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功能区战略背景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构想
——以重庆渝中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建设为例

2014-03-28 05:28米佳
重庆行政 2014年3期
关键词:楼宇功能区服务业

□米佳

主题功能区战略背景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构想
——以重庆渝中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建设为例

□米佳

现代服务业又称新兴第三产业,主要包括金融、信息、电子、旅游、法律等行业,以区别于餐饮、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业,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这是中央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为立足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科学谋划、抢抓机遇,努力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主体功能区战略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

(一)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内涵

所谓主体功能区,就是为了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根据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各空间单元的开发潜力,按照国土空间整体功能最大化和各空间单元协调发展的原则,对国土空间按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进行空间划分而形成的以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的特定空间单元。

从主体功能划分来看,根据开发方式不同,可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根据开发内容不同,可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根据层级不同,可分为国家布局和地区布局。从中可以看出,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目的,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大意义

第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针对“唯GDP”论和粗放式发展模式的长期存在,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就是要彻底改变这种“只见物、不见人”的发展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环境、生态、健康的需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这一根本要求。

第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有利于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长期以来的以行政区为单元推动经济发展、制定政策及评价标准的发展方式,逐步暴露出过度竞争、无序竞争、同质竞争等问题,限制了区域分工的形成,最终阻碍了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就是要遵循经济规律、按统筹兼顾的理念,突破地区行政分割,进而破除行政区经济,促进各地区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第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有利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主体功能核心区战略,通过明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结构调整方向,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产业导向,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资源节约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进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有利于提高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实施主体功能核心区战略,按照均衡分布、协调发展的原则,把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与国土空间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在一个空间单元使三者均衡布局、协调发展的理念和原则,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有助于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不竭的支撑力。

二、重庆渝中建设现代服务业核心区的探索与实践

(一)渝中及渝中现代服务业在重庆主体功能区战略中的定位

2013年9月13日至14日,重庆市委召开了四届三次全会,研究部署了重庆市功能区域划分工作,审议通过了《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总体布局,在充分尊重规律,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立足重庆“直辖体制、省域面积、城乡区域差异大”的特殊市情,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按照全市整体功能最大化、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个功能区域,分层明晰了五大区域在城市总体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目标任务。五大功能区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有利于在更高水平上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重庆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也为渝中实现新飞跃提供了重要机遇。

(二)渝中现代服务业的特点、优势及不足

1.特点

一是行业分布齐全,规模较大,发展贡献明显。渝中区现代服务业主要分布于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现代物流与客运业、现代商贸流通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现代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自律性行业组织等九大类。现代服务业目录中的9个大类160个小类中,大类覆盖率为100%,小类覆盖率达92%以上,截至2012年底,全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完成457.2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1.5%。

二是高端产业集聚作用突出。渝中汇集90%以上的驻渝外资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集聚了重庆50%以上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金融业作为第一支柱增加值年均增长15.5%为直辖初期的12倍,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31%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的25.2%,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占全市的21.5%、20.8%。商贸业呈现平稳发展,增加值年均增长12.6%,为直辖初期的近7倍,增速较同期全区GDP持平,高于全市商贸增加值0.8个百分点,分别维持在23.6%和17%左右。同时,中介服务业、科技、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2012年占GDP比重分别达到14.3%、8.7%、5.5%和3.7%。

三是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集群经济发达。截至2012年6月,全区建成楼宇约300栋,其中商业商务用房700万平方米,重点楼宇入驻机构的从业人员总数达47.7万人,其中楼宇内的从业人员17.7万人,2012年税收亿元楼宇20栋,共纳税60.9亿元,占区域税收的37%。

2.优势

一是政策扶持优势。渝中建设现代服务业核心区是国家和重庆战略,政策扶持优势不言而喻。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渝中区区政府先后与32个市级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备忘录,2012年争取资金支持3.3亿元,2013年争取各类支持101项,国家级和市级资金支持7.17亿元,市级部门简政放权8项,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发展。

二是产业先发优势。从渝中现代服务业特点可以看出,渝中现代服务业在与全市各区县的横向比较中居于明显的领先地位,特别是渝中所承载的重庆3000年建城史和100余年开埠史,决定了渝中长期作为全市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时尚中心的地位不可动摇。

三是人才集聚优势。渝中近年来先后启动实施金融人才聚集等18类人才培养计划,集聚引进高端服务业人才近百人,培训各类服务业人才近万人次;吸引美国海德思哲、瑞士德科等全球顶级人才猎头机构入驻;与西南大学签订共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示范区合作协议;五一技校获批全市服务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大溪沟设计创意产业园获批全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四是市场预期优势。2013年,渝中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同比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40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700元,增长9%以上,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和强健的市场购买能力能有力地拉动渝中区现代服务业发展。

五是发展环境优势。渝中始终高度重视培育良好发展环境,明确提出要“努力把渝中区建设成为重庆乃至西部发展环境最优的城区(市)之一”,招商、安商、稳商、扶商氛围良好,市场规则公平开放透明,市场主体权利保障到位,有助于现代服务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3.不足

