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近年“流行”清算

2014-03-28 10:07:36孙月沐
传媒 2014年6期
关键词:流行字号版式

媒体求新求变,革故鼎新,趋时应势,理所固然,这是新闻姓“新”的本质决定的。本身就搞媒体、就做新闻,如果对时兴的东西、流行的玩意、风尚一类的事物漠不关心,说轻了是迟钝,说重了则无疑是顽固保守、不通时变、坐以待毙的代名词。但如果一味地追风,皂白莫辩地人云亦云,照搬照抄照转,则显然又有违新变之旨,会落入食“新”不化、鹦鹉学舌的泥淖,害人害己。观近年媒体,察“流行”之表,真的有不少难免此讥。更有甚者,有些业者已坠入此渊而洋然不觉也。

关于报纸的版式。横排版式忽然间风行起来,屈指算来,当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之滥觞。最早是在一家军方报纸上率先出现的,很好,十分亮眼。其标志是所有的版面都横题横排,而无论大小长短轻重,消息通讯评论乃至理论版文章、文艺版作品,几千字的深度报道、上百字的简讯,无不如此。谓之“版式革命”,一时咸与维新。

看如今中国的报纸,这种版式算是占了大半壁江山,或曰绝大多数。无论大报小报,都以横排版式为一时之盛。毫无疑问,这是舶来品。早先倡行者便以此标榜,深以为豪,这当然有十分正确的一面,问题是以为以此一步可与“国际接轨”,则未免皮相之讥。考察国外报纸,若看表面,真的如此,去欧美看,甚至去印度看,从第一世界走到第三世界,似乎真的“世界大同了”,一律横排版式。引进并鼓吹者说是如此这般才具版式现代美、现代感。貌似很有道理,因为家家如此。但细细分析,其理由便一目了然:这些都是拼音文字而非我们的方块字,换言之,无论英文、法文、德文,竖排都不利于阅读甚至无法阅读。这才是本质,而非什么“时代美”。

不是说横题横排就不好,不是,排得好,十分好看。但是,一知半解,打着“流行”“时代美”的幌子,甚至冠以“版式革命”的名义,以此自傲或傲人,就让人哑然了。后来,我在德国古德堡纪念馆里发现:即便是图书封面,不管开本多大,也几乎是清一色的横题书名。这与阅读方便有关,而非与“美”生拉硬套什么近乎。

横题就横题吧,横排就横排吧,如果算是一支流派的话。问题在于,不要打上什么吓人的、神圣的旗号,不要拉大旗做虎皮糊弄人。其实这版式,细细考究,也有它的好处,起码它整齐,像大工业流水线的产物;它好读,便于不换姿势一口读完;可能因此也会提高阅读时速和效率。如此等等。但是,竖题竖排就真的应当被“版式革命”革除?现在看来,真的不是。时至今日,国内一些大报名报并未“从众”。我恰恰认为,纵横交错的版式,自有其符合“时代美”的特点(如果版式有“时代美”的话):首先,易于突出重点,易于用版面语言(如黑、白、灰、点、线、面)诠释内容引领阅读;其次,参差错落,不致造成阅读疲劳和审美疲劳;再次,用足方块字的优势,塑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版式语言。

关于报纸的标题字号。如果说,横排版式有其存在必要性和合理性的话,这标题字体整齐划一,则无论如何难以理解。请教于人,一般地都会告诉我“这是欧美流行报纸元素”,言下之意当然说这是好东西。直到近年,才有人告诉我,这叫“小清新风”,是欧美传媒和出版物的流行风。

说其“小清新”,我极其同意。清新者,不浓艳之谓也,加上“小”字,则谓之特别明净清爽甚至有童稚之趣吧。看看严格统一标题字体的报纸版式,的确贯穿这样的风格。内文是宋体(一般是标宋,偶有书宋),而大标则全为宋体(一般是标宋,偶有仿宋之类),一“宋”到底。

一个版面,一份报纸,用一种字体,好处自不用说,会形成一种风格,一种“气场”,恰如进入一片白杨林,满目皆绿,如是雨后,艳阳之下,实在清新,有赏心悦目之功效。如果传达的是轻音乐、恋爱小曲或和谐生活故事的话,其内容形式高度统一,将会有助于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怡人世界吧。但我始终认为,即便标题字号统一,即便一年365天一份报纸都这么运作,也很好,起码人家是一种风格一种追求,不但允许还应鼓励其形成特色。但前提是,不必千篇一律、千报一面;更不必冠以“欧美风”甚或“时代美”整齐划一地推广;当然也不应在全国性的报纸版式评比中以此划线。

