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断层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研究综述*

2014-03-28 03:01刘艳琼赵纪生刘培玄
地震科学进展 2014年9期
关键词:震级危险性断层

刘艳琼 赵纪生 刘培玄

1)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36 2)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36

活动断层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研究综述*

刘艳琼1)赵纪生2)刘培玄2)

1)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36 2)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36

活动断层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的研究为地震灾害预防、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地表永久位移的输入,对大型工程选址、避让距离的确定及抗错动措施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其对防震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介绍了地震地表破裂的分类及研究内容,综述了国内外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表永久位移估计的研究现状、成果及主要观点,对其发展走向作了展望。

活动断层;地震地表破裂;地表永久位移;地震危险性分析;综述

引言

震害调查表明,近场的结构破坏不仅由地震动引起,地表破裂或永久位移引起的破坏也占很大比重。近年来的汶川地震、集集地震、昆仑山口地震、土尔其伊兹米特地震等都引起了大规模的地表破裂,其可能对道路、桥梁、隧道、大坝、输油(气)管网、通讯电缆等大型工程造成严重破坏,导致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另外,目前各类抗错动构件的实际应用也促使地震地表永久位移与地震动一样,成为工程结构的地震输入[1-4]。

虽然地震发生地点不确定,但中强地震经常发生在主干断裂上,其中发生在主干断裂上的8级地震占94%,7级占87%,6级地震占76%[5]。从而,地震地表破裂的研究重点落在活断层上。我国是一个活动断层广泛分布的国家,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活动频度高、震级大,地震灾害严重。20世纪全世界1/3大陆地震发生在我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世纪我国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55%,财产损失主要表现在房屋和基础设施的破坏,主要是由地震动和地震地表破裂造成的[1]。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基础设施的建设逐年增加,尤其像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长距离工程,跨越江河、峡谷的公路、铁路、桥梁、大坝,以及穿越高山的隧道等大型工程,都不可避免要毗邻或跨越地震活动性较高的活断层[6-7]。发震断层引起的永久位移的估计对重要工程选址、灾害预测、地震应急有重大意义。

1 地表破裂的分类及研究内容

1.1 地表破裂的分类

按地震地表破裂的生成机制和形态特征一般把地表破裂分为构造性地表破裂和重力性地表破裂两大类,即地震断层和地裂缝带[8-10]。构造性地表破裂是指地震引起的基岩断裂或在第四纪表土层中产生的构造形迹,它的生成、规模及展布完全受其下方发震断裂的控制,是地震在震中区附近形成的地表破坏现象,是震源深处断层的粘滑运动在地表的反映,是活断层最直接、最具体的反映,并往往与原有的地质断层位置相重合。构造性地表破裂是工程抗震最担心的问题,因为这种破坏作用常被认为是一般抗震措施所不易抵御的。因此,它是地震危害性评价的主要对象。本文中地震地表破裂永久位移评估也主要针对构造性地表破裂。

重力性地表破裂是指在地震动作用下造成整体土层或岩层的某一部位沿重力方向产生相对位移而形成的地裂缝。例如山区的地震滑移或滑坡,地下采空区的地表塌陷、震陷,或在液化区的边缘地段产生的张性或张扭性地裂缝。这种地裂缝多发生在斜坡地段或倾斜地层的边缘,所以它们常与微地貌的界限吻合或平行延展。与构造性地表破裂相比,重力性地裂缝的展布范围要大得多,例如唐山7.8级地震,构造性地表破裂长度仅10 km左右,而诱发的重力性地裂缝大约分布在2 300×300 km的区域内[10]。因此,常将地震重力性地表破裂的评价作为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来处理。

1.2 地表永久位移估计的主要研究内容

大地震的发生,往往会伴随着显著的震后形变。因此,地震地表永久位移,除了沿地震断层的地表同震位错外,还应考虑震后位移。同震位移主要反映的是介质对断层错动的弹性响应,而震后位移的物理机制则相对比较复杂。迄今为止,中外学者提出如下几种造成震后形变的物理过程,即速率-状态模型的震后余滑、孕震层之下的粘弹性蠕动、损伤性非弹性松弛和孔隙压力变化引起的弹性回跳[11]。

