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的实践与思考

2014-03-27 01:55雷敬炎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年10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效益实验室

邓 敏, 雷敬炎

(武汉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湖北 武汉 430072)

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工作有利于全面掌握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状况,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制创新和运行机制改革提供决策依据,为促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为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及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供有力保障[1-3]。武汉大学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工作已经3年,通过积极构建共享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和评价体系,积极开展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社会与学校、学校与师生互惠共赢的和谐之路。

1 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的实践

1.1 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

(1) 学校成立大型仪器设备效益考核工作小组,组长由分管设备管理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由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教务部、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财务部、审计处和设备管理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全面负责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效益考核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2) 学校聘请“武汉大学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专家委员会”有关人员、校内外专家、部分学院与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效益考核专家组,负责对学院(中心、实验室)效益考核自查结果的复查和审核,并对学校和各单位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3) 各学院(中心、实验室)成立由主管实验室工作负责人、专家教授组成的院级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效益的考核工作。

1.2 考核方式

(1) 全校各学院(系、室、中心)对本单位03类(仪器仪表类)4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进行自查。

(2) 学校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选定一批作为学校检查的大型仪器设备,学校检查的大型仪器设备情况如表1所示。学校召开大型仪器设备效益考核动员会,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考核工作组,对选定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工作组听取仪器负责人关于仪器管理、使用和效益情况的介绍,详细审阅使用记录本、成果等各项支撑材料,对仪器设备工作状况进行实地考察,并从机时利用、人才培养、服务收入、承担项目、论文与获奖情况、管理与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表1 武汉大学分年度考核设备的情况

(3) 考核工作组对各小组考核情况进行交流与汇总,评议出3个“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先进单位(院系)”,同时评议出20个本学年度“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效益优秀机组”。

1.3 考核内容及其权重系数

(1) 考核的设备分为共享型和科研型2大类,设备考核内容有7项,其中附加项包括国家级奖、一区论文、重大社会服务、新功能开发等,但不计入加权得分,只用于评议先进机组[ 1],武汉大学分年度对设备的考核内容及其权重系数如表2所示。

表2 武汉大学分年度对设备的考核内容及其权重系数

(2) 对学院定性和定量结合的考核内容中:组织机构包括有否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组织机构、有否主要领导具体分管;专职队伍指的是有多少实验技术人员、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在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5分/人;经费投入是学院投入的设备维修经费和运行维护费用,1分/千元;开放共享包括有否开放共享、有否开放共享的政策措施、有否有偿使用的收费标准、有否成立专家组、开放共享率是否≥50%(其中:开放共享率=参加考核设备中开放共享的设备台数/参加考核设备总台数),20分/项;激励机制包括有否对机组人员的考核机制、有否对机组人员的奖惩措施;日常管理包括有否对日常管理的政策措施、设备完好率是否≥90%(其中:设备完好率=参加考核设备中完好的设备台数/参加考核设备总台数)。考核内容及权重如表3所示。

表3 武汉大学分年度对学院管理的考核内容及权重

2 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的主要成效

2.1 大型仪器设备存量资源进一步盘活

随着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进一步规范,学校现有存量资源得到了有效盘活,大部分设备的使用机时明显增加。参加考核的大型仪器设备年平均使用机时:2011年978 h,2012年2 334 h,2013年1 273 h,其中,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2012年使用机时为7 940 h时,2013年使用机时为7 500 h,均远远超过教育部1 400 h的达标机时数;GP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频谱分析仪,2012年使用机时为420 h,2013年使用机时为4 750 h。

2.2 机组开放共享意识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学校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举措,大力推进设备对外开放共享,如开放共享的设备可以申请开放补贴、维修经费,并对效益优秀的机组给予奖励,同时将奖励与机组人员职称评定挂钩,有效调动了院系和机组的积极性,大部分院系领导和机组人员的开放共享意识不断增强。2012年,被考核的设备开放总机时数35 972 h,占教学科研服务总机时数的7%,年平均开放机时数(被考核设备年平均开放机时数=被考核设备年开放机时总数/被考核设备台件数)为172 h。2013年,被考核设备开放共享总机时数48 321 h,占教学科研服务总机时数的17%,年平均开放共享机时数218 h。其中部分单位开放共享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如生科院共享中心年平均开放机时由200 h(9台设备)增加到492 h(8台设备),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年平均开放机时由59 h(35台设备)增加到207 h(48台设备),水利水电学院由12 h(8台设备)增加到576 h(15台设备)。

2.3 仪器设备综合绩效进一步提高

根据近3年的考核结果分析,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综合绩效逐年提高。2011—2012学年度参加考核的大型仪器设备(不含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口腔医院)共培训师生5 900人,发表三大检索论文1 630篇,获国家级奖8项、省部级奖31项,发明专利148项,2012—2013学年度共培训师生7 589人,发表三大检索论文1 784篇,获国家级12项、省部级奖41项,发明专利266项。表4是分年度仪器设备综合效益情况。

