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钦涵
摘要:琵琶是我们古老的传统民族乐器,其演奏技术不断发展、日趋完善。如何准确地诠释作品,达到声外之意、弦外之境。不仅需要演奏者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更需要的是对乐曲的准确分析加之演奏者丰富的想象力与联想,才能让琵琶的演奏更为完美。
关键词:琵琶 想象 演奏者
琵琶作为传统的民族乐器,自古以来人们常常借弹奏琵琶来抒发情怀,以感叹人间万象,如著名诗人孟浩然在凉州词中“浑成紫檀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寥寥数语足以表达古人对琵琶的无比喜爱之情。
一、如何界定想象
想象作为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对头脑印象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前者在心理学中称之为创造想象,后者称之为再造想象。在琵琶教学过程中,经常被学生问及,如何让琵琶演奏能更完美,作品的完美表现是需要演奏者扎实的基本功和对乐曲准确地诠释来完成的。这就需要在学习新乐曲之前首先要对乐曲产生的背景和所要描写的内容进行了解。进一步把其所要表达的感情,融入到乐曲技巧的演奏中去。即在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等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将富有美感的音乐符号在演奏者印象中逐渐串联成为一个画面,以演奏的形式再将这种生动的画面呈现出来。
二、如何使演奏者进行整体想象
曾经有学者认为,在音乐这一领域,它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殊情感都不相同,在灵魂深处表达快乐与悲伤、诙谐有趣、兴高采烈的各种不同的情感。充满敬畏的、崇拜的和友爱的感情正是音乐所展现出来的。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已经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为了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在自己理性的思维的基础之上渗入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这种结合与表达是经过再造想象作为媒介而加深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印象的。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音乐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它留给人们的不象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那么具体、直观。是留给人们一个形象的思维空间以塑造具体的音乐形象。这种形象比较模糊、抽象,要与人的想象相结合才能塑造栩栩如生的画面。
在琵琶演奏前, 演奏者需要通过想象加深对乐曲的印象。在演奏一首新的作品之前,需要事先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等,这样,演奏者才可以更加准确把握乐曲所要诠释的内涵和表达的情感。例如经久不衰被作为中国著名琵琶典范的曲子《阳春白雪》,又简称为《阳春》。由许多集成的套曲相结合共六十八板构成了这首古曲。曲中多部分的小曲由老六板演变而来的,到目前为止,琵琶演奏界将这首曲子发展成三个版本。在大家往往将十段、十二段两个版本合称为《大阳春》,而《小阳春》则是第七段这个版本。
《大阳春》的诞生是两位音乐家共同整理完成的一位是李芳园,另一位是沈浩初。乐曲的音乐层次逐渐递进,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副寒冬过后,暖春到来,到处是生机勃勃、春色绚烂、生机盎然、花红柳绿的自然美景。因此,演奏者在演奏该乐曲前要提前做的案头准备工作便是熟悉作品,这当然包括了作品的的创作背景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在掌握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让音符在演奏者的内心视像更为丰富真实。然后将想象的画面通过乐器演奏出的音符,抒情地呈现出来,使听众闻之陶醉,好像身临和煦的阳春三月一般。
《小阳春》的旋律优美流畅、曲调清新,作为近代资深琵琶演奏家汪昱庭的作品的典范。在演奏时,要发挥出演奏者的丰富想象力,头脑中产生视觉意象:春天来了,冰雪消融,溪流潺潺,树木吐绿,鸟语花香,一幅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呈现在眼前。《小阳春》由起、承、转、合四个组成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是代表性的乐名。《小阳春》的循环变化可以说真的是一周变奏体的乐曲。在乐曲开始就出现了十七拍的长拍,以后三个部分的部首循环出现。在原来旋律的基础上,以润饰技巧和演奏技巧的有机结合使曲子的原型得以变化发展,音响效果别具韵味,并使乐曲的旋律更加轻快活泼、无比愉悦,从而表达爽朗欢快、清新有力的性格。在演奏过程中,琵琶演奏者运用具体形象的想象,为全曲奠定基调。这两个变体,在《八板》头上循环再现构成了《八板头》,旋律逐渐音阶上行,高音區的旋律给人以无比绚烂的美感,全曲的结构也调整开了,表达出来的感情无比欢腾,描绘生机盎然的景象。另外,在三个段落中出现了新的节拍和强烈的切分节奏等展开性的因素。使得乐曲的结构进行分割与倒装,在“泛音”、“摭分”、“板”和等演奏指法的运用,使乐曲更为流畅添色不少,节奏、力度扣人心扉。在《道院琴声》的演奏方法上,整段突出层层泛音,无论是扳的技法弹奏强音,还是以摭的技法表达轻盈的曲调,给人以的感觉“句句珠玑”,整首乐曲中融入了新的音乐元素。在之后再现部的尾部分作了改变,在每拍上加强力度,采取的速度处理突慢后渐快,十六分音符的连续进行,音乐的强度逐层变化,强劲有力的扫弦技巧,使得全曲在一片欢快、热闹的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对于琵琶演奏者来说,无论是自己演奏时整体的想象,还是自己弦上音响效果的想象,甚至是乐曲演奏最终效果的想象,这些都是循序渐进,需要长时间学习的积累和渗透。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只注重基本功和技术的完善是不够的,“曲由心生”有了想象做羽翼,思维空间和情感空间才能展翅飞翔,“主体”的感情得到升华,这样,演奏者才能真正深入领略乐曲的精神,在自我意识中展开遐想。因为想象使得演奏者内心情感产生充沛的的情感,听觉意象在演奏中和视觉意象互化,给演奏的技巧的展示增添了绚烂的一笔,使乐曲增色。在琵琶演奏中,演奏中不仅要具备创新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坚强的人格意志,这样,才能成长为一名良好素质的琵琶演奏人才。
参考文献:
[1]普凯元.音乐心理学基础[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0.
[2]李景侠.中国琵琶演奏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