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原研哉的“再设计”

2014-03-29 02:53郑晓静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再设计原研设计师

郑晓静

(合肥师范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论原研哉的“再设计”

郑晓静

(合肥师范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在设计仅被定义为创造价值与财富的手段的商业社会里,日本设计师原研哉通过“再设计”展览要求回归原点,探索关于设计的本质和内涵引起了业界思考.“再设计”传达了一种向自然学习的设计精神,强调设计的人文关怀与生态环保的社会责任,指出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未来设计的前进道路.

原研哉;再设计;日本文化;设计精神;设计责任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原研哉策划了一次名为“再设计”主题的设计展,展览中设计大师们的力作所表达的设计精神与蕴含的内涵对设计界意义深远.

1 原研哉的设计思想

名为“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的展览于2000年4月在日本拉开帷幕.策展人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旨在通过“再设计”展览寻求重新设计、返回原点的批判主义设计精神,藉以探索设计本质.活跃在日本平面设计、建筑、摄影等领域的许多优秀设计师应邀参加.根据不同专业领域因人而异给出具体设计命题,征求关于生活中常见日用品的重新设计方案,如:以“纸管”建筑闻名遐迩的日本建筑大师坂茂的设计主题为“卫生纸”.在该展览的展品中,坂茂的四角形卷筒卫生纸,面出薰的火柴,深泽直人的茶包,佐藤雅彦的出入境章,津村耕佑的成人尿不湿等作品产生了重大影响.展览在日本反响强烈,引起了世界设计界的极大关注.

“再设计”展览其背后根深蒂固的日本文化和本土设计师的职业背景,从观念到意象到产品,传统审美观的物化嬗变,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本土设计.原研哉出身艺术家庭,对设计有自己的见解,希望自己的设计能够一眼看出“日本的”设计,他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理解尤为深刻.以无印良品著名的“地平线”宣传海报为代表,原研哉将海报画面中地平线上下呈现近似空无一物的景致,暗喻一个能海纳百川的容器.禅意盈溢,“空无”的禅学思想与“虚无”的审美诉求赋予无印良品强烈的东方哲学观,构建了一个“空”“寂”的禅意美学境界.“虚无”的禅意设计观念不单隐喻在“地平线”海报当中,也贯穿在原研哉的设计思想和作品当中.

日本特有的岛国多地震的地理环境和季风气候,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和心理,“万物有灵”,神灵无处不在的泛神论等传统文化造就了日本人独有的“物哀”审美心理和极度的自然崇拜.代表着日本精神审美取向的日本禅宗文化映射在日本的设计和生活之中,原研哉在这方面的贡献和地位是出类拔萃的.即便是西方极简主义的浪潮冲击着东方的传统设计,原研哉也游刃有余的将东方的禅意审美思想物化到这股设计思潮之中,由他掌门的无印良品就是这种设计思潮在日本本土发生异化的成功范例.

面对全球范围的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设计浪潮,诞生于日本本土、由日本本土设计师原研哉策展的RE—DESIGN设计展让“再设计”成为设计界的高频词汇.“再设计”不是对成熟的原有设计进行推翻、否定或革新、改良,参展作品传达的是对设计方法、设计与人、设计与自然等关系的重新界定.展览的意义重在通过对日常生活用品设计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探索设计的涵义与本质.这场由他发起的对设计本质、设计精神、设计师的社会责任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一直延续至今.

2 向自然学习的设计精神

人类从发现锥形石器到制造陶器、青铜器与瓷器等,设计就和人类发展与影相随.贝壳、木材、石头等丰富的素材、状态、形制为人类的创造活动提供无尽的创造源泉.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当中,改造自然,达到征服自然的目的.人们对日常生活用品造型与纯熟的设计已习以为常,“再设计”打破了这种固定的思维与老套的设计,提供给人们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周遭世界的视觉体验.面出薰这样评价他的火柴设计:“这些火柴是把落在地上的小树枝收集起来,在小树枝的尖端涂上发火剂做成的.我的想法是在人们把这些小树枝还给地球母亲之前,要求它们为人类做点事情.在回顾人类与火的历史的同时,一边想象祖先的有关火的传说和故事,一边在手掌上写下‘火’字.然后有了这个设计方案,掉落在地上的小树枝的形状是如此优美,这样的设计也许能够让人忘了繁忙的时间,能够唤起人们对自然、火,然后是人,以及各种各样的世界万物的印象.”[1]

