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儿歌对学龄前唐氏综合症儿童语言能力的影响

2014-03-28 12:45:17刘丽君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唐氏综合症儿歌

刘丽君

(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07)

浅论儿歌对学龄前唐氏综合症儿童语言能力的影响

刘丽君

(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07)

唐氏综合症儿童的语言发展比较晚,表达能力差,发音不准,吐字不清晰,与别人讲话也比较难以理解。而儿歌作为语言艺术的一种,其内容浅显,思想单纯,篇幅简短,结构单一,语言通俗,音乐性强,唱起来顺口、流畅。作者在文中通过实践教学探讨了儿歌对学龄前唐氏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儿歌;学龄前唐氏综合症儿童;语言能力

1.唐氏综合症儿童语言发展特点

1.1 语言发育晚,咿呀学语持续时间长

林奇报告了唐氏儿童规范的咿呀语的开始时间大概是9个月,比正常儿童大约晚了2个月;并且规范的咿呀语在咿呀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与正常儿童相比不稳定[1]。还有研究指出,唐氏综合症婴儿咿呀语持续的时间比正常婴儿要长得多,通常要延续到2岁后,开始学说话的平均年龄为4-6岁[2]。这些研究都说明唐氏综合症儿童语言发育晚,咿呀学语持续的时间较正常儿童更长。而幼儿期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听在先,说在后[3]。听是第一位的,说是第二位的,儿童一定要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成长,才能够自然学会语言,只有以周围的人的说话模式为模本,才能学会语言。这就需要多为孩子创设语言的情境与条件,加强语言刺激,缩短唐氏儿的咿呀学语的时长。

1.2 发音不准确,吐词不清晰

米勒曾对43例唐氏儿童进行研究,发现唐氏儿话语运动功能与在自发语言样本中发现的发音错误单词的数量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4];史密斯等通过正常儿童和唐氏儿童比较发现,唐氏儿发音错误的持续时间较长[5];麦考利也发现唐氏儿存在发音困难[6]。这种现象也得到了实践经验的证实,唐氏综合症儿童往往将“老师”说成“老西”、“哥哥”说成“多多”、“抱抱”会容易说成“泡泡”、“喵喵喵”易说成“猫猫猫”等,而唐氏儿童发音不准确、吐词不清晰影响到儿童与他人的交流,继而影响孩子语言表达的自信心,因此,设计声韵活泼、节奏鲜明的语言,对孩子的纠音训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词汇量少,发展速度缓慢

加德森指出唐氏儿童第一个词产生时间的差异非常大,有些儿童早在9个月就出现,而有的则晚至7岁才出现[7];巴克利的研究数据表明,唐氏儿童24个月时平均表达性词汇为28个,而此时正常儿童一般达到250个;唐氏儿童在3岁、4岁、5岁和6岁的平均表达性词汇分别为116、248、272、330,而正常儿童在6岁时的表达性词汇已经高达数千[8]。由此可得唐氏儿童词汇量少且发展速度慢。究其原因,唐氏儿童短时记忆差,其中听觉短时记忆比视觉短时记忆更差,而短时记忆缺陷极有可能限制孩子们的口头信息记忆、语言加工及推理等能力的发展,影响词汇的获得。为此,合理地选择内容浅显、主题单一、通俗易懂的教学内容,将有助于提高唐氏儿的词汇量。

1.4 语句不连贯,可理解性差

乔普曼比较了平均句长相匹配的唐氏儿童组和正常儿童控制组在叙述性话语中的表现,发现唐氏儿童显著地、更频繁地省略一些功能语素,这也说明了唐氏儿童形态方面的困难比结构方面遇到的困难要严重[9]。语句的不连贯性及形态词语的省略将影响唐氏儿与他人的沟通表达。库敏分析了937份唐氏儿童父母问卷,发现近60%的父母报告他们经常很难理解自己孩子的话语;37%的父母报告他们有时难于理解孩子的话语[10]。普斯科尔等也采用了父母问卷的方式来收集相关的信息,得到了类似的结果[11]。因此,选择一些篇幅短小、结构简单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唐氏儿的语句连贯性。

2.儿歌的特点及与唐氏综合症儿童的关系

唐氏综合症儿语言发展速度缓慢、语言水平低、发音吐词不清,语用能力差。为了使他们今后能融入社会,在康复教学中对唐氏儿进行语言训练就显得十分重要。从个体发展的规律看,0—6岁是唐氏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12],对言语刺激非常敏感,接受性言语先于表达性言语的出现,逐步掌握了发音,词汇迅速扩展,句子从不完整到完整,喜欢说话,爱好模仿,易接受短小的文学形式。儿歌的内容、形式、语言都切近唐氏儿的语言康复训练的要求,儿歌的篇幅短小,词语形象,浅显易懂,易于为幼儿接受;儿歌的语言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幼儿爱听爱诵;儿歌的内容大都选自富有儿童情趣的生活,幼儿容易理解与接受;儿歌的语言有较强的口语色彩,幼儿易于模仿,所以儿歌能强烈地吸引幼儿,充分地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儿歌以幼儿的视角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认识,表现幼儿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观点和感情,充满孩子童趣,成为孩子们最初的快乐体验,儿歌语言生动,简洁明快,用词简练、形象性强,形式活泼,韵律响亮,琅琅上口,幽默风趣,童趣盎然,鲜明生动,深受孩子的喜爱,它集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13],是训练唐氏儿童语言表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儿歌对唐氏综合症儿童语言能力的影响