研究证明,对于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的估计,不仅要考虑断层因素,还要对作为背景的场地地震危险性以及场地第四系覆盖层发育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够估计出场地发生地震地表破裂的危险性[12]。

总的来说,对活动断层的地震地表破裂永久位移的估计,需要进行两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一,提供地震参数,包括将来可能发生的地震的最大震级、可能发生的地点及可能发生的时间,即对活动断层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其二,基于活断层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进行断层地震地表永久位移估计。

2 研究现状评述

2.1 活断层地震危险性分析

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与活断层有着密切的联系。Reid于1910年提出了“弹性回跳理论”,用以解释地震中弹性应变积累和释放的过程。不久,地震学家们以“弹性回跳理论”为物理基础,提出了一系列地震原地复发的理论模式,用于预测活动断裂的地震危险性[13]。其中,针对板缘特征地震的模式主要有:时间可预报模式与滑动可预报模式[14]、准周期模式[15]和时间-震级可预报模式[16]等。针对中国大陆板内环境特征的地震模式主要有:准时间可预报行为[17]和时间-震级可预报模式[18]。

国际上,Nishenko和Buland[19]通过整理环太平洋板缘地震带不同段落“特征地震”的复发时间资料,初步建立了强震原地复发时间间隔的概率分布模型,即NB模型[17]。之后,美国加州地震概率工作组[20-23]应用该经验分别评估了圣安德烈斯断层各断裂段未来30年地震复发的条件概率,Nishenko[19]将其应用于环太平洋板缘地震带96个段落未来20年地震复发潜势的实时概率评估。Ellsworth[24]和Matthews[25]从活动断裂上强震发生的内在物理机制入手,通过分析活动断裂上应力的加载过程,建立了布朗过程时间模型(Brownian Passage Time model)。美国加州地震概率工作组应用该模型对旧金山湾地区未来30年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预测[26]。

国内,利用活断层定量研究来进行地震危险性预测也有一定进展,如闻学泽系统地概括了以活断层资料为基础预测地震中—长期危险性的基本思路,即将特定断层(段)上的特征地震复发间隔看作大致服从某种理论的复发模式,再由历史地震、古地震等资料估算其存在的不确定性,然后应用到相应概率模型中,在得到最后一次地震离逝时间的前提下,估算未来一段所关注时间内的概率值,其研究实例包括鲜水河断裂[27]、小江断裂带[28]等。后来,甘卫军[29]利用中国大陆原地复发古地震资料,拟合出板内强震原地准周期复发的概率密度函数Ln(μ=-0.025,σD=0.26),并应用于祁连山东段活断裂的地震危险性概率估计中。闻学泽[30]在分析我国大陆活断裂段上的历史地震复发行为时,发现它们有良好的准周期行为及时间可预报行为,而且其地震复发间隔分布和环太平洋板缘的特征地震复发间隔分布(N模型)无明显差别,因此将二者合并,得到一个更稳定的准周期复发间隔对数正态分布Ln(μ=0.00,σD=0.22)。由于大多数情况很难获得某一断裂段可靠的古地震和同震破裂数据,张培震采用特征地震矩法估计了鲜水河断裂的地震复发间隔,促进了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广泛应用[31]。

2001年,中国地震局提出了“大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经过3年多的立项论证,2004年中国地震局提出的“十五”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中国地震活断层探测技术系统,由国家发改革委批准。该项目拟对全国20个省会城市或大中城市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2004年,作为试点的福建省地震局组织实施完成了“福州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为国内其他城市提供了经验。为了对福州盆地周边弱活动断层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闻学泽[32]通过区域地壳动力学背景分析和地震活动水平统计对比,综合判定了福州盆地主要断裂的最大潜在地震震级。且针对中国大陆东部中—弱活断层的地震危险性评估问题,提出构造小区的震级-频度关系参数应用的评价思路,建立了华北、华东-华中、华南与东南沿海3个大区域的Muat/b值的经验模型,并详细分析了中—小地震群、余震和触发型地震序列、人为诱发地震等因素对经验模型参数的影响,为模型的推广应用作了详尽阐述[33]。这种间接方法对解决中国大陆城市活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估中的关键问题探索了一条新的、可行的途径。

