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评

2014-03-28 02:02闫顺利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层面培育

闫顺利

(燕山大学 文法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评

闫顺利

(燕山大学 文法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目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体现着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彰显出一种高度的价值自信和理论自觉。“三个倡导”的基本理念界定为三个层面的主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靠遵循,同时其开放性表述也为学术界更深层次地进行研究留下广阔空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命题,引发全社会关注,成为理论界着力研究的重大课题,人们就“培育”和“践行”的前提、意义、路径、方法等初步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取得一定进展。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回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与践行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不懈追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深化。特别是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风云际会中党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凝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坚实之基。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2006年3月,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讨论会时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1]2006年10月,党的16届6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命题,这个体系包括以下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其所内含的“灵魂”、“理想”、“精神”、“道德”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构成一个有机价值整体。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写入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3]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重要论断。《光明日报》从2011年1月开始设置“核心价值”理论专刊,专刊开辟“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专栏,发起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讨论,其他学术媒体相继展开了关于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讨。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更加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吸纳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融汇哲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从追求目标层面、社会制度层面和个人行为层面,概括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创新成果,也是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全面精细地阐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现路径、职责要求,确立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纲领,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5]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吴潜涛认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层面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弄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自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前提。[6]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逻辑相关,二者互为前提,相对于核心价值观而言核心价值体系属于基础层面的价值架构,有相对具体的价值外观;核心价值观是对核心价值体系在哲学层面的凝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核心价值观内在于核心价值体系,二者是“魂”和“体”的关系,或者如一枚硬币的一体两面,浑然不可分割。有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厦的基石或逻辑起点。核心价值观离开核心价值体系必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核心价值体系离开核心价值观指引必定迷失方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5]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指出:“这四句话,实际上是对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两者关系的一个基本定位。”把握好二者的关系,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两者的内在一致性。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方向一致,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同时还要认识到两者各有侧重。特别要看到相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其鲜明特点:一是更加突出了核心要素,二是更加注重了凝练表达,三是更加强化了实践导向。

有一种观点认为,从“核心价值体系”到“核心价值观”体现着我们党对价值认识的升华。“核心价值体系”界定的范围比较笼统,没有确定其具体内容和要求,而十八大提出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具体内容,为道德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使培育和践行活动具有可操作性,这表明了对问题认识的深化。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唐凯麟认为,中央从“价值体系”到“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及战略定位越来越清晰了,彰显出强烈的价值自觉、自信。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逻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价值问题的顶层设计,显然“培育”与“践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因此势必要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逻辑关系。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或者说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评价的根本看法与态度。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不少人把十八大报告的“三个倡导”视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表述,并据此阐释、引申。

韩振峰认为,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基本层次,即国家制度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社会集体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分属不同主体,这种划分为不同层面的主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国家制度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社会集体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集中体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体现了国家目标、社会导向、个人行为准则的统一。[7]

龚群认为,“三个倡导”从党和国家、社会与市场、个人层面提出了三个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和国家层面的价值观是第一个层次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与市场层面的价值观是中间层次的核心价值观,再次就是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之间是内在融贯的统一体,维护社会的和谐有序运行,哪一个层次的核心价值观都不可或缺。作者强调核心价值观所表达的理想追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要通过市场、通过市民社会的发育来实现,这就凸显了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追求的意义。[8]

十八大报告并未明确表述“三个倡导”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戴木才、彭隆辉认为,“三个倡导”不是定型,更不等于定型,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概括总结、凝练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留下了广阔空间和充分余地。吴俊在其撰文中提到,十八大报告中的“二十四个字”的价值理念并不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终表述,它以“倡导”的方式表明自身是一个动态开放系统。戴木才说,把“三个倡导”的“二十四个字”等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值得商榷,“三个倡导”的价值理念,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结论,而是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理念基础,“三个倡导”本身也是积极培育的重要表现。十八大之后,《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就已经将“三个倡导”明确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戴木才同时认为,“三个倡导”反映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这种看法也值得深入探讨、进一步讨论。所谓核心价值观,应该是最高层次的价值观,是一种基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最高抽象意义上的哲学概括和哲学提升,而不应再分层次。[9]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与路径

(一)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颁布,是面向全党全社会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又一次战略动员和部署,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5]

申维辰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在于:一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内在要求;二是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需要;三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客观需要;四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的需要。[10]

吴潜涛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完善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现实要求;最后是抵制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渗透的迫切需要。[6]

郭建宁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打牢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汇集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应对各种挑战与风险;有利于培育安定团结、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加强道德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汇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11]

韩振峰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大重要作用是: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建设道德风尚。[12]

范卿泽认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顺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新期待。[13]

