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艳春
(郑州大学文学院,郑州 450001)
论唐代清明节诗歌对失意文人的情感表达
石艳春
(郑州大学文学院,郑州 450001)
清明节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唐代一个重要的节日。指出作为唐诗中一个频繁出现的节日,其伤感的情调和文人多愁善感的心绪相契合,表达自身失意成了清明节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清明节自身所带有的伤感性质,使文人借其来表达科场失意,官场被贬,抒发自身不平,折射出文人独特的内心感受。
清明节;诗歌;失意;伤感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与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并称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以清明节为对象进行诗文创作,是唐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唐代,清明节与上巳节、寒食节在时间上不相前后,在后来演变发展中,清明节继承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特点,作为传统节日流传下来。清明节丰富了唐朝的节日生活,人们创作了大量的以清明节为主题的诗歌,对我们研究唐代的民俗生活和唐人的精神世界具有很大的影响。清明节有一项活动是祭奠亲人,其伤感的情调引发了文人骚客思乡怀人、感慨身世的惆怅情绪。本文主要从唐代清明节诗歌中描述自身失意的篇章出发,探讨文人对惆怅失意遭遇的情感表达。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万物生长,清洁明净。这一天大概在阳历4月5号,此时万物复苏,春光明媚,是人们追求梦想的大好时节。当清明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慢慢流传,被人们赋予特定的文化内涵时,它便成了诗歌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意象。据不完全统计,《全唐诗》中题目和内容出现“清明”二字时,共有160首诗歌。这些诗歌的主题大多是祭奠亲人、思乡怀人、踏春出游、曲水流觞等。
在唐代,清明节、上巳节和寒食节是紧密相连的。“上巳”最早出现在汉代,《后汉书·礼仪传》:“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不祥。”[1]同时,《太平御览》也有记载:“溱与洧,三月桃花水下之时,众士女执兰祓除。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此两水上招魂,祓除不祥也。”[2]魏晋以后,就把三月三日定为上巳节,这一天人们到河边祭祀,去水中沐浴,王维有诗《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长乐青门外,宜春小苑东。楼开万井上,辇过百花中。画鹢移仙妓,金貂列上公。清歌邀落日,妙舞向春风。渭水明秦甸,黄山入汉宫。君王来祓禊,灞浐亦朝宗。”[3]1736这首诗不仅描写了帝京的优美风光,同时也写出了上巳节的重要性,君王带领群臣一起沐浴祓禊。另外,卢纶的《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徒记山阴兴,祓禊乃为荣”[3]4579也记载了这一风俗。此外,上巳节还有曲觞流水的风俗,《辇下岁时记》中载:“唐人上巳日在曲江倾都禊饮、踏青。”《新唐书·令狐楚传》:“开成元年上巳,赐群臣宴饮曲江。”[4]唐朝在上巳节赐曲江宴,场面盛大。
与清明节相邻的另一节日是寒食节,这一天人们要禁火,只能吃生食,所以又叫冷食节,主要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介子推在辅佐重耳回国时,曾割股上之肉供重耳充饥,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重耳登上王位之后,要赏赐群臣,独不见介子推。原来介子推回国后,就与母亲隐于山中,晋文公就命令部下放火烧山,以此来逼迫介子推下山,可是介子推紧抱柳树,宁愿被烧死而不愿下山为官。晋文公后悔莫及,就命令在这一天要禁火,以此纪念介子推,同时寒食节插柳的习俗也源于此。介子推是一个忠心耿耿,而又淡泊名利之人。卢象在《寒食》中载:“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3]1650孟云卿的《寒食》:“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3]2232郭郧《寒食寄李补阙》:“介子终知禄不及,王孙谁肯一相怜。”[3]5055苏颋《寒食宴于中舍别驾兄弟宅》:“子推山上歌龙罢,定国门前结驷来。”[3]1101在寒食节,唐人通过诗歌来纪念介子推,赞美其甘于平淡,不被功名利禄所蒙蔽,守正不阿的伟大节操。
因为上巳节、寒食节和清明节在时间上不相前后,在逐渐发展中清明节继承了上巳节的祓除、曲觞流水的习俗,兼容了寒食节禁火、插柳的风俗,再加上清明节祭奠亲人、踏春游玩的特性,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节日。
