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过程的研究

2014-03-27 01:55王新征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年10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导师

王新征

(南阳师范学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采用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将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的前提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1]。按卓越计划,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校内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工程基础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基本的实验和实训;企业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工程职业教育,以实践教学为主,辅以必要的理论专题[2-3]。在卓越计划中,企业和高校都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主体单位。企业的参与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企业参与土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重要性

实践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卓越计划创立了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建筑企业,最清楚行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特点以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的弱点。因此,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可以使人才培养跟上产业发展的需要,促进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其次,优秀的建筑企业掌握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具有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和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学生在企业环境中能够接触施工生产、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能得到最好的工程训练和指导,也能培养自己的职业精神。这些对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至关重要[4]。

2 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促进机制

现在有些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积极性并不高,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国家相关的政策激励和法规支持;二是缺乏行业组织的监督和引导;三是企业只考虑短期利益,不重视人才储备,不愿在人才培养中投入成本。由于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学校在构建企业培养方案时,必须考虑企业的利益需求,保证其在参与卓越计划中能得到切实的利益,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卓越计划。

(1) 建立政府促进卓越计划实施的保障机制。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把工程教育列为企业的职责之一,明确企业在卓越计划培养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营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并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如减免税收政策、将参与人才培养作为高新企业审批条件等),提高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积极性。

(2) 建立企业层面的参与工程教育的内在需求机制。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把参与对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当作企业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5-6],参与卓越计划的企业也可以优先选用适合本企业需要的人才。高校要多层次、全方位加大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到企业参加工程项目和技术服务,输出智力,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使企业从中切身感受到参加“卓越计划”的好处。学校要利用国家政策,与企业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解决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产生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安全管理等问题。通过以上措施,使企业将参与工程教育作为自己的主观需要和自觉行动[7-8]。

3 卓越计划企业培养过程的构建

3.1 参与“卓越计划”企业的条件

为保证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参与卓越计划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1) 在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施工企业;

(2) 在同类企业中规模领先、技术水平先进,有较大的影响力,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企业文化,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社会责任感;

(3) 能够提供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进行实验、实习、设计、专业实践的平台、基地或项目;

(4) 拥有一批工程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可以承担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专家和工程师。

学校通过多种方式与企业合作,建立一批高水平且相对稳定的企业实习基地。

3.2 企业培养阶段师资队伍的构建

企业培养阶段实行“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2.1 校内导师

为配合卓越计划的实施,在原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新设置“工程型”教师系列,以解决实施卓越计划可能遇到的与师资队伍相关的问题[9-10]。对工程型系列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与考核,将主要考察教师的工程经历、工程项目设计、专利、技术服务和工程管理等方面,从而保证校内导师队伍的稳定性。

根据实施卓越计划需要,可建立教师-工程师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参与企业的工程项目,在企业挂职锻炼和进修,以获得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从而保证校内导师队伍的可持续性。

3.2.2 企业导师

企业导师实行聘任制。学校制定政策,从企业聘请工程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有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具有博士学位、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或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在上岗前应接受专门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指导学生的认识实习、工程实践、工程训练、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

3.3 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标准的设定

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任务是通过参加企业的工程项目实践实习,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通过参加企业的工程施工实践,学生应该在以下方面有所收获。

(1) 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和捕捉信息能力。与企业导师进行交流,与班组工人交流,与工地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从中获得有用信息。

(2) 参加项目组政治学习和各项政治活动,参加浇筑混凝土以及各工种的现场加班,与班组工人和技术人员共同承担施工任务,培养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 培养施工计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编写施工日记、完成自我工作检测,为第二日的工作做准备。

(4) 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向企业导师汇报学习情况,参加会议,主动参加各项工作。

(5) 提高阅读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了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参加图纸会审、技术会议及各种技术活动。

(6) 培养工程内业工作能力。参加施工概算、施工图预算及工程结算的编制;参与某项施工技术的总结和施工阶段性工作总结及填写工程隐蔽验收资料等;学习土木工程施工文件编制、施工技术交底编写、施工安全交底编写、技术资料表格填写、归档管理工作;收集土木工程施工相关技术资料;了解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的机构设置、工作班组的编制和施工管理制度;了解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7) 培养工程外业工作能力。参与土木工程的定位放线及有关的测量工作;参与工程质量的检查、隐蔽验收及施工安全的检查和处理;熟悉各种土木工程材料性能及检验标准和取样方法;熟悉施工中使用土木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的操作规程及质量要求。在施工现场协助工长和技术人员,从事技术工作,学会签发工程任务单,处理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与应用情况。

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标准

3.4 企业学习阶段的质量保障措施和考核方式

3.4.1 质量保障

(1) 参与卓越计划的企业与学校建立了多年的良好合作关系,并签订了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土木工程师人才培养基地”协议,为卓越土木工程师的培养提供了基地保障。

(2) 学校和企业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保证培养过程的顺利进行。学校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学科平台、师资队伍、校企联合培养等软硬件建设[11-12]。

(3) 校企共同商定工程实训项目。学生在企业的工程实训内容由校内导师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企业导师共同商定。在选择合作培养企业时,充分考虑企业的特点,保证学生在企业实训期间能全面完成培养计划。

(4) 企业为学生配备有实际经验的企业导师,传授土木工程施工工艺,如:脚手架搭设、模板工程、混凝土浇筑等,保证学生在企业取得良好实训效果。

(5) 定期访问和反馈。校内导师定期到企业参与指导学生的工程和管理能力训练,强化学生对土木工程关键环节的理解和应用,督促和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工程能力,并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学习内容。

(6) 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拟定毕业设计题目、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并在重要环节把关,共同主持毕业设计答辩工作,根据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的内容以及答辩情况,评定学生毕业设计成绩。

3.4.2 企业培养阶段考核方式

(1) 所有校企联合培养的内容均为必修课程内容,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根据培养计划执行。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各阶段学习标准和考核要求,共同对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价。考核采用实习总结、实习汇报、导师评分等多重评定方法,最终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级记分制评定成绩,并列入本人学籍档案,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修。

(2) 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养成,实现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多元化,包括大作业、综述报告、在企业实习的综合表现、企业导师评价、实习答辩等,均将成为课程考核的重要方式。

(3) 对于各专业的特殊要求、学生在企业所参与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取得的各类成果,均在毕业成绩单上反映出来。

4 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个系统性的校企合作计划,其显著特点是企业的深度参与。卓越计划需要政府政策引导,也需要企业的内部需求和积极参与。要在师资队伍构建、培养标准设定、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制订切实可行的企业培养方案,保证卓越计划企业培养阶段的培养质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确保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

[1] 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7-23.

[2] 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7-92.

[3] 黄俊彦,王晓敏,邢浩,等.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3(4):89-93,98.

[4]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47-55.

[5] 赵韩强,郭宝龙,赵东方,等.国外大学产学合作教育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0(4):49-52.

[6] 范青武,郑全英,郑鲲,等.“六面一体”立体化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2):26-30.

[7] 李力,杜轩,赵新泽.地方高校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企业学习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8):20-21.

[8] 刘建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式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6):50-52.

[9] 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10] 米伟哲,刘思嘉,聂志强.以卓越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工程实践教学作用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0):18-20.

[11] 李松柏,刘义伦.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企业实践阶段本科培养方案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18-220.

[12] 刘宏升,朱泓,刘晓华.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工程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9):25-27.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导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青年工程师
V eraW an g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导师榜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