表4 分年度仪器设备综合效益情况

2.4 涌现出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单位

考核结果表明,大部分单位都非常重视效益考核工作,并认真组织了自查。大部分单位管理比较规范,仪器设备运行情况良好,使用记录填写规范,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与技术档案齐全,尤其是测试中心、生科院、物理学院、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在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及综合效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武汉大学大型仪器设备比较集中的几个单位设备综合绩效情况如表5所示。以物理学院电镜中心为例,近几年来为非中心人员承担了100多项科研项目,依托中心设备发表科研论文1 000多篇,仅化学学院每年约有1/3的文章依托该中心测试结果,并为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校外单位提供了100多篇论文的测试数据。

表5 部分单位设备综合绩效情况

为了推进设备开放共享,部分单位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一是成立大型仪器设备管委会,统筹协调指导设备管理和对外开放工作,如生科院、测试中心、医学结构中心等。二是建立完善运行维护机制,在设备维护、维修或功能升级等方面提供持续经费保障,如生科院共享仪器设备中心在2012—2013学年投入40万元、电信学院投入15万元、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投入80多万元等。三是建立灵活的岗位责任制,如测试中心、医学结构中心等出台政策实行全员无障碍流动,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设备的使用效率。四是注重设备功能二次开发,发挥设备潜能,如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风动设备系统、化学学院分析科学研究中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物光谱仪等设备,通过功能开发,最大限度发挥了设备的作用和效益[4-6]。

3 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的成效分析

3.1 构建了符合校情的共享体系

学校根据学科门类齐全、设备存量大的特点,确立了“统筹规划、分类建设、专管共用、资源共享”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思路,并根据仪器设备应用范围与服务领域,整合资源,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构建了校、院两级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及各类重点实验室学科共享平台。学校建立了分析测试中心、医学结构中心、纳米研究中心、电镜中心等校级共享平台,成立了生物、化学、物理、医学、电信等学院共享中心,将学院共用的大型仪器设备集中管理,依托各级重点实验室、研究院所等科研实体建立了学科共享平台,集中管理一些专业性强、使用面窄的大型仪器设备。

3.2 构建了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

学校积极推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制度化管理,先后制定完善了近20项规章制度,明确了购置审批、专家论证、招标采购、技术验收、运行维护、效益考核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保障仪器设备管理有序进行。如为了避免仪器设备购置的盲目性,强化了专家论证环节,并要求论证过程中充分讨论购置仪器的必要性、选型的科学性、技术指标的合理性、校内外同类设备的配置情况及使用效益等。 学校在仪器设备管理中注重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了“武汉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发布价值4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应用领域、收费标准等相关信息,实现网络预约与信息化交流。相关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单位也都建立了网站,部分单位还建立了智能化门禁系统,实现了大型仪器设备全天候开放。

3.3 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学校注重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考核,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等原则,充分调动平台开放共享的积极性。

学校在大型仪器设备的效益评估中,注重从机时利用、人才培养、承担项目、成果、管理与安全等5个方面进行等级评定,并对仪器设备的有效利用和向社会开放服务情况、服务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情况、仪器设备新功能新方法开发情况、实验室认证认可建设情况等作了明确规定。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考核评估,除每年定期填报考核表外,还组织专家到现场查看设备,了解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对使用效益高、成果突出的机组给予了一定奖励。学校还设立了大型仪器设备维修基金和开放基金,在支持共享平台仪器设备的维护基础上,重点资助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使大型仪器设备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7-10]。

4 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的下一步措施

(1) 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大投入,创新体制机制,整合相关平台现有资源,明晰平台发展定位和重点突破口,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积极推进校级、院级以及学科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

(2) 完善考核方式和考核指标体系。效益考核工作还需进一步修定和完善机组考核指标体系,加大对单位的考核力度。大力推广使用“设备使用信息采集装置”,通过更加科学的数据采集方法,使考核更加公正、客观和简便。同时,针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应组织开展培训和现场交流活动,指导机组人员平时做好相关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促进院系间的交流和学习[11-12]。

(3) 加强对年度效益考核结果的应用。学校应将考核结果在全校范围内通报,根据考核结果,继续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机组进行奖励。同时,对加入湖北省协作共用网和学校共享平台的设备,学校应根据其考核结果,在维修经费、机组人员个人绩效、开放补贴、新设备的购置等方面给以政策和经费上的倾斜支持。

5 结束语

武汉大学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工作卓有成效,但是依旧存在少数单位对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不够重视、部分机组管理不到位、部分仪器设备老化现象比较突出等问题。大型仪器设备绩效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1] 邓敏,陈彦.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绩效管理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228-230.

[2] 毕卫民,王连之.构建多元化共享服务体系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100-102.

[3] 毕卫民,方堃.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效益评价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410-413.

[4] 洪波,王明泉,彭利军,等.创建资源共享平台可持续运行管理模式的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334-337.

[5] 陈友媛,郭秀军,洪波,等.全方位构建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2):163-166.

[6] 周勇义,黄凯,张黎伟,等.加强统筹规划,建立大型仪器共享保障体系[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3-15.

[7] 程宝晶,徐良梅,李仲玉,等.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29(7):334-335.

[8] 熊庆,陈华,李梦龙,等.构建实验室大型仪器网络预约平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3):187-189.

[9] 张慧蓉,张建伟,薛华柏,等.高校中心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 现代科学仪器, 2010(2):193-195.

[11] 郭锦平,张伟光,蓝叶芬.市属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的建设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2):165-167

[12] 刘嘉南,潘信吉.实验教学研究和改革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4):82-84.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效益实验室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