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野下音乐教育专业弹唱教学改革研究

2014-03-28 12:18柳飞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弹唱建构主义建构

柳飞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建构主义,其源头可追溯至哲学的认识论领域。意大利思想家维科,早在1710年就指出:“正如上帝的真理是由上帝自己存在和组合之后才能理解那样,人类的真理也是由人类行为的建构和塑造才得以认识的。”①不过,维科并没有对建构主义作出详细的阐述,真正对建构主义进行系统阐述的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皮亚杰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认为,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维果茨基、布鲁纳、科尔伯格等多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建构主义理论作了进一步研究,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后,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逐渐兴起,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

建构主义的核心理念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也就是说学生并不是教师讲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传递和迁移,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为中心,并非削弱教师的地位与作用,而是对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解释,教师不应只关注对学科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尊重学生的学习认知方式。因此建构主义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教师要充分了解、尊重并关注每一位学生,这样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二是教师要明确本学科的“意义”,即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充分掌握本学科的性质、规律以及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实现意义建构;三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要能创设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在认知活动中,而且要在情感活动、人际活动中扮演多重角色。

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自弹自唱,简称弹唱,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由于师资、教材、课程设置等原因,当前我国音乐教育专业普遍未设立弹唱课程,即便设置了该课程往往也照搬传统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模式占主导地位,而教学及评价通常采用“一刀切”“一锅煮”方式,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致使毕业生此项能力薄弱。正如张桂春所言:“在很大程度上,目前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所依据的基本上都是有关学习的错误假设,而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也只有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基本忽略了体验学习、发现学习或探究学习等方式,因此,学校中发生的学习通常是无效的。”②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试图用建构主义理论作指导,对音乐教育专业弹唱教学进行改革。

一、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是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传统教学理论将教学准备等同于备课,而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准备比备课含义更广泛,至少还应包括“备人”(师生)和“备法”(方法和媒体等)③。因此,教学准备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要求,选择、分析和组织教材,同时对自我和学生进行分析评估,选择教法和手段媒体,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教学准备不光是从教师的角度表述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操作流程,更重要的是在开展教学活动初始就对整个教学流程作规划,它是教师复杂的智能活动的重要环节。

(一)从学生是独特性个体的角度,评估学生层次水平

建构主义尊重学习者独立的个性和人格,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一样的个体,而个体又是不断发展、成长的,能动的个体。以弹唱教学来说,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钢琴、声乐技能,并且学习了基础和声知识,具备了演唱伴奏等感性的经验。但是学生先天的音乐条件、后天习得的音乐技能、形成的素养等均不相同,加上音乐教育专业在入学时就分声乐、器乐主辅试,而进校后通常还分主辅修,致使学生声乐、钢琴技能水平不一,所谓“能唱不能弹”或反之“能弹不能唱”。因此,弹唱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而简单机械地“灌输”,而应当把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的知识的起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构建新的知识。

任课教师可以在开课前一学期的期末观摩该班级学生的声乐、钢琴考试,并从任课教师处了解学生的基础,以及学习态度、方法、技能水平等,然后从钢琴演唱能力、弹奏能力、学习状态三方面进行归纳记录。如A同学,演唱能力:嗓音条件好,演唱姿势、发声状态自然、积极,音准、节奏、强弱等声音控制能力较好,吐字清晰,能较好地表达歌曲情感。弹奏能力:弹奏姿势及触键状态良好,手指跑动、音色控制能力较弱。学习状态:聪明开朗,同学关系好,学习不够刻苦,对声乐较感兴趣。以此类推,评估出每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基础层次水平。

(二)从教师是知识建构帮助者的角度,搭建学习脚手架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让学生主动去建构。好比造房子,不是手把手教学生一块块砖如何砌,而是让学生了解房子的整体构造,学会看图施工,掌握砌砖、挑梁、浇注等建造房子的各种工艺,然后让学生自行建造。所谓学习的脚手架,指帮助学生学习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切准备工作。

1.实施教材加工

目前的弹唱教材通常以歌曲即兴伴奏编配为知识脉络呈现,教师必须对教材实施加工,厘清课程的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做到:

(1)凸显弹唱结合,即唱则弹,弹则唱,弹唱一体。要增加大量的、循序渐进的弹唱配合训练内容。

(2)弹唱中,演唱不能依赖钢琴作旋律提示,要能自主、自如地用准确的吐字结合乐音和节奏,表达情感。

(3)钢琴是和声乐器,在视谱时,不能把旋律看成是一个个孤立的音符,而应该把这些音符按照一定的长度单位连起来,看作一组和弦连接。要熟悉和声语言,譬如:Ⅰ级交代调式调性,但如果老是用Ⅰ,音乐就会变得停滞不前,一直是结束的样子;而加了Ⅴ和Ⅳ,就显得富有动感,简洁明了的Ⅰ—Ⅳ—Ⅴ(Ⅴ7)—Ⅰ进行很常用,但是还是硬梆梆的;如果加入副三Ⅱ级,Ⅱ—Ⅴ—Ⅰ进行,这样就增加了一些柔和的东西,显得比较轻松自如;如果再加入Ⅵ,变成Ⅵ—Ⅱ—Ⅴ—Ⅰ,这样效果就更丰富些。和声语言的掌握要靠练习和听觉训练,可以简单,可以灵活,但一定要遵循基本规范。

(4)和弦的律动节奏(音型)十分灵活,要坚持选择适合音乐风格、能衬托旋律层次、技术技巧足以胜任的伴奏方式。

2.选择教学方法与媒体

传统弹唱教学依靠一架钢琴、一本教材、一支粉笔,教师通过讲授、示范演奏、课堂提问、还课等方法完成教学活动。然而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形式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与延伸,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虚拟教学环境。

(1)借助网络用户常用的交互方式开展学习和交流。如建立课程QQ群,进行文件传输、问题讨论与答疑、上传和下载学习内容与作业等,这些虽不是专业的学习环境,但使用方便,无需专人管理与专业培训即可使用。

(2)建立专业的虚拟学习平台。如WebCT、LearningSpace等,它们是整合计算机通信软件和在线课程材料传递的学习管理软件系统,一般由通知栏、课程提要、元数据、任务分配、多媒体资源、学生主页、评价工具等部分组成。虚拟学习平台可以使网络教学组织变得更为容易,也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和目标要求,同时也允许资源的广泛共享和重复使用,鼓励协作学习和基于资源学习,但需要有专人维护与管理④。

(3)创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虚拟学习环境。它提供了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并具有资源丰富、知识更新快捷、人机交互界面和谐、交互自然等特点的虚拟环境。这种虚拟学习环境适合在线授课、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师生在线交互、虚拟实验等⑤。

以上三种形式中第一种因其便捷,师生均能自如操作,但同时会受到交流界面局限、容量不足等困扰。第二种可以通过申报精品课程,整合师资,发挥课程团队的力量,进行开发建设。建立的弹唱课程专业学习平台,实现教学信息呈现与教学资源共享、学生主动参与与协作讨论、信息反馈与调控等现代化教学环境,其资源还可供在校学生及教师职后培训共享。第三种需要专业音乐人士和软件工程师共同开发,如一款自弹自唱专业软件,里面不仅包括丰富的学习资源,当人弹唱时,计算机能运用三维虚拟准确记录下弹奏和演唱动作、声音、曲谱,并进行数据比对分析,清晰地指出弹奏、演唱以及配合方面的不足。

二、教学过程实施

(一)从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角度,引导学生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教师的传授来获取音乐知识,还可以通过自己对音乐知识的经验阐释,将音乐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内部表达。”⑥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通过自编的弹唱练习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了自我控制,对原有音乐经验进行重组和改造,并且实现对弹唱这一新音乐信息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减少了教师对知识的控制,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基础和完成情况制订创编要求,在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中起到平衡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作用。具体步骤如下:

1.弹奏C大调Ⅰ级和弦,创编旋律并演唱。(演唱用唱名;旋律从三度、五度到八度,逐渐增加难度。)

2.弹奏C大调Ⅰ级和弦,创编更丰富的旋律。(演唱用mi、ma等简单的音节代替,逐渐适应唱词;运用改变节奏、旋律重复、变化等手法,创造出不同的旋律。)