2.2 地震地表同震位移估计

地震地表同震位移的研究总体上分为两种思路,经验统计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两类。

2.2.1 经验统计方法

地震地表同震位移估计的经验统计方法研究成果较多,大多集中在震级与破裂长度、破裂宽度、位错量之间关系的建立上。某次地震的地表破裂资料可能与经验统计关系存在误差,误差可能还不小,但基于震害调查的经验关系是真实的,对其他分析方法有宏观指导作用。经验统计方法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随着地震地表破裂调查资料的积累,在经验统计关系中,除震级影响因素外,应进一步考虑断层附近的构造应力场和变形场(GPS)、活动断裂的类型、古地震序列等因素,建立它们与地表破裂或地表永久位移(场)特征的关系,利用这些经验关系对某条断裂发生地震的地表破裂进行预测。

地震地表同震位移统计分析的经典工作主要聚集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和USGS,代表人物有Vincent Lee[34-36]、Trifunac[34-36]、Donald Wells[37]、Kevin Coppersmith[37]、Bonilla,Mark和Lienkaemper[38]。他们详细考察了美国西部和全球地震地表破裂资料,统计了不同断层类型的震级与破裂长度、破裂宽度、破裂面积、最大位移的经验关系。

其中,较成熟的活动断层永久位移模型是Wells和Coppersmith[37]模型和Lee等的dmax(M)[34]模型。Wells和Coppersmith模型是指数线性的,该模型将断层上的地表最大永久位移描述为震级的函数,既给出了不同类型断层分别对应的函数,也给出了所有类型断层对应的函数,其所用数据源于全球,共搜集了148个震级为5.2~8.1的地震。而Lee等的dmax(M)[34]模型则利用震级、震中距、传播特性、不同地质单元和局部场地条件的组合效应来评估断层上的最大永久位移。该模型的数据来源于美国西部2 000个三分量加速度记录值。

2.2.2 理论分析方法

活断层地震地表同震位移理论分析方法的一般思路是基于活断层的危险性分析结果,在设定地震下,由同震位错作为输入,从动力平衡方程、材料的本构关系(屈服、破坏和破坏进化准则)、初始边界条件出发,采用局部应变增强和破裂追踪算法,计算上覆土层破裂发生和发展过程。其中有几个重要的问题尚未解决,其一,区域内的初始应力场的确定,它不仅是自重应力的结果,更严格受构造应力的制约;其二,岩土材料的动力破裂准则的确定,由于岩土介质材料的区域性、不均匀性,即使采用最简单的破坏准则,也需要很大的投入,尤其是建筑工程没有涉及到的深度100 m以下岩土介质的相关信息[1]。

克服了理论分析方法的以上两个问题,并假定活断层的危险性估计结果是足够精确的,则均匀介质内的破裂理论是可以胜任的。但必须认识到,即使考虑均匀介质,基于动力学的分析方法难度是巨大的,很多基础数据不清楚,如:构造应力加载边界的确定;深层岩体构造结构(尤其是结构面)及其几何特征和强度分布;岩土材料和界面动力破坏强度;开裂与裂纹扩展准则(应变间断、位移间断萌生和进化准则);地震预报的长期预测有较高的可信度,短期预报还很差等等。此外,确定性分析也作了不少工作,但它需要大量的数值分析工作和详细的现场工作以确定未来地震的震级、位置、断层破裂尺度、同震位移,需要地球物理学和测地学方法确定场点周围地壳内的构造应力场,需要流变摩擦学和大型试验确定深层岩土材料的破坏准则等,这些都限定了确定性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因此,现阶段按确定性方法分析近场地震地表破裂范围的方法还不成熟[1,6]。

活断层地震地表同震位移估计的概率性分析方法已有了一些进展,如Todorovska等[39]提出一个基于地震危险性的概率方法,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由断层上发生的地震引发的地表永久位移进行评估。

