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萌
(长安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缺失与培养路径探析
王 萌
(长安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提高大学生意识水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生态文明意识不但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素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起步晚、学校课程体系不完善、学生关注程度低,导致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缺失。本文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缺失表现入手,对形成缺失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对比分析,初探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路径。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就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实践过程中,能否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预先考虑生态环境和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思想观念,是大学生关于生态和生态保护的思想、观念、知识、态度、价值的总和”[1]。生态文明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也是大学生自身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培养对待生态的正确意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下,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弥补缺失,是推动全民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助力器,也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催化剂。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包含生态理论、生态文明观念、生态责任感和生态自觉等内容。近些年来,国内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的相关调研,如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所作的《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以及笔者所作的《关于大学生生态责任感和自觉性的调查统计》(以下简称《调查统计》)等,表明大学生在生态文明理论、生态文明观、生态责任感和生态自觉性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论缺乏。生态理论主要指的是区别于专业生态学知识、更为普通非专业人群所接受的常识性生态学知识。生态文明理论缺乏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当被问及“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时,只有69.2% 的被调查者选择了6月28日,还有7.4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5月5日。而选择正确答案6月5日的大学生仅有42.14%,尚不及调查人数的半数。在被问及“生态系统的成分组”时,8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这三个选项,仅有9.3%的被调查者选择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这一选项纳入正确答案。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空气、水分和无机盐,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与其它三个选项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生态系统缺乏深刻的认知,甚至基本陌生。
其次,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观的理解有偏差。生态文明观是“人正确处理其与社会、自然三者关系的总的科学观点和方法,主要包括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道德观、发展观、安全观、消费观及科技观等”[2]。大学生总以人本位的哲学观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重视生态安全,认为生态破坏带来的危害并不显著且作用慢;同时过度超前的偏激消费观和科技观,严重损害了后代的生态享有平等权。这样的误区导致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以偏概全、以点代面,未能树立起全面的生态文明观。
再次,大学生生态责任感薄弱。生态责任感是指大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对生态环境的自觉保护和意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在看到不文明行为时很少主动制止,生态责任感较弱。在《调查统计》中,对待环保问题的500名中,仅有3名选择会主动处理已经出现的环保问题;关于处理纸张问题,统计调查的500名学生中有479名选择使用新纸单面复印。在校园内,时常可以看到大学生攀折鲜花、践踏草坪而无人制止,这些现象表明大学生生态责任感薄弱。
最后,大学生生态自觉性较差,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没有养成。生态自觉是指大学生自发或主动将有利于生态保护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俗来讲,就是大学生自身难以主动自觉地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环境。“《2007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具体分析各类人群特征发现:25岁以下、学历大专及以上人群具有生态文明意识领先,环保行为滞后,自觉性差的特点。”[3]在《调查统计》中,377位同学会将垃圾扔到垃圾桶内,其中362位同学没有进行垃圾分类;54位同学会随地乱扔垃圾;69位同学会根据垃圾桶的远近决定就地抛洒还是将垃圾放入垃圾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没有形成一种自觉保护环境的生态行为习惯,生态自觉性差。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缺失受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但也有规律可循。
首先,学校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系统不完善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缺失的直接原因。生态文明培养体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效果。目前,生态文明培养体系存在生态文明课程独立性差、生态实践不足以及校园文化与生态文明相剥离的问题。课堂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论获取的主要渠道,是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保障。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由于没有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内容过于宽泛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理论。生态文明实践是巩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论学习成果、激发大学生生态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自觉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开展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有限且延续性差,使大学生无法感受到生态不文明带来的危害,行知严重脱节,难以建立起完善的生态文明意识。此外,校园文化开展生态文明相关主题活动较少,许多大学生环保社团没有实质性的生态文明活动,仅仅做过生态宣传、问卷调查而已,无法形成一个生态气氛浓郁、生态文明意识强烈的行为整体和文化环境。
其次,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起步晚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高校的培养方针是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的。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起步于20世纪后期,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经济高速发展,对资源、生态有着破坏性的需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一直较为缓慢。党的十八大中将生态文明建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素,生态文明建设就此展开。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下,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性没有深入到学生的意识中去。学校近年来才将生态文明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整体格局的重要因素,生态文明意识培养体系也欠缺完整性,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再次,大学生自身忽视生态文明意识培养是其生态文明意识缺失的根本原因。大学生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对象,大学生是否重视生态文明意识培养问题决定着其是否能够树立正确、完善的生态文明意识。很多大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仅仅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与自身的发展、就业没有太多关系,学习生态文明理论、参加生态文明实践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因此,很容易在思想上忽略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学校所开设的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的课程没有引起大学生应有的重视,也就很难接受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以建立“知-意-行”模式为基础,深化理论学习,重视课外实践,构建校园文化氛围。从理论讲授着手,延伸到课外实践,多维度、多角度地构建立体培养路径,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入心入脑。
第一,建立“知-意-行”模式[3],构建生态文明培养的科学方法。“知-意-行”模式就是由生态知识到生态意识再到生态行为的整体生态宣教模式。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本身就是一个密切联系的系统。大学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知识水平高、接受能力好。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时建立“知-意-行”模式,可以培养大学生强烈的责任感,让大学生自觉主动地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从而爱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这不仅符合大学生的培养规律,也符合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的规律。
第二,优化生态文明意识培养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论水平。课堂教育是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的主阵地,因而必须要有完善的课程体系。首先,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课涉及的生态文明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课旨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政治觉悟及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重要课程。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和巩固关于生态文明内容的教学,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其次,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相关选修课和必修课。更多课程的开设可以充实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明确生态文明定位。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尝试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秦岭与生态文明”,提高了学生对自然与生态环境的认知能力,使其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体会生态环境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培养其热爱环境、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情感。
第三,开展生态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生态责任感,培养生态自觉性。推行生态实习课能使大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对于生态文明的意义,从自身主动学习和接受生态文明理论。一方面,引导大学生从生活小事做起,培养其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在校园里,提倡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纸张双面使用、自带口杯等,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培养大学生的生态自觉性。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在看到不文明行为时要及时加以制止,激发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感。此外,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活动,借助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保日开展征文、演讲等活动,宣传生态文明观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组织大学生走进农村、走进生态示范基地,参与到与自然相互协调的生产实践中去,加深大学生生态文明情感,深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感悟,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在大学生心中的重要性,塑造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生态文明自觉。
第四,重视校园文化与生态文明相结合,巩固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成果。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和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过程中,经常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活动,例如举办生态文明主题汇演、参观生态文明主题摄影展、进行生态文明电影及纪录片展播、创建网络生态文明交流平台、开通环保电台节目等,可以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的文化环境,使大学生在浓厚的生态氛围中学习,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
总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尽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存在着理论、观念、责任、自觉等多方面的缺失,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培养体系也不够完善,但经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近年来对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贯彻落实,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已得到明显增强。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是实现生态文明的生力军。要发挥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先天优势,提高和完善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体系,使大学生成为责任感强烈、自觉性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1]王学俭,宫长瑞.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姜树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与践行能力提升路径[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2).
[3]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所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J].世界环境,2008(2).
2014-02-17
王 萌(1987- ),女,陕西西安人,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1
A
2095-7602(2014)04-01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