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经营效果分析

2014-03-28 09:59钞鹏
当代经济管理 2014年3期
关键词:对外投资中国企业风险

钞鹏

[摘 要] 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区域分布日趋广泛、行业分布不断拓展、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然而,从整体上看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存在着投资结构不合理、宏观管理滞后、投资收益率低、面临的风险较多等问题。

[关键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4)03-0019-05

从1949年建国起,中国就开始向广大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人员、技术、物资等多方面的支持。当时的投资大多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政府是投资的主体,而且受到当时自身经济实力的制约,投资的数量、质量非常有限,几乎是无偿的。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投资是在1978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以1979年11月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总公司与日木东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在东京合资开办的“京和股份有限公司”为标志,随后逐年发展。

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历程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往往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历程划分成不同的阶段,以反映出各个时期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发展的不同特征。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划分的方法不尽相同,例如,Wu & Chen(2001)、Wong & Chan(2003)、李优树(2004)将其分成了四个阶段;孙建中(2000)、王迎新和潘悦(2003)、龚晓莺(2006)将其分成三个阶段。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对外投资的发展情况,将中国企业自1979以来的对外投资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探索阶段(1979~1984年)

自1979年8月国务院提出“要出国办企业”的政策开始,一些长期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专业外贸公司和具有对外经济合作经验的企业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首先跨出国门到海外投资,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电子进出口公司、中国五矿进出口总公司、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等等,当时的主要业务仍然是为贸易服务的。到80年代初,一些鼓励和规范对外投资的政策陆续出台,进一步促进了大型企业的海外投资步伐。由于受到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一阶段参与对外投资的企业为数并不多,规模也较小,主要是直接投资。参与的企业主要是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专业外贸公司和省市所属的经济技术公司。外贸公司主要在原进口市场集中的地区投资,以东南亚和香港地区、澳门地区为主;而技术公司主要投资于中东和非洲地区,承建当地工程项目和进行劳务合作。

2. 起步阶段(1985~1991年)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逐渐放松了对企业海外投资的限制。1985年,外经贸部颁发了《关于在国外开设非贸易性合资经营企业的审批程序和管理办法》,扩大了投资主体范围,简化了审批程序,从而使中国企业在境外的投资活动有章可循。这一时期,海外投资的总体规模和项目平均规模不断扩大。该阶段的对外投资主体由外贸、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企业发展到大中型工业企业和综合性金融企业;投资区位由发展中国家和香港地区、澳门地区扩展到部分发达国家;投资行业则由餐饮、服务等几个少数行业扩展到资源开发、机械制造加工、交通运输等20多个行业。

3. 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2年)

1992年党中央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家更加鼓励能够发挥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大力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跨国经营,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或开发资源。以中国五矿进出口总公司、上海宝钢公司、首钢集团总司、中石油、中海油等为代表的大中型国有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力量。随着对外投资合作发展的深入,民营企业在整个对外投资当中将扮]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华为公司、中兴公司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也开始向海外投资。投资主要分布在资源开发、加工装配、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旅游、餐饮、农业等多个行业;投资的地区也进一步扩展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普遍低迷的2001和2002年,中国对外投资却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7.08和9.83亿美元。

4. 高速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2002年党中央再次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并陆续放宽了对境外投资的管制,不断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提高对外投资的便利化程度。中国自2001年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为对外投资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再创新高,对外直接投资净额746.5亿美元,1.35万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多家,投资覆盖率为72.8%,201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入资金累计净额4 247.8亿美元,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近2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世界排名第6,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本输出大国。①据商务部统计,目前经商务部批准或备案的、具有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的企业2 000多家,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超过500家。由于国内的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对外投资的速度、规模、质量将会持续提升。

二、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经营效果

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历程已有30余年,特别是2002年“十六大”提出要加快企业国际化以来,对外投资发展比较迅速,投资模式不断创新、区域分布日趋广泛、行业分布不断拓展、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通过直接投资,不仅绕开了各种贸易壁垒,推动了本国成套设备及相关产品出口,参股控股国外资源开发企业,有力保障了国内经济发展所需战略资源的安全供应,还学到了一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批擅长境外公司经营的人才。最重要的是一批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了参与对外经济合作的能力,已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以境外企业资产、销售收入、从业人员数量占境内投资者总资产、销售收入、人员数量的综合比重来计算企业的跨国指数,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衡量公司跨国依存度的指标。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的跨国指数高达64.5%,其次为中化集团公司60%,中远集团43.5%,这些公司已逐渐成为真正意义的跨国公司。此外,中钢集团、中国五矿集团的跨国指数也分别达到了27%和20%。中国企业在国外发展不仅实现了业务的拓展和经济利益的增加,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形象。endprint

