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首批MOOCs建设流程及关键环节

2014-03-28 09:39冯雪松汪琼李晓明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

冯雪松+汪琼+李晓明

摘 要:北京大学首批MOOCs的建设和开设已进入尾声,在整个过程中北大网络开放课建设工作组边探索边梳理出了一套支持教师建设课程的流程,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对其他学校有所借鉴。

关键词:MOOCs;教学支持;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2-0003-04

2013年秋季学期,北大一共有11门MOOC课程分别在edX、Coursera和学堂在线三个平台开课,这在国内外同行看起来颇有些“不可思议”的做法,一方面体现了北大教师的热情和勇于探索精神,另一方面也与工作组建立了一整套项目建设的流程及有一支专业化的支持团队密不可分。我们在此总结北大MOOCs建设的流程和关键环节,希望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后续即将开展MOOCs建设的学校提供一些启示。

一、北大首批MOOCs建设历程回顾

2013年3月6日,北大党政联席会议批准启动“北大网络开放课程”建设项目。随后工作组组织了四场有关网络开放课程的学术报告,邀请了包括edx总裁Anant Agarwal教授、Coursera总裁吴恩达教授在内的专家学者介绍MOOCs的理念和做法。

2013年5月13日,工作组召集首批报名网络开放课程建设的教师开会议,工作组组长李晓明介绍了学校精神,朱青生、张铭、陈江等老师交流了对MOOCs的认识,共有14名教师参加。

2013年5月21日,北大宣布加入由MIT和哈佛大学联合成立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联盟edX。

2013年暑假期间,工作组组织了两次备课进展交流会,根据课程建设的进展速度确定了首批上线课程名单。

2013年9月4日,edX平台发布了北大首批MOOCs课程,分别是:《20世纪西方音乐》、《电子线路》、《民俗学》、《世界文化地理》,这几门课程在2013年9月23日正式对全球用户开课。

2013年9月9日,为进一步寻求并尝试多样化的、适合各种学习者的MOOCs平台,北大加入Coursera,并在其上发布三门课程,分别是:《生物信息学》、《计算概论(A)》、《大学化学》,这三门课程在2013年9月30日开课。2013年9月19日,北大在Coursera平台上又发布三门课程,分别是:《数据结构与算法》、《人群与网络》、《艺术史》,这三门课程在2013年10月20日开课。

2013年10月10日,北大一门课程《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在清华大学推出的学堂在线上发布。至此,2013年秋季学期北大共开设了11门课程,这些课程为期12—16周,平行于北大校内的面授课程,将在12月或1月结课。

二、MOOCs工作组团队的五种角色

每一门MOOC的制作和上线的背后,是整个课程建设团队的密切配合,其中教师、助教及工作组支持团队都做出了很多努力。北大MOOCs工作组由校长助理李晓明教授牵头,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部分老师组成了支持团队。以下为教育技术中心支持团队的五种角色和工作范围:

1.项目总协调员(1人):主要负责规划项目的技术支持流程,调度中心技术人员和拍摄环境使用,协调组织培训和媒体交流活动,发布相关项目活动通知,响应各课程团队需求,与美国平台方协调开课事宜,管理平台账号,与字幕公司沟通联系等。

2.教学支持团队(4人):具有教学设计专业背景、熟悉网上教学策略、具有网上教学支持经验。主要工作包括:MOOCs教法相关研究,承担教师培训、助教培训工作,提供针对MOOC课程的一对一咨询服务,包括提供有关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具体建议,进行课程上线前准备情况检查、跟踪开课进度、观察讨论区情况、研究课程相关数据等。

对于首批教师,我们进行了相关培训,具体包括:

* MOOCs的理念和发展情况(针对教师);

* 体现MOOCs特点的教学设计及资料准备要求(针对教师);

* 课程视频的录制方法和剪辑方法(针对教师和助教);

* MOOCs平台使用方法——建课与授课(针对教师和助教);

