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红英
摘要: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重要的美育与德育素材。然而从现阶段的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实践的效果来看,民族音乐的教育无论是从量上还是质上都差强人意。本论文主要论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来提高民族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中开展的水平与效果。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 地方高校 音乐教育 实践 创新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国的音乐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长期以来受到西洋音乐的影响,民族音乐文化虽然光辉而灿烂,然而长期难以成为各级音乐教育的主流。然而,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反映,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提高和爱国情操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应当将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列入到大学生教育的内容之中,对于原有的音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思维进行转变,从而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民族音乐文化,触及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与灵魂,促进自身身心方面的成长与提高。
一、 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及作用
广义的民族音乐文化,指的是一切来自中国民族、民间和创作的音乐都属于中国民族音乐。从类别上可以分为传统民族音乐(古曲)、各地区的民歌、民间音乐和各少数民族的音乐;从题材上可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创作风格多种多样,充满地域与民族色彩,同时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底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音乐文化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之林中重要的瑰宝。对于现阶段的高校教育来说,名族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美学与史学价值,为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和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来说,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和教学能够为他们打开一扇认识传统文化、感受传统音乐美的窗户,能够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扩展大学生的视野,让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受到洗礼。而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呈现方式之一,大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也是一种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其自身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建立,能够使得大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同时热爱祖国与民族的文化。
二、 民族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践
(一)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实践的现状与效果
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目前尚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也是如此。然而,大环境为高校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精神》(2001年—2010年)中都要求要尽快改变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相对薄弱的状况,提高大学生的音乐艺术素质。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高校对于艺术课程的开设都倾注了一定的心力,一些大学生音乐公共课程在高校中得以开展,一些与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内容以独立课程的形式或者以音乐课内容中的一部分的形式在高校中开展了起来。除了专业的艺术院校、艺术学院会专门开设专业性的音乐课程之外,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大学音乐欣赏课》等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打破年级或者专业的界限供全校学生来进行选择,这种没有明确教学范围的公选课,为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打开了一条渠道。在另外一些高校中,由于有艺术院系的存在,因而会有教师开设与民族音乐相关的选修课程供非音乐专业学生进行选择,对于民族音乐文化感兴趣的学生,也能够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去旁听音乐专业课程。然而,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下,音乐公选课程、公共音乐课程常常成为了大学生“凑学分”的鸡肋课程,学生基础差、欣赏能力有限,民族音乐文化的所占课程的比重也相当有限。而音乐专业课程由于专业化程度过高,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去,同时,从总量上来说,与民乐相关的课程还是太少。因而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在当代高校教学活动中,面临的是难以开展、效果不佳的窘境。
(二)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中开展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确实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一方面,在我国高校现有的音乐课程中,西洋音乐还是占据了大部分教学内容,这是与我国音乐教学从小学建立的教学取向有关的,学生对于西方音乐更加熟悉,在大学强行转变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结构并不现实。另外一方面,对于很少接触民间音乐文化的大学生来说,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采取的仍旧是欣赏、讲解的方式,就放弃了民乐“接地气”的重要特征,也会使得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高校在民族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师资不足、学生自身底子太薄、教具教材不充分等客观条件,大大影响了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开展。
三、民族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创新