此外,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也促进了中国各类人员走出国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到国外学习、旅游、移民、工作和投资的人数不断增加,中国人到海外的活动更为频繁,主要是因为中国跟外界的交流及经济活动越来越多。”②目前,经国务院批准的出国旅游目的地国100多个,中国已成为亚洲第一大旅游客源输出国。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中国公民赴海外人数逐年大幅增加,2009年已经突破5 000万人次。各类人员参与国际交流,方式多样,不断输出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从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中国的魅力,进而可以减少诸多方面的摩擦。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推动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使得各类资源配置更加国际化,缓解了中国发展的资源瓶颈;通过边际产业转移消化过剩产能,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中国产品更多地进入了海外市场。总之,对外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资源配置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都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尽管中国对外投资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然而,从整体上看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特别是大部分对外投资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和技术实力不雄厚,跨国人才短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在取得很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中国对外投资的健康发展。

1. 对外投资的结构不尽合理

在对外投资地区分布结构上,虽然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遍布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大多数集中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区,几乎占了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3/4以上,而对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澳洲的投资明显偏少。这非常不利于中国企业拓展境外市场、获取战略性资源和先进技术。其次,尽管中国对外投资涉及的行业非常广泛,但从总的经营情况来看,对外投资的产业结构还处于布局零散、各自为政的状态。比如,针对石油、天然气、铁矿、铜矿等资源领域、基础设施以及从事商品流通的贸易领域的投资比例非常大;而针对国际经济主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则严重偏少,仅有华为公司、中兴公司、联想公司等少数知名企业投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领域主要是奇瑞、重庆力帆等少数民营企业,而且投资的大部分是初级制造业。而在服务领域则主要是几家大型国有金融类企业凭借强大的政府背景投资与东道国的政府债券和企业股票,尤其是忽视了对国内连锁效应强的产业的投资。再次,在对外投资的方式结构上,中国很多企业是绿地投资,对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往往了解不够充分,在经营的过程中容易冒犯当地的生活习惯或宗教信仰,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政治风险。尽管近几年跨国并购的比例正在快速上升,但是在总体上看,投资方式仍然比较单一,不利于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中灵活利用各种投资方式的优势,也影响了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速度。特别要强调的是,由于国内的政策限制、投资产业的特征、投资区域的限制、克服风险的能力等原因,国有企业一直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力军,在金额上占有绝对优势。据中国外汇管理局现行规定,中国居民每人每年换汇额度仅为5万美元,且个人不允许进行境外直接投资。

2. 对外投资的宏观管理滞后

对外投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企业的市场行为,要由企业来具体实施,同时又是国家利益的体现和实现途径,需要国家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尽管中国对外投资已有30余年的历史了,政府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很多对外投资的相关政策,但是仍缺乏对对外投资的整体安排,迄今为止还没有统一的《投资促进法》,企业对外投资依然没有统一的政策导向和法律保障。目前,国家对海外投资仍然缺乏宏观管理的规划和指导,没有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没有与中国国内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海外投资策略。而且,对外投资由商务部牵头,国家发改委、国资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分头协助管理,在东道国发生政变、骚乱、战争等政治事件时,外交部乃至国防部门也会发挥作用,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各部门只考虑自身利益,不能有效地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导致管理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对外投资的发展。③比如,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要经过商务部、发改委、外汇管理局等多个部门的审批,虽然很少有企业不被批准,但这些繁杂的审批程序造成了对外投资企业的效率损失。目前,有些部门已经将审批变为登记,但登记周期仍然和审批时一样长,所以这方面还要继续改进。据悉,国务院有意在国务院下再增设一个海外投资监管部门,与国资委平行,专司海外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以协调海外国资监管各方面的利益。④此外,各级政府、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也没有建立有效的对外投资信息服务体系,企业难以及时获取国际市场信息。尽管在商务部和发改委相关部门的努力下,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商务部各驻外机构已经逐渐搭建起了服务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信息平台,但在投资救济上仍然非常缺乏。目前,大型的中央企业对外投资在融资上的阻力较小,但普通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较大,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支持。

