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樑
2013年5月,苏伊士运河(以下简称运河)管理局再次提高运河通行费率,集装箱船通行费率上涨约2%,这是继2012年3月运河通行费率上涨3%后的连续第二年上涨。在当前航运市场低迷、大量船公司亏损的情况下,运河费用连年上涨对船公司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船公司应对运河费用上涨的策略,以期为船公司控制船舶运营成本提供借鉴。
1 调涨后的运河费用情况
以某集装箱船(10 020 TEU,105 748运河净吨,以下简称万箱船)为例,近期调涨后的运河基本通行费用为489 012美元,比运河费用调涨前多支出美元,涨幅约为1.95%(见表1)。
集装箱船过运河除支付上述运河基本通行费外,还要支付双层底燃油舱附加费、甲板集装箱层高附加费、灯塔税、港务费、随船小艇费、政府代理费等。万箱船过运河的总费用高达60万美元左右,对船公司无疑形成巨大压力。
2 船公司应对运河费用上涨策略
2.1 策略选择
运河费率调涨往往由运河管理局单方面宣布,船公司在反对无效的情况下,另辟蹊径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应对手段。为此,船公司可以参考水文、气象、航路、船期等因素,选择绕航好望角。
以万箱船西北欧航线为例,电子海图显示从上海经运河至伦敦的航行距离为,而绕航好望角的航行距离为;以万箱船经济航速来计算,万箱船绕航好望角耗时约,若每天耗油,万箱船绕航好望角比过运河多耗油。目前欧洲主港燃油价格约为600美元/t,燃油成本为72万美元;而当前万箱船过运河的成本约为60万美元。因此,若不考虑船期因素,单就燃油成本而言,万箱船绕航好望角的成本比过运河多12万美元。
实际上,运河管理局制定的运河费率政策与燃油价格息息相关,而船公司与其博弈的成效也主要取决于燃油价格。在当前运力过剩、船期富余、慢速航行的背景下,若不考虑船期因素,当燃油价格下跌至500美元/t时,船舶绕航好望角与过运河的成本基本相当,此时,船舶绕航好望角或是可行之策;但从当前情况来看,船舶绕航好望角比过运河增加燃油成本12万美元,所以,过运河仍然是西北欧航线船舶较为理智的选择。
一方面,燃油价格影响运河费率的上涨幅度及频率;另一方面,船公司选择绕航好望角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运河管理局的涨价政策。例如,2008年4月运河管理局将集装箱船运河通行费率提高2.8%,当时的燃油价格处于300美元/t以下,马士基、达飞、地中海航运、伟大联盟和长荣海运等经营亚欧航线的船公司或航运联盟选择远东―西北欧航线西行船舶过运河、东行船舶绕道好望角的应对策略。船公司采取该策略的原因为:欧洲客户对交货期的要求较高,且西行远东出口重箱量较大,舱位紧张,船公司可以通过向货主征收运河附加费的方式来弥补因运河费用上涨而多支出的成本;东行欧洲返航船舶承载大量空箱,且国内货主对交货期不敏感,东行绕航好望角有利于节约成本。
船公司择机绕航好望角是导致2008年4月运河管理局执行涨价政策后收入未见增长的主要原因,这使运河管理局不得不重新审视其费率调涨策略。在此之后的4年内,运河管理局在调涨运河费率方面保持谨慎。2012年3月,在国际燃油价格稳定在600美元/t以上后,运河管理局才再次实施费率上涨3%的通行费方案。同时,运河管理局还针对南下和北上集装箱船采取不对等甲板集装箱层高附加费率,即南下船舶维持2008年的费率,北上船舶的第6层及以上甲板集装箱层高附加费率上涨2%(见表2)。这种不对等调涨运河费率的方式是运河费率调涨史上的第一次,或许这正是运河管理局为防止船公司在东行航线上绕航好望角作出的应对策略。
2013年5月,运河管理局同样采取有区别性的运河费率调涨策略:集装箱船和滚装船的运河通行费率提高约2%;油船、化学品船及散货船的运河通行费率提高5%;其他船舶的运河通行费率提高3%。由此可见,船公司择机绕航好望角是制约运河费率调涨的有效方法。
2.2 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
(1)2013年5月,国际燃油价格趋高,运河费率上涨约2%,万箱船过运河的成本比费率调涨前增加近1万美元;相比之下,远东―西北欧航线船舶绕航好望角的成本增加更多。在此情况下,船公司应当选择过运河,同时密切关注燃油价格走势,待其下跌至一定点位,可以采取加船减速的措施,并采取西行船舶过运河、东行船舶绕航好望角的策略。
(2)船公司远东―西北欧航线船舶是否选择过运河除受燃油价格、船期影响外,还受索马里海盗区的制约。船舶过运河必然要经过索马里海盗区,对船公司形成一定潜在风险。目前大多数船公司均为旗下船舶购买了战争险(保费约20 000美元),若雇用武装人员随船护航,则费用更高;而如果船公司选择绕航好望角,则可以降低在这方面的风险及费用。
(3)运河管理局在调涨费率前会预先发出通知,以试探市场反应。在此阶段,船公司应适时提出意见,给运河管理局一定的压力,使其在调涨费率时有所顾虑;同时,船公司在必要或有条件时,可以采取绕航好望角的应对策略。
(4)船公司可以适时在欧洲或西北欧航线推出运河附加费,并使之与运河费率联动,以便在运河费率上涨时进行相应调整,以缓解船公司应对运河费用上涨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