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赴德法两所高校实验室考察的启示

2014-03-26 03:47刘贻新王成勇吴福根陈浪诚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年8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协同实验室

刘贻新,王成勇,吴福根,陈浪诚

(广东工业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广东 广州 510006)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新时期国内高校非常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战略,有助于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元办学职能[1]。“协同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强调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及有效运行,对各创新主体的互补性资源优化整合和高效配置,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创新效率,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2-3]。学校实验室所拥有的特色实验课程和项目、高精密仪器设备、专业实验人员和实验用房等优质资源的状态,尤其是其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某种程度上反映和决定了该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从“协同创新”角度看,高校实验室既是“协同创新”主体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又是通过与协同主体共享优质的实验室资源为技术创新提供研发的支撑平台[4]。可见,实验室资源是高校推进“协同创新”的关键性要素之一,是构建“协同创新”平台的重要力量。然而,当前不少高校实验室资源分散、封闭、低效,与推进“协同创新”工作不匹配。因此,探索新时期下实验室工作的新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充分释放实验室资源活力,高效利用实验室资源来支撑和推进“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是高校推进“协同创新”的一项重要和亟待研究的课题。

1 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为了推进“协同创新”工作,近年来许多高校开展了实验室相关的一些配套改革工作,提出了不少有效措施,但依然还存在着一些与推进“协同创新”不相适应的问题,制约着“协同创新”推进的广度和深度[5]。

1.1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适应性

(1) 在管理体制上,不管是采取二级还是三级的管理模式[6],都存在着学校、院系分工不清晰,关系未理顺的现象。学校或职能部门不该管的领域和环节管得太多,而该管的地方却又没有管到位。加上部门职能不同,不少高校按实验室类型将不同类型的实验室划归不同职能部门管辖,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运作机构来统筹规划实验室建设和调配实验室资源,导致优质的实验室资源不能有效汇聚。

(2) 在实验室的建制模式上,以教学为主的实验室多数是按课程来设置建立的单科专业实验室,专业口径窄,功能单一,既不利于进行跨学科、跨专业实验,又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协同创新”,甚至有些专业实验室严重闲置。以科研为主的实验室多数是由1~2个科研课题组分割资源而形成“单打独斗”式实验团队,与“协同创新”要求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平台相差甚远。

(3) 在实验教学体制上,依然停留在实验教学是“辅助教学”的陈旧观念中,不重视实验教学体制改革,甚至缺乏相应职能部门的管理监督。事实上,在“协同创新”背景下,实验教学更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统一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4) 尚未形成一套系统有效的运作机制来保障实验室优质资源在“协同创新”平台的共享协同、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1.2 实验室建设规划的不适应性

实验室规划涉及到学科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验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要素,但在实际制订过程中,不少高校往往没有统筹考虑这些因素。

(1) 与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相脱节。没有在凝练学科的基础上,根据“协同创新”的要求进行中长期的实验室建设规划,导致实验室低水平重复建设,没有体现学校优势学科的特色;新兴、交叉和前沿的学科实验课程数量严重不足,跨学科专业的实验项目更为偏少。

(2) 与实验教学体系相脱节。没有很好结合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和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来进行规划,陈旧老化的实验项目较多,验证性、演示性的实验项目比例较大,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开发不足[7]。

(3) 与国家战略需求或地方行业需求相脱节。对国家相关重大战略需求、地方特色行业未来发展把握不准,没有形成高水平的综合实验教学平台来为学生提供很好实践基地,达不到“协同创新”要求促进高校学科交叉型、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4) 与实验室队伍建设相脱节。由于政策不完善、措施不配套、晋级困难等原因,导致实验室队伍不稳定、骨干实验人才流失,没有调动实验室队伍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缺乏对实验室建设的评估与考核机制。学校尚未建立评估监测系统和信息采集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动态调整机制。

1.3 实验室文化建设的不适应性

实验室文化建设是整合实验室资源、全面提高实验室整体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8],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浓厚的实验室文化氛围无疑有利于“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然而,一直以来不少高校却忽略了下列几方面的建设:

(1) 实验楼环境设计呆板。没有形成统一实验室的形象标志,不讲究人文环境和工作环境,配套设施简陋,实验的人文气息缺失;实验用房布局不合理,资源分散封闭;实验室内部布置凌乱,部分科研为主的实验室更是“前庭后院”式的小作坊布局,脏乱差和能源浪费问题严重。

(2) 实验室队伍文化素养不高。缺乏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实验室队伍来倡导和践行正确的实验室价值观、规范实验行为和活跃实验室学术氛围[8],甚至出现有些实验室人员素质差,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低。

