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视阈下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2014-03-28 10:14蔡书凯胡应得
当代经济管理 2014年3期
关键词:生态城市美丽中国

蔡书凯+胡应得

[摘 要]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党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抉择,生态城市是美丽中国的坚实载体。从生态城市的总体格局来看,城市间分离严重,中部地区城市明显占优,而西部地区城市生态环境堪忧。必须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统筹规划,积极稳步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美丽中国之路。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城市;生态能力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4)03-0077-06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2013年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013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当前,中国大部分地区还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落下大量生态创伤,如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壤污染、土地荒漠化和沙灾、水土流失、旱灾、水灾、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美丽中国”是我们党面对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作出的科学判断和合理抉择,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划时代意义。“美丽中国”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和终极目标,建设生态城市是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和有效载体,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

一、美丽中国视阈下生态城市现状审视

总体上,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呈现“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态势,表现在城市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在退化,噪音污染的增加,自然栖息地的碎化,历史记忆的消失,城市景观的同化。

从总体情况来看,中国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20.9%和10.2%。62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湖泊(水库)比例为27.4%和11.3%。其中滇池为重度污染,洪泽湖为中度污染,太湖、巢湖、洞庭湖为轻度污染。其它29个国控大型淡水湖泊中,有6个湖泊为重度污染,有11个湖泊为轻度污染(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2)。

从空气质量来看,部分城市被严重污染。2013 年初以来,肆虐的雾霾天气笼罩中国大部分的省市,影响了1/4的国土面积和6亿人的生活。北京等地甚至出现PM2.5指数超过500微克/立方米的严重大气污染现象。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中的数据,世界上空气污染程度最高的20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1]。

从水资源来看,缺水严重质量堪忧。目前全国657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缺水,110 个城市严重缺水。从地市级行政区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来看,水质呈较差级的监测点占40.5%;水质呈极差级的监测点占16.8%。从187个城市有连续水质监测数据的监测点来看,呈变差趋势的监测点占19.4%。

从三废的处理来看,综合处理率仍有提升空间。2011年全国废水(含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达标率约为72%,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0.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2)。部分企业的污染物没有处理或者处理不达标就任意排放,部分地区还处在严重的偷排、漏排现象。

从区域声环境质量,噪声污染源尚未完全控制。环保部监测的316个城市中,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一级的城市占3.5%,二级占75.9%,三级占20.3%,四级占0.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2)。

从城市特色来看,部分城市失去历史记忆。很多城市一味地追求城市美化亮化,打造人工复合系统,破坏了原有城市水系、植被等自然生态系统,导致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缺乏协调。在一拆一建中,城市被格调一致的新建筑所淹没,绝大多数城市绿地的生态结构比较单一,城市越来越远离多样性、差异性和历史文化特色。

从环境地质来看,河道地面过度硬化现象普遍。河道、地面的过度硬化导致自然承载力下降,城市的生态稳定系统受到挑战。如导致滞留地面的雨水造成雨季积水严重、地下水得不到补充、加剧城市热岛效应、水体生态系统自净功能下降等。

二、生态城市的总体格局

1. 指标选取

生态城市从其内涵上说包括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可靠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多个维度,虽然很难建立一个全面完整地反映生态城市特征的完善体系,但生态城市至少包括以下3个基本特征:①资源节约。资源节约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资源节约是从城市发展系统的角度来描述生态城市。②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加强对环境的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从生态的社会发展机制角度来描述生态城市。③生态良好。指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能否适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状况是从城市生态本源的角度来描述生态城市。

在指标的城市级数据可得的前提下,根据指标最小化原则,选取的中国城市环境友好生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单位GDP耗电、单位GDP耗水、单位GDPSO2排放量、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人均绿地面积、降水丰沛度(见表1)。endprint

2. 生态城市总体格局

数据来源于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数据库。由于生态城市各项指标数据的衡量单位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对所有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再进行综合集成。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从得分看,城市间分离严重。生态城市发展不平衡。2010年全域城市化综合得分排名前10的城市为:澳门、香港、深圳、广州、长沙、烟台、威海、南昌、合肥、大连,排名前10城市生态城市指数均值为4.731;从这10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来看,前4个城市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说明自然区位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排名靠后的城市多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排名后10位城市生态城市化指数均值为1.371,相差3倍多。如果排名前50位的城市视为最好,排名51~100位的视为较好,排名101~200的视为一般,排名201~250的视为较差,排名250位以后的视为差,生态城市化得分最好的城市均值为4.075,生态城市化得分差的城市均值为1.732(见表2)。可以发现,城市之间在全域城市化发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