* MOOCs开课后助教需要做的事情(助教)。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每门课程专门指定一位教学支持人员作为联系人,负责跟进和协调与课程相关的各个流程和各种需求。这样一来,教师有任何问题就不必与工作组的多个业务人员联系,可以直接与课程联系人沟通,再由课程联系人协调解决。所以这里的教学支持人员还兼顾类似课程项目经理的职责。正是因为这些教学支持人员的专业背景,他们了解MOOC的特点,可以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中间的偏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技术支持团队(3人):包括编导、拍摄、后期制作、PPT美化、技术路线选型、拍摄环境布置、设备调试等相关技能的人员。主要工作包括:课程宣传片制作、课程教学视频拍摄和制作、录播室建设和日常值班等工作。部分课程由教师的助教团队做技术支持。

4.项目展示团队(1人):主要是负责项目展示网站的设计和维护、课程图标设计以及项目相关新闻的撰写。

5.财务和后勤团队(1人):主要是负责小型设备及耗材采购、助教费发放、报销、会议签到服务等。

三、MOOCs课程建设的五个阶段

北大首批MOOCs的建设基本包括了启动阶段、确定上线名单阶段、课程设计及制作阶段、课程上传和测试阶段、正式开课阶段。以下分别说明各个阶段的具体工作。

1.启动阶段

首先是学校发布通知,申报采用组织推荐、教师自愿的方式,教师填写报名表提交至工作组,近1—2年内有兴趣加入的教师均可报名,第一批我们收到了20余名教师的报名意向。

接下来是工作组组织的几次培训,帮助教师了解建设MOOC的要求和工作量,教师可以权衡自己的时间确定是否在近期加入。与此同时,教师报名的名单通过领导小组的审核确定哪些课程同意开始备课。

随后,希望在2013年秋季开课的教师开始正式进入备课环节,也就开始有工作组的支持团队协助教师进行备课。这时,每门课程开始组建团队,确定包括教师、助教、工作组支持人员。

2.确定上线名单阶段

为了保证课程能如期开出并且保证质量,工作组需要进行备课准备情况的把关,并考虑首批上线课程的学科分布。于是,在2013年暑假期间,工作组组织了两次备课经验交流会,一方面是让各位教师交流经验和体会,提出遇到的困难。因为是第一次做这样的课程,大家经验都不足,多创设交流的机会可以帮助各位教师相互取经,快速找到感觉进入状态;另一方面,也借此了解哪些课程已确定了制作的技术路线,有望在秋季开学前完成至少五周的课程准备,哪些课程在教学设计上特色更突出。

在第二次交流会结束后,相关专家和领导小组确定了首批上线名单,但对具体的上线日期没有做出安排,这对于课程影响力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损失。按照edX的统计,提前一年预告课程接受注册的可以有10万人报名,提前一个月预告课程开始注册的往往只能吸引不到1万人注册。北大首批课程就是如此,从注册到开课只有20天,报名学生最多的课程差不多1万人注册。

3.课程设计及制作阶段

这个阶段的部分工作实际上是在确定上线课程名单之前就完成了的,以进行备课交流展示,比如:编写课程介绍、设计课程大纲、划分各周知识点、准备样课等。待确定上线后要对课程进行更精细化的设计和制作,并且要在上线前准备出至少五周的内容,预防上线后发生意外情况而导致制作进度不能保证。

在这个阶段还需要对建课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确定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课程介绍页及宣传视频的完成时间、三周课时内容的完成时间、五周课时内容的完成时间、课程上传和调试时间、开课时间。

课程设计首先要做好各周的教学安排,要将课程内容划分成若干教学单元,对应不同的教学周,再将每周的内容规划成若干10分钟左右能讲完的知识点,拟定每个知识点的名称作为视频名称。需要注意的是,MOOCs中知识点讲授的时间不一定与校内课堂教学用时一致,通常会短一些,因为这里会采用更简练的语言、更直接的方式讲述,就更需要考虑在短时间内讲清楚的方式。一般对应于每周3学时的课程,每周应该有100分钟左右的视频。然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对应知识点的测试题、作业、扩展阅读材料、讨论主题等。

测试题的设计也颇有讲究,对于网络教学来说,习题不是可有可无的,学生作为自主学习者需要了解自己学到了什么程度以及学到了什么。所以更需要按照学习过程和记忆规律为不同的教学目标出题,其中测试类型可以有客观题、主观题、编程题,而对应不同题型的提交次数、计分规则、发布和截止时间等细节都需要事先考虑好。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为学习者准备更多的资料,提供多种学习路径。除了准备一些必学、必读的内容外,再提供一些高级、扩展的内容,以及一些补充基础知识的内容,这对于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来说会大有裨益。