(3) 没有很好发挥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实验室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不重视发挥学科领军人物在实验室对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带动效应。

3 德法两所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启示

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省属工科重点大学,从2011年起就明确提出并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9]。为了进一步推进“协同创新”工作,发挥实验室资源在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的作用,学校组织我们5人于2013年10月前往德国不莱梅大学和法国南特大学两所高校进行考察,分别参观了不莱梅大学以科研为主的工业技术和应用科学研究所(BIBA)、机电中心、环境加工工程研究所和产品应用信息交流技术中心(UFT)等实验室和研究所,南特大学的综合理工学院材料科学研究所、热工与传热技术实验室以及部分教学实验室。通过此次考察,加深了对德法两所高校在实验室建设规划、整体布局与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认识,对如何发挥实验室资源在推进“协同创新”的工作上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受益匪浅。

3.1 实验室管理模式

在实验室体制方面,两所高校都建立了以院系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层面没有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各实验室由院系自行管理,相对独立运行。在运行机制上,特别强调实验室与所属的学科挂钩。各实验室分属不同院系的相关学科,由该学科的教授作为实验室责任人,形成“实验责任教授+教授助手+实验室工程师”的教授责任制模式来确保日常的运行。实验室责任教授根据学科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项目等负责制定实验室的长期建设规划,有明确详细的建设目标。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行性等由教授或所在的学院负责,学校层面只设置一套考核评价办法对实验室建设目标进行考核。如果完不成目标,将影响实验室责任教授的考核结果,如果连续评价不好将影响教授的声誉和晋级[10]。这种运行机制,强化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责权利的统一。

在管理归属上,两校的实验室大致分为政府或行业协会管理的实验室、院系管理的实验室、教研室级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无明显的教学、科研区分,大部分集教学、科研于一体,只不过使用过程中情况有所偏重而已。如属于政府或协会管理的实验室类似于科研孵化基地,科研项目较多;教研室级的实验室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偏多,但也进行一些科学研究和学生创新活动,而且科研项目本身是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及实际需要的[10]。在德国不莱梅大学,由于该校非常重视学生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不少实验室直接建立在科技园区的基地或企业中。

3.2 实验楼布局与实验用房布置

两所大学的实验楼在建筑布局、装饰美化等方面提前做好了精心、科学的设计。不同实验楼从工艺技术上能满足不同类型实验室对建筑构造的特殊要求,并配置了一系列的辅助设施和必要的易耗品存放空间。各实验楼由归属的院系集中管理,基本是每个学院有相对独立、封闭的楼宇,只有1~2个门统一进入。每栋实验楼融合该学院实验室、师生工作室和行政办公等在一起,同一学科的实验室相对集中,学科的显示度高。同一实验楼由于学科和研究方向的不同,实验室各有特色,备置了专用的仪器设备,教师、研究生工作用房与实验室相对分开,但全院系所有的实验室是一个整体,如法国南特大学的材料科学研究所就非常有特色,整栋建筑设计成圆弧形,一层的外环大部分是教师、研究生工作室,过了通道就是相对应的实验室;二层是行政办公用房和教师工作室。

在各实验室空间上,充分体现了严谨、缜密的做事风格,每个实验室空间不大(一般在50~70 m2左右),有些实验室甚至显得较为拥挤,但都经过精心规划,布局考虑到使用功能、使用效果和利用率,比较实用。假如是一个较大的实验室(如几百m2以上的),会根据功能精心进行空间的分区,或者通过简易材料隔成分室,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区域,层次分明、衔接有序,既能突出整体实验室建设的水平,又能便于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研究生工作室采用了“动态、共享”的流动模式,按实际需要在实验室附近划定几个固定的场地,配备必要学习环境(如无线网络、少数几台台式电脑等),流动性使用,没有归属个人的固定座位,节约了不少的用房资源。此外,在实验室设备的放置上尽量考虑了能方便移动的装置,实验工具充分利用空间摆放,整齐紧凑。教师工作室也不大,简洁明了,如南特大学教授的房间约15 m2,还留了位置给助理。

3.3 实验室环境与文化

两所高校都非常重视实验室的文化与环境建设,能充分利用闲置的空间布置一些悠闲交流的场所,通过摆设简易的座椅、花草,提供相关的杂志书刊和饮料等,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也为沉闷的实验楼增添一分温馨。在实验楼通道和各实验室,通常会精心地挂上相关研究的成果和其他一些学术资料,以及定期发布最新的研究方向和成果等。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手册,有显著的安全警示标志,采取了实验室准入制度。此外,注重培育实验室良好的创新氛围,通过开设具有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甚至有些实验项目在实验过程中还请企业专家亲自指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验室经常看得到学生的实验作品,以及与企业合作研制的产品。