一是政策资源运用不够。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渝中量身定制了税收创新等多项政策,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部分政策尚未完全落地,缺乏可操作的具体规章、流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存在一定障碍,政策“红利”尚未完全显现。

二是空间资源不足导致发展受限,配套服务相对滞后。区内甲级商务楼宇比重偏低,比较缺乏适合高端服务产业发展的高档商务楼宇,难以满足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另外,区域内交通“瓶颈”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交通状况和交通设施还不能较好地满足高端服务业发展。

三是服务业业态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尽管渝中现代服务业发展成效明显,但较北京西城、上海黄浦等发达地区尚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服务业集聚程度不够高、内部结构不够优、产业层级不够强、龙头企业不够多,“小、散、弱”特点仍较为突出,在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服务功能强大、辐射范围广泛的服务业示范区域方面还有差距。

四是同质竞争造成较大压力。近年来,随着“两江新区”、保税港区等重点建设项目的推进,以及邻近主城的其他区域的发展迅猛,区域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以前由渝中区主力承担的如文化教育、商贸、行政、金融服务等功能由于发展空间受限,逐渐或开始向周边区形成分流,渝中区金融商贸中心地位受到一定挑战。

(三)主体功能区战略下的渝中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

经过多年的积淀和谋划,渝中现代服务业已经具备相当坚实的基础和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特别是面对主体功能区战略对渝中所赋予的新使命,还必须调整思路、正视不足、自加压力、提档升级,努力争创更加辉煌的发展业绩。

1.以决策保障发展,有效激发政策“红利”

比较优势理论证明,把握自身基础条件,准确定位发展目标,心无旁鹜、平心静气、锲而不舍,就能取得成功。在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大背景下,尽管有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和压力,但更多的是错位发展、优质发展、健康发展的机遇,渝中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现代服务业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作为建设“美丽半岛,幸福渝中”的发动机、方向盘、导航仪,走服务建区、服务强区、服务兴区道路。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领导、统一思想,本着对历史、对未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在区委决策的基础上,以法定程序将现代服务业核心区战略上升为渝中地方规划,作为渝中发展根本,防止任意更改,确保发展的延续性。另一方面,要结合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启动,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大的力度来积极争取国家和市级层面支持,推动扶持性政策细化落地,确保让每一项政策都可具体操作,让每一项政策都能产生激发效应,让每一项政策都能转化为渝中现代服务业发展实实在在的成效。

2.以环境促进发展,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要按照梯度理论的启示,科学设计渝中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遵循产业发展科学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渝中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建设(十年)纲要》、《渝中区楼宇经济发展纲要》、《渝中区总部经济发展纲要》等,明确2020年远景目标和年度发展计划,确保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上一个台阶,推动渝中现代服务业始终保持健康有序高效发展态势。

当前,关键是要针对存在的基础性问题,着力优化发展的“软”、“硬”环境。要更加强化城市交通建设。在深化综合交通规划、整体提升路网建设、完善停车场(库)配备、优化交通组织管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立体空间多维开发,稳妥推动商务楼宇空中连廊规划建设,布局实施渝中半岛慢行空间系统,优化完善公交系统,着力推进轨道交通与空港站场、公交线路转换接驳,同大型、综合商业载体贯通连接,促进城区交通更好配套支撑经济发展、都市生活。要更加强化载体配套设施保障。要大力推动老旧楼宇的更新改造,提升楼宇的档次规模。着力破解建成楼宇停车难、电梯挤、就餐难、环境差等突出问题,鼓励通过新楼补旧楼(即新建楼宇多修停车位以弥补老旧楼宇无法增加停车位或无法修建停车场的缺失)、修建公共专用停车场、专用停车位空闲出租等方式解决重点楼宇停车难的问题,加快重点楼宇老旧电梯改造更新,大力推进白领午餐工程。引入高等级资质和世界知名物业管理公司,进行高水准物业管理示范,建立《渝中区重点楼宇物业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奖惩机制,鼓励物业管理机构主动提升服务水平。要更加强化城区“软环境”改善。着力优化政务环境,探索建立重点区域企业服务中心,不断完善便民项目下沉运行机制、“一站接办、全程代办”企业服务机制、企业联系走访制度等,切实提高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着力规范市场环境,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着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3.以高端引领发展,努力形成规模效应

要着力培育发展渝中现代服务业的增长极,着力发高端服务业有效解决业态优化问题,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拳头产业,确保渝中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不可替代的“首善”地位。