3.对弹奏的C大调Ⅰ级和弦作不同的伴奏处理(柱式、半分解、分解,民族调式加入附加音),演唱旋律要求同上。

4.重复上述三步要求,弹奏C大调Ⅴ、Ⅳ级,编创更丰富的弹唱练习曲。

5.移到a小调上重复上述1~4的练习。(大小调的练习一定要结合起来,因为关系大小调的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正好互相重合(除Ⅶ级外),即大调正三和弦Ⅰ、Ⅳ、Ⅴ为大三和弦,副三和弦Ⅱ、Ⅲ、Ⅵ、Ⅶ为小三和弦,而大调Ⅱ、Ⅲ、Ⅵ和弦音正是其关系小调的正三和弦。要和弦熟悉键盘上的把位,并用耳朵仔细听辨其不同的色彩。)

6.重复上述1~5,循序渐进地移至一升一降、两升两降、三升三降各调练习。

(二)从交流、协作的角度,实施合作学习

互动协作是建构主义教学的一个核心,学生之间的协作、互动、讨论、协商,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音乐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因为同学间的心理更为平等,而同学间的语言也更容易被理解,并且同学间课后有大量的时间可利用,因此,生生间合作学习往往比传统师生间教学方式更加有效,而实施帮助的同学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具体做法是:(1)3~4个学生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可以自由组合,原则上一组内声乐、钢琴各有所长,以便取长补短,互相指导;(2)合作小组每四周左右轮换调整一次,以利于更广泛地开展同学间的合作学习;(3)小组调整时按组内合作和整体提高情况测评,分数组内统一,计入平时分数,激励互帮互助的积极性。

(三)从主观自我反省的角度,提高学习效率

建构主义强调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观自我反省,要求学生更多地自我管理学习,对于弹唱这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学生的课后练习与反省十分重要。传统弹唱课程多采用大班授课,为节省时间,还课只能采用抽查的方式,这种方式容易使部分学生产生投机和侥幸心理,课后练习不认真。我们利用数码媒体和网络平台,让学生把每次的弹唱作业通过手机等数码媒体进行录音、录像,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作业用音频或视频方式传送上网。教师在网上点击浏览,可以很方便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从而有效地加强了学生的课后练习。

录音可由学生单独操作完成,通过自行采录和回放,学生能有效地进行主观自我反省。录像一般需由合作小组同学间协助完成,这样做虽然繁琐一些,但音乐本身是表演艺术,由同伴做观众并摄像对学生的心理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

(四)从情境创设的角度,建立共享平台

情境创设是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所谓“情境”指教师创造的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1)课堂教学按音乐会的情境来创设。教师课后浏览学生上传的音频、视频作业,选取有代表性的同学上台现场弹唱,师生间、生生间作互动交流,评价。(2)课后虚拟教学环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除了利用网络传输功能递交作业,教师还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艺术眼界,如介绍学生听爵士钢琴家的即兴演奏,听肖邦、拉威尔、德彪西的和声,听年轻人喜欢的通俗歌曲弹唱等。(3)各种比赛、表演与观摩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建立弹唱曲库,曲库作品涵盖中外经典歌曲、中小学教材歌曲和通俗歌曲,曲库按难易程度分一、二、三级,一、二级中又分原谱伴奏与即兴伴奏两类。具体实施:大二自选弹唱三级曲目一首;大三自选弹唱二级曲目两首,原谱与即兴各一首;大四自选一级曲目一首,即兴曲目现场抽签。

三、教学评价

(一)从意义建构的角度,建构等级评价标准

清晰的等级评价标准,包含了弹唱的各要素,是对弹唱意义建构的具体化、条理化和明确化,帮助实现师生间与生生间评价、交流的连贯、一致与公正。评价标准一级指标(评价二级、三级指标详见笔者另一篇拙作《音乐教育专业弹唱课程设计研究》)分歌唱、伴奏、弹唱配合三项,以第三级指标为考量点,用文字描述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水平,如歌唱优:歌唱姿态美观大方,发声自然圆润,具有良好的共鸣与呼吸支持。歌唱语言清晰,音高、节奏以及节拍律动准确,歌唱富有乐感与表现力,能注意对作品风格的理解与把握。以此类推,不再赘述。每项满分为10分,6分为合格,三项满分为30分。等级评价标准可根据学生原有基础与学习程度等作调整,于学期初制订,师生双方应知晓,平时作业和考试,教师应参照标准给予学生定量分数与定性文字表述。

