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血液型脓病暴发的原因与防控措施

2014-03-27 06:18吕立峰蒋水文顾锦华马建红
蚕桑通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脓病蚕座蚕沙

吕立峰,蒋水文,顾锦华,马建红

(1.海盐县蚕业管理站,浙江嘉兴 314300;2.海盐县通元镇农水中心,浙江嘉兴 314306)

春蚕血液型脓病暴发的原因与防控措施

吕立峰1,蒋水文2,顾锦华1,马建红1

(1.海盐县蚕业管理站,浙江嘉兴 314300;2.海盐县通元镇农水中心,浙江嘉兴 314306)

2014年春蚕期,在我县蚕桑主产镇通元镇大面积发生了血液型脓病。该镇14个行政村4459户饲养的7490张蚕种除少部分零星发病外,其余均出现了10%以上的发病率。在该病发生最严重的长山河村6组中,29户农户共饲养的73张蚕种,该病发病率最高达80%,并有农户颗粒无收。据统计,该镇当年春蚕平均产量42.81 kg,较其余7个镇(街道)平均51.07 kg低8.26 kg,减幅16.17%,直接经济损失210万元。

血液型脓病是养蚕生产的一种主要病害,也是常见病,不同蚕期均会发生,多见于秋蚕。如对该病处理得当,其对我县春蚕茧产量的影响一般在3%以内。但像今年春蚕这样如此面广量大的暴发在我县尚属首次,影响了蚕农收入,打击了蚕农信心。许多蚕农甚至还认为是蚕种质量有问题,因此情绪激动,给技术推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1 发病过程与症状表现

2014年春蚕期间4月27日发种,28日~29日收蚁。2眠时个别农户反映有零星不能入眠的蚕,表现为体壁紧张发亮。3龄后,弱小蚕增多,该部分弱小蚕食桑下降,皮肤易破流出白色液体,除淘汰外死于蚕座内。5龄第3 d起,环节肿胀、狂躁爬行蚕迅速增多,整体食欲明显下降。23日大批上蔟后,相当比例的蚕不定位茧而是不断爬行,体壁肿胀,体色发白而非熟的蚕半透明状,上蔟2 d后陆续死亡,并对正常蚕茧造成污染。

发生该病的蚕户具有一些明显的相似点:一是饲养量多、上蔟过密过高,许多蚕农每户饲养量在5张以上;二是大多紧密门窗、闷热不通风,同一户蚕农,位于开放门窗蔟室中的蚕明显发病率低;三是使用塑料折蔟居多;四是养蚕前及养蚕中基本不消毒,上年秋蚕产量不高;五是以地蚕饲养方式的为主;六是不除沙直接上蔟。

2 暴发原因

2.1 根本原因是病毒广泛存在并大量积累

通元镇是我县集中养蚕区,该镇年蚕种饲养量和桑园面积位居我县第一,其中长山河村、新拱村等桑园面积超过水田面积,具有饲养密度大、养蚕期数多的特点,一些农户春蚕饲养量在5张以上。连续高密度饲养,必然造成病毒在蚕室内大量积累。一些蚕农将蚕沙作为桑园肥料,从蚕室中运走后直接覆盖于桑园,病毒在自然环境、蚕室中无处不在。

2.2 直接原因是消毒措施不到位导致病毒没有被消灭

一些年纪相对较轻的蚕农,以工厂上班为主附带养蚕,无瑕顾及消毒,年老的蚕农又无力对蚕室蚕具等开展全方位消毒,因此养蚕前的消毒简化成了打扫一下地面扫卫生和简单清洗蚕匾等。发病多的蚕户中,墙角、房顶、四壁均不程度地附着有往年的灰尘、遗留的蚕茧,地面上甚至有上期蚕作死蚕污液留下的印记。该地区又是我县湖羊主产地,相当一部分蚕农将蚕沙作为湖羊的饲料,不愿在蚕期中用新鲜石灰消毒。