当前,要重点发展金融、商贸、商务服务、都市旅游四个行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金融业,要推进银证保传统金融、要素市场与第三方支付、结算等新型金融繁荣发展,尤其要高度关注、大力支持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完善六大要素交易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培育打造电子商务结算、要素市场结算和总部经济结算等为主导的金融中心核心区。商贸业,要丰富业态,扩大规模,集聚高端、发展中端,形成良性的产业发展链条,巩固发展以名品、名店、名街为代表的高端商业,积极发展时尚潮流商业、体验式消费,大力发展网络零售、站场经济、后街经济、便民经济,支持鼓励在区大中型传统商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推出线上商店,建设西部购物之都。商务服务业,要推进同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集聚形成要素服务、会计评估、法律仲裁、工程咨询、管理咨询等门类齐全、优势突出的专业服务体系,打造商务服务品牌,建设商务服务高地。都市旅游业,要坚持全域旅游,推动旅游与商务商贸、文化会展、医疗保健等融合发展,创新打造“山水游、都市游、文化游”等旅游品牌,建设国际化都市旅游强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把握经济发展新趋势,加强研究互联网技术对产业变革的深刻影响,加快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大力培育电子商务、信息消费、服务外包、创意设计、健康产业等新兴产业,力争在商业保险、外资租赁、养老医疗、家政培训服务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外商投资,鼓励支持产业发展新业态、产业运作新模式,形成产业新优势、经济新亮点。

4.以民生整合发展,促进为民服务与业态升级协调发展

在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要按照辐射理论的要求,以着力改善民生为重点,实施传统服务业态调整工程,不断推动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推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同时,为现代服务业提供居家、医疗、餐饮、娱乐等配套性支持。

首先,要以满足居民消费、扩大社区服务为抓手,建立健全多元化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坚持以社区商业服务为重点,加快发展连锁、网络化、专业化零售商业体系。加快餐饮、美容美发、休闲健身、社区教育、维修服务、家政服务、运输快递、废旧物资回收等居民服务社会化发展,推动居民消费服务业。其次,要发挥渝中的全市医疗卫生高地优势,重点培育高端医疗服务、特色专科医疗、大众保健、个人健康管理等新型服务业态。积极推进社会化、专业化康复、护理服务,培育心理健康保健及多样化、个性化的卫生保健延伸服务。第三,要发挥渝中的全市基础教育高地优势,优化教育资源布局,促进名校集团化发展,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打造基础教育品牌;围绕“长江上游地区开放型服务业高地”建设目标,吸引国内外资本发展职业教育,建设服务业技能教育培训基地;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教育培训机构,引进国际一流的教育培训运营模式,开拓青少年教育、职业生涯、个人兴趣爱好、老龄教育等教育培训新兴领域,满足市民新需求。

5.以开放加速发展,不断拓宽渝中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

当前,重庆开放全面提速,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纵深推进。渝中作为重庆百年开埠源头、对外开放窗口,要始终把扩大开放作为分享国际国内机遇、集聚先进生产要素的根本出路,不断强化开放意识、拓宽开放视野、提高开放水平,积极促进渝中现代服务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全球市场。

要高质量“引进来”,增强择商选资引智实效。创新开展“点对点”招商,完善招商政策和实施细则,大力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区域性总部、知名品牌、平台型功能型机构落户渝中、发展渝中,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型电商到区设立地区性总部、营运中心等。创新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围绕重点产业、重大工程、重要任务,建设专业人才队伍,筹建专家顾问团,加大国际商务高端人才引进与交流,配置国际化的医疗、教育等服务资源,为国际人才提供工作出入境、长期居留、科技研发等“绿色通道”,以产业聚人才、创新引人才、环境留人才。要积极引导“走出去”,扩大“渝中服务”辐射范围。鼓励支持区域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扩张发展,重点要把握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趋势,积极搭建产业对接、服务外包、整体推介等平台,促进优势行业企业接包前期研发设计、中期管理融资、后期销售等专业技术服务,支持辖区大型医疗机构开展跨境医疗服务,以更好服务发展、分享商机。要高水平“营销品牌”,不断增强渝中的影响力、吸引力。委托高水平的策划咨询机构,对渝中半岛和现代服务业产业规划进行整体包装,对产业集聚区、重点片区进行组团策划,加强与各驻渝领事馆、境外驻渝机构以及国内外权威机构、行业组织等合作沟通,借助高端论坛、经贸交流、项目对接等平台,开展形象宣传、深度推介,进一步提升渝中城市影响力和开放度,努力为渝中现代服务业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立足国家和区域主体功能区战略部署,深入分析其中的区域经济学原理,从产业优势、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带动等方面研究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对于准确把握当前形势,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促进现代服务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重庆唯一一个全域都市功能核心区,渝中紧紧围绕五大功能区建设总体布局,充分运用自身资源,切实放大自身优势,从“1+3”功能定位和“1+3”工作定位入手,以打造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为龙头,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新路子,必将推动渝中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功能核心区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可以断定,在不久的将来,“美丽半岛、幸福渝中”蓝图必定变为现实。

作者:重庆市渝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胡越

猜你喜欢
楼宇功能区服务业
商务楼宇治理中党建融入的逻辑与路径——基于广州S楼宇的观察与思考
烧结混合机各功能区的研究与优化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智美兼具的精品——评测君和睿通Homates H10楼宇对讲室内门口机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及污染物总量控制
高层楼宇灭火装备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
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需要解决好四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