在实验室开放方面,两所高校各实验室虽然独立管理、运行,但实验室开放程度较高,如其他教师需要使用实验室,直接与相关实验室负责的教授(或助理)联系即可;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开展相关的创新活动,但学生要进入实验室则需要经过一定准入考核[10]。

4 建议与对策

从以上不莱梅大学和南特大学部分实验室的所见所闻,可对两国大学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窥见一斑,有许多值得当前国内高校在利用实验室资源推进“协同创新”工作中学习借鉴的地方。

4.1 建立共同愿景

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协同创新”的背景下,高校生存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剧变,各高校在加强整合自身优质资源和能力的同时,纷纷争夺外部资源,加快与其他创新主体的协同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在“协同创新”的浪潮下,高校的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抓住“协同创新”的契机和利用倒逼机制,积极拓展资源共享的深度和广度,使实验室在人才培养、学科交叉研究、科技研发的“协同创新”上有所作为,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而现有实验室改革工作难以见成效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缺乏机制体制创新、现有资源利益者存在的问题所形成,要进行改革,必然会触动部分人的“奶酪”和冲击原有的思维模式,阻力不少。因此,需要全校上下,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形成共同愿景,突破利益藩篱,运筹帷幄,才能推进实验室的改革。

4.2 强化顶层设计

要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在“协同创新”中的支撑和推进作用,涉及到学科与专业、实验教学、实验条件、实验人才等诸多因素,需要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整合和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

(1) 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能分工,强化责任。可考虑建立一个以校管实验室为主导、院管实验室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增强院系对实验室建设规划和管理的自主权,以及经费的支配权,学院层面,侧重以实验中心主任和实验室责任教授为主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使用的管理模式,实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责权利统一。学校层面,应侧重于宏观上的统筹管理和监管考评,并为院系提供优质服务,不宜在专业性太强的范围内具体操作。可考虑在校级协同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置一个专门运作机构,负责统筹整合实验室资源参与“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同时也可化解教学与科研实验室“两张皮”式的问题,打破校内条块分割,实现校内协同。

(2) 做好实验室建设的规划论证。积极梳理和组织学科凝练重大科学问题,向优势学科突破。在此基础上,进行长期的、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的实验室建设规划。建设规划由院系的实验室主任或实验室责任教授负责编制,学校建立实验室建设论证专家组,对各学院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形成学校实验室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11],并对建设过程中和投入使用后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考核评价。每个学院规划是要考虑一些有学科特色的实验室,也要有联合共建跨学科的实验平台,突出特色和亮点。

(3) 紧密结合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来规划实验室建设,改变过去按专业理论课设置实验课和实验室的模式。在实验教学模式上,可考虑借鉴引进国外当前流行的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模式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培养模式,从多学科视角出发,强调以有实际背景的任务或者项目为载体,使学生从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入手,掌握复杂性系统的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在不断遇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

(4) 大力开展校企合作,通过组建联合共建实验室、跨学科实验中心,开展基于项目的合作等形式,搭建多种形式的跨学科实验教学平台,实现实验资源和信息情报网络共享,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良性互动。

4.3 建立健全运作机制

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系统的运作机制(如图1所示),促进实验团队调动实验室资源,推进和支撑“协同创新”的实施,包括:

图1 “协同创新”下实验室的运行机制

(1) 合作选择机制。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信任、互利互惠的原则,制定实验室和实验团队选择的原则、方法和组建模式,确定参与“协同创新”的实验室和各种团队,根据不同学科的研究内容选择适当的合作模式。制定合作选择机制,有利于实验团队选择有章可循,是实现实验室资源参与“协同创新”的基础。

(2) 契约设计机制。根据实验室自身资源配置情况、“协同创新”主体对实验室投入资源情况、承担风险的情况以及为实验室综合优势形成所做的贡献情况,科学确定契约中关于各方权责利的方法与策略,明确各方职权和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这是减少纠纷,保障实验室资源得以顺利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3) 激励驱动机制。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政策推进、发展需求等因素,调动实验室资源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其更多地贡献优势创新资源,更好地进行融合、合作与创新,更快地激发并增强实验室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实验室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具体包括对参与“协同创新”主体和实验人员队伍激励两个层次。