2.3 诱发原因是养蚕管理不当和天气状况不良

蚕农为节省劳力普遍采用地蚕育方式,管理非常粗放,大蚕不除沙。一些蚕发病死亡于蚕座内,病蚕与健康蚕未能及时分离,导致病毒在蚕座内快速传播。上蔟过密,特别是塑料折蔟用量偏少,平均在30片/张以内,有些蚕根本无处营茧,增加了创伤感染机会。蚕期温度偏低,光照偏少,其中进入4龄后的5月中旬,旬降水量69.7 mm,比常年多27.8 mm;日照时数35.1 h,比常年少18.0 h(海盐县气象局资料);桑叶叶质较嫩,全龄期26 d左右,较正常多2 d。上蔟后的23日0时至25日24时这72 h内,室外小时平均温度与相对湿度为23.7℃、83.2%(海盐县气象局资料)。而上蔟时蚕农将蔟具直接放置于蚕座之上未将蚕沙去除,上蔟后又为达到多卖茧的目的又紧闭门窗,造成蔟室湿度饱和,蔟具下蚕沙发霉,蔟室地上有水溢出。不良的环境条件影响了蚕体的健康度,并增加了感染了机会。

3 防止春蚕血液型脓病暴发的措施

3.1 提高预防为主的意识

蚕是昆虫,没有完整的免疫系统,取食期短、体型小、数量多,一旦感染致病力强、发病快的血液型脓病,无迅速且实用的治疗方法,只有做好预防才是控制该病的发生关键。因此蚕农必须深刻汲取这次血液型脓病暴发的教训,要切实增强预防为主、消毒防病的意识,从思想上提高对蚕病重在预防的认识,牢固树立“春蚕消毒工作不是可抓可不抓,而是必须严格抓认真抓”的思想,自觉在养蚕的各个环节中主动落实血液型脓病的预防措施,尤其是不能错误地把导致蚕病暴发的矛头指向蚕种质量问题,而放任蚕病发展。

3.2 消灭源头和切断传播途径

每期养蚕前及结束后,严格按要求认真搞好环境清扫,确保蚕室内及周边无污物并充分暴露病原,然后必须用氯制剂对蚕室、蚕具消毒至少1次。养蚕中要及时淘汰病弱蚕、捉掉蚕座中的病死蚕,将其置于盛有石灰的器具内先行灭菌后深埋,彻底清除传染源。养蚕中要认真打扫蚕室、清洁蚕具,蚕沙、蚕室垃圾应先堆肥无害化处理后方能入桑园作肥料,防止病毒在自然环境中存活并扩散,然后通过风、虫、叶等的传播,传染到蚕室内。加强养蚕过程中的消毒,坚持每天1次新鲜石灰粉消毒,发现有病蚕的,须在每次给桑前用新鲜石灰粉对蚕体蚕座消毒,直到不见病蚕为止,张种石灰粉用量15 kg/张以上。尤其要在采茧将草蔟烧毁,塑料折蔟浸消后暴晒。

3.3 加强管理提高蚕体强度

改变偏施氮肥的习惯,增加钾肥的用量,提高桑叶成熟度。在小蚕饲育过程中,各龄将眠适时加网,及早分批提青,严格眠起处理,加强分批管理。重视蚕室的温湿度调控,按标准温湿度饲养,4龄后视天气情况及时开放门窗,避免闷热。坚持除沙,地蚕或蚕台方式饲养的,也应采取先腾出空地逐块替换来除沙。通过加强管理,力求蚕室、蔟室内温、湿度适宜和空气新鲜,创造一个不利于病原菌产生、繁殖,而利于蚕体健康的良好环境,从而严控血液型脓病的暴发。

猜你喜欢
脓病蚕座蚕沙
家蚕抗血液型脓病品种“锦绣2号”通过国家审定
夏秋养蚕有三早
蚕沙真好吃
小蚕共育一日二回育规范化操作技术探讨
蚕沙处理资源利用分析
蚕沙的妙用
小蚕的饲养技术要点
大姚县家蚕脓病的防治技术
原蚕区血液型脓病的防控经验
养蚕眠起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