人们从不同方面阐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虽说法有异,但本质相同。

(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路径、途径、道路、路线、门路等是极其相似的概念,引申为“方式、方法”。人们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探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路,表明了对“培育”、“践行”的不同视角及其方式,学者们提出了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种方式、方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重大的实践课题,为此有以理论开掘为主的路径选择和以实践设计为主的路径选择。

1.着眼于宏观理论性分析,力求“培育”和“实践”路径的系统化、协调化,以“三个倡导”的内涵关系为主轴展开设计

韩震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在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必须着眼于价值观内在的先进性。首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面向民族文化的活力和新思想的创造力;其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面向国际交往和思想交流的道德制高点;再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有超越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最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面向世界和人类历史的未来发展方向。[14]

涂成林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同时兼顾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2)从国家层面看必须着眼于寻求“国家意志的价值观”。其中要打通代表社会价值尺度的主流价值和代表民间价值尺度的社会规范之间的价值共识通路。(3)从社会层面看必须着眼于确立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其一,不能割裂与优秀文化传统的联系;其二,分析研究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合理因素,破解和超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所信奉的价值观陷阱。(4)从个人层面看必须着眼于构建民间社会的底线伦理。包括确立公民身份和提倡基本的职业道德。处理好个体价值观与整体价值观的关系,处理好社会现实理性与大众理想的关系。[15]

沈壮海提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做好几个工作:其一,需要理论研究的深度开掘,深化对“三个倡导”的研究;其二,需要主体力量的全面动员,凝聚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动力,培育离不开模范践行、示范引领;其三,需要制度建设的融入贯穿,以制度的刚性确保社会实效;其四,需要方式方法的创新建构,以有效的传播取得大众共识。

高地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机制,即利益驱动机制,传播认同机制,实践转化机制,反馈优化机制。李建华提出分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从意识形态高度着力培育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从社会管理创新制度层面着力培育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从公民道德建设深度着力培育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6]

范卿泽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路径为:着力宣传教育,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着力融入贯穿,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着力实践养成,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着力常态长效,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13]

刘恒乐、郭齐勇倡导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是“至诚天道”与“礼乐之敬”;在社会层面是“中正之道”与“天人合一”;在国家层面是“文明以止”与“保和太和”。

上述“路径”主要基于理论层面的考量,具有“大叙事”性。

2.着眼于微观实践建构,力求结合相对具体的行为对象设计“培育”、“践行”路径

有的地区开展了实证性课题研究,据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相关课题组的调查,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地域精神的塑造,如“北京精神”、“天津精神”、“辽宁精神”等,它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重要方式、重要载体、重要抓手。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最高价值设计,那么地域精神追求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17]罗光宇提出,在培育路径上企业需要打通国家意识形态与企业价值观的现实通路,体现出培育的主动性,如“爱国、创业、求实、奉献”是大庆铁人精神,“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是东汽精神,“挑战极限,勇创一流”是青藏铁路建设精神。王洪波结合“校训”对大学校训、大学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性研究,认为经典校训承载着办学理想和价值追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新的载体。有的从“最美精神”、“最美现象”、“最美人物”、“最美事件”、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中深掘其中的道德意蕴,生动展现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河北省开展的“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杭州市开展的“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广东省的“德行珠海”主题实践活动,以及江西宜春英模“井喷”现象等都是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的有力诠释。有的从中国梦、社会责任、价值认同、道德自觉、知行统一、社会治理、组织领导、媒体传播、家训家教、风尚民俗等视角求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在培育与践行中根据地域、行业、主体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为不同类别和层次,如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政法干警的核心价值观、民主党派的核心价值观等。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从国民教育体系、宣传文化体系、实践养成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5]

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性

2012年11月十八大首次提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命题,2013年12月中央专门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理论界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取得了一些成果,对于深化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然而现有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或短板。

第一,缺乏学理分析深度。一些研究停留在就事论事,或者流于“问题→原因→对策”的平面化叙述;一些研究叙述笼统、模糊,如,没有对“培育”、“凝练”、“践行”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严格的界说和辨析。还未甄别三者的内涵及其逻辑,它们往往被混同使用,从而使“凝练”、“培育”、“践行”相互取代,流于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的“宏大叙事”,造成认识上的一些模糊或混乱。凝练在于从哲学层面高度概括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重在将之内化为人们的思想、信念,践行则是依据其思想、信念去行动。当然三者构成一个内在相连的逻辑过程。在某种视角上,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理论工作者的使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同主体使观念内化于心的过程,践行则是不同主体将观念、意识外化于行的过程。

