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涛,张春梅,肖桂莉
实施品牌战略助推茶叶产业发展
刘涛,张春梅,肖桂莉
(陕西省平利县茶业局,陕西平利 725500)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平利县品牌战略的实施过程和品牌名茶几个开发阶段的总结分析,明确了品牌在茶叶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对促进茶叶产业的重要作用。
品牌;战略;茶业
平利县是中华人文始祖——女娲的故里,地处陕西省东南部。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就有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记载,清朝乾隆时期因入列贡品而驰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农业部列为国家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八十年代初,全县茶园面积达到2133.3hm2,年产茶量220t,年产值90万元。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实施品牌茶开发战略,使茶叶产业得到了快速地发展,现将平利县品牌茶开发战略的实施简要概述如下。
这一时期是1985至1997年间,这时的市场还处于市场经济的萌动期,全县所有的茶叶企业和茶叶种植户生产的茶叶必须交售政府指定的供销社经营,实行政府定价,毛茶收购分六级十二个等,每级二等,最好的茶叶是一级一等,收购价为4.92元/kg,茶场和茶农的茶叶生产经济效益基本上是属于劳务型收益,茶叶交售后除支付劳务工资后基本就没有盈余了。为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就得从研究创制品牌名茶入手,依靠打响自己的品牌,广泛开拓市场,扩大品牌茶销路来增加收益。由原平利县茶叶工作指导站牵头,制定品牌茶研制开发的技术方案,确定恢复一只历史名茶——“三里垭”茶,新定名为“三里垭毛尖”茶;以原八仙区为中心研制开发一只新名茶,命名为“八仙云雾”茶,共2个品牌名茶,1986年春茶期间正式进行生产试验。县委、县政府对名茶研制工作高度重视,各级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名茶研究工作进展顺利,于1986年8月2日由国内知名专家组成了鉴定委员会,在西安止园饭店由浙农大著名教授张堂恒主持通过了2个品牌名茶的鉴定,时任陕西省副省长徐山林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对于平利县名茶研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这2个名茶品牌于1990年3月获安康地区行署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1月获得了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同年,“八仙云雾”茶荣获国家保健食品协会“金奖”,“三里垭毛尖茶”荣获陕西省政府优质食品“二等奖”。名茶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名气,平利县成为全省取得名茶品牌最早的县。
平利县品牌名茶诞生后,加工必须由手工制作来完成,通称“手工灶”,由此而得名,品牌名茶的生产从采到制,完全体现了手工的精细和色翠、香馥、味醇、形美的优异品质。通过连续几年的研制开发与生产,2007年全县茶叶总产量达到了280t,总产值1200万元,其中名茶产量达到了50t,名茶总产值400万元,名茶产量占全年总产的18%,产值占33%,品牌茶开发效益呈现。
这一时期是1998年至2001年,县委、县政府确定了抓好二叶(茶叶、烟叶)、食用菌、蚕桑、养殖四项支柱产业,优先抓好“二叶生产”,茶叶被排在了四项支柱产业的首位,同时,茶叶作为县域产业化的特色产业来抓,坚持以“树立品牌战略,开发精品名茶”为核心,强力打造特色品牌,多次到主产茶叶发达省份对市场考察研究,于1999年又开发了一个新品牌——精品名茶(后更名女娲银峰茶),全县有了三个茶叶品牌。当年春季,引进了一套名茶机械进行机械化加工推广试验,机械化的加工更进一步提高了名茶品质,也提高了名茶生产效率和商品生产规模,引进成功后,小型名茶机械迅速推广,名茶商品生产规模得到了大幅提高。
在品牌名茶的开发过程中,又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是老茶园普遍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的群体种,品种混杂、发芽不整齐,新梢嫩度不一,名茶加工技术难以把握,品质很难提升。为解决这些问题,1997年引进龙井43号、福鼎大白茶等几个茶树良种进行试验栽植和无系性茶树良种繁育,建成了部分良种茶名茶生产基地,1999年6月16日,平利县人民政府举办首届名茶评审会,通过编码评审,良种茶制作的名茶获得第一名,这一结果充分验证了建立茶树良种名茶生产基地,是推进平利县名茶生产的根本出路。以此为起点,加快了无性系茶树良种的种植和繁育进程。截止2000年,新建茶树良种名茶示范基地133.3 hm2,建立无性系良种茶繁育基地3.3hm2,全县茶园总规模达到了2266.7 hm2,茶叶产量达到350t,其中名茶产量80t,全县茶叶总产值3000万元,其中名茶产值达1300万元,名茶产量、产值分别占总产的22%和43%,品牌茶的开发进一步突显了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
这一时期是从2002年以后至今。由于前期的深度开发,积累了平利县茶叶快速发展的科技优势,奠定了快速建成西北名茶大县的雄厚基础。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思考论证,终于在县十二次党代会和人代会上确立了“平利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实现茶叶产业率先突破目标,快速建成西北名茶大县”,把建设名茶大县作为战略性定位。紧接着,中共平利县委、平利县人民政府以平发〔2002〕35号文件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名茶大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更进一步细化了品牌战略实施的各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平利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10年3月5日通过了《平利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茶饮产业率先突破发展的决议》,以平人发〔2010〕6号发布。全县把加快名茶大县建设作为政治共识,举全县之力,努力实现宏伟战略目标。首先是以女娲文化为依托,将茶品牌与女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精心营造“游女娲故里、赏悠闲家园,品女娲绿茶”的文化氛围。从2006年开始每间隔两年举办一次“茶之旅”文化节。截止2012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茶文化节,以恢宏的气势讴歌和弘扬了平利女娲茶的文化内涵, 2013年对品牌进行了有效整合,统一定名为“平利女娲茶”,品牌在国内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近年来,建成了茶叶标准化加工厂40个,品牌名茶加工全面实现了机械化,名茶商品规模得到了快速提高;全县茶叶基地规模达到了13333.3 hm2,良种名茶基地近4000 hm2,品牌名茶生产基本具备了专业化基地,品牌名茶生产的产量和质量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全县茶叶总产量6900t,其中名茶产量达2000t,全县茶叶生产总产值7.5亿元,其中品牌名茶产值达4.8亿元,名茶最高售价达3000元/kg,名茶产量、产值分别占茶叶总产的29%和64%,有效辐射带动了茶叶基地的规模扩张。
通过品牌战略的实施,茶园面积比品牌开发前净增了6.3倍,茶叶产量较开发前净增31.4倍,茶叶总产值较开发前净增83倍,品牌茶总产值超过了年总产值50%以上。品牌在茶叶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已无可替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以品牌为先导,精心打造自已的核心竞争品牌。平利县品牌茶多次获得国内名茶评比金奖、特等奖等多项殊荣,2010年11月平利县被中国茶叶学会授予第二届“中国名茶之乡”称号,并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认证,由品牌茶的开发推进了平利县茶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S571.1
C
1006-5768(2014)02-0077-02
2013-10-31
刘涛(1962.1- ),男,陕西平利人,高级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