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制度,主要负责人才的选拔和官员队伍的建设。广大士子主要通过科举考试来博取功名,实现自身的价值。然而科举考试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情况毕竟是少数,落第者痛苦的心理折射出了科举考试的艰难。孟郊《落第》:“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3]6074孟郊《再下第》:“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3]6076孟郊连续两次参加科举考试师,但是都落第东归,惆怅的心情可想而知,即使面对烂漫的春光,也觉得是叶上冰霜,两次奔赴长安,却只能含恨而归。所以,科举考试带给人的不仅是登科的荣耀,更多的是落第的心理折磨。如果此时恰是令人惆怅伤感的清明节,那落第之情就会外化成文字,表现作者的失意惆怅,本节主要以顾非熊为例进行阐述。
清明节自身就带有伤感怅惘的情感特征,而在清明节落第,就会有双重的心理折磨。士子通过节日的伤感来委婉地表达自身的失意,这也是清明节诗歌带给我们的独特思考。顾非熊生活在中晚唐,是科场上久考难第的一个文人。顾非熊,顾况之子,性格善辩,气势凌人。科场上的顾非熊却受到了百般折磨,“非熊既为所排,在举场垂三十年,屈声聒人耳。”[5]在科场上征战三十余年,屡试不第,其中的辛酸恐怕无人知晓。顾非熊在他的《陈情上郑主司》表达了这种艰辛:“登第久无缘,归情思渺然。艺惭公道日,身贱太平年。未识笙歌月,虚逢岁月迁。羁怀吟独苦,愁眼愧花妍。”[3]8485作者把自己久举不第而又欲归不能的情形,表达得淋漓尽致,希望能够得到主司的垂青。
科场的失意,使得顾非熊异常惆怅,身为大文豪顾况的后代,却难考功名。颇具代表性的是《长安清明言怀》:“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3]8485这首诗是作者落第后在清明节所作,他将自己落第的伤心和热闹的清明节作对比,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唐朝,由于政治、经济的繁荣,人们思想的开放,使清明节的伤感氛围褪色了不少。清明节这一天,人们可以出去踏青游玩,享受明媚的春光。“九陌芳菲”,“万家车马”则写出了春景的明朗,外出游人之多,面对大好春色,作者却满腹惆怅。一个“厌”字,写出作者无心欣赏,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因文字而穷困,潦倒不堪,一个憔悴失意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另外,武元衡《寒食下第》:“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如何憔悴人,对此芳菲节。”[3]5154武元衡也是在清明节的时候,落寞下第,春天的柳和鲜花,只能引起更多的惆怅,憔悴不堪,无心面对这美好的春日。清明节,本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节日,在今日落第,甚至无颜面对已故的亲人,通过节日的热闹来反衬忧郁的心情,同时突出赶考的艰辛。
唐代清明节也要去扫墓祭祖,表达对先祖的崇敬,同时也彰显出人们对时光的珍惜,希望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能够光宗耀祖,这也是唐朝积极进取精神的一种体现。科举考试作为实现理想的重要媒介,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科场的失意却让广大文人痛苦不堪,失意时的清明节诗歌对此进行了很好的诠释。顾非熊《下第后送友人不及》:“失意经寒食,情偏感别离。来逢人已去,坐见柳空垂。细雨飞黄鸟,新蒲长绿池。自倾相送酒,终不展愁眉。”[3]8476这首诗也是在清明节时期落第后所作的,清明时节,草长莺飞,万物表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力,而此时的作者却愁苦万分。再一次的失败,让其借酒浇愁,面对清明的春景,只能徒增伤感。清明时节,人们有插柳的习俗,而眼前飘拂的柳枝,却是作者无尽的愁思。失意之时,又逢清明时节,坎坷的经历,双重的伤感,作者苦不堪言。作者通过对清明时节景色的描写,用乐景衬哀情,刻画出在清明节时失意的苦楚。
此外,朱庆馀有诗《送顾非熊下第归》:“但取诗名远,宁论下第频。惜为今日别,共受几年贫。听雨宿吴寺,过江逢越人。知从本府荐,秋晚又辞亲。”[3]8618这首诗写出了顾非熊频繁下第的无奈,以及其穷困潦倒的生活。顾非熊科场屡次不第,内心的愁苦外化成细腻、悲愤的文字,有诗《下第后晓坐》、《落第后赠同居友人》、《下第后寄高山人》,屡次的下第,使其无颜面对友人、知举人,尤其是在清明节的时候,更加无颜面对先祖,在清明节落第,无疑雪上加霜。通过对顾非熊在清明节这一特殊节序时的诗歌分析,可以看出其失意潦倒的形象,清明节踏春游玩的盛况只会加剧其内心的伤感,思乡怀人的风气使其更加觉得愧对先人,双重考验,是清明节诗歌对失意文人的独特阐述。
古代文人讲究“学而优则仕”,即通过科举考试博取功名,积极地参与政治建设,但是想要保持仕途一帆风顺,并非易事。唐代清明节诗歌中,就有被贬的文士。清明节这一特殊节日,给人带来的更多是凄凉与悲怆,在这个时候被贬,无疑让人更加愁苦忧郁。