第二,缺乏分析的系统性。由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央近两年颁布的最新命题,而且“三个倡导”叙述本身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对此,学术界的讨论还缺乏全面性、系统性。

第三,缺乏哲学理论思维高度。很多研究只是顾及了命题的政治特征,流于单纯的路径设计,缺乏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前提性批判和逻辑论证,缺乏从哲学高度把握“培育”的内涵及其各种重大价值关系。

培育和践行又互为前提,在践行中培育,在培育中践行。深化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开放性。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是一个开放性表述,并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终极定论,“倡导”本身意味着需要进一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哲学层面的认识是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高概括,在表述方式上遵循准确、精炼、明白、生动、易于受众原则,但目前理论界对此还有不同见解或意见,没有达成完全一致。一方面,在现阶段“三个倡导”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或基本内容有利于避免认识上的混乱,最大限度地统一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这种开放性表述为人们进一步深入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留下余地。

怎样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概括出最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真关系如何?“三个倡导”的三个层次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关系如何?主流价值与非主流价值的关系如何?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一般价值观是何种关系?“培育”与“凝练”、“践行”是什么关系?“培育”和“践行”的含义及其实效如何评价?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变为大众话语?怎样整合多种资源形成强大合力?怎样走出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路,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在培育与践行中加以逐步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要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握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根本历史语境。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急遽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经历着从一元化到多元化的深刻变迁,人们的价值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层、多变特点,存在价值紧张、冲突、混乱状况,它表现在对效率与公平、利益与道义、自由与平等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与决策上,表现在个人、群体、社会不同主体之间,表现在同一主体在不同时空中的价值取向上,也往往呈现出多变性与矛盾性,价值观上的物质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导致了信仰残缺、是非混淆、真假难辨、美丑错位、荣辱颠倒……,这种“小时代”的“私人定制”境况使得人们精神迷离、无所皈依。因此,必须把握多元的现实语境,充分认识和掌握当下社会价值交往关系中的张力结构,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多元价值的统领地位,在多样价值碰撞中凝聚价值共识,旨在激发不同主体的活力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三要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思维方式。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多元化结构,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退回到价值“一元宰制”立场,而必须建构一元化价值与多元化价值以及个体价值之间的新型关系,秉持一种新的关系思维。所谓关系思维,就是超越传统哲学非此即彼的二元实体思维模式,将事物视为关系存在,从关系把握事物,在互动关系中寻求事物存续的合法性及合理性,阐明不同价值之间互渗互斥的辩证关系,探究个人存在的群体生活类型,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社会价值的最大公约必须对各种价值进行批判与整合,安顿人们的心灵,为各种价值提供本体性安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话协商、刚柔并济,处理好一元化价值与多元化价值、本土价值与外来价值、私人价值与公共价值、精英价值与大众价值、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以及现代价值与历史价值和未来价值、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和国家价值等价值关系。只要这样才能创新方法,找准路径,确保实效。

[1]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zt,2006-03-20.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content_5190605.htm,2006-10-11.

[3]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content_6938568.htm,2007-10-24.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http://www.xj.xinhuanet.com/c_113722546.htm,2012-11-19.

[5]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c_118674689.htm,2013-12-23.

[6]吴潜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c40531-22197638-3.html,2013-07-15.

[7]韩振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基本层次[N].光明日报,2012-12-08(11).

[8]龚群.三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内在关系[N].光明日报,2013-01-05(11).

[9]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访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戴木才研究员[EB/OL].http://www.gjfs.com.cn/content_8584136.htm,2013-09-04.

[10]李志伟,王思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点睛之笔——中宣部副部长申维辰代表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2-11-12(9).

[11]郭建宁.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c40531-23974569.html,2013-12-30.

[12]韩振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大重要作用[EB/OL].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c_119027682.htm,2014-01-18.

[13]范卿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探析[EB/OL].http://www.12371.gov.cn/html/djbl/ldfl/090635302096.html,2014-01-29.

[14]韩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着眼于先进性[N].北京日报,2013-12-30(2).

[15]涂成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N].光明日报,2012-11-17(11).

[16]高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四个机制”[N].光明日报,2013-10-26(11).

[17]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课题组.从地域精神看不同地区的价值追求——关于当前各地地域精神塑造和培育情况的调研报告[N].光明日报,2013-11-12(15).

B27

A

1008-8466(2014)03-0004-06

10.13784/j.cnki.22-1299/d.2014.03.001

2014-02-20

秦皇岛市社科联2013年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应用性课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306156)研究成果

闫顺利(1962— ),男,河北肃宁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发展哲学、文化哲学研究。

姜 杰]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层面培育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从语言和体系两个层面理解庄子的“吾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