3. 对外投资的整体收益率低

中国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水平落后,对国际市场和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市场情况、行业竞争程度以及政府政策等方面,了解不够充分,导致对外投资整体收益率很低。特别是那些大型国有企业,对国际风险的防控意识比较薄弱,加之自身的国有产权性质,对企业经营的成本收益控制不严,从而在海外的投资经营中出现了巨额的经济损失。有关调查显示,沿海地区过半数的企业海外投资是不成功的,真正成功的企业仅占10%左右。2011年中国的境外企业有22.4%亏损,近2 000家境外央企亏损比例为27.3%。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截止2013年底,中国持有的美国证券资产总额已经达到1.3亿,相当于中国外汇储备的2/3,但对外投资收益率仅为3.2%。麦肯锡的统计显示,过去20年里,全球大型企业兼并案中,真正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不到50%,而中国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例如,2008年4月,中国平安保险收购比利时的富通投资,涉及金额高达21.5亿欧元,不到一年,这笔投资账面浮亏就高达227亿元人民币,几乎赔完所有本金。⑤ 2008年1月31日,中铝联合美铝以每股约60英镑的价格,获得力拓集团9%的股份,耗资140.5亿美元,其中中铝出资128.5亿美元。到2008年年底,力拓股价已暴跌75%,跌倒每股不足14英镑,加上英镑的汇率大幅贬值带来的汇兑损失,损失已超过80%,中铝差不多损失了750亿人民币,成为近年来“出海投资”代价最惨重的一次。中国投资公司2009年因在百仕通和摩根士丹利这两个判断失误的投资上亏损逾40亿美元,而在国内受到猛烈抨击。2010年8月31日美联储批准中国投资公司持有摩根士丹利10%的可转股权单位转为拥有投票权的普通股。从当初协定的每股48.07美元的转股价格和当前每股约25美元的摩根士丹利股份对比来看,再度亏损约9亿美元。⑥2010年10月中国铁建公司承建的沙特麦加轻轨铁路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因实际工程数量比签约时预计工程量大幅增加等原因,发生41.53亿元的大额亏损。《金融时报》2011年1月30日报道,2009和2010年中国海外收购失败率始终居高不下,分别达12%及11%,与美英等发达国家的2%以内相差甚远。如果中国企业的这一失败率无法降至接近美英等国的水平,其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将受到制约。⑦endprint

4. 对外投资的风险日益增加

中国最初走出国门的企业一般为国有大型企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出于对初次投资的谨慎考虑,投资区域一般选择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心理、制度等比较接近的国家或地区,投资产业也也以外贸、资源密集型为主,面临的风险相对较少。随着中国对外投资规模、深度、范围的扩大,不同国家间的法律、制度、习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很大,不可避免地与东道国的政府、企业、民众等利益群体发生摩擦。尽管海外投资的经验不断积累,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却越来越复杂,风险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即有海外投资企业本身的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欠缺,也有母国政府政策、金融支持等宏观方面的缺乏,还有投资国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具体可分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内部的管理风险等等。比如2005年中石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2009年中国铝业收购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失败、2010年鞍钢收购美国企业遭遇波折等等事件是遭到东道国政府的安全审查。在西班牙、俄罗斯、南非等国的中国商铺遭到当地民众和政府部门刁难、骚扰、破坏。在巴基斯坦、印度、赞比亚等国从事建设的工作人员经常遭到当地民众、恐怖分子的的暴力袭击,给海外投资者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损失。此外,大部分中国企业对于投资东道国的文化、商业环境和法律制度未能全面了解。中国企业热衷于采取收购存量资产的方式,特别是大额的并购完成后,对其进行经营管理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自身控制能力,国际化的人才储备也远远不够,从而导致经常性的经营风险,包括人力资源整合、文化适应、财务控制、汇率波动等不确定性因素。

三、提升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效益的策略

首先,中国企业应改变投资模式。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政府背景大规模地在全球各地直接投资,基本上是想获得收购对象的控制权。由于各国都很看重并激烈竞争这些战略性矿藏,从而很容易引起东道国政府的警惕和民众的抵制,最终由于东道国政府的歧视性干预或民众的激烈反对而导致投资失败。因此,中国企业应逐步变换投资策略,不能追求并购对象的控制权,也不能大规模的直接收购,更应主动地回避东道国的知名企业和敏感地区,联合其他国家的企业组成新的国际公司,不断建立更多的伙伴关系和战略联盟,避免直接收购海外资产,以新的跨国公司去收购东道国企业。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既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分散各类风险,尤其是相当程度上减少了中国企业的在并购中的垄断色彩和政府背景,有助于淡化中国企业的敏感身份,这一策略能够减少东道国政府、企业和民众对中国企业的偏见,使得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成功率大幅提升。典型的有2010年3月中石油和澳洲壳牌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并购澳大利亚Arrow能源有限公司;2010年3月中海油与阿根廷布利达斯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联合收购泛美能源60%的权益;2010年10月中海油与加纳国家石油公司科斯摩斯能源公司联合收购在加纳的油气资产。