更重要的还是要明确,标题字体统一也罢,小清新也罢,这只是报刊百花园中万紫千红之一种,哪怕是国色天香,也不能压住群芳。还有,一定要明白,形式美一般而言要与内容对应才好。就此而言,我一直认为,报纸不必规定一种排版风格,报纸标题字体也不必整齐划一。有些重磅内容,用粗黑排标题就十分妥当;有些轻松话题,用仿宋也未必不行;而文艺版的文艺作品,用书法做题就很匹配——当然这一切均需美编认真统筹。这就像标题竖题之妙:起码,在同一版处理几个重要消息时,就可左竖题重处理,右横题重处理,相得益彰。

新闻姓“新”,报纸崇创。这个领域,实在应当提倡不拘一格重抖擞,实在应当大声疾呼创新、更新、刷新,而不要去搞什么千篇一律。不信回过头去看看旧时的上海滩报纸,撇开内容不说,仅那版式的创新多变,争奇斗艳,就会目不暇接。切不要说那时候报业封闭、报人封闭,不是的,那时报人中“海归”者委实不少。再说了,现在的世界多么需要受众、读者、用户呵,譬如时装,譬如奢侈品,你也不能只有一个大牌一种风格罢。

如果您愿“统一标题字体”的“风格”,您尽可喜欢;但千万别冠之以“时尚”“流行”的名头,因为,那会露出您的功底。

关于报纸的正文字号。把字号弄小而冠以“美”的理由,我从来都在怀疑。我宁愿相信有业界的朋友讲的动机:字号小可以多装内容而减少扩版的成本,须知扩版是需要银子做后盾的。如果是这个理由,我一直在普及一本账:如果你想省钱而导致读者看不见内容后不订你的报纸了,你的损失不是更大吗?

至于说字号小是“美”,这真的需要讨论。若不说内容只论形式,字号小也许不失为一“美”,大题大图是“黑”和“线”“点”的效果,正文小字是“面”“灰”的效果,点线面黑白灰互相交织,搭配构成画面、版面,颇有层次感、节奏感。另外,字号小会营造出清俊的氛围。但是,即便如此,也还会有疑问:难道正文排6号字甚至7号字就“灰”“面”而排小5号甚至老5号就不“灰”不“面”了?答案肯定会让“小则美”论者十分尴尬。

而若从内容传播、信息接受、用户体验的角度去看,这小字号,特别是通篇6号字、7号字的报刊,效果会十分不妙。原因十分简单:看不见、看不清、看起来不舒爽。您想呵,如今之人,可看的东西那么多,为什么要看那看不见、看不清、看起来不舒爽的东西?您想呵,如今之人,拿起手机、iPad、Kindle电子书等玩意儿,字号可以放大呵;您想呵,如今之人,整天看屏,都把眼睛弄坏了弄得越来越娇气了,看不爽的还看吗?如果没有了实用、适用二词,“美”无依傍,何“美”之有?

上文说了,在“正文字小”这个问题上,我很怀疑“美”是借口,起码是理由不充分。我在这说句不中听的:我们办报的人,若一味人云亦云,听任忽悠,早晚会吃大亏。字号小,人家难道不能和您“拜拜”,招呼都不带打一声的。因为,人家看透了,你这根本不想了解用户,您在作秀,在玩形式主义哩。

媒体要讲“流行”,要用好、用足“流行”;但是,用“流行”不是“抄”流行,不是不动脑子,不顾规律。那样的结果,很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很可能是仅仅学会皮毛,或是稀里糊涂地玩了一场莫名其妙的“秀”。以上三“节”,是为例证。(此文为系列文章,请持续关注)

猜你喜欢
流行字号版式
黄山徽字号雕刻有限公司
秀江南(2022年2期)2022-04-29 00:44:03
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 擦亮晋字号特优农业品牌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2
规范“消字号”产品 增强用药安全
公民与法治(2020年7期)2020-05-11 02:14:26
浅析“留白”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丝路艺术(2017年6期)2017-04-18 13:58:58
关于企业字号权及其保护的法律思考
法制博览(2017年18期)2017-01-27 00:07:34
“流行”的历史衍变
黄钟(2016年3期)2016-12-26 12:43:30
近现代西方音乐在我国流行的因素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1:50:18
网络语言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浅谈中学生追求流行音乐的思想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21:16
版式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新闻传播(2016年17期)2016-07-19 1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