地震地表破裂的理论分析主要集中在地震复发规律的研究上,国内外已有很多专家提出了一系列的地震原地复发模式,这方面的研究已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的研究现状中作了叙述。近年来,国内在活断层地震地表永久位移估计的理论分析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赵纪生等[5]借鉴了Lee和Youngs提出的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方法,结合中国第四代地震区划图的潜在震源区参数,给出了适合中国的跨越发震断层的永久位移概率分析方法。赵纪生等[7]基于Cornell地表地震动的概率方法,提出了发震断层未来一段时间地震引起地表永久位移的概率分析方法,给出了不同特征地震模型下的不同概率水准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首次考虑了地震地表位移估计的时间尺度。万波等[12]将场地发生地震地表破裂的危险性确定为场地地震危险性、断层和场地第四系覆盖层的函数,并以概率形式估计出场地发生地震地表破裂的危险性。刘艳琼等[6]借鉴Lee等提出的发震断层引起的地表最大永久位移估计方法,提出了发震断层附近最大永久位移场的估计方法,计算了不同概率水准所对应的设定地震下的地表最大永久位移。刘艳琼等[1]还提出了基于有限震源位错解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方法,对活动断层有限范围内的地表位移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2.3 震后地表位移场估计

震后形变研究方面,其物理机制有多方面的解释。目前应用较广泛的震后形变理论有震后余滑理论、孔隙流体调整理论、粘弹性松弛理论。震后余滑理论认为地震的震后形变是由震后断层面深部的持续滑动引起的,其介质结构为弹性;孔隙流体调整理论认为地震的发生会造成震区孔隙压的变化,从而导致孔隙内流体流动以致引起地震震后形变,介质结构为孔隙介质;震后粘弹性松弛理论认为震后形变是震后下地壳或者上地幔中粘弹性的流动引起的,介质为粘弹体[40]。

对于震后位移场的理论计算,国内外学者也做了一些工作。Pollitz[41-42]发展了基于球体分层粘弹性地壳模型的震后应力应变计算的半解析式,可以对各种深度和时间序列的震后位移场、应力场进行计算,并发展了模块化的程序。Zeng[43]基于Luco和Apsel[44]的广义反射透射矩阵方法,采用麦克斯韦粘弹介质计算了分层介质中震后形变及应力变化。李志才等[45]利用Pollitz的球体粘弹性模型研究了分层结构对唐山地震的震后变形的影响。Wang等[46]利用传播算法计算层状介质模型的格林函数,模拟垂直分层介质模型中的地震同震、震后位移场,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包。谭凯等[47]利用Pollitz的震后粘弹性松弛模型和网格搜索的反演方法,采用标准线性体的粘弹性介质反演了阿尔泰山的岩石圈流变结构。李锋[40]以汶川地震、日本地震为例,定量模拟了介质的不均匀性对地震同震位移以及震后位移的影响。王丽凤等[11]采用分层粘弹模型研究了2011年日本9.0级地震的震后线弹性松弛过程。

3 结论与展望

对于活动断层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的研究,经验统计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基于震害调查的经验关系是真实的,更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但也不能应用于所有的情况,也会有某次地震的地表破裂资料与其出现误差,误差可能会很大,而且目前针对我国的断层破裂统计关系还不成熟。而现阶段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的理论分析还存在两个明显缺陷:一是地震短期预报的缺乏;二是地下1~10 km的岩石材料及断层力学特征数据的缺乏。

由于受到认知和数据不完整的限制,活断层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估计还需深入研究。总结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①进一步搜集我国的活动断层资料,建立断层破裂尺度与地震的统计关系,研究适合我国断层破裂分布模式的永久位移衰减关系。②通过探槽等野外勘察方法,进一步搜集指定活动断层的古地震,完善地震序列,使特征地震和复发间隔的预测更准确。③随着现代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构造应力场和GPS观测数据结果也更实时、准确、完整。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完善GPS数据,把实时的GPS位移、速度场数据作为边界加载,可能会得到更符合实际的结果。④对重要活动断层进行深入研究,取得更详细、完整的各个地震活动期前后断层泥参数及断层摩擦特性,以提高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总之,活动断层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的研究对大型工程的选址、避让距离确定及抗错动措施的选取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其仍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作者电子信箱,刘艳琼:yanqiong-liu@163.com)