面出薰的火柴在材质的选择使用上,充分挖掘天然材料独有的美感特质.自然铸就了设计创造.“展现自然本色特质”是它的最高设计原则,体现了“再设计”推崇自然、回归本真的设计精神.批量化、标准化的工业机械化让设计变得生硬、压抑、冰冷,缺少精神上沟通和情感上共鸣.“接地气”的原生态设计总能轻而易举的构建起人类心灵与自然之间沟通的桥梁,实现材料、功能、形态上的完美结合,这样的设计带有自然的味道与温暖的感觉,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精神渴望.从蛮荒时期到文明时代,大自然为设计师提供无尽的设计灵感和想象空间,给予艺术和创造的一切养分.原研哉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力作.例如,采用猕猴桃外表粗糙的材质肌理作为猕猴桃汁的外包装,用香蕉黄色而光滑的表皮肌理作为香蕉汁的外包装,让果汁穿上自己的衣服,让人感到“原生态”,最重要的是果汁原汁原味.

这种“尚法天地”“师法自然”的朴素设计观道出了客观自然环境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器造物的设计实践)相结合,在造物的过程中,自然与器具都实现了价值升华.制器造物,向自然学习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设计精神.

3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需要是发明之母”,需要也是设计之母.[2]设计的功能价值提供实用之效用,设计的实用价值指向大众,它高于审美价值,是设计的第一价值.无论是普适设计还是情感化设计,设计起到解决并协调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作用,将人的需求和利益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以此作为衡量活动结果的尺度,则在设计造物实践中“以人为本”充满了人文关怀.

“再设计”展览中不乏这样的经典之作.对于从人的心理和情感需要来研究人和物的关系,进而造物,我们称之为情感化设计.例如:用设计来寻找家的温馨和归宿感,或者用设计来维护人的尊严.服装设计师津村耕佑设计的成人尿不湿就有力证明了“尊严是可以通过设计来维护的”.[3]59成人尿不湿采用了超强吸水性的高分子材料极大地提高了其舒适性,对于吸水性要求不高的上装采用了二级吸水材料.最重要的是,设计成内裤形状的成人尿不湿极好的规避了成年人穿传统未成年人尿不湿带来的尴尬处境和尊严伤害.设计不但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障人服务.伦理的介入对设计的大众指向范围更加广泛,设计更加趋于人性化,这是设计的职业道德与伦理的价值维度.在材质、使用人群的特殊性、操作的方便在产品中体现出细致入微的实际要求.正是这些人文关怀的伦理考量不仅使这些日常用品更为实用,而且在精神层面呵护着人们的心理.

普适设计,顾名思义,提供给绝大多数人标准、合理的消费产品和生活方式,其创造之物最大限度满足人之“用”.日本深泽直人设计的环状提线式茶包让饮茶人可以在泡出自己喜欢的味道时,根据茶包上的线环显示颜色,以后再想喝这个味道时,就冲泡至线环上这个颜色即可.在这里,设计不仅完成了茶包的物质设计,而且完成了人在这个过程中的精神生活享受.日本广告导演佐藤雅彦设计的出入境章,该印章的区别仅是飞机的左右飞向不同,左出右入,图简意赅,该设计视觉形象极为简约,传达了文化与时尚于一体的具有强烈导向性的标识符号,充分挖掘并协调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艺术性”和“精神性”的绝佳组合实现了从物质设计到非物质设计的升华,反映了设计价值和社会存在的一种变迁:即从功能主义的满足需求到商业主义的刺激需求,进而到非物质主义的生态需求(合理需求、人性化需求).[4]让受众在使用产品时感受到便利的同时,更被设计传达出的精神上的体贴和呵护倍感“自我存在”.

造物和设计都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手段和方式,而不是目的.从设计的角度而言,设计的对象是产品,但设计的目的不是产品,而是满足人的需要.[2]无论情感化设计还是普适设计,都不是简单的绘图,它涉猎社会学、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等领域,要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都必须充分考虑消费群体的心理和习惯,让受众有如同为我量身定制般的欣喜和满足.