3.1 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奠定语言发展基础

儿歌能使唐氏儿养成倾听的习惯和能力,在听赏儿歌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带来的愉快感觉,同时慢慢了解到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不仅培养了唐氏儿倾听的习惯,提高了倾听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语言感觉力和理解力。学龄前唐氏儿在听的过程中,逐渐领会其中的意思,其思维之门也打开了,并渐渐形成自己想象的世界。如《县官判令》音乐中“今天你犯了一个大错误,本官罚你一千次,由于时间不够多,本官罚你十二下,一二三我切切切,四五六我捏捏捏,七八九我下油锅,十、十一、十二我端上桌”。首先安排家长和唐氏儿互动,唱到切切切、捏捏捏、下油锅、端上桌时,家长分别切、捏、举唐氏儿的手臂,互动中训练了唐氏儿的倾听能力,增强了他们对切、捏等动词的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表达切、捏等动词;同时,也加强了唐氏儿对1-12数字概念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用《身体音阶歌》、《捏包子》、《按摩操》、《炒豆豆》等儿歌来培养唐氏儿的倾听习惯。

3.2 符合游戏精神,激发语言兴趣

儿歌的情节虽然简单,但却常常充满着虚幻、夸张、怪诞、戏剧的趣味,洋溢着游戏精神;儿歌中的游戏精神使得唐氏儿在学习儿歌的同时被感染,并获得信息,发展语言能力。同时配合手指及肢体动作,符合学龄前唐氏儿好动、爱玩及爱模仿的心理,这些肢体动作可以帮助孩子记忆和理解,对语言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运用《切西瓜》的儿歌训练唐氏儿表达拟声词“咔嚓”,唱“大西瓜,圆又圆”时,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大西瓜,唱到“我把西瓜切一下、切一下”时,扮演切西瓜者做切西瓜状,这时小朋友一起唱“咔嚓、咔嚓,大西瓜切呀切开了”,切西瓜者将大西瓜切开。通过《切西瓜》儿歌的学习,原本从不开口说话的唐氏儿在这种宽松的语言游戏环境下都会模仿表达“咔嚓”。除此之外,《爆米花》、《小白兔和灰太狼》、《小猫钓鱼》等都是很好地激发唐氏儿语言表达的儿歌。

3.3 训练正确的读音,有效纠正错误的读音

教会唐氏儿正确的发音,是发展唐氏儿口语的第一步。对唐氏儿念儿歌、教唐氏儿念儿歌是练习唐氏儿语音的较好方式。儿歌具有优美的节奏和韵律,唐氏儿容易接受,学习积极性高,因此,儿歌教学对于纠正唐氏儿的语音见效较快。为了纠正唐氏儿将“喵”错说成“猫”,我们运用儿歌《大猫小猫》,唱到“我是一只大猫,我的声音很大”时,配上肢体动作扮演大猫;唱到“喵喵喵”时,我们故意用夸张地口形说“喵”,通过夸张的嘴形纠正儿童错误的读音。又比如《妈妈,我爱你》这首歌曲主要描述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场景,孩子们听到这样的儿歌往往会非常感兴趣。在学习时老师夸张地跟孩子们一起唱“妈妈,妈妈,我爱你,天天和我在一起,抱抱你,亲亲你,妈妈,妈妈,我最最最爱你”。在教授过程中加上肢体语言。原本将“抱抱”说成“泡泡”的唐氏儿能够自己主动清晰地说出“抱抱”。如果想在语言的清晰度上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儿歌的运用上应该先学习短小的并且贴近生活的儿歌,如《小鸡唧唧唧》、《合拢张开》等。

3.4 增加语言词汇,丰富语言知识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一个人要很好地掌握语言这一工具,必须掌握足够数量的词汇,才能与别人自如地进行交谈,因此,一个人掌握词的数量多少,将直接影响语言表达的质量。儿歌是语汇的宝库,不仅包括动物、植物,还包括诗歌类、数字类等,比如:动物类的有《小白兔》、《小鸭子》、《小猪胖乎乎》、《小小乌龟》、《小动物走路》等、植物类的有《秋天》、《萝卜白菜》、《大西瓜》、自然现象的有《小雨沙沙沙》、《我是小雪花》、《春天到》、《夏天到》等儿歌、数字歌有《1-5数字歌》、《数字歌》、《一望二三里》、诗歌类有《鹅鹅鹅》、《春晓》、《悯农》、《晓窗》、《红豆》等。它在为学龄前唐氏儿展示成熟的语言、扩展词汇量,积累艺术语言,培养想象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条件,而且儿歌所创造的富于感染力的艺术情节和意境,使学龄前唐氏儿在一个相对完整的语境之中去把握语汇,收到很好的效果。