[1]刘艳琼.活动断层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研究.哈尔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

[2]Zhao J S,Liu Y Q,Zhou Z H,et al.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aftershocks of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Earthq Sci.,2010,3(23):215-221

[3]Zhao J S,Liu Y Q,Zhou Z H,et al.Spatio-temporal of aftershocks and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the 2011 MW9.0 Tohoku earthquake,Japan.Earthq Sci.,2012,10(25):219-227

[4]刘艳琼,赵纪生.地震应急能力成熟度模型的体系与结构研究.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32(6):111-116

[5]赵纪生,刘艳琼,师黎静,等.基于第四代地震区划的跨越发震断层永久位移概率分析方法.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24(4):22-27

[6]刘艳琼,赵纪生,周正华.发震断层附近场点的最大永久位移估计.应用基础及工程科学,2010,7(18):212-218

[7]赵纪生,周正华.发震断层的永久位移概率评估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2):3349-3356

[8]邱虎.地震断层错动产生的应变场特征的研究及地表破裂的评价.天津大学,天津,2004

[9]王钟琦.地震工程地质导论,北京:地震出版社,1983:42-90

[10]王景明.地裂缝及其灾害的理论与运用.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1-84

[11]王丽凤,刘杰,赵金贵,等.2011年日本9.0级地震的同震位错以及震后应力松弛过程对中国大陆的影响.地震,2013,4(33):238-247

[12]万波,靳超宇.场地地震地表破裂危险性估计.防灾减灾学报,2010,1(26):36-44

[13]梁明剑.兰州市活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兰州: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8

[14]Shimazaki K,Nakada T.Time-predictable recurrence model for large earthquakes.Geophys.Res.Lett.,1980,7:279-282

[15]Bakun W H,McEvilly T V.Recurrence models and Parkfield,California,earthquake.Geophys.Res.Lett.,1984,B89:3051-3058

[16]Papazachos C B.A time and magnitude predictable model for generation of shallow earthquakes in the Aegean area.Pure Appl.Geophys.,1990,138(2):287-308

[17]闻学泽.活动断裂地震潜势的定量评估.北京:地震出版社,1995

[18]易桂喜,闻学泽.时间-震级可预报模式在南北地震带分段危险性评估中的应用.地震,2000,20(1):71-79

[19]Nishenko S P,Buland R.A generic recurrence interval distribution for earthquake forecasting.Bull.Seism.Soc.Am.,1987,77:1382-1399

[20]Working Group on California Earthquake Probabilities.Probabilities of large earthquakes occurring in California on the San Andresa fault.U.S.Geol.Surv.Open-File Rep:1988:88-398

[21]Working Group on California Earthquake Probabilities.Probabilities of large earthquakes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Region,California.U.S.Geol.Surv.Circ:1990,1053-1103

[22]Working Group on California Earthquake Probabilities.Seismic hazards in Southern California:probable earthquakes,1994-2024.Bull.Seism.Soc.Am.,1995,85:379-439

[23]Working Group on California Earthquake Probabilities.Earthquake probabilities in the San the San Francisco Bay Region,2000-2031.U.S.Geological Open-File Rep:2003,3-214

[24]Ellsworth W L.A physically based earthquake recurrence model for estimate of long-term earthquake probabilities.U.S.Geol.Surv.Open-File Rep:1999:99-552

[25]Magghews M V,Ellsworth W L,Reasenberg P A.A Brownian model for recurrent earthquakes.Bull.Seism.Soc.Am.,2002,92:2233-2250

[26]梁明剑,袁道阳,刘百篪,等.兰州邻区活断层潜在地震最大震级及其危险性评估.中国地震,2008,24(4):317-324

[27]闻学泽.小江断裂带的破裂分段与地震潜势概率估计.地震学报,1993,15(3):322-330

[28]闻学泽.准时间可预报复发行为与断裂带分段发震概率估计.中国地震.1993,9(4):289-300

[29]甘卫军,刘百篪,黄雅虹.板内大震原地准周期复发间隔的概率分布.西北地震学报,1999,21(1):7-16

[30]闻学泽.中国大陆活动断裂段破裂地震复发间隔的经验分布.地震学报,1999,21(6):616-622

[31]张培震,毛凤英.活动断裂定量研究与中长期强地震危险性概率评价.活动断裂研究理论与研究(5).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12-31