(一)将多种民族音乐引入音乐教育之中,合理安排课程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诚如上文所述,每一种的音乐体裁都能够分为多种形式、乐种和作品。民间歌曲、劳动号子、山歌与小调,民间器乐、说唱、戏曲又因地域的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因而,可供民族音乐文化教育选择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这也给高校音乐教育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资源。高校将民族音乐引入到音乐教育之中,就要充分利用民间音乐文化的优势,在课程安排上进行合理化的调配。从课程的设计上来说,则可以将传统的公共课程进行分化,将西方音乐文化教育课程与民族音乐文化教育课程分开,使得有兴趣的学生能够有选擇的余地和空间,能够更加精专的学习民族音乐的内容。在公选课程和公开课程中,也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内的教师资源,加大民族音乐文化教育课程的比重,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去了解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如果在课程的设置上确实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则要在现有的音乐课程上入手,进行思考与调整。例如,在大学音乐的公共课程中,是否能够将课程内容的设置进行调整,由以前的西方音乐占据主导地位,逐渐调整为东、西方音乐文化课程各占半壁江山。另外,还要将民族音乐教育的内涵逐步拓展,在进行西方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有意无意的进行东西方音乐形态、题材方面的对比,从而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的“曝光率”,使得学生与民族音乐的距离不断拉近、再拉近。
(二)拓展音乐课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
当代的大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兴趣本身就不是很浓厚,对于民族音乐文化这一相对陌生的领域,其可能是抱有一定的好奇心的,然而如果授课方式不当,将学生的这种兴趣磨灭,那么教学工作就更加难以开展,教学效果也就难以达到。因而,民族音乐文化课程的开展,则需要吸取传统音乐课程授课方式的经验,通过教学方式的拓展,激发学生自身对于课程内容的兴趣。
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自身的研究能力是学习的一个重点,因而,采用研究型学习、任务学习法对于民族音乐文课程的开展来说,既符合大学生学习的目的,又能够丰富课程的形式。任务教学法的优点在于,通过任务活动的多样性的开展,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一定的民族音乐形式、民族音乐人物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分组或者独立完成的方式进行研究,最终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加上自己的思考,对于教师布置的课题进行解答和总结,最后形成论文或者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师还可以提供一定的实践性的任务给学生,比如说在短时间内学习一种民乐、在一定时间内学会一定的民间戏曲唱段等,对于完成者给予一定的奖励,那么整个音乐课堂就会成为了一个小型的竞技场、学习园地,学生对于民间音乐文化的学习也就有了动力和兴趣。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对于民间音乐文化的理解、了解都能在课堂上展现出来,使得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加深对于这一课程的热爱。
(三)让音乐教育走出课堂,用良好的民间音乐文化氛围影响学生
民族音乐在我国这片土地上生长,在我国的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呈现方式,对于每一个高校来说,都能在本土找到土生土长的民族音乐元素,而这种根植于本地的音乐元素,对于高校来说则能够成为很好的音乐教育资源,既能够给民族音乐找到一个良好的学习内容,又能够构建出一个良好的民间文化氛围。
对于教学来说,就需要让音乐教育走出课堂,让学生与真正的民族音乐的本源相接触。这种教学方式,是西方音乐教学很难在本地模拟与复制的。西方音乐教学,至多也只能通过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了解,在我国的音乐教学中已经得到了采用,例如聆听音乐会、观看音乐会视频等方式,然而这些方式却是现场感全无,对于音乐的内涵和精髓是无法掌握的。让音乐教育走出课堂,首先就到对当地的民族音乐艺术形式进行一定的了解,与相关人士进行接洽和探讨,对于本土的民族音乐形式、内容进行了解,从而为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在此之后,可以考虑用何种形式将音乐课延伸到课堂之外,可以采取请相关专家、从业人员进学校进行演出、讲座的方式,拓展学校内部的课程内容,也可以带领学校走出课堂的范围,到生活中、音乐表演的舞台上真正领会民族音乐的精髓与要领,让学生在现实的表演中体会到传统音乐形式的魅力。甚至可以将音乐教学变成项目形式的教学,不再在学校中进行开展,而是以全部实践的方式,抽取一定的时间,跟随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这一民族音乐形式进行了解和研究,比起枯燥的讲解,这种形式既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一定的乐趣、掌握一定的音乐表演形式,更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中,培养其对于民族音乐的感情,从而与民族音乐结缘,对于学生对于音乐的终身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音乐教育是我国现代高校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也是大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现阶段的教学当中,民族音乐文化已经越来越为教育者所重视,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了诸多有益的尝试,虽然在短时间内这些实践并不一定能够呈现出很好的效果,然而只要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不断进行思考、求得突破,就一定能够将民族音乐文化的优势与现代高校音乐教学的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水平与效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曾皓.本土音乐如何引入高师音乐教育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08).
[2]宋正.对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4,(05).
[3]张凝宁.对非艺术类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的实地抽样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冯曉莉.中国传统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传承的现状与思考[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7年.
[5]王风雷.中原音乐文化在河南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施方案探讨[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6年.
[6]贵州省音乐家协会编.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布依族篇:好花正红[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
[7]向周俊.寻找音乐教育的根基──关于全国民族音乐教育学术研讨会的提前报道[J].乐器,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