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彤彤
摘 要:本文首先结合自然增长法和趋势分析预测出茌平县2015年人口总数,在此基础上,根据规划、城镇化率等影响农村居民点规模的因素,对2015年茌平县农村居民点的用地规模进行了预测,为下一步茌平县进行土地整治潜力测算提供数据支持,是统筹城乡用地、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茌平县
0 绪论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扩张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政府制定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以及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农村居民点用地是构成建设用地的主体之一,因此做好农村居民点的规模预测和布局,对于是耕地保护、测算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村居民点用地(rural settlement area)是指不设镇建制的集镇和村庄居 民点用地[1]。具体说来是建制镇以下的乡和村,以及零散农户、工副业生产、畜圈和晒场等生产设施占用的土地,也包括村内村旁树木和村内道路占地 [2]。
1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以及研究方法
1.1 茌平县概况
茌平县位于黄河下游鲁西平原,为聊城市辖县,系山东省改革开放试点县。地处北纬36°22′~36°45′,东经115°54′~116°24′。东邻齐河县,西接聊城市市政府所在地东昌府区和临清市,南连东阿县,北靠高唐县。县域面积112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0万。西南距聊城35公里,距离山东省省会济南75公里。
2009年茌平县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12390.08公顷,而全县的总农村人口为51.45万人,人均占地240.82平方米,严重超出农村建设用地标准。
1.2 数据来源
本文大部分数据来源于《聊城年鉴》(2001-2010),《茌平县统计年鉴》以及茌平县人民政府网站,茌平县农业网。
1.3 研究方法
(1)分别利用自然增长率法和趋势预测法,预测出茌平县2015年的总人口,并根据城镇化率预测出2015年的农村人口数;
(2)分别利用人均指标定额法预测、部门预测和定额指标结合的方法对茌平县2015年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确保预测结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 人口预测过程
2.1 茌平县2015年总人口预测
(1)自然增长法预测总人口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法的计算公式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两个部分,其公式为:
P=P0(1+K)n + △P
式中:P为目标年人口总数;P0为基期人口数;K为人口自然增长率(‰);△P为人口的机械增长;N指年限。
依据上述公式,茌平县2010年的人口为60万,为基期的人口数P0;在茌平县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确保“十二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能够控制在7.5‰以内,所以取K=7.5‰;根据1992~2005年茌平县人口机械变动情况,确定每年的人口机械增长数为300,所以△P=1500,计算得出2015年茌平县的总人口为62.40万人。
(2)趋势分析方法预测总人口数
趋势分析预测法是根据已有的历年的数据,利用Excel软件中建立相应趋势的拟合曲线,通过趋势分析,计算得到未来时间段数据的方法[2]。统计茌平县2001-2010年的人口变动情况,如图1所示总人口数在时间序列上有显著的变化趋势,总人口数与年份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5,在此基础上预测2015年茌平县人口规模为62.46万人。
图1 2001-2010年茌平县总人口数变动趋势图
(3)人口预测结果的确定
利用自然增长率方法预测2015年茌平县总人口数约为62.40万,利用趋势分析法预测的这一数值为62.46万,两者之间相差不大。结合茌平县城镇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政策导向因素,对“十二五”期间全县人口的预测结果,采用算术平均值法确定2015年茌平县总人口数为62.43万。
(4)农村人口预测
根据《茌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思路》,预计2015年茌平县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因此可预计2015年全县城镇人口为总人口的60%,即37.458万,总人口数为农村人口数与城镇人口数之和,因此2015年农村人口数为62.43-37.458=24.972万。
3 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
分别采用人均指标定额法、部门预测与定额指标结合法对茌平县2015年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进行预测。
3.1 人均指标定额法
人均指标定额法在是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的主要方法[3]。其计算公式为:
U=P*A/10000
式中:U指目标年农村建设用地总规模(公顷);P指目标年农村人口数;A指—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平方米)
本文预计2015年茌平县的农村人口数P=24.972万,按照《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确定茌平县农村居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150㎡/人,由此预测2015年茌平县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为3496.08公顷,相比2009年的12390.08公顷,茌平县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巨大。
3.2 部门预测与定额指标结合法
通过预测规划期间农民建房率确定农村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进而采用定额指标法确定规划目标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量[4]。计算公式为:
U= (P0-Pt)*(1-N)*V0+Pt*(1-M)*V0+Pt*M*Vt
式中,U表示目标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量;P0表示现状农村居民点人口;Pt表示目标年农村居民点人口;Vo表示现状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面积;Vt表示目标年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指标;M表示规划期间农民建房率;N表示迁移到城镇居住的农村人口中,迁人又拆房的百分比。
2009年茌平县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为12390.08公顷,农村人口为51.45万人,人均占地240.82平方米。2015年茌平县农村人口预测值为24.972万。
其他指标确定如下:目标年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按照《镇规划标准》,取140㎡/人;规划期间农民建房率,根据往年的均值得到,取农民建房率M为1.84%;迁移到城镇居住的农村人口中,迁人又拆房的百分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农民迁移到城镇居住,但是由于传统观念、个人意愿、收入水平等因素,这部分农民往往不会及时拆除原有房屋。因此规划期间,迁人又拆房的百分比N确定为40%。
因此预计到2015年,茌平县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为9793.29公顷。
3.3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值的确定
人均定额指标法是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的主要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机械而理想,没有考虑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机械性的采取了全国一刀切的模式,可操作性不强。
部门预测与定额指标结合法不但考虑了农村居民点新增建设用地的情况,也考虑了城镇化进程中的实际情况,相对于机械的人均定额指标法更具有说服力。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镇,并且国家近几年一直提倡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所以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减少将成为今后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
运用以上两种方法预测的数值差异明显,但是综合分析两种方法的特点以及未来农村社会发展趋势,预测茌平县201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为9793.29公顷。
4 结术语
从各方获得的数据可以发现,目前茌平县农村居民点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譬如: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率低;空心村现象;违规用地,盲目向村外扩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存在巨大潜力。
为了缓解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契机,茌平县应该积极引导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将节余出的土地更好地用于城市的发展建设,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乡之间要素的合理流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 GB/T 19231-2003,土地基本术语,2003.
[2] 梁霓.农村居民点规模及布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
[3] 李冰姿.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分析[J].西部资源.
[4] 麻战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测算方法初探-以湖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24(2):76-80.
[5] 晏涵.鹤城区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816-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