其次,中国企业可以充分高额的外汇储备实施“以贷款换石油”策略。由于中国的资源有限,经济发展需要的很多资源都依赖其他国家,无论是进口或是与并购东道国的企业,都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近年来,中国和委内瑞拉、俄罗斯、厄瓜多尔、巴西等一些重要的资源生产国不断加强政治和经济合作,吸取以往经验教训,调整具体操作手法,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外汇储备与资源大国的企业进行交易,中方给其提供巨额贷款发展经济,对方给中国提供长期、稳定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供应。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少了进口和直接投资所面临的政治风险。

再次,中国的跨国企业不仅仅追求利益最大化,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施热情的人文关怀。中国的跨国投资企业不仅在东道国从事生产,还为东道国的基础建设、环境保护、民众的福利保障等方面作了较大的投资,广泛融入到当地民众的生活当中,与东道国政府和民众加强交流,通过多种渠道反映中国企业投资的意图,消除其对中国企业的质疑和偏见。一些中国企业非常注重宣扬中国的文化价值,并付诸于行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华人华侨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为各种疾病患者、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士捐款捐物,修路、建医院、建学校等。同时,注重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中国企业的长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提共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中国跨国企业大量雇佣当地的劳动力,给东道国政府和企业了提供多种形式的人才培训,并在适当的情况下转让部分技术,及时提高当地就业人员的福利水平,从而实现提高当地员工的对企业的归属感,获得了政府官员的认可和当地民众的尊重,有力地促进了东道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与东道国的关系,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四、结 语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着各类企业跨国投资的热情,由于中国的管理体制、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对外投资的需要,使得中国企业的跨国投资存在着很多问题,不仅限制着企业的跨国经营,而且很容易引起东道国政府、企业和民众的不满。因此,中国政府必须深化和完善对跨国企业的管理,为企业的对外投资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能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提高经营效果,在激烈的国际竞争赢得尊重,更好地维护民族利益。

[注 释]

① 2012年8月30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② 2010年11月22日,南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韩召颖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③ 目前,涉及海外国有资产监管的主要有国资委、商务部、外管局等几家主要部门,其中国资委负责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外管局关注海外国资的国际收支平衡,商务部则根据技术发展、产业发展的引导要求决定海外投资审批等。除此之外,依据央企性质的不同,各种类行业主管部门也可能成为监管央企海外资产的主体。endprint

④ 详见臧倩撰稿《媒体称国务院可能增设海外投资监管部》 ,新民网,2011年3月29日。

⑤ 详见《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损失千亿美金》,安徽市场报,2009年7月25日。

⑥ 详见《中投海外投资屡战屡败 面对巨额亏损从不解释》,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9月10日。

⑦ 详见《外媒称中国海外收购失败率始终居高不下,竞争力受制约》,人民网,2010年2月7日。

[参考文献]

[1] Torben Pederson,Bent Petersen. Explaining Gradually Increasing Resource Commitment to a Forei gn Market.[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1998(7).

[2] Tversky,A.and Kahneman,D.Advances in Prospect Theory: 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J].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1992(5).

[3] 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9: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4] Wenlee Ting. Multinational Risk Assessment and Mangement. [M].Greewood Press,1988.

[5] Wheeler,Mody A.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ocation decisio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2,33 (1-2)

[6] 【美】爱德华·格莱汉姆.全球性公司与各国政府[M]. 胡江云,赵书博,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7] 曹荣湘.国家风险与主权风险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8] 曹荣湘.经济安全:发展中国家的开发与风险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 陈宝森.美国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0] 范春辉.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政治功能研究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 黄河.跨国公司与当代国际关系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 李琛.跨国经营政治风险及其管理研究[D]. 上海:复旦大学,2005.

The Operating Effect Analysis on Chinese Enterprises' Overseas Investment

Chao Peng1,2

(1. Applied Economics 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430073,China;

2. Public Management School,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overseas investment has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along with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gradually expanded and the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increasingly broadened. The investment subjects have also diversified gradually. All these have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economy. However,from the overall perspective,the overseas investment of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is still at its initial stage of development. Problems,such as unreasonable investment structure,hysteretic macro management,lower return and higher venture cost on investment,are still to be solved.

Key words: Chinese enterprises; foreign investment; risk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外投资中国企业风险
当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探究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探究
企业对外投资与跨国经营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