(二)从重视学习过程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价

建构主义教学评价的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且学生重视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评价内容包含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考查。弹唱教学除了期中、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包括每周的作业完成、小组合作情况及课堂表现等。作业由纸质与电子两部分组成,纸质作业包括创编的弹唱练习曲以及作品伴奏编配,同时教师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个电子档案袋,收录学生每周还课的音频、视频。在录音、录像前可以让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分析与理解,包括对作品曲式、体裁、风格、旋律的分析,以及设计伴奏的构思等,以便更多了解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使教学和学生的已有能力更加匹配。

两年来,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弹唱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大收获。一是有效提升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提高了毕业生竞聘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的综合实力。我们针对每个学生的声乐、钢琴技能水平,制定不同的训练目标,通过自编弹唱练习曲、同伴合作学习、数字网络作业还课等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弹唱技能的提升。同时,每学期举办弹唱比赛,首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初赛,要求全体参加,然后进行年级决赛,特别要求低年级同学作现场观摩,此举措激发了学生对弹唱的学习热情,进而促进了学生准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与岗位竞聘实力,2009、2010级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进编率超过30%。二是增强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协作,使教师自身得到发展。声乐、钢琴、即兴伴奏教师克服学科本位的观念,经常在一起探讨弹唱教学的目标要求、内容、方法手段、考核等,立项了相关教学改革课题,针对目前弹唱教材以即兴伴奏为主的局限性,编著了《弹唱实用教程》(预计年底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三是推动了音乐技能类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使学生的前修课程(声乐、钢琴、和声)与弹唱课程有效衔接,避免了课程资源的重复浪费。建立了弹唱课程QQ群,进行还课文件传输、问题讨论与答疑、上传和下载学习内容与作业等,有效拓展和延伸了课堂教学空间,期末把数字档案导出,放入教学档案袋,使技能课教学流程管理更科学化、规范化。

但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弹唱教学实践中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其一,对学习环境提出了较高要求。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弹唱教学,首先需要有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例如由于学生课后作业采录媒体不一,可能造成评判的偏差,因此,最好能配备专业录制设备和场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也最好由专人开发、维护。另外,为了更好地组织学习、讨论、协作学习、点拨指导与及时评价,教学人数最好有所控制,采用15人左右的小组授课。其二,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课前要了解学生情况,课后要进行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每周要了解所有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给予反馈,还要为每位同学制定不同的训练目标等等,教师的工作量相比传统教学大大增加。其三,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课堂教学常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互动性,使教师不能按传统的准备好的教学设计进行,而转向不可预期、生成性的教学情形,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建构主义要求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通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自我反省、意义建构等环节来完成学习任务任务,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弹唱从形式上看是一个人边弹边唱,实质上,作为一项综合的音乐技能,绝不是简单的“钢琴伴奏+歌曲演唱”,并不是修过钢琴、声乐课程,便会自然获得自弹自唱能力。弹唱课程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改革需要各位同仁共同努力。

注释:

①张建伟,孙燕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9页。

②张桂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张力》,《教育科学》,2003年第1期,第119页。

③张大均:《教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40页。

④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61页。

⑤李鸣华:《分布式虚拟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第56-59页。

⑥黄国荣:《浅谈建构主义理论下高师音乐教育新理念》,《音乐创作》,2011年第3期,第164页。

[1] [美]斯特弗·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美]乔治·W.加侬,柯蕾.建构主义学习设计:标准化教学的关键问题[M].宋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 郑莉.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2003.

[4] 齐健,李秀伟.活动建构:创新教育的教学革新[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5] 辛白强.知识建构研究:从主义到实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弹唱建构主义建构
古筝弹唱古诗词的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江南的弹唱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南山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