港澳明显好于大陆城市。说明澳门和香港的生态城市建设相对较好,而内地城市在生态建设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见表3)。重点城市对非重点城市的优势并不明显,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分别位于67位、26位、94位和128位。生态城市平均得分为3.472,但15个副省级城市要好于直辖市,直辖市好于大陆城市平均得分(见表3)。

从排名前50的大陆城市来看,山东有8个城市,江西有6个城市,广东有5个城市,安徽有4个城市,福建和河北各有3个城市,浙江、云南、辽宁、湖南、湖北、河南各有2个城市,新疆、宁夏、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海南、江苏各有1个城市(剩下一个城市为上海)(见图1)。其中,山东和江西表现非常抢[,说明在山东沿海地区和江西鄱阳湖地区,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持相对较好。

从单位GDP耗电来看,得分最高的为澳门、陇南、香港、庆阳、常德、定西、巴中、长沙、渭南、咸阳。从单位GDP耗水来看,得分最高的为澳门、鄂尔多斯、中山、中卫、陇南、榆林、玉溪、香港、朔州、东营。从单位GDPSO2排放量来看,得分最高的为三亚、海口、深圳、北京、澳门、香港、南充、广州、黄山、周口,多为第三产业占比较高的城市。从生活污水处理率来看,得分最高的为澳门、香港、平凉、梧州、景德镇、商丘、朔州、漯河、郑州和许昌。从人均绿地面积来看,得分最高的城市为河源、黄山、十堰、随州、石嘴山、大庆、南宁、广州、香港和鄂尔多斯。

(2)分区域看,中部地区占优。一般而言,生态城市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呈从东到西梯度分布,但从我国生态城市得分的地区分布来看,并不和经济发展向吻合。在生态城市前50的城市中(包含港澳),中部地区最多,占了16席,东南地区占了12席,环渤海地区占了11席,西南地区只要4个城市,西北3个城市,东北占据4个城市。总体来看,生态城市得分前50名城市中,最多的是中部地区,其中重点是江西和安徽,其次是沿海地区,重点是珠三角和山东沿海地区(见图2)。

从各区域的生态城市得分平均水平来看(见表4),环渤海地区城市生态城市平均得分最高,平均为3.486,其次是东南地区,平均为3.424。接下来为中部地区,平均得分为3.005。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在排名后50的城市中,西南地区占了16个,西北占了14个,中部地区占了11个,东北占了8个,东南地区仅有1个。

(3)分省来看,西部省份和东北较薄弱。2013年12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2年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统计监测结果。其中,生态建设指数指标包括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和环境治理(包括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工业“三废”处理达标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环境质量指数5个指标)。从生态建设指数来看(见图3),全国平均值为65.01%,排名前三的省市为北京、上海、福建。位于平均水平以下的省份包括山西、贵州、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西藏、青海、新疆,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三、美丽中国视阈下生态城市问题探析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城市环境破坏也进入一个高峰期,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这其中既有人口增加、产业发展、消费结构变化等带来的客观原因,更有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问题。

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尽管中国很多地级以上城市都把“生态城市”作为建设目标,我国也已经制定和颁布了生态方面的法规,但和国外较完善、成熟的规范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法制相比,生态城市方面的法规政策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缺乏类似于《生态城市促进法》的生态城市建设综合立法,现有法律法规在立法理念、立法内容、可操作度、系统性等方面均不能满足生态城市建设需要。

二是城市规划不够合理科学。城市规划在系统化、生态化、现代化方面还亟待提高,行政判断和长官意志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城市规划,易变更的规划缺乏长远性和整体性,造成难以落实贯彻、铺大摊子、效果差的现象。一些地方政府过分重视城镇化率指标,将经济发展的宝全部压在GDP的提高上。大面积占用土地甚至耕地,地标性建筑层出不穷,盲目关注大城市和新城区开发。部分城市开发强度过高,上海的开发强度接近50%,北京的开发强度接近48%,深圳、东莞分别为46.9%和42.3%,而日本三大都市圈平均的开发强度是15%,香港、深圳、东莞大体上属于同一尺度空间单元,香港的开发强度仅为21%。

三是生态建设周期和官员任期不一致。生态城市的建设时一个漫长的周期,需要时间、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大量投入。在现有的行政格局下,由于政府主要官员的频繁调动导致官员任期较短,很多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片面追求短期效益,无视生态环境。或者专注于短期生态效益,如多种树、种好树、建大广场、修大草坪、做大规划,没有对城市生态系统、城市建筑群的密度和高度、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急功近利的现象突出。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城市美丽中国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村经济“新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