拍摄及后期制作的工作包含了两个部分:一是课程五分钟宣传视频,二是课程教学视频。

课程宣传视频:课程的宣传视频是学生选课时了解课程的第一直观的窗口,工作组在配合教师制作宣传视频时,一般会事先与教师进行约谈,了解教师的需求和喜好,并从视频呈现效果的角度挖掘该课程的亮点,之后与教师共同确定拍摄脚本和解说词再进行拍摄,制作完成后由教师提建议,并提供2—3次的修改。

课程教学视频:为了课程教学视频拍摄的方便,需要建立专门的自助录播室,提供不同模式的录制设备,对于动手能力强、对设备比较熟悉的教师可以自行录制,其他教师则由技术团队提供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摄录人员人手不足的负担。图2即为录屏式录播室和人像录播室的实景。

为此,工作组开发了一个演播室的预约系统,教师可以使用自己的北大统一身份认证账号,登录预约合适的时间。每位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和自己的风格选择适合的视频呈现形式。

大体来说,北大首批MOOCs一共有4种视频制作形式:一是原有的质量较好的随堂录像进行剪辑;二是采用以PPT显示为主、以教师头像为辅,有一定的手绘操作的录屏方式;三是直接在演播室进行人像连同PPT背景的拍摄;四是在演播室以绿屏为背景拍摄人像,后期通过扣像再与其他背景结合。不同的模式所用的工时不一样。课时与制作用时的比例大约在1∶5到1∶100之间。随着课程的进展,老师与课程制作团队的配合越来越默契,拍摄一遍成功率大大提高,制作用时也会大为减少。

4.课程上传和测试阶段

这个阶段,工作组将进行平台的操作方法培训,协助各课程进行课程资源的上传,并进行开课前课程的各项设置,包括教学活动序列、评分规则、各周各项内容开放时间、论坛结构划分、欢迎信编写等。工作组还会进行开课助教的培训,介绍网络讨论区的交流技巧,比如:如何将共性问题汇总成FAQ进行公布、如何组织网上有成效的讨论等等。

在课程上传后,我们鼓励各课程先提前1—2周在北大校内试用,以便尽早发现各种内容和技术上的失误。此次北大首批MOOC课程有几门课程是采用平行模式授课,即北大学生要比MOOC平台上的学生提前3周学习相关内容。

5.正式开课阶段

课程如期开课后,教师和助教需要保证课程视频和其他材料在对应周之前上线,每周发布课程更新通知,并有计划地参与课程论坛。工作组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跟踪进度和平台的运行数据,收集讨论区的一些反馈意见,并协调解决平台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

开课期间,工作组还会组织开课教师参加午餐会,就开课的感受、与面授的差异、对支持服务的建议等方面交流想法。

目前,北大首批MOOCs都进入了尾声,在课程结束的时候,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根据平台记录的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成绩统计,对通过考核的学生发放电子结课证书。

四、结束语

在北大首批MOOCs的建课和开课过程中,教师和工作组一同探索,走出了一条现在看起来还算成功的路。尽管中间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制作的时间往往有拖延、使用国际平台还有一些技术和沟通上的障碍等等,但这并不妨碍北大对未来MOOCs教育的期盼。

“开学,北京大学某一门课有10万人选修。课程结束,通过考试的有1万人。其中北大在校生100人,他们得到学分。其他9900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得到课程合格证书。为了在这个规模上把这门课上好,符合北大标准,需要的投入是1位主讲教师、3位辅导老师、5位助教。学习免费,通过考试获得证书者也许需要付100元人民币……”这是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网络开放课工作组组长李晓明老师描绘的未来北大MOOCs教育的场景。

对于未来的规划,李晓明老师还提出“传统大学迎接MOOCs挑战,我们的想法是:第一,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与自身教学的改进并举。第二,当下以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为牵引,让尽量多的优秀教师对从事MOOCs方式的教学有切身体验,经历从兴奋、畏难,再到自由王国的过程。第三,积极创造条件,适时发起和推动中国网络开放课程平台的建设。最后,积极投入相关研究,比如技术、方法、政策、制度的建设等。北大的目标是五年建设100门MOOCs课程,这学期刚建设了11门,有优秀的北大师生相伴,我们对此充满了信心。”

(编辑:李晓萍)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