3.5 提供语言学习范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丰富的语言环境是学龄前唐氏儿语言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儿歌能对幼儿进行随机的语言教育,日常的随机的语言交往是学龄前唐氏儿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最真实而自然的状态,也是极其丰富的语言教育环境。儿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到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儿歌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幼儿由始至终有足够的新鲜感,可以利用儿歌对幼儿进行随机的语言教育。结合教学内容,创编儿歌《我爱吃蔬菜》:“弯弯的茄子我喜欢,我爱吃茄子;圆圆的番茄我喜欢,我爱吃番茄……”。配上《我爱洗澡》的音乐及相应的动作,通过自编的儿歌的学习,唐氏儿理解了蔬菜的特征,增强语句表达“我爱吃……”的能力。结合教学需求创编《吹风机》:“吹风机呀,本领大。洗了头发要用它,左吹吹,右吹吹,吹吹吹吹吹干了”。配上《小星星》的音乐1 1 5 5|6 6 5 -|4 4 3 3|2 2 1-|5 5 4 4|3 3 2-|5 5 4 4|3 2 1-|,这样幼儿就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能够说出吹风机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可多创编一些类似的歌曲来丰富教学,促进幼儿语言运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4.唐氏综合症康复教师如何教授儿歌

唐氏综合症儿童虽然在多方面要落后于其他正常儿童,但是他们有着超强的模仿能力,因为他们还不太懂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统统都会照单全收,全部模仿下来。所以在儿歌教授的同时教师也一定要注意做好良好的示范,包括口型的示范、肢体语言的示范、表情的示范。口型的示范要做到夸张,尽量将嘴巴张大,让幼儿能够看清楚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肢体语言的示范要准确,一步到位,动作幅度要加大,如果教师的动作幅度大,幼儿的动作幅度才会比较大,达到一般水平。如果教师的动作幅度小,幼儿的动作幅度会比教师的更小,那么幼儿在学习中就会显得放不开,不能很好地跟着教师来完成整节课的内容,也达不到想要的语言康复效果。所以老师在教授时不要怕幅度大,只怕幅度不够大;表情的示范在儿歌的教授过程中也非常重要,唐氏综合症儿童在儿歌中对于“哭”、“笑”、“生气”的表情有非常大的好奇心,特别是在笑时配上“哈哈”,哭时配上“哇哇”,生气时配上“哼”,幼儿学习起来非常快。通过巧妙运用儿歌对唐氏综合症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训练,可以增强他们语言的长度、语言的清晰度,提高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提高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多学习儿歌,不但能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并能更好地运用于现实生活当中。

[1]Lynch,Oller,Steffens,et al.Development of speech-like vocalizations in infantswith Down syndrome.American Journal ofMentalRetardation,1995,100:68~86

[2]Steol-Gammon.C.Down syndrome phonology:Developmental patterns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J].Down Syndrome Research and Practice,2001,7(3):93-100.

[3]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Milller,J.F.,Miolo,G.,Sedey,A.et al.Predictinglexical growth in children with Down syndrome.Post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American Speech -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St. Louis.MO,1989.

[5]Smith.L,Tetzchner.S.Communicative,sensorimotor,and language skills ofyoung childrenwithDown Syn-drome[J].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Deficiency 1986,91:57-66.

[6]McCauley,R.J.Assessment of language disorders inchildren[M]. 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Publish-ers,2001.

[7]Stray-Gunderson.K.Babieswith Down Syndrome:a new parents Guide[M].Rockville.MD:Woodbinehouse,1986.

[8]Sue Buckly.Teaching readingto develop speech andlanguage. Presented at the 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 Down syndrome.Portsmouth,UK,Sep.6-8,2000.

[9]Leonard Abbeduto,and Donna Boudreau.Theoret-ical influences on research on language developmentand intervetion in individual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J].Mental Retardation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Research Reviews,2004,10:184-192.

[10]Kumin,L.Intelligibility of speech in children withDown syndrome in natural settings:Parents-per-spective[J].Perceptual andMotorSkills,1994,78:307-313.

[11]吴剑飞陈云英.唐氏综合症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现状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5,11(65):7-13.

[12]赵焕明.幼儿语言关键期的教育[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 (2).

[13]黄路明.儿歌与学龄前幼儿语言能力发展[D].南宁:广西大学,2008.6.

G613.5

A

1671-5136(2014)01-0142-03

2014-03-16

刘丽君,女,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教师。

猜你喜欢
唐氏综合症儿歌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6:34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
关注夹腿综合症
唐氏综合征是因为“拷贝”走样了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
睡觉儿歌
儿歌绝唱
小说月刊(2015年11期)2015-04-23 08:47:39
闹闹的“吃什么”综合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及其控制
牛呕吐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