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花,杜 易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十八大报告有很多亮点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深思,其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就是一个大亮点。生态文明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重大课题。说它古老,是由于人类自诞生以来,就需要直接面对自然界,为了在自然界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需要认识与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而与自然和谐相处;说它年轻,是由于我国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早,从建国以来就有人强调并探讨此类问题,但使它成为理论热点与学术重点,主要是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之后。现在,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独立成篇,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渐突出。本文以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基础加以探讨。
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而要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就必须首先把握生态、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最早是房屋和住所的意思,后来才逐渐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含义。它主要指生物的生活状态、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等,也指生物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换句话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关系。作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生态学,其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开始的。尔后,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态”一词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涵盖的领域越来越广,出现的场合越来越多,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现实生产与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事物,人们都愿意用“生态”来加以形容和描绘,如健康的、美丽的、和谐的,等等。而生态文明中的生态,一般指的是动物、植物和其他自然物共同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现在,“生态”一词日益成为当代中国与西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中普遍使用的关键词之一。
“文明”一词源于拉丁文,最早是城市的居民的意思,其本质涵义是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民族意识、风俗习惯、礼仪规范、宗教信仰、科学发展、技术水准、教育进步、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的素质、社会组织,等等。文明是人类诞生之后,以群居的方式在某一地域共同生存与生活,有了一定的社会分工与协作,人类社会雏形也已基本形成,才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文明作为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种成果,可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加以理解。如从纵向来看,文明从古至今一般表现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形态,因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横向来看,文明不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大致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基本要素构成,是一个有机整体,因而具有系统性的特征。现在,“文明”一词通常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时特指精神财富,当然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生态文明”作为由生态和文明两个概念构成的复合概念,一般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1]是以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以维护生态平衡和资源环境的可承受程度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业结构为主要内容,实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文明发展形态。可见,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是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为宗旨的。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我国学术界和理论界掀起了一个研讨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新高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更是以往所无法比拟的。但总的说来,我国学者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不外乎是从纵向与横向及其二者相结合的角度来进行的。首先,就纵向而言,认为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更进步的一种新文明,它是在扬弃前三种文明形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次,从横向来说,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立足人自身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所取得的全部成果;最后,将二者结合起来看,认为生态文明指的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以发展社会的生产力为物质基础,以遵循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为核心理念,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根本途径,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的总和。[2]
基于上述对生态文明内涵的把握,可以把生态文明建设理解为:人们为实现生态文明而规划、努力和奋斗的社会实践过程。[2]它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生态文明硬件建设和生态文明软件建设。所谓生态文明硬件建设,主要是指制定生态方面的法律制度和规范,完善生态方面的设施和设备,以及研制必要的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与产品,等等;所谓生态文明软件建设,主要是指提高人的生态意识,培养人的生态素质,加强对人的生态教育,以及发展社会的生态文化,等等。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求人们找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恰如其分地给自己加以合理定位,在大自然面前既不俯首称臣、无所作为(古代),又不狂妄自大、肆意妄为(近代),从而端正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理念和认识,并使之付诸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的实践过程(现代)。在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口较多、人均资源较少、环境负债较高、科技还相对不发达的条件下所建设的生态文明,主要是指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从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出发,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以前瞻性的视野来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社会实践。[2]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论述就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P34)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重要战略任务,其理论基础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关于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科学认识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探索中的一个永恒问题,也是中外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这里结合笔者发表在《探索》2011年第2期上的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主要观点来加以探讨。可以实事求是地说,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专门研究过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在他们的很多论著中却都会涉及到这一问题的只言片语。通过对散见于马克思、恩格斯论著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深度挖掘,我们发现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是从哲学存在论、实践论、价值论的角度来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丰富而深刻内涵的。从存在论的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进而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也决定了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敬畏自然、依赖自然”;从实践论的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而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由此也决定了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支配自然、改造自然”;从价值论的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被认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进而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需要与满足的关系”,由此也决定了人对自然的态度是“善待自然、呵护自然”。当然,这三个角度理解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存在论角度的理解,只是其理论前提;实践论角度的理解,应是其理论实质;价值论角度的理解,才是其理论归宿。[4]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三者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它们还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我们每个人应当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二是关于发展人类文明的思想。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翻开人类历史,人类文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原始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第一阶段,大约出现在石器时代,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主要以采集、狩猎为主,必须依赖群体的力量才能够生存,历时上百万年;农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第二阶段,大约出现在铁器时代,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主要以耕种、驯养为主,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历时一万年;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第三阶段,大约开始于工业革命时代,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主要以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为主,社会生产力获得了飞速发展,远远超过了以往一切世代的总和,迄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然而,在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越来越先进、创造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的同时,也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面对这一严峻而紧迫的现实,人类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现在已有一些有识之士清醒地认识到人在自然面前并不是所向披靡的,而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从而对自然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好在人是有自知之明的,又是可以知错就改的动物。因此,必须痛定思痛,作出新的抉择,寻求一种新的文明来代替不可持续的传统工业文明,这种新的文明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一方面保持了工业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另一方面又克服了工业文明的弱点和短处。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仅要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进而建设美丽中国;就不仅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还要实现生态良好,进而实现“三生”的良性循环。
三是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识,也是中国对联合国所作的庄严承诺。同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也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作出的理性抉择。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5](P52)根据这一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使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的发展都获得可持续性。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大国、资源小国、发展弱国,即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不仅对自己至关重要,而且将给世界带来重大影响。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能完全跟着西方的步子走,也不能照抄照搬某个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或做法,而应有中国自己的特色。针对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严峻形势,在我国必须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走文明发展道路。同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还要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全局的战略意识:既要考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谋求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又要兼顾其他地区、其他部门以及整个国家的发展。只有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区域发展与国家发展统一起来,才能使经济社会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6,(10).
[2]李宏伟.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J].求知,2011,(12).
[3]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2.
[4]李桂花.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J].探索,2011,(2).
[5]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