[32]闻学泽,徐锡伟.福州盆地的地震环境与主要断层潜在地震的最大震级评价.地震地质,2003,25(4):509-524

[33]闻学泽,徐锡伟,龙锋,等.中国大陆东部中-弱活动断层潜在地震最大震级评估的震级-频度关系模型.地震地质,2007,2(29):236-253

[34]Lee V W,Trifunac M D,Todorovska M I,et al.Empirical equations describing attenuation of the peaks of strong ground motion,in terms of magnitude,distance,path effects and site conditions.Report No.95-02,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Los Angeles,California,1995

[35]Lee V W,Trifunac M D.Frequency dependent attenuation function and Fourier amplitude spectra of strong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in California.Report No.CE 95-03,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Los Angeles,California,1995

[36]Lee V W,Trifunac M D.Pseudo relative velocity spectra of strong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in California.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Report No.CE 95-04,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Los Angeles,California,1995

[37]Wells D L,Coppersmith K J.New empirical relationships among magnitude,rupture length,rupture width,rupture area,and surface displacement.Bull.Seism.Soc.Am.,1994,84(4):974-1002

[38]Bonilla M G,Mark R K,Lienkaemper J J.Statistical Relations Among Earthquake Magnitude,Surface Rupture Length,and Surface Fault Displacement,USGS,Open-File Report 84-256

[39]Todorovska M I,Trifunac M D,Lee V W.Shaking hazard compatible methodology for probabilistic assessment of permanent ground displacement across earthquake faults.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2007,27(6):586-597

[40]李锋.岩石圈介质结构的不均匀性对地震同震、震后位移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41]Pollitz F F.Postseismic relaxation theory on the spherical earth.Bull.Seism.Soc.Am.,1992,82(1):422-453

[42]Pollitz F F.Gravitational viscoelstic postseismic relaxation on a layered spherical Earth.J.Geophys.Res.,1997,102(B8):17921-17941

[43]Zeng Y.Viscoelastic stress-triggering of the 1999 Hector Mine earthquake by the 1992 Landers earthquake.Geophys.Res.Lett.,2001,28(15):3007-3010

[44]Luco J.On the green’s functions for a layered half-space.PartⅠ.Bull.Seism.Soc.Am.,1983,73(4):909-929

[45]李志才,许才军,等.基于地壳分层的唐山地震断层震后变形分析.地球物理学报,2005,20(4):961-968

[46]Wang R,Martin F L,Roth F.Psgm/Pscmp-a new code for calculating co-and post-seismic deformation,geoid and gravity changes based on the viscoelastic-gravitatonal dislocation theory.Computer &Geosciences,2006,32(4):527-541

[47]谭凯,沈强,乔学军,等.汶川MW7.9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的校验.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2):14-18

Review of studies on surface permanent displacement of active faults

Liu Yanqiong1),Zhao Jisheng2),Liu Peixuan2)
1)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36,China 2)National Earthquake Infrastructure Service,Beijing 100036,China

Study on surface permanent displacement of active faults provides displacement input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seismic design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And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ite selection of large engineering,determination of the evaded distance and measure selection of dislocation resistance.Therefore,it has a great engineering significance and theoretical value to earthquake preparedness and disaster reduction.In this paper,classification and research contents of seismic surface rupture are introduced.And research status,results,main viewpionts and prospect of seismic risk analysis of active faults and evaluation of surface permanent displacement are reviewed.

active faults;seismic surface rupture;surface permanent displacement;seismic risk analysis;seview

P315.9;

A;

10.3969/j.issn.0235-4975.2014.09.006

2014-05-29;

2014-07-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474),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13032Y)资助。

猜你喜欢
震级危险性断层
多种震级及其巧妙之处*
如何跨越假分数的思维断层
基于累积绝对位移值的震级估算方法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嘛甸油田喇北西块一区断层修正研究
X油田断裂系统演化及低序级断层刻画研究
危险性感
地震后各国发布的震级可能不一样?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新震级国家标准在大同台的应用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