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玉荣 汤中超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四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了上合组织比什凯克峰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这一倡议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特别是得到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也为新时期欧亚地区各国进一步深化合作描绘了宏伟蓝图。早在两千多年前,始于中国的丝绸之路就将中国同中亚、南亚、西亚、欧洲乃至非洲等地区国家联系起来,成为沿线国家商贸往来、人文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中西方文明互通有无、互学互鉴的文明之路,更是欧亚各国同中国友好交往的桥梁和纽带。丝绸之路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符号,是欧亚人民共同的历史财富。
欧亚大陆有全球近一半的人口,是当今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的大背景下,欧亚地区很多国家,特别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都处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关键阶段,面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各国希望通过加强合作,交流彼此发展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探索符合各自国情的发展道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植根于中国同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悠久的历史联系,顺应了各国共同发展的现实需要,符合本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从地区合作角度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助于通过各方希望发展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的关切,把欧亚大陆的不同区域连接起来,把不同国家的利益融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分享发展机遇,促进共同发展。
俄罗斯驻华使馆高级参赞申承赫认为,目前全球金融经济体制很不稳定,变化多端,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到中亚地区。在这种情况下,稳定发展的意义就非常重大。欧亚大陆地区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非常及时,具有重大意义,俄罗斯相信这一倡议将有助于推动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俄罗斯作为欧亚大陆的大国,非常重视中亚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将有助于加强俄罗斯同中亚国家的关系。
塔吉克斯坦驻华大使阿利莫夫认为,作为邻国,中国与中亚各国有共同的边界,在很多方面有相互依赖性,而且也有共同利益。中亚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的切身利益,中亚地区的稳定也是影响中国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和中亚国家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反映了双方的互利共赢关系。中亚国家没有出海口,距离世界重要交通要道和干线也较远,在严重缺乏现代化铁路和公路系统的情况下运输成本很高。“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实现,必将给中亚各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也将有助于加强中亚国家同欧洲的经济联系。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国家不仅有了出海口,也将融入世界金融和贸易流通体系。塔吉克斯坦非常愿意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实施。建设一条从中国到塔吉克斯坦、从塔吉克斯坦到阿富汗和波斯湾国家的交通通道,有助于塔吉克斯坦交通通道实现多样化。中亚各国愿意同中国加强联系,欢迎中国在该地区进行投资,并协助改善地区交通状况。
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库尔班诺夫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中国与中亚国家进一步发展紧密经济联系的愿望。2013年,习近平访问中亚国家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全面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中国发展同中亚国家的友好关系得到中亚国家的广泛欢迎。“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提出,表明未来中国发展同中亚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更紧密经济联系的愿望,这不仅符合中国利益,也符合中亚国家利益。
吉尔吉斯斯坦驻华使馆参赞朱萨耶夫认为,习近平主席的倡议具有创新意义,能够帮助吉尔吉斯斯坦更好地应对国际政治中的不稳定问题。该倡议的意义在于,吉尔吉斯斯坦首次听到了中方提出的有关国家发展的设想,也看到了该设想的发展前景。实际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对其发展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验的认真总结,例如,“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核心也包括了中国西北地区的发展设想。中国将这一经验提供给世界,值得各方研究和探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强大,无疑将给中亚地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各方能否接受、能否真正理解这一倡议,各方对“丝绸之路经济体”倡议的理解和支持,将会使各方受益。
白俄罗斯驻华使馆公参谢纽塔表示,白俄罗斯非常赞赏“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该倡议目的首先在于发展交通走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白俄罗斯地处欧亚交通要道的交叉路口,“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把中国、中亚地区和欧洲连在一起,为白俄罗斯参与其中提供机遇。
哈萨克斯坦驻华使馆公参赛特巴达洛夫认为,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因而完全可以把上合组织作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础。哈萨克斯坦正在积极参与中国西部到欧洲的交通走廊建设,这一长达8800多公里的交通走廊在哈萨克斯坦境内长度约为3000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一个现代化交通枢纽,可作为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基础,也将有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
申承赫高级参赞认为,将经济带的构建与上合组织的发展战略规划相结合是非常合理的想法。“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跨国项目,不可能仅仅靠双边关系予以实施,必须有大规模的跨国多边国际合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亚研究部主任陈玉荣认为,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还只是一个倡议,其未来发展可能是个机制,而非一个组织。在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睦邻友好、互利共赢”原则。“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上合组织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该倡议的提出正是基于多年来在上合组织框架推进经济合作的成果。上合组织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现实的合作平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则为上合组织国家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合作空间。上合组织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和关税同盟之间是合作关系。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欧亚经济联盟也不会冲突,二者是相互补充的关系。经济带的建设将为欧亚经济联盟建设提供新的历史契机。
