4〕蔡结.略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1(10):315-317.
〔5〕朱珍葶.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7(6):134-137.
〔6〕左家盛.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创新探析 [J].教育探索,2009,11(3):225-227.
〔7〕刑伟,方晓波.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19(06):156-159.
G641
A
1673-260X(2014)12-02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