通过对清明节景色和风俗的描写,用这一特殊媒介,烘托自身的失意情绪,把节日的怅惘与内心的失意融合在一起,达到情景事理的和谐统一。韩偓,字致光,擢进士及第,累迁至谏议大夫。但是韩偓的官场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因其不附和朱全忠,被贬至濮州司马,继而再被贬至荣懿尉,为邓州司马。韩偓被贬为濮州司马时,恰逢清明时节,内心的伤感迷蒙与环境的凄凉融为一体,使其诗歌更具深刻性。韩偓《出官经硖石县》:“谪宦过东畿,所抵州名濮。故里欲清明,临风堪恸哭。溪长柳似帷,山暖花如醭。逆旅讶簪裾,野老悲陵谷。暝鸟影连翩,惊狐尾纛簌。尚得佐方州,信是皇恩沐。”[3]11683这是作者在天夏三年的清明节被贬濮州时所作,据《新唐书·韩偓传》载朱全忠“欲召偓杀之,郑元规曰:‘偓位侍郎学士承旨,公无遽。’全忠乃止,贬濮州司马。帝执其手流涕曰:‘我左右无人矣!”’[6]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中晚唐社会的黑暗与腐败。这首清明被贬诗,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祭奠亲人时一片痛哭的场面,以及硖石县的萧条景象和对唐昭宗对其庇护的感谢。“陵谷”指世事或自然的变迁,用“悲”修饰,写出对国事衰落的悲叹。“暝鸟”两句,用暮鸟与狐狸的惊恐,突出经过连年的战乱老百姓的穷苦生活。面对社会的黑暗,作者满心悲愤与伤感。惆怅的情绪,再加上自身被贬的愁闷,使诗歌更具现实深刻性。
人们在清明节的时候,往往会思念亲人和自己的故乡,作者在被贬之后,每逢清明也会惆怅不已,其中失意之情溢于言表。试看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3]11773李氏,即韩偓的同年、虞部郎中李冉。鸾桥,雕饰有鸾鸟的桥;朱阑,朱红色的栏杆,作者用这个词写出了昔日的繁华。苔钱,即青苔。思量,即想念。元稹《和乐天梦亡友刘太白同游》:“闲坐思量小来事,只应元是梦中游。”[3]6519作者在清明时节游园,无限感伤,今非昔比,往日的繁华已被青苔所代替,自己被贬他乡,与昔日的老友相隔千里。今日恰逢清明节,眼前惆怅之景引发作者无限思乡之意,黯然伤神,一个失意被贬的老者在园中孤独落寞的形象,越发凸显。
在清明节被贬的还有白居易及其友人,其《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寂寞清明日,萧条司马家。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欲别能无酒,相留亦有花。南迁更何处,此地已天涯。”[3]7090白居易的这首诗融进了清明节的习俗,“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则写出了清明节食冷食、禁火的习俗,以及清明改火的风气,此时的清明时节本应该是花红柳绿,然而在作者失意的情绪中,却显得寂寞萧条。清明时节,去送被贬的吕侍御,作者和友人的心情都比较伤感,此去前途渺茫,又逢伤感的清明时节,作者失意愁苦的心态,表露无遗。
唐代清明节诗歌记载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百态,尤其是诗歌中所表露的失意情绪,是文人将情思与诗歌联系起来的桥梁。在清明节失意,不管是科场还是官场,独特伤感的习俗与文人失意情绪的结合,都使清明节诗歌带有士子独特的感受,从而使清明节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化,更具一定的审美和文学价值。
[1] 范晔.后汉书卷九四《礼仪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3:3110-3111.
[2] 李昉.太平御览卷五九[M].北京:中华书局,1960:284.
[3] 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 欧阳修.新唐书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0:5100.
[5] 王定保.唐摭言[M].北京:中华书局,1959:81.
[6] 陈继龙.韩偓事迹考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01.
Frustrated scholar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through tomb-sweeping festival poems in Tang Dynasty
SHI Yan-chun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450001,China)
Tomb-sweeping festival is one of the 24 solar terms in China,which is an important festival in the tang dynasty.As a frequent festival in Tang Dynasty poems,the sentimental feeling is corresponds to the literati's sentimental mood.To express their frustration becam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poetry.Tomb-sweeping festival itself is full of sentimental character,by which the literati express the frustrated of examination hall and officialdom was banished.They express their own grievances through poems and reflect the literati unique inner feelings.
Tomb-sweeping festival;poems;frustration;sentimental feeling
I207.2
A
1009-8976(2014)02-0069-03
10.3969/j.issn.1009-8976.2014.02.021
2014-04-08
石艳春(1989—),女(汉),河南商丘,硕士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