(4) 利益分配机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对参与“协同创新”的实验室发展的稳定性、持久性和合作研发成果的优劣性有重要的影响,应该要本着互惠互利、收益和投入一致、按贡献分配、风险补偿的原则,“沿创新链条”科学确定“协同创新”中各方利益分配情况的具体规则和分配方法,并根据实验室利益分配的特点、原则和影响因素,建立一套定量、科学的利益分配计算方法。

(5) 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系统的绩效评价体系和信息采集系统,强化对参与“协同创新”的实验室的建设及运行的目标、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和监督。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监督控制和绩效评价,协调“协同创新”主体的相关活动。

(6) 动态调整机制。依据考核评估结果实行奖励机制以及优胜劣汰选择,根据形势变化和工作需要对规划内容适时做出必要调整,实现动态管理[12]。

4.4 精细化和柔性化管理并兼

(1) 对物化的实验室资源(如仪器设备、实验用房、实验平台和基础设施等)宜采取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对以往分散在各院系实验室的资源做好全面统计工作,建立动态的网络化数据库,摸清家底,掌握优质实验室资源的状况。其次,针对不同特性的物化资源在管理上要精耕细作,注重细节意识、服务意识和系统意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譬如,对实验用房,采取定额管理和分类有偿使用的动态管理,对闲置的专业实验室按学科专业进行重新调整整合,研究生室采用集中建设、动态流动模式,打通教学型实验室与科研型实验室的互用互动,预留一定用房保障“协同创新”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对大型仪器设备,一方面要通过专门的机构强化采购计划的分析论证,减少重复购置。另一方面应建立全校测试中心,制定科学的开放共享办法和奖励制度;对于实验教学平台,要抓好国家级与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的建设和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培育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实验教学平台的示范效应。同时,要充分利用“协同创新”契机,搭建形式多元化的综合实验教学平台,逐步实现实验教学平台从教学附属型实验室向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型平台转型,达到多样化发展方向。

(2) 在实验室队伍和实验室文化建设上宜用“以人为本”的柔性化管理为主。第一,提倡组建“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实验室教师+实验管理人员”的服务跨学科的实验教学团队,制定科学的实验人员职称晋升政策,合理设置若干不同岗位职级。通过设置与实验相关的奖项,如优秀实验技术人员奖、优秀实验技术成果奖、实验室管理先进奖等,并将评定结果作为晋升职称的依据,来提高实验室人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度。鼓励教师积极承担实验教学任务。把实验教学列入教师考核,对于新开实验项目给予启动资金支持,设立实验教学评优奖励制度等;根据实验技术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采取或长期或短期、或集中或分散的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业务培训。第二,通过统一规范具有实验室特色的形象标志体系,培养教师和员工文化认同感。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的环境设计和建设要形象鲜明、风格一致,建筑中要设置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图片、景点、橱窗以及学术沙龙等配套设施,使之既能展示实验室的历史传统,又能创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同时遵循生态实验室的建设要求,加强实验室内部环境的优化、美化和节能,整体系统地规划实验室人文布置,使实验室人文气息浓厚。注重塑造实验室的形象和地位,通过设立科技成果展示室等多种形式充分反映实验室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通过业内的各种会议、活动以及各类媒体,积极宣传实验室的特色、亮点和成就,提高实验室在业内和社会上的知名度[8]。第三,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通过多层次的开放实验教学新模式,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资源进行创新课题研究以及创新实验的设计和开发,激发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通过开展知识讲座、举办学术会议、带领科学研究、培养实验技术、指导实验室管理等途径,充分发挥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在实验教学平台的带动作用。

[1] 王迎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2-04-23(5).

[2] 宁滨.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N].人民日报,2012-04-19(2).

[3] 王树国.乘势聚力 协同创新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5-8.

[4] 王一珉,李晓林.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支撑创新型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221-223.

[5] 王鸣.协同创新下实验室优质资源的共享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20-123.

[6] 蔡久评,熊中侃,李莉.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研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91-94.

[7] 滕鑫,唐颂超,李水强,等.高校跨学科实验室资源整合的研究与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3(2):68-72.

[8] 陈平锋.高校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及建设途径[J].河南科技,2013(9):244.

[9]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室.广东工业大学积极实施协同创新战略为我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EB/OL].[2013-06-03].http://gae.edugd.cn/web/loadWebPage.do?454_7080_3950_4.

[10] 朱玉华.德国大学实验室考察的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2):129-132.

[11] 冯敏侠,庄中华,劳静.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 促进实验室建设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423-426.

[12] 王青峰,王敏,杨瑞春,等.基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科群建设思路探讨:以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0):27-29.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协同实验室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