4 绿色环保的设计责任

在功利主义与消费主义日益泛滥的今天,唯利是图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在以金钱至上为圭臬、价值—效益—财富为主导的商业社会里,人类对资源的肆意过度开采、资源恶意浪费引起地球有限资源极度短缺,生态环境发展极度不平衡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设计成为商家盈利的手段,设计的社会责任被抛之脑后,涉猎设计师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与社会责任都显得不合时宜.买椟还珠式的过度包装一度让我国的垃圾量成倍增加,设计制作生产过程的过度繁复、工业废水废弃废渣“三废”的乱排乱放带来的污染殃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敲响了人类生存的警钟.

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转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方向是当前社会性的重大课题.作为制器造物的设计活动应该肩负起这方面的责任.20世纪30年代“少即多(Lessismore)”剔除繁琐堆砌的装饰,倡导简洁的设计生活理念.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这种设计逐渐迎合了压力重重的人们在视觉上的要求,也引起了人们对有限的地球能源资源和设计未来的思考.“再设计”也追随着探索设计未来的步伐,趋于低碳更要绿色.日本建筑家坂茂为此次展览设计的方形圆角卫生纸,降低了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单个之间较大的空隙闲置,节约了成本,减少空间资源浪费.[5]与圆筒卫生纸相比,方形卫生纸在使用时产生撞动阻力,并发出“咯嗒咯嗒”的噪音,这似乎是一种倒退.其实不然.而这正是它与一般绿色环保型设计大不同之处.低碳设计通常除了在产品造型方面简约到极致,在材料选用上做到低能耗、低排放、可循环利用,在结构和制作过程中要求极其精简,但它忽略了在使用过程中的人——产品之间的信息构筑,它可以是视觉、触觉等“五感”交流.方形圆角卫生纸产生的阻力和噪音的表义背后传达的则是节约资源,从我做起的深层隐义,呼吁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设计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提倡健康与环保的生活方式.

涉及对自然物的加工、利用、改造诸方面,存在着一个环境,乃至可持续的问题,所以,造物、用物乃至惜物,与人的伦理道德相联系.[2]需要强调的是,设计师——设计(产品)——消费者三者之间,消费者通过直接使用设计(产品)这一消费行为间接而被动地实现了设计(产品)与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与设计的社会责任,因此,设计师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和设计伦理道德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我国现实社会,处于食物链底层的无数大大小小的设计公司开展着失范的社会竞争,设计师甚至以“山寨”为豪,人们对“买椟还珠”式的消费行为乐此不疲.急功近利的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助长着扭曲的社会价值观和设计价值观,让设计界的短视行为此起彼伏,拜金主义勾搭着消费主义在日益羸弱的中国生态环境土地上招摇生事,中国的设计一度染上了腐败的不良风气,因此,相对于细枝末节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在宏观上重塑与明晰设计精神和社会廉明则更艰巨和任重道远.[6]

5 总结

设计不是简单的制造、加工,“技术的进步固然能为设计带来新的天地,但设计师们已经开始注意到另外一点:那就是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也蕴涵着无数设计的可能.并不是仅仅只有制造出新奇的东西才算是创造,把熟悉的东西当成未知的领域再度开发也同样具有创造性.”[3]34再设计“其内在追求在于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我们周围的设计,以最为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索设计的本质.从无到有,当然是创造;但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3]39设计改变人们的生活,“再设计”引导设计在自我膨胀阶段走向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和更加合理的生活方式.

〔1〕武旭.简论原研哉设计理念中的东方美学传统[J].艺海,2011(10):96-97.

〔2〕李砚祖.从功利到伦理——设计艺术的境界与哲学之道[J].文艺研究,2005(10):100-109.

〔3〕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4〕何方园.平面设计中的低碳艺术设计探究[J].艺海,2012(10):122-123.

〔5〕阎岩.RE-DESIGN[J].经营者,2007:9.

〔6〕周睿.虚无”审美隐喻与消费价值观引导——对无印良品的设计剖析及其引发的思考[J].装饰, 2009(03):108-109.

J50

A

1673-260X(2014)12-0033-03

艺术设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2zy062);安徽省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及信息化建设项目,《广告设计》课程资源建设

猜你喜欢
再设计原研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对胰岛素生物制品临床应用的思考
再常见的东西也能被重新设计
中国原研抗癌新药走出国门
设计师的存在
老字号,新活力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废旧木制家具再设计及制作
传统婚庆视觉产品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