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三维透析

2014-03-28 00:30:19蒋维兵
重庆行政 2014年6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党性党员干部

□蒋维兵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三维透析

□蒋维兵

习近平总书记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要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总开关”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解决好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既是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攻方向,也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核心内容,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学说,也可称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一学说从现实的人出发,强调在解释世界的基础上改造世界,唯物辩证地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史,重点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而发展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世界观。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也是党全面改革开放时期克敌制胜的根本法宝。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指导地位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员干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就谈不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领导干部,不可能是合格的成熟的领导干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 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是治国理政的旗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利于从源头上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也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非常重视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修养,他于1938年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报告中向全党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毛泽东强调的革命理论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不但向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反复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而且强调“绝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学习他们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毛泽东同时很谦虚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源与流、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要把两者并列起来。“我们请他们来不是做陪客的,而是做先生的,我们做学生。对科学的东西不能调皮。”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是中国化的前提,离开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化”就可能走向邪路。邓小平同志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这个“精”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导师们的经典著作。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也都强调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共产党人不懈的精神追求,揭示了新形势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要求“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都应当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课程,专门讲授一些有代表性的篇目,指导学员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习结合起来,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系统学习和娴熟应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核心。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

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现阶段主要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干部教育培训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重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是十八大精神的深化和拓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2014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用“8个能否”评价政治制度是否民主有效,“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8个能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有力抨击了西方一些所谓的“民主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之路的污蔑和歪曲。我们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党性修养教育

党性是党的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是党的性质、目标、宗旨、作风、纪律等的综合表现。不同阶级属性的政党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意志和要求,因而具有不同的党性,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区别其他资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党性是党的性质的升华和具体化,作为整体的政党的党性实际上就是党的性质。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党性应该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共党员的党性集中表现在为了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中共党员的党性主要表现为集中力量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共党员的党性表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党性是党的性质在党员个体身上的具体反映,我们党的性质要通过活生生的党员个体的思想、理念、行为等表现出来。刘少奇在《人的阶级性》一文中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广大人民的利益代表,要实现无产阶级的利益,必须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然后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党要领导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特别是加强对广大党政干部的共产党的目标、宗旨教育。中国共产党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伟大目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邓小平把这一宗旨概括为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只有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努力使每个党员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成为合格党员,真正代表人民利益,带领人民共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才能拥护党的领导和执政。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胡锦涛同志先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认真研究按照什么原则、什么标准组成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提出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的选人用人标准,把“党性原则强”作为选拔的硬指标。习近平2014年3月9日下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是对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升华,是对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在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时,首先必须解决好党员干部的“总开关”问题,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无私奉献的价值观。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2]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60.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5]习近平.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J].理论探索, 2010,(6):5.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7]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224.

[8]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7.

作者: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党校讲师,法学博士

责任编辑:宋英俊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党性党员干部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当代陕西(2020年22期)2021-01-18 06:20:44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38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 02:48:00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3:56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当代陕西(2018年12期)2018-08-04 05:49:24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西南学林(2016年2期)2016-11-08 12:16:30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08
党员干部要姓“党”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