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珊
作者: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读博士
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精神的主题和核心要义。不同的历史年代赋予爱国主义不同的历史主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与梳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内涵的历史流变,发掘其中闪耀着历史光辉与内蕴着时代意义的传统因子和人文精神,对于在新的形势下承扬爱国主义思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古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关切民族危亡,忧虑黎民疾苦,为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不惜任何代价,其嘉言懿行,憾古烁今。春秋时期屈原:“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典之败绩”,为了寻求救国救民之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淋漓尽致的表达了诗人坚贞不渝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曹操“投身为国,以义灭身。”曹植“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唐代李白“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奉事。”苏洵“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顾宏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所有这些无不体现着对国家之衰微,民族之危亡、黎民之疾苦的深切关怀,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宗则。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表达了中华民族古代爱国主义的深邃内涵,中华元典对此进行了精辟的归纳与揭示。先秦时期韩非“自恃无恃人”,“恃人不如自恃”,《周易大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等等,均是对自强不息精神的高度褒扬。《易传》又言:“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大富,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则是对刚健有为精神的阐扬。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把刚健有为精神具化为实践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所内蕴的自强不息和刚健有为的民族品格,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断的升华,成为民族生存和国家兴盛而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世世代代传衍光大的不竭源泉。
古代社会是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家是国家的单元和细胞,国是家的放大和延伸。君主作为统治者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人们对国家的归属心理,自然而然演化为对君主的依附意识,这便是古代家国同构、忠君报国的爱国主义。《诗经》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这种忠君思想、归附意识的自然流露。爱国诗人屈原辅君治国的壮志未酬,投江“死谏”表达了忠君爱国的情愫。南宋爱国将领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同样是这种古代忠君思想的表达。除此之外,与“忠君意识”紧密相连的是正统思想。《诗经》中:“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礼记》:“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无不充盈着对本民族文化的赞美和难以言喻的文化自豪感、优越感。《论语》中“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贾谊的“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也……蛮夷者,天下之足”均反映的是“夷夏之辨”、“夷夏之大防”的正统思想。
鸦片战争以后,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自鸦片战争始,一股以反侵略、反压迫,拯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主义洪流开始席卷神州大地。林则徐“苟利国家以生死,岂因祸福避趋之”,矢志抗敌禁烟;在抵抗英国侵略者时提出“心齐、胆壮、器精”的“杀敌要诀”,“殚竭血战”,震惊敌胆。鸦片战争中,汉、满、蒙各族将士捐弃前嫌,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谱写了各民族团结统一抵抗列强的爱国壮曲,关天培、裕谦、刘步蟾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义无反顾。与此同时,在民族危亡、祖国主权沦陷之时,广大人民群众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不屈的反抗精神。“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敌摧”,歌颂了三元里人民同仇敌忾的抗英斗争。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用血的事实证明了中国人不甘于压迫的抗争精神。
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将中华民族从 “天朝上国”万世长存的“华夏中心主义”迷梦中惊醒,中华民族开始步入世界历史的进程。林则徐、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中外一家”的开放视野逐步孕育出“师夷制夷,自强求富”的开放世界观念和进化论历史思想。魏源首先走出中世纪,探求中弱西盛之理。李鸿章 “师其所能,夺其所恃”,“变人之利器为我之利器”,“古今国势,比先富而后能强,尤比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站在时代的高度总结了自强求富之路。陈炽的“商务兴衰之枢,即邦国兴亡之卷也”,“以工商立国”发展了中国军事工业,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的序曲。毛泽东曾经总结道:“从1841年鸦片战争失败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1]从侧面映射出中国近代史上的仁人志士为探求国家发展、民族兴盛之路殚精竭虑向西方学习的伟大实践。
如果说林则徐、魏源等早期封建地主阶级改革时弊的“海防论”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理论存在“补偏救弊”,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忠君思想”的局限性的话,那么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则反思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在于 “齐其菁英而去其糟粕,遗其大体而袭其皮毛”,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国家观念。他们认为,西方人之所以强盛,其根本不在坚船利炮与天算格致,而在于学术思想、政治制度和科学精神。为此,严复翻译西方8种名著,介绍宣传西方的进化论、伦理学、政治学、法学和逻辑学,掀起规模宏大的启蒙运动,为近代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斗争的真正自觉创造了思想条件。梁启超高喊“变则通,通则久,通则存”,提出自强救亡的三要政:“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更是用民权思想激烈抨击 “君为臣纲”,助纣为虐的“愚忠”,在变法失败后,高呼“中国以变法而流血者,请自谭嗣同始”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表达了变法图强的报国雄心,令后人为之动容,肃然起敬。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深切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3]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辛亥革命没有能够彻底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理想,但却在中国近代史上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推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序曲。在辛亥革命的洗礼下,大批的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继续顽强的探寻救国救民之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4]俄国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给中国传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爆发,运动充分彰显了中国青年激扬而炽烈的爱国之情,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潮的蓬勃兴起。中国一批批进步青年,为拯救民族危亡,自觉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九一八”以及“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面对民族沦亡,爱国主义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真正演变为一种驱策整个中华民族奋起救亡的社会思潮。首先,爱国主义的发展方向日渐明晰。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抗日战争血与火的洗礼中,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先进分子必然的文化选择,并逐步跃升为最高层次的意识形态,实现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以及国际主义的有机结合,成为爱国主义新的发展方向。其次,全民族的爱国主义意识逐步形成。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启蒙、现实激发,将爱国主义汇入到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中,有效的唤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成为革命的主体力量。最后,赋予爱国主义以人民性的时代内容。中国共产党实行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把抗战同民主、爱国结合在一起。在革命根据地,实行三三制的原则,有效的团结了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各阶层;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用民主集中制,努力发扬政治民主,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爱国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实现完美结合。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指明了经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科学的解决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爱国和救国的有机统一。正是在这一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奋斗的斗争环境中,既致力于领导当时的民主革命,又自觉的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为将来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准备条件,从而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前途转变的这一历史课题。1949年,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28年的浴血奋战,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几代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的伟大成果。1956年,当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三大改造提上日程之时,毛泽东就提出以苏联为鉴,找寻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在此基础上发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一系列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6],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为新时期的探索指明了方向。之后,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新论断,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的崭新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历史无可辩驳的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爱国主义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爱国主义最辉煌的篇章。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当今时代人民群众最普遍的呼声和最根本的利益诉求,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是与爱国主义紧密相联的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的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鼓舞全国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正如胡锦涛所言:“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就是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7]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本世纪中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必须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相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夺取新胜利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8]“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的依靠改革开放。”[9]30多年来,改革开放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也赋予爱国主义更加开放的形式和内容。一方面,改革开放要求爱国主义确立开放意识。江泽民曾指出:“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主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要使人们懂得,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立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10]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带来多种社会体制、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碰撞与交锋,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多样并存。在对外交往过程中,我们既要自觉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又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这就要求当代爱国主义必须具备包容性。这是因为“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应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11]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69.
[2]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856.
[3]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2011-10-09.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383.
[6]邓小平文,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
[7]胡锦涛.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新华网.2009-05-02.
[8][9]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1.
[10]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A].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