塔吉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穆米诺娃认为,因为上合组织的存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建设之初不应搭建任何一体化机制,而是在利用现有机制的基础上,至少在第一个阶段更加注重实施措施的有效性。上合组织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和其他相关机构等应加快启动。
乌克兰驻华使馆公参夏光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离不开上合组织和上合组织成员国,但也不应局限于上合组织。众所周知,乌克兰在几百年前就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乌克兰铁路、公路、海运交通网络都很发达,目前依然发挥着欧亚交通走廊枢纽作用。乌克兰总统已授权相关部门,开始与中方和其他上合组织国家沟通,就“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具体规划交换意见和想法。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高级顾问沃罗比约夫大使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旨在促进和平与发展,包含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和美好前景的开放性概念。但作为宏观性概念,必须有具体思想填充。“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同上合组织的方针政策完全一致,二者可以相互补充,把推进经济带建设同上合组织发展结合起来。经济带将成为上合组织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助推因素,上合组织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施提供了现实的合作平台。上合组织秘书处乐于参与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互动活动,特别是同中方和其他各方的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们开展合作。
中国外交部欧亚司副司长苏方遒指出,关于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具体方案,中国有关主管部门正在深入研究、统筹规划,总原则是围绕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五通”来开展工作,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政策沟通”就是进一步巩固中国与欧亚国家的政治互信,加强友好对话和磋商,使各自经济发展战略有效对接,消除合作中的政策壁垒,找到利益切合点,协商制定合作规划。“道路联通”指的是公路、铁路、口岸、航空、电信、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互联互通,是立体化的区域大通道建设。“贸易畅通”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改善欧亚地区国家之间的贸易结构,扩大贸易规模,完善双边贸易和投资保护机制以及法律基础,提高双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把合作的“蛋糕”做大。“货币流通”就是要着眼长远,扩大本币结算和本币互换合作,目前中国和俄罗斯、中亚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合作,中方建议继续加大合作力度,推动本地区国家货币在区域合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增强各国维护自身资金安全和经济利益的能力。在“民心相通”方面,欧亚大陆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为人类文明的交流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欧亚地区各国有责任进一步推动文明交流与对话,促进不同种族、宗教、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
吉尔吉斯斯坦战略分析所所长苏尔丹诺夫指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有两条经过吉尔吉斯斯坦,一条在北,一条在南,吉尔吉斯斯坦始终处于丝绸之路中间地带。当前这些路线正在重新复苏,对吉尔吉斯的经济发展也变得更加重要,中吉在经济方面的合作也获得了新的动力。阿塔姆巴耶夫总统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新的战略构想表示全力支持。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王海运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是个构想,是个框架,其内涵需要进一步充实。其次,它是一个经济构想,以经济合作为内容,会产生政治效应,需要与各国的政治关系作为支撑。第三,“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是一体化的概念,而是一种灵活的合作形式。第四,丝绸之路突出“路”,是广义上的路,不仅包括铁路公路,还包括信息公路、互联网、能源和电网等,互联互通应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础。第五,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秉承丝绸之路和平、和谐的精神。在具体实施上,一要搞好“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才有基础。二要互利共赢,中国坚持新的利益观,只要各国都做到这些,就有希望。三要以上合组织为依托,以上合组织为沟通平台,但不能局限于上合组织,不能受上合组织协商一致一票否决的影响。四要合作方式务实灵活,“大多边”搞不成可以搞“小多边”,自愿参与。五要以互联互通带动其他经济领域的合作,经济合作领域非常广泛。六要以人文合作为基础。这是古丝绸之路对我们的重要启示,应以史为鉴。
中方与会官员与学者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体现了开放性。俄罗斯、中亚、南亚、西亚等本地区国家都可以成为经济带的重要建设力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展现了灵活性。它既可以在双边层面展开,也可以通过多边合作进行,可以同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等地区现有机制的经济合作内容有效对接。与此同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有一定的复杂性。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前所未有的大胆尝试,需要逐步实施,层层推进。当前,欧亚地区形势中仍存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我们需要实事求是,从地区形势和各国国情出发,努力克服前进途中的困难和挑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有光明前途,但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有关国家共同努力。中国前驻白俄罗斯大使于振起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精神可概括为八个字:和平、友好、合作、发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正在建设的欧亚同盟、上合组织等地区组织的关系上,也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所长赵常庆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极为有利。当道路联通并在软件方面不存在障碍后,各国贸易和人员的流动就会畅通起来,这有利于互通有无,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最终会造福各国人民。“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是国际组织,是根据本国的需要自愿开展的协作,可以是以国家身份参加的合作,也可以以地区、部门方式参与,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渐扩大。通过建立利益共同体将有关各方连接,这样就可以突破很多限制。如政体不同,地区组织等障碍。经济带不会也不能妨碍上合组织、欧亚共同体、欧亚联盟等区域组织的存在和活动。
吉尔吉斯斯坦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巴克德库洛夫认为,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几个方面值得研究和探讨:第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指的是什么,怎么实施,往哪个方面发展?第二,“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否有操作性,能否实现?第三,“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体化进程,还是中国和邻国之间寻找新的关系模式?第四,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启动方面,大家能做些什么?今后可以